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手动释放和电动锁的侧门乘用者闩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3378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具有手动释放和电动锁的侧门乘用者闩锁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12月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087,785的权益,其全部内容被援引纳入本文。

本发明的实施例总体涉及闩锁,具体涉及用于车辆的闩锁。



背景技术:

闩锁用于限制一个构件或元件相对于另一个构件或元件的运动。例如,门闩锁限制门相对于周围门框的运动。这种闩锁的功能是将门稳固保持于门框内,直到闩锁被释放且门可以自由打开。现有的闩锁通常具有将闩锁连结至致动件诸如把手的机械连接结构,致动件能被使用者致动以释放闩锁。致动件的运动通过机械连接结构传递,该连接结构造成闩锁释放。机械连接结构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杆、缆绳或其它适合的元件或装置。

闩锁的音质能够提高或减损终端用户对车辆结构质量的总体感知。例如,良好的音质可以意味着坚固的结构、平顺的操作和考虑周全的设计。结果,车辆制造商非常注重门闩锁对可能在关门时发出的噪音的吸收。诸如最低响度和频率组成的音质指标受到许多变量的影响,包括闩锁机构组成部件的轮廓形状、细节特征和材料选择。

因此,尽管现有的车辆闩锁机构是适合的,仍有改进的需要,尤其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隔音和能量吸收的闩锁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闩锁。该闩锁包括:闩爪,其被构造成在解锁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转动;掣爪,其被构造成在接合位置与脱离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当掣爪处于接合位置时,该掣爪将该闩爪保持于锁定位置,并且当该掣爪处于脱离位置时,该掣爪释放该闩爪,从而该闩爪从锁定位置自由移动至解锁位置;缓冲器,其位于该掣爪上以便当该掣爪被闩爪的一部分移动时衰减噪声;其中,止动杆在该闩锁的开口的角部附近可枢转安装到该闩锁的框架。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具有如图所示的零部件的车门闩锁。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如本文所公开的车门闩锁。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和优点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书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仅以示例方式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

图1.1示出具有位于第一位置的小止动件的闩锁的小锁持总成;

图1.2示出具有闩爪缓冲器的闩锁的闩爪接触;

图1.3示出释放止动杆与过大撞击缓冲器之间的接触;

图1.4示出处于打开位置的闩锁总成;

图1.5示出处于锁定位置的闩锁总成;

图2a-2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闩锁总成的闩爪的运动。

具体实施方式

侧门闩锁的当前设计超出了对重量、包装、声音、快速锁定/解锁和成本的要求。本发明的各实施例针对这样的闩锁总成,其中,包装尺寸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被减小,并且锁闩总成的重量、声音和价格降低。

所公开的闩锁的各实施例实现了在操作期间和稳定状态下的噪音降低、快速锁定/解锁性能、开锁所需的低能量释放作用力、防止进水、低成本和更小的总包装尺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公开的侧门闩锁具有小止动件,其允许总包装尺寸减小,同时保持与较大闩锁同样的强度性能。这样,所公开的闩锁的重量和价格降低。

通过使用直接中控门锁定机构,用于锁定和打开闩锁的时间缩短。

图1.1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位于第一位置的小止动机构的小锁持总成。

图1.2示出与闩爪缓冲器接触的闩爪以改善闩锁操作期间的音质。

图1.3示出释放止动杆与过大撞击缓冲器之间的接触以改善闩锁操作期间的音质。

图1.4示出处于开锁位置的闩锁总成,图1.5示出处于锁定位置的闩锁总成。

图1.6是附图所示的零部件的列表。

图2a-2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闩锁总成的闩爪的运动。

图3是如下再现的本发明各不同实施例的一些功能。

参考所有的附图,示出了具有改善的声音性能的示例性闩锁。该闩锁可在锁定位置与开锁位置之间移动并被构造成具有壳体。闩锁可被集成至车辆部件中,如集成至位于举升门、后备箱、车门或其它可操作部件附近的车辆结构中。

该闩锁包括叉栓或闩爪以及与之配合的止动杆或掣爪,该止动杆或掣爪用于将该叉栓或闩爪保持于锁定位置上。该叉栓或闩爪和该止动杆或掣爪分别通过螺柱或枢轴可枢转安装在闩锁的壳体或框架上。该叉栓可被偏压至打开并且该止动杆可被偏压至例如通过偏压机构与该叉栓接合。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偏压机构可以是盘簧或扭簧。该叉栓具有用于接收并保持锁栓的槽或喉部,该锁栓可以位于互补的车辆部件如车门框上。该闩锁也可以用于这样的场合中:其中受压的挡风雨条或密封件被用于将闩爪偏压到打开位置,因为当闩锁被解锁时它们将推开闩锁所固定的门,并且该门的相应移动将又引起锁栓将闩爪转动到打开位置或朝向打开位置转动。

