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清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12186发布日期:2019-05-31 22:48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清扫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扫用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垃圾清扫机。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街道、广场等公共场所的清扫一般采用人工清扫和垃圾清扫机两种方式。人工清扫方式,清理彻底,但存在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成本高等诸多问题。现有的垃圾清扫机克服了人工清扫的缺陷,但是现有的垃圾清扫机的垃圾收纳桶与车体的固定结构较为复杂,从而不能快速进行垃圾收纳桶的垃圾倾倒和清洗,拆卸和安装过程繁琐,此外,清扫过程中容易扬尘且机器两侧溢灰,从而造成在使用过程中有很多不方便,不利于垃圾清扫机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垃圾收纳桶与车体可快速拆装且清扫效果好、使用方便的垃圾清扫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垃圾清扫机,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底部对称设置安装有轮轴的后驱动车轮、清扫装置和一个前转向轮;所述清扫装置包括清扫辊筒和周向设置在清扫辊筒上的若干第一清扫刷;所述车体的一侧可折叠设置有车把;所述车体成型有安装腔,安装腔内可拆卸设置有垃圾收纳桶,垃圾收纳桶的集料口正对所述清扫装置设置,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安装部,安装部上转动设置有扣件,所述垃圾收纳桶通过所述扣件锁紧在所述车体上。

上述说明中,更加优选的方案,所述车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垃圾收纳桶相适配的凹部,所述安装部包括位于所述凹部上的一内螺纹圆柱;所述扣件包括转动部和成型于转动部一侧的扣柄,所述转动部为中空,所述扣件通过螺栓转动设置在安装部上。

上述说明中,更加优选的方案,所述凹部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内螺纹圆柱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转动部的底部成型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环。

上述说明中,更加优选的方案,所述后驱动车轮与清扫辊筒之间设置有齿轮减速装置,齿轮减速装置包括设置在后驱动车轮轮轴上的大齿轮和相配合的设置在清扫辊筒上的小齿轮。

上述说明中,更加优选的方案,所述车体的底部远离后驱动车轮方向的两侧对称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大齿轮上设置有皮带卡槽,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下部均设置有皮带轮,所述同侧的皮带卡槽和皮带轮之间设置有传动带,所述皮带轮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圆盘状的第二清扫刷。

上述说明中,更加优选的方案,所述车体底部设置有四块挡皮,挡皮位于所述清扫辊筒的周侧呈合围设置。

上述说明中,更加优选的方案,所述垃圾收纳桶的顶部呈弧形,其底部呈倾斜设置且入口设置有隔板,隔板呈倒V型。

上述说明中,更加优选的方案,所述车体上设置有降尘装置,降尘装置包括喷水头、水泵和水箱以及电机,所述喷水头位于车体底部且通过第一水管连接所述水泵,水泵通过第二水管连接所述水箱。

上述说明中,更加优选的方案,所述垃圾收纳桶的顶部设置有透气滤尘装置,透气滤尘装置包括过滤网结构、设置在过滤网结构上的滤芯以及扣合设置在过滤网结构上部的透气盖板。

上述说明中,更加优选的方案,所述清扫辊筒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调节板,两调节板间设置有调节杆,调节杆的中部连接有调节把手,调节把手卡设在车体上;所述车体的前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旋钮,旋钮上设置有丝杆,丝杆抵靠在所述车体的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收纳桶与车体采用扣件相锁定方式,所述扣件转动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安装部上,安装拆卸十分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车体上设置有降尘装置,防止灰尘漫天飞,造成环境污染,且有利于对地面的清扫。

3、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收纳桶的顶部设置有透气滤尘装置,透气滤尘装置采用天窗设计透气性好,减少车体两侧溢灰,抽式无纺布滤芯,有效控尘,进一步防止灰尘的扩散。

4、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清扫机的整体尺寸较小,可对狭小的道路进行清扫垃圾。

5、本实用新型的车体底部设置有清扫辊筒,清扫辊筒周向设置有若干第一清扫刷且清扫辊筒的周侧呈合围设置有四块挡皮,清扫辊筒的高度可调节,应对不同地面垃圾,高密度清扫刷,耐磨耐用,清扫效果相较于普通清扫机更好。

6、本实用新型的车体底部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下部均固定安装有圆盘状的第二清扫刷,双边刷设计且边刷高度可调节,进一步保证清扫效果。

7、本实用新型的车体底部在远离后驱动轮的位置安装有一个前转向轮,转向更灵活,前转向轮搭配后驱动轮和车把,使得垃圾清扫机的转向和行进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扣件和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透气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所表示的含义:

1-车体;2-后驱动车轮;3-清扫装置;4-车把;5-垃圾收纳桶;

6-安装部;7-扣件;8-凹部;9-凹槽;10-第一圆柱;11-转动部;12-扣柄;

13-凸环;14-螺栓;15-清扫辊筒;16-过滤网结构;17-第一清扫刷;

18-挡皮;19-第一转轴;20-第二转轴;21-第二清扫刷;22-前转向轮;

