一种减缓碰撞力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8001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减缓碰撞力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缓碰撞力的装置,特别是一种车船用减缓碰撞力的装置,例如车辆的保险杠或船舶的护舷材,也适用于其它需要防止碰撞力的场所,例如高速公路护栏、港口码头护栏等。
背景技术
车辆或船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发生碰撞时时常由于船体或车体外侧的防护装置设置不合理或者不设防护装置而引起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11年中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公告显示,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实现了平稳增长,汽车产销量双超1840万辆,再次刷新全球历史纪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中国2011年累计生产汽车1841. 89万辆,同比增长0.8%,销售汽车 1850. 51万辆,同比增长2. 5 %。数据显示,2011年,在严格禁止酒驾后,汽车保有量达到
I.04亿辆的中国,有6. 2万人死于车祸。2012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获悉,2011年中国共发生运输船舶交通事故298件、死亡失踪291人,搜救遇险船舶2150艘,获救人员18712人,救助成功率96. 7%。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事故的发生率是很频繁的,车船往往由于保护装置不得力,使得事故出现车毁人亡的现象时有发生。现在最普遍的方法是在船体的侧缘一圈设置有防护圈或者在外侧缘四周设置保险架,然后在保险架上包覆一层橡胶层,但是现有两种方法采用的防护装置基本都是橡胶或软性塑料包覆在船体外侧缘,碰撞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碰撞的冲击,但是这种减缓程度是较低,起到的作用也微乎其微。ZL01217833. O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船体碰撞安全缓冲体,该缓冲体主体的截面分别为半圆形、圆环形、梯形;在主体上有安装孔,安装孔从主体的上端面至下端面贯穿;在主体的端面涂有带状黄白相间的反光漆,它通过螺丝固定在船体上,这种船体碰撞安全缓冲体只能在特定位置上设置,如果船体四周均安装该缓冲体,成本高并且阻碍船体的前进速度。申请号为CN93111409. 8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一种船舶碰撞的缓冲方法及装置,其在船体周围安装一种可与船体上的自动启闭门相连接的、可伸缩或变换角度的柔性船舶碰撞缓冲装置,这种装置可利用液压、气压、弹簧及机械等单一或多种形式相结合制成,但是这种装置和方法操作复杂、成本较高、提前预警的情况下可以减缓冲击力,但是如果遇到突发性的碰撞时它起不到作用减缓冲击力的作用。GB99815571. 3号英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抗碰撞双层结构,如双层船只侧部,包括一个外部壳板和一个内部壳板。一组由可延展材料制成、并设置成彼此并靠或上下叠置的通道通过它们侧壁的端部固定到结构外部壳板的内表面,每个通道的基部至少通过一个基本垂直于所述基部的纵梁连接到结构内部壳板或者连接到其上的一个结构上,这种结构的抗碰撞的装置结构复杂,制造时间常、加工工艺复杂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有效减缓、扩散碰撞冲击力的车船用减缓碰撞力的装置,该装置制造简单、结构合理、成本低、能有效减缓冲碰撞产生的冲击力。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减缓碰撞力的装置,包括碰撞部、固定部,该减缓碰撞力的装置为一次挤出成型的整体式结构,所述碰撞部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与外层之间借助于分隔筋分割形成空腔,该碰撞部的外层呈圆弧状,弧面向外突出。优选的是,所述固定部与碰撞部内壁形成一个固定槽,该固定槽位于该减缓碰撞力装置的上端部,并与车或船体周围的防撞钢梁连接接或与车或船体相配合,使得减缓碰撞力的装置不容易脱落。优选的是,所述碰撞部的内层的内壁上设有突出块或凹槽,在车或船体上设有与该突出块或凹槽相嵌合的凹槽或突出块,两者固定连接。 为了使碰撞时缓冲效果更佳,优选的是,所述空腔的两端设有封堵块,所述封堵块与空腔之间过盈配合。优选的是,两两相邻的空腔外层即是碰撞部的外层。优选的是,两两相邻的空腔外层之间设有凹槽相分隔,两两相邻的凹槽之间的外层是所述向外突出的弧面。优选的是,所述碰撞部的内层的与车船相接触的壁面为平面。优选的是,所述壁面由多个平面构成,平面与平面之间的相对位置从上到下逐步递增或递减。优选的是,平面与平面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优选的是,所述碰撞部的下端部设有向内收缩的尾部,尾部与碰撞部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该夹角的角度为60-150度之间。优选的是,所述在碰撞部的内层与外层之间的分割筋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轴线与空腔的轴线相互平行。优选的是,所述固定部上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的轴线与空腔的轴线相互平行。优选的是,所述的空腔走向是与固定槽的走向相同。优选的是,所述该减缓碰撞力装置采用软质塑料制成。优选的是,所述该减缓碰撞力的装置采用橡胶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按照本发明的减缓碰撞力的装置制造成本低、制造容易、安装方便、结构简单,特别是能有效减缓碰撞的冲击力,减少因为碰撞对车辆、船舶或其他采用本减缓碰撞力的装置的机器设备的损害和人员的安全。


