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加固方法_2

文档序号:9575877阅读:来源:国知局
纵向上均间隔开并且在第二层柱状加强体43与下沉区域2之间仍然具有一定的距离D。另外,施工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更多层或更少层的柱状加强体。
[0027]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设置与下沉区域2距离最大的底层柱状加强体41,然后在底层柱状加强体41,接下来在底层柱状加强体41上方间隔开设置第一层柱状加强体42,然后在第一层柱状加强体42上方间隔开设置第二层柱状加强体43。首先设置的底层柱状加强体41对下沉区域2进行粗略的初步抬升,而中间层柱状加强体44则对初步抬升后的下沉区域2进行更精细地调节,以尽量提高路基1表面的平整程度。此外,首先设置底层柱状加强体41,然后再设置中间层柱状加强体44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在设置了底层柱状加强体41后,在底层柱状加强体41和下沉区域2之间就行了目标区域5。在目标区域5之外挤入柱状加强体,例如在底层柱状加强体41的下方设置柱状加强体对于抬升下沉区域2几乎没有任何作用。由此,可以大幅提高施工速度并且节约施工费用。
[002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上层柱状加强体的直径小于下层柱状加强体的直径。例如,第一层柱状加强体42的直径小于底层柱状加强体41的直径,第二层柱状加强体43的直径小于第一层柱状加强体42的直径。这是由于,较粗的柱状加强体能够在较大的范围内起到抬升作用,并且抬升程度也较大。较细的柱状加强体能够在较小的范围内起到抬升作用,并且抬升程度较小。因此,下层柱状加强体的直径较大,而上层柱状加强体的直径较小,不但有助于在大范围内起到抬升作用,而且有助于精细调节抬升后的路基1的表面平整程度。
[0029]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每层的柱状加强体中的相邻的柱状加强体间隔开,并且上层柱状加强体对应于下层的相邻柱状加强体之间的间隔。例如,第一层柱状加强体42对应着底层柱状加强体41之间的间隔45。从横截面上来看(如图1所示),不同层的柱状加强体是错开排列的。如图2所示,在向路基1内挤入多个底层柱状加强体41后,在相邻的抬升区21之间产生了对应于间隔45的较小的不平整区22。在向不平整区22内或附近挤入第一层柱状加强体42,则可以消除这些不平整区22,如图2所示。由此,进一步提高了路基1的表面平整程度。
[0030]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发明的柱状加强体4的第一实施例。柱状加强体4包括中空管状的主体31,在主体31的前端设置有尖头32,在主体31的后端能拆卸地设置有受力挡体33。主体31可以选择厚的钢管,尖头32也为钢制品。尖头32有助于减小向路基1内挤入柱状加强体4的阻力,而受力挡体33则用于接收对柱状加强体4的推进力。受力挡体33可以为套接在主体31的后端上的盲板(未示出),也可以为焊接在主体31的后端上的法兰盘(未示出)。此外,施工人员还可以根据所选择的推进设备在主体31的后端上安装任何适当形式的受力挡体。
[0031]优选地,在主体31的侧壁上构造有多个孔34。这样,路基内的水(例如来自路基表面的积水)可以通过孔34流入到主体31的内部,并且经柱状加强体4排出到路基1之夕卜。这样就彻底解决了路基积水的问题,以及由积水导致的路基下沉的问题。更优选地,在主体31内填充有疏水性材料35。疏水性材料35例如可以为砂子、碎石等材料。通过填充这些疏水性材料35,可以提高柱状加强体4的强度,而且不影响其排水性能。
[0032]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发明的柱状加强体4’的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柱状加强体4’与第第一实施例的柱状加强体4结构类似,下面仅描述不同之处。在柱状加强体4’的钢管式的主体31’的外侧预制有混凝土环46。对于相同直径的柱状加强体4和柱状加强体4’而言,显然柱状加强体4’的主体31’的直径小于柱状加强体4的主体31的直径。混凝土的价格低于钢的价格,由此在不降低施工品质的情况下,降低了柱状加强体的价格,进而降低了施工成本。应注意的是,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孔34’贯穿了混凝土环46和主体31’。
[0033]图5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发明的柱状加强体4”的第三实施例。与柱状加强体4和柱状加强体4’不同,柱状加强体4”是实心结构。例如,柱状加强体4”包括由预制的实心钢筋混凝土柱形成的主体51,在主体51的前端设置有尖头52,在主体51的后端能拆卸地设置有受力挡体53。尖头52和受力挡体53与柱状加强体4的对应的部件相同,这里不再赘述。这种实心的柱状加强体4”同样能够达到预期的抬升效果和路基强度增强,而且能够进一步降低施工成本。对于排水良好的路基而言,这种实心的柱状加强体4”是特别优选的。
[0034]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主权项】
1.一种路基加固方法,包括, 步骤一:检测路基的下沉区域, 步骤二:在横向于路基的延伸方向中,在所述路基内并且在所述下沉区域的下方挤入柱状加强体,以抬升所述下沉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设置多个柱状加强体,并且所述多个柱状加强体呈层装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首先设置与所述下沉区域距离最大的底层柱状加强体,然后在所述底层柱状加强体和所述下沉区域之间设置中间层柱状加强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层柱状加强体与下层柱状加强体间隔开,并且所述上层柱状加强体的直径小于所述下层柱状加强体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2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层的柱状加强体中的相邻的柱状加强体间隔开,并且所述上层柱状加强体对应于所述下层的相邻柱状加强体之间的间隔。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加强体包括中空管状的主体,在所述主体的前端设置有尖头,在所述主体的后端能拆卸地设置有受力挡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的侧壁上构造有多个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内填充有疏水性材料。9.根据权利要求6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为钢管,在所述主体的外侧还预制有混凝土环。10.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加强体包括由预制的实心钢筋混凝土柱形成的主体,在所述主体的前端设置有尖头,在所述主体的后端能拆卸地设置有受力挡体。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基加固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一:检测路基的下沉区域,步骤二:在横向于路基的延伸方向中,在路基内并且在下沉区域的下方挤入柱状加强体,以抬升下沉区域。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能够良好地修复下沉的路基,由此提高火车运行的安全性。
【IPC分类】E01C3/04
【公开号】CN105350418
【申请号】CN201510875886
【发明人】蔡德钩, 张千里, 陈锋, 闫宏业, 姚建平, 李中国, 程远水, 朱宏伟, 郭浏卉
【申请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