23-隔板;24-透气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照图1-5,一种垃圾清扫机,所述车体1的底部对称设置安装有轮轴的后驱动车轮2、清扫装置3和一个前转向轮22;所述清扫装置3包括清扫辊筒15和周向设置在清扫辊筒15上的若干第一清扫刷17;所述车体1的一侧可折叠设置有车把4;所述车体1成型有安装腔,安装腔内可拆卸设置有垃圾收纳桶5,垃圾收纳桶5的集料口正对所述清扫装置3设置,所述车体1上设置有安装部6,安装部6上转动设置有扣件7,所述垃圾收纳桶5通过所述扣件7锁紧在所述车体1上。上述技术方案的垃圾清扫机的整体尺寸较小,可对狭小的道路进行清扫垃圾;车把、后驱动车轮以及前转向轮相配合,方便保洁员推动垃圾清扫机前行,其中,后驱动车轮采用橡胶大轮,结实耐磨,清扫机的动力来自手推,保洁员通过手把推动后驱动车轮和前转向轮向前运动;清扫辊筒在后驱动车轮的带动下滚动清扫地面,同时将垃圾卷入垃圾收纳桶;车把为可折叠设置,车把两侧设置有固定旋钮,转开固定旋钮后,车把往上移动后往垃圾收纳桶顶部折叠;垃圾收纳桶为40L大容量集尘箱,垃圾收纳桶的可拆卸设置在车体上且垃圾收纳桶的一侧设置有提手部,方便倾倒垃圾和进行清洗;车体底部在远离后驱动轮的位置安装有一个前转向轮,前转向轮搭配后驱动轮和车把,使得垃圾清扫机的转向和行进更加灵活;后驱动轮的轮轴可以采用长轴或者短轴;垃圾收纳桶上还设置有扣件进行锁紧,简单实用。

作为优选,所述车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垃圾收纳桶5相适配的凹部8,所述安装部6包括位于所述凹部8上的一内螺纹圆柱10;所述扣件7包括转动部11和成型于转动部11一侧的扣柄12,所述转动部11为中空,所述扣件7通过螺栓14转动设置在安装部6上。上述技术方案的垃圾收纳桶与车体采用扣件相锁紧方式,所述扣件转动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安装部上,不会因为车体的颠簸造成垃圾收纳桶的倾覆,锁紧效果好且安装拆卸十分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凹部8上开设有凹槽9,所述内螺纹圆柱10设置于所述凹槽9内,所述转动部11的底部成型有与所述凹槽9配合的凸环13。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安装部对扣件进行进一步限位,使得扣件的转动更加精确。

作为优选,所述后驱动车轮2与清扫辊筒15之间设置有齿轮减速装置,齿轮减速装置包括设置在后驱动车轮2轮轴上的大齿轮和相配合的设置在清扫辊筒15上的小齿轮。上述技术方案后驱动车轮通过齿轮减速装置带动清扫辊筒转动,所述小齿轮内还设置有单向轴承,方便清扫机实现转弯。

作为优选,所述车体1的底部远离后驱动车轮方向的两侧对称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19和第二转轴20,所述大齿轮上设置有皮带卡槽,所述第一转轴19和第二转轴20的下部均设置有皮带轮,所述同侧的皮带卡槽和皮带轮之间设置有传动带,所述皮带轮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圆盘状的第二清扫刷21。上述技术方案的后驱动车轮上安装有大齿轮,大齿轮上设置有皮带卡槽,转轴上设置有皮带轮,皮带轮和皮带卡槽之间设置有传动带,后驱动车轮通过传动带带动转轴旋转,从而实现车体前端两侧的边刷转动;两侧边刷对地面进行第一遍清扫,随后车体后部的滚刷在第一遍清扫的基础上进行第二遍清扫,进一步保证清扫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车体1底部设置有四块挡皮18,挡皮18位于所述清扫辊筒15的周侧呈合围设置。上述技术方案将清扫区域合围,防止灰尘漫天飞,保证清扫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垃圾收纳桶5的顶部呈弧形,其底部呈倾斜设置且入口设置有隔板23,隔板23呈倒V型。上述技术方案的垃圾收纳桶底部呈倾斜设置防止吸入的垃圾重新回到地面,垃圾收纳桶的顶部呈弧形增大垃圾收纳桶的容量;隔板进一步防止吸入的垃圾重新回到地面。

作为优选,所述车体1上设置有降尘装置,降尘装置包括喷水头、水泵和水箱以及电机,所述喷水头位于车体1底部且通过第一水管连接所述水泵,水泵通过第二水管连接所述水箱。上述技术方案水泵通过第二水管和电机带动将水箱里的水抽出,然后通过雾化喷管雾化后喷出,对周围空气中的灰尘进行清除,通过喷水防止清扫过程中灰尘漫天飞,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将难清理的地面垃圾湿润,方便更好地进行清理。

作为优选,所述垃圾收纳桶5的顶部设置有透气滤尘装置,透气滤尘装置包括过滤网结构16、设置在过滤网结构16上的滤芯以及扣合设置在过滤网结构16上部的透气盖板24。上述技术方案的透气滤尘装置采用空气天窗设计透气性好,减少机器两侧溢灰,可替换滤芯采用海绵,有效控尘,可以解决垃圾收纳桶内的灰尘重新弥漫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和保洁员通过口鼻吸入。

作为优选,所述清扫辊筒1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调节板,两调节板间设置有调节杆,调节杆的中部连接有调节把手,调节把手卡设在车体1上;所述车体1的前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旋钮,旋钮上设置有丝杆,丝杆抵靠在所述车体1的壳体上。上述技术方案滚刷的高度通过杠杆原理调节,调节把手卡设在车体上,可进行前后移动,从而带动清扫辊筒的高度调节,应对不同地面的垃圾;旋钮的转轴上设置有丝杆,丝杆顶靠在机壳上,旋转旋钮就可以将边刷抬高,从而实现边刷的高度调节,延长边刷的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