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高速路的钢箱梁及其多机抬吊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68532阅读:742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高速路的钢箱梁及其多机抬吊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高速路的钢箱梁及其多机抬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交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提供有序的出行环境,随着以人为本、绿色出行等现代城市交通理念的提出,以自行车高速路为代表的城市慢行系统逐步受到重视。

自行车高速路是指专用于自行车骑行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具有三点特点:1)行驶速度快,通行效率高。目前城市中由于机非混行,自行车的行驶速度不足10km/h,而自行车高速公路的设计时速可达30km/h,能大幅提高自行车通行效率,间接缓解大型城市的拥堵效应。2)以人为本,体现公平。自行车高速公路实行机非分离,使得自行车享有独立路权,充分保护自行车骑行者免受机动车的伤害,并减少两种交通工具的相互影响。3)绿色环保,低碳健康。自行车高速路倡导绿色出行,对提高现代城市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国内,过去几十年的城市规划建设过分追求机动化交通,逐步压缩甚至取消了自行车道,据统计广州和深圳的自行车出行率仅为9%,出行率最高的厦门市在高峰期也仅有20%,远低于西欧国家30%~50%的出行率指标。交通环境的日益恶化促使国内各大城市加速提出重建、新建自行车高速路系统的方案。目前国内城市的自行车交通系统尚处于起步阶段,其规划设计、制造安装理论和技术远落后欧洲发达国家。快速公交系统(busrapidtransit)简称brt,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中运量交通方式,通常也被人称作“地面上的地铁”。它是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集成调度系统),开辟公交专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交通模式的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目前,快速公交系统的下方空间还没充分利用,为此,有必要结合brt对大型城市自行车高速路的规划及建造关键问题研究,通过合理的规划、完善的设计和全过程建设,提出城市自行车高速路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对促进城市的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自行车高速路包括包括若干联路段,每一联路段均包括钢箱梁、钢盖梁、以及钢柱,其中,钢盖梁安装于钢柱上,钢箱梁安装于两个钢盖梁之间。对于一些跨度大(有些钢箱梁长度可达41米),形状不规则的超重钢箱梁构件,如果采用传统的单机抬吊方法,需要分作多段吊装,在运输过程中,单机抬吊并不能更好地跨越地形阻碍,运输效率低,同时,多段安装会导致施工时间长,安装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运输以及安装效率高的自行车高速路的钢箱梁,以及该钢箱梁的多机抬吊安装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行车高速路的钢箱梁,包括第一拼装单元、第二拼装单元以及第三拼装单元,所述第二拼装单元以及第三拼装单元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拼装单元的两侧面上。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提供了上述钢箱梁的多机抬吊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于所述第一拼装单元的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吊耳;

s11、使用四台折臂吊起吊,将所述第一拼装单元起吊至牵引车上,其中,第一拼装单元的前、后两端分别用一台折臂吊起吊,前、后每个折臂吊各吊四个吊点,另外两台折臂吊在牵引车东侧起吊,每台折臂吊各吊两个吊点;

s12、所述第一拼装单元运输前,先对车辆行驶线路做出规划,然后使用全站仪通过实测坐标画出地面边缘线,并做好标记;

s13、待所述第一拼装单元运输至安装位置后,使用四台折臂吊,每个折臂吊各吊两上吊点,将所述第一拼装单元吊到指定位置后停靠,与自行车高速路的钢盖梁进行安装固定;

s14、于所述第二拼装单元的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吊耳;

s15、使用两台折臂吊起吊,将所述第二拼装单元起吊至牵引车上,其中,第二拼装单元的前、后两端分别用一台折臂吊起吊,前、后每个折臂吊各吊两个吊点;

s16、所述第二拼装单元运输前,先对车辆行驶线路做出规划,然后使用全站仪通过实测坐标画出地面边缘线,并做好标记;

s17、待所述第二拼装单元运输至安装位置后,使用两台折臂吊,每个折臂吊各吊两上吊点,将所述第二拼装单元吊到指定位置后停靠,与所述第一拼装单元的一侧以及钢盖梁安装固定;

s18、采用与所述第二拼装单元一样的方法,完成所述第三拼装单元的起吊、运输以及吊装操作,最后,将所述第三拼装单元与所述第一拼装单元的另一侧以及钢盖梁安装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拼装单元、第二拼装单元或者第三拼装单元在起吊前先检查吊耳焊接质量,确保全熔透焊接。

进一步地,采用牵引车运输所述第一拼装单元、第二拼装单元或者第三拼装单元经过贝雷架时,必须在车送经过的位置设置钢板,钢板铺设方向垂直于贝雷架路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1)、适用于复杂地形,对于位于建地铁施工场地旁的路段或者处于交通流量大的十字路口,对于重量较大的构件,采用多机抬吊能有效避开附近的施工点及复杂地形,为钢箱梁安装创造有利的条件。

