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箱型防撞栏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4137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箱型防撞栏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护栏杆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钢箱型防撞栏杆。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大型高架桥的建设也逐年增多。大型高架桥梁不仅起到了疏通交通的作用,而且也成为城市高速发展的标志,同时一座座造型新颖的高架桥梁也成为了城市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防撞护栏结构突出体现了桥梁工程所具有的景观功能及使用功能兼具的特性。然而,目前,通常采用防撞墙作为大型高架桥梁的防护结构,防撞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变形能力小,与失控车辆为刚性接触,在大冲击力的作用下,易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撞与防护效果更好的钢箱型防撞栏杆。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箱型防撞栏杆,包括面板、内侧板和外侧板;所述面板位于内侧板和外侧板上方,并与内侧板和外侧板固定连接;所述面板、内侧板和外侧板包围形成箱体。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箱体内腔适配的横隔板,所述横隔板与面板、内侧板和外侧板均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面板、内侧板和外侧板上均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位于箱体内腔并沿箱体内腔长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面板、内侧板和外侧板上的加强板在竖直方向上错位排列。

进一步的,在横隔板上设有容加强板通过的槽形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内侧板包括垂直于桥面的内直线段和倾斜与桥面的内倾斜段;所述内直线段位于内倾斜段下方,所述内倾斜段由下至上向外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外侧板包括垂直于桥面的外直线段和倾斜与桥面的外倾斜段;所述外直线段位于外倾斜段下方,所述外倾斜段由下至上向内倾斜。

进一步的,在面板上设有突出内侧板和外侧板的凸缘。

进一步的,所述凸缘的宽度为10-1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钢箱型防撞栏杆,面板、内侧板和外侧板包围形成箱体,箱体作为缓冲区域,当车辆撞击到内侧板后,内侧板牵拉面板和外侧板共同阻挡车辆的同时,箱体的内腔为内侧板的变形提供区间,对车辆起到缓冲作用,避免了栏杆与车辆刚性碰撞,防撞与防护效果更好。并且,该一种钢箱型防撞栏杆制作时,先将面板、内侧板和外侧板加工好,然后将面板、内侧板和外侧板等焊接成一个整体;安装时再将该整体焊接到钢箱桥挑檐上。其结构简单,制作安装方便,安装快捷,工期短,安装时也无需占用桥面过多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横隔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钢箱桥组装示意图。

图中,面板1、凸缘11、内侧板2、内直线段21、内倾斜段22、外侧板3、外直线段31、外倾斜段32、钢箱桥挑檐4、横隔板5、加强板6、槽形开口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如下:

一种钢箱型防撞栏杆,如图1所示,包括面板1、内侧板2和外侧板3;所述面板1位于内侧板2和外侧板3上方,并与内侧板2和外侧板3固定连接;所述面板1、内侧板2和外侧板3包围形成箱体。

一种钢箱型防撞栏杆,面板1、内侧板2和外侧板3包围形成箱体,箱体作为缓冲区域,当车辆撞击到内侧板2后,内侧板2牵拉面板1和外侧板3共同阻挡车辆的同时,箱体的内腔为内侧板2的变形提供区间,对车辆起到缓冲作用,避免了栏杆与车辆刚性碰撞,防撞与防护效果更好。并且,该一种钢箱型防撞栏杆制作时,先将面板1、内侧板2和外侧板3加工好,然后将面板1、内侧板2和外侧板3等焊接成一个整体;如图3所示,安装时再将该整体焊接到钢箱桥挑檐4上。其结构简单,制作安装方便,安装快捷,工期短,安装时也无需占用桥面过多空间。

优选的,还包括与箱体内腔适配的横隔板5,所述横隔板5与面板1、内侧板2和外侧板3均固定连接。横隔板5连接内侧板2、外侧板3和面板1,提高了内侧板2、外侧板3和面板1的整体性,进而提高了栏杆整体的防冲击能力。

优选的,在面板1、内侧板2和外侧板3上均设有加强板6,所述加强板6位于箱体内腔并沿箱体内腔长度方向延伸。加强板6对面板1、内侧板2和外侧板3起到加强作用,提高了面板1、内侧板2和外侧板3的强度,进一步提高了抗撞击能力。

为了该一种钢箱型防撞栏杆各处的抗撞击能力尽可能趋于一致,避免出现某处强度过大,某处强度不足的现象。优选的,所述面板1、内侧板2和外侧板3上的加强板6在竖直方向上错位排列。

优选的,如图2所示,在横隔板5上设有容加强板6通过的槽形开口7。加强板6在横隔板5无需切断,可一直由箱体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车辆在行驶时遇到弯道处会出现向内侧板2方向倾斜的现象,为了避免内侧板2上段对倾斜车辆的干涉,优选的,所述内侧板2包括垂直于桥面的内直线段21和倾斜与桥面的内倾斜段22;所述内直线段21位于内倾斜段22下方,所述内倾斜段22由下至上向外倾斜。内倾斜段22由下至上向外倾斜加宽了内侧板2上段之间的间距,避免了与车辆发生摩擦。

为了便于制作,使得在制作安装时无需区分内侧板2与外侧板3,优选的,所述外侧板3包括垂直于桥面的外直线段31和倾斜与桥面的外倾斜段32;所述外直线段31位于外倾斜段32下方,所述外倾斜段32由下至上向内倾斜。

优选的,在面板1上设有突出内侧板2和外侧板3的凸缘11。凸缘11的设置有利于内侧板2、外侧板3与面板1焊接连接。所述凸缘11的宽度为10-15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