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6863阅读:7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量与日俱增,车辆轴重逐渐向大吨位发展,普通的桥梁路道构成形式主要由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组成,但单一的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缺点,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普通路面使用时间长了以后,道路温度性差,承载能力弱,且单一的路面在雨水天气中更容易损伤路面,破坏路面,影响车辆在路面上行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坚固耐用的桥梁路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桥梁路面结构,包括若干个桥墩、设置在桥墩上方的承台、设置在承台上方的拱座,桥拱横跨在两座拱座之间,在所述拱座后方分别是前墙和后墙;在所述桥拱上方铺设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包括机动车道,在所述机动车道两侧分别设置非机动车道;在所述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设置机非分隔带,在所述非机动车道外侧分别设置人行道,在所述人行道外侧分别设置栏杆;所述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均包括四层,从下至上分别为底基层、基层、下面层和上面层;所述机动车道的底基层、基层、下面层和上面层所用材料分别是:3%水泥稳定碎石、5%水泥稳定碎石、AC-25C粗粒式沥青砼和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砼;所述非机动车道的底基层、基层、下面层和上面层所用材料分别是:3%水泥稳定碎石、5%水泥稳定碎石、AC-25C粗粒式沥青砼和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砼;所述人行道的底基层、基层、下面层和上面层所用材料分别是:天然砂砾石、C15混凝土砼、水泥砂浆和人行道步砖。

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桥梁路面结构中,所述机动车道、机非分隔带、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宽度分别为:22m、3m、4.5m和3m。

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桥梁路面结构中,所述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底基层、基层、下面层和上面层的厚度分别为:20cm、36cm、8cm和4cm,20cm、20cm、6cm和4cm,10cm、15cm、3cm和6cm。

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桥梁路面结构中,在所述机动车道外侧设置侧石保护结构;所述侧石保护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层上方的侧石,设置在所述侧石内侧的平石,平石内侧即为机动车道的下面层和上面层;在所述平石和基层之间设置水泥砂浆垫层,在所述侧石外侧设置C15砼靠背。

优选的,所述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路拱横坡均为向外侧1.5%,所述人行道横坡为向内侧2.0%,所述机非分隔带为平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桥梁路面结构具有四层结构,使其具有更稳定的结构;在机动车道的上面层使用SBS改性沥青砼,延长了使用时间;在机动车道外侧设置侧石保护结构,保护了机动车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桥梁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路面布置图。

图4为路面截面图。

图5为侧石保护结构图。

其中:1、桥墩;22、承台;3、拱座;4、栏杆;5、桥拱;6、前墙;7、侧墙;8、路面;11、机动车道;12、机非分隔带;13、非机动车道;14、人行道;81、底基层;82、基层;83、下面层;84、上面层;85、靠背;86、侧石;87、水泥砂浆垫层;88、平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路面结构,包括若干个桥墩1,在桥墩1上方设置承台2,在承台2上方设置拱座3,桥拱5横跨在两座拱座3之间,在拱座3后方分别是前墙6和后墙7;在桥拱5上方铺设路面8。

请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桥梁路面结构中,桥梁路面8上设置有22m宽的机动车道11,在机动车道11两侧分别设置4.5m宽的非机动车道13;在机动车道11和非机动车道13之间设置有3m宽的机非分隔带12,在非机动车道13外侧分别设置3m宽的人行道14,在人行道14外侧分别设置栏杆4。

请参见图4,机动车道11、非机动车道13和人行道14均包括四层结构,从下至上分别是底基层81、基层82、下面层83和上面层84。机动车道11的底基层81、基层82、下面层83和上面层84所用材料分别是:20cm厚3%水泥稳定碎石、36cm厚5%水泥稳定碎石、8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和4cm厚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 SBS改性);非机动车道13的底基层81、基层82、下面层83和上面层84所用材料分别是:20cm厚3%水泥稳定碎石、2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6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和4cm厚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人行道14的底基层81、基层82、下面层83和上面层84所用材料分别是:10cm厚天然砂砾石、15cm厚C15混凝土、3cm厚1:3水泥砂浆和6cm厚人行道步砖。

上述桥墩1呈圆柱形,直径为1.5m,相邻两个桥墩之间的距离为3.1m。

上述机动车道11与非机动车道13路拱横坡均为向外侧1.5%,人行道14横坡为向内侧2.0%,机非分隔带12均为平坡。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沥青应采用A 级70 号道路石油沥青。

为了保护机动车道机动车道11,在机动车道11外侧设置侧石保护结构,请参见图5。在基层82上方设置侧石86,在侧石86内侧设置平石88,平石88内侧即为机动车道11的下面层83和上面层84;在平石88和基层82之间设置水泥砂浆垫层87来确保二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在侧石86外侧设置C15砼靠背85,保证侧石86稳定。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