(2)、便于钢箱梁各构件的转运,相比于传统的单机抬吊能够更好地跨越地形阻碍,提高构件运输的效率;

(3)、适用于跨度较大及形状不规则的超重构件,避免过多的分段吊装,减少施工时间,提高安装效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行车高速路的钢箱梁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钢箱梁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钢箱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于图1所示的第一拼装单元上焊接吊耳后的示意图;

图5是采用4台折臂将第一拼装单元起吊前的示意图;

图6是将第一拼装单元起吊至牵引车上的示意图;

图7是将第一拼装单元吊到指定位置后停靠,使其与自行车高速路的钢盖梁进行安装固定的示意图;

图8是于图1所示的第二拼装单元上焊接吊耳后的示意图;

图9是将第二拼装单元吊到指定位置后停靠,使其与自行车高速路的钢盖梁以及第一拼装单元进行安装固定的示意图;

图10是将第三拼装单元吊到指定位置后停靠,使其与自行车高速路的钢盖梁以及第一拼装单元进行安装固定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高速路的钢箱梁,包括第一拼装单元1、第二拼装单元2以及第三拼装单元3,所述第二拼装单元2以及第三拼装单元3分别安装于第一拼装单元1的两侧面上。第一拼装单元1、第二拼装单元2以及第三拼装单元3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相邻的两个自行车高速路的钢盖梁200上。

上述钢箱梁的多机抬吊以及安装步骤如下:

s10、请参见图4,于第一拼装单元1的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吊耳11,检查吊耳11焊接质量,确保全熔透焊接。

s11、请参见图5,使用四台折臂吊300起吊,将第一拼装单元1起吊至牵引车400上(请参见图6),其中,第一拼装单元1的前、后两端分别用一台折臂吊300起吊,前、后每个折臂吊300各吊四个吊点,吊装半径10m,吊重30t,另外两台折臂吊300在牵引车400东侧起吊,每台折臂吊300各吊两个吊点,吊装半径11m,吊重27t。考虑到6倍安全系统,选用直径36mm钢丝绳,钢丝绳单根长度3m,共计8根钢丝绳,使用8个20t的ω卡环吊装。

s12、第一拼装单元1运输前,先对车辆行驶线路做出规划,然后使用全站仪通过实测坐标画出地面边缘线,并做好标记;经过贝雷架时,必须在车送经过的位置设置钢板,钢板铺设方向垂直于贝雷架路面。

s13、请参见图7,待第一拼装单元1运输至安装位置后,使用四台100t折臂吊300,每个折臂吊300各吊两上吊点,选用4根长度3m,直径36mm的钢丝绳双绳吊装,将第一拼装单元1吊到指定位置后停靠,与自行车高速路的钢盖梁200进行安装固定。

s14、请参见图8,于第二拼装单元2的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吊耳21,检查吊耳21焊接质量,确保全熔透焊接。

s15、使用两台100t折臂吊300起吊,将所述第二拼装单元2起吊至牵引车400上,其中,第二拼装单元2的前、后两端分别用一台折臂吊300起吊,前、后每个折臂吊300各吊两个吊点;吊装半径10m,吊重30t,考虑到6倍安全系统,选用直径36mm钢丝绳,钢丝绳单根长度3m,共计4根钢丝绳,使用4个20t的ω卡环吊装。

s16、第二拼装单元2运输前,先对车辆行驶线路做出规划,然后使用全站仪通过实测坐标画出地面边缘线,并做好标记;;经过贝雷架时,必须在车送经过的位置设置钢板,钢板铺设方向垂直于贝雷架路面。

s17、请参见图9,待第二拼装单元2运输至安装位置后,使用两台折臂吊300,每个折臂吊300各吊两上吊点,将第二拼装单元2吊到指定位置后停靠,与第一拼装单元1的一侧以及钢盖梁200安装固定;

s18、采用与第二拼装单元2一样的方法,完成第三拼装单元3的起吊、运输以及吊装操作,最后,请参见图10,将所述第三拼装单元3与第一拼装单元1的另一侧以及钢盖梁200安装固定。

应用本实施例的多机抬吊方法,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适用于复杂地形,对于位于建地铁施工场地旁的路段或者处于交通流量大的十字路口,对于重量较大的构件,采用多机抬吊能有效避开附近的施工点及复杂地形,为钢箱梁安装创造有利的条件。

(2)、便于钢箱梁各构件的转运,相比于传统的单机抬吊能够更好地跨越地形阻碍,提高构件运输的效率;

(3)、适用于跨度较大及形状不规则的超重构件,避免过多的分段吊装,减少施工时间,提高安装效率,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