图I为按照本发明的减缓碰撞力的装置的一优选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按照本发明的减缓碰撞力的装置的图I所示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按照本发明的减缓碰撞力的装置的图I所示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更容易理解,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按照本发明的减缓碰撞力的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如 图I与图2所示的按照本发明的减缓碰撞力的装置的实施例包括碰撞部I、固定部2,该减缓碰撞力的装置为一次挤出成型的整体式结构,特别是采用软质塑料或者采用橡胶制成,当采用前面所说的材质制成该减缓碰撞力的装置时,遇到碰撞时,可以很大程度上减缓碰撞力,形成较大的回复力,减缓效果明显。所述的碰撞部包括内层3和外层4,内层与外层之间通过分隔筋5分割形成多个空腔6,碰撞部的外层4呈圆弧状,弧面向外突出,固定部2与碰撞部I的内壁形成一个固定槽10,该固定槽10位于上端部。如图2和图3所示,在碰撞部I的内层3的内壁上设有突出块或凹槽,在车或船体上设有与该突出块或凹槽相嵌合的凹槽或突出块,两者固定连接。空腔6的两端设有封堵块,封堵块与空腔6之间通过过盈配合。碰撞部I的外层4呈圆弧状,弧面向外突出。两两相邻的空腔6外层即是碰撞部的外层4,两两相邻的空腔6外层之间设有凹槽相分隔,两两相邻的凹槽之间的外层是向外突出的弧面。碰撞部I的内层3与车船相接触的壁面为平面,所述壁面也可以由多个平面构成,平面与平面之间的相对位置从上到下逐步递增或递减。平面与平面之间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碰撞部I的下端部设有向内收缩的尾部,尾部与碰撞部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该夹角的角度为90度,根据该减缓碰撞力的装置应用场合得不同,夹角可以设置为60-150度之间。碰撞部I的内层3与外层4之间的分割筋5上设有定位孔8,所述定位孔的轴线与空腔6的轴线相互平行。固定部2上设有通孔9,所述的通孔9的轴线与空腔5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空腔5的走向是与固定槽10的走向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减缓碰撞力的装置,包括碰撞部(I)、固定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减缓碰撞力的装置为一次挤出成型的整体式结构,所述的碰撞部(I)包括内层(3)和外层(4),内层(3)与外层(4)之间借助于分隔筋(5)分割形成空腔(6),所述的碰撞部的外层(4)呈圆弧状,弧面向外突出。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减缓碰撞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2)与碰撞部(I)的内壁形成一个固定槽(10),该固定槽(10)位于该减缓碰撞力的装置的上端部。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减缓碰撞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部(I)的内层(3)的内壁上设有突出块或凹槽,在车或船体上设有与该突出块或凹槽相嵌合的凹槽或突出块,两者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减缓碰撞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6)的两端设有封堵块,所述封堵块与空腔(6)之间过盈配合。
5.如权利要求I或4所述的减缓碰撞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两相邻的空腔(6)外层即是碰撞部的外层(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缓碰撞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两相邻的空腔(6)外层之间设有凹槽相分隔,两两相邻的凹槽之间的外层是向外突出的弧面。
7.如权利要求I或3所述减缓碰撞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部(I)的内层(3)的与车船相接触的壁面为平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减缓碰撞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壁面也由多个平面构成,平面与平面之间的相对位置从上到下逐步递增或递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减缓碰撞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平面与平面之间的相对位置为不在同一个平面上。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减缓碰撞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部(I)的下端部设有向内收缩的尾部,尾部与碰撞部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该夹角的角度为60-150度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缓碰撞力的装置,包括碰撞部(1)、固定部(2),所述该减缓碰撞力的装置为一次挤出成型的整体式结构,所述的碰撞部(1)包括内层(3)和外层(4),内层(3)与外层(4)之间借助于分隔筋(5)分割形成空腔(6),所述的碰撞部的外层(4)呈圆弧状,弧面向外突出,按照本发明的减缓碰撞力的装置制造成本低、制造容易、安装方便、结构简单,特别是能有效减缓碰撞的冲击力,减少因为碰撞对车辆、船舶或其他采用本减缓碰撞力的装置的机器设备的损害和人员的安全。
文档编号E01F15/00GK102897123SQ201210366589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沈建清 申请人:桐乡市小老板特种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