在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闩锁20。在一个实施例中,闩锁20可以是用于车辆侧门的闩锁。闩锁20具有框架1,叉栓或闩爪2枢转地安装在该框架1上。闩爪2围绕枢轴或枢轴销5枢转地安装,该枢轴或枢轴销5可固定到框架1上。止动件或掣爪3也可枢转地安装至框架,并且被构造成与闩爪2接合,以在闩爪2在打开位置、第一或安全位置与闭合或锁定位置之间的移动期间,止动件或掣爪3在接合位置、脱离位置以及接合位置和脱离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之间移动。止动件或掣爪3的运动允许闩爪2的移动。止动件或掣爪3围绕枢轴或枢轴销6枢转地安装,该枢轴或枢轴销6可固定到框架1上。

根据本发明的各实施例,止动杆或掣爪3的尺寸被减小以使闩锁20的总尺寸可以减小,而没有不利地影响闩锁20的性能。在一个实施例中,枢轴6位于框架1的角部22附近,使得闩爪2的总长度和尺寸可以减小。在一个实施例中,框架1的角部22位于开口或狭槽24附近,该开口或狭槽24被构造成当锁栓26通过沿箭头30方向进入狭槽24而被容纳在闩爪2的喉部28中时接纳该锁栓26。

为了在闩锁20操作时提供噪声抑制,提供缓冲器或减震器4。该缓冲器或减震器可以包括弹性体材料,该弹性体材料被构造成在打开和关闭闩锁20期间吸收施加到闩锁的力。另外,闩爪2的喉部28的一部分可以具有缓冲器32,该缓冲器被构造成当锁栓26沿箭头30方向移动进入喉部28和狭槽24时在接触锁栓26时向内偏转。闩爪2还包括弯曲表面34,该弯曲表面被构造成当该闩爪处于关闭位置时接触缓冲器4的弯曲表面36。至少参见图2c。缓冲器4从框架1的角部38朝向闩爪2延伸以限定缓冲器或减震器4的厚度,这将减小当闩爪在其从打开位置转动到关闭位置的关闭事件期间在沿箭头40方向旋转时的闩爪2的过度行进。

当闩爪1处于关闭位置时,掣爪3的接触表面42与闩爪2的接触表面44接合或与接触表面接触。至少参见图2a。

此外,缓冲器或减震器4被构造成具有接触端或接触部46,当闩爪沿与箭头40相反的方向转动到打开位置时,接触端或接触部与闩爪2的一部分或接触部48接触。这种相互作用减小了闩锁20的闩爪2的打开声音。

现在参考图2a,并且当闩爪1从至少图2a中的打开位置沿箭头40的方向转动到至少图2b中的第一安全位置时,闩爪2的接触表面44将接触掣爪3并且沿箭头45的方向围绕枢轴6转动,使得接触表面44与掣爪3的接触端或接触部分42接触。闩爪3可以具有闩爪接触部分或弹簧48,当闩爪2沿箭头40的方向转动时,闩爪接触部分或弹簧48被偏转。该闩爪接触部分48还将抑制归因于闩锁20的闭合以及闩爪2沿箭头40的方向旋转运动的任何相关的闩锁噪声。

当闩爪2从图2b的第一安全位置沿箭头40的方向转动到至少图1.1,1.2,1.3和2c的关闭位置时,闩爪2的一部分50将沿着虚线52的方向移动,并且进一步沿着箭头45方向转动掣爪3,直到部分50与掣爪3的部分42接触。应当理解,掣爪3可以沿与箭头45方向相反的方向被弹簧偏压,以便将闩爪2保持在锁定或关闭位置和第一安全位置。

通过将掣爪3定位在角部22处,可以减小掣爪3的整体尺寸或长度56,因为当掣爪处于关闭位置或锁定位置(图1.1、图1.2、图2a和图2c)时靠近闩爪的部分44和54。此外,当闩爪2处于关闭位置或锁定位置以及第一位置或安全位置时,掣爪3的取向大致平行于线58,以使沿箭头70方向的负载(这可归因于沿着与箭头40相反的方向施加到闩爪2的转动力)被转移到销6,从而也允许减小掣爪或止动件3的整体尺寸。这个小的止动件或掣爪3允许闩锁20的整体包装的尺寸减小,以具有与较大轮廓闩锁20相同的性能容差。此外,这也减小闩锁整体重量,这也是所期望的,进而也降低了制造闩锁20的总体成本,这也是所期望的。

图1.3还示出了缓冲器或减震器8的位置,以抑制或减弱与过载状态(其中锁栓26可能接触闩爪2的喉部28和/或使闩爪2沿箭头40方向过度行进越过关闭位置)相关的可听噪声。缓冲器或减震器8可以被构造成在过载状态期间接触止动杠杆,以便在该事件期间消除可听噪声。与其它缓冲器或减震器一样,减震器8可以由弹性体材料形成。

图1.3、图1.4和图1.5示出了与闩锁20的操作相关联的闩锁20的其它非限制性零部件,用于在其各种操作状态之间转换闩锁20。这些非限制性零部件是可通过杆或缆线或任何其它等效装置76可操作联接到外部手柄74的掣爪释放杆7、释放连杆9和外部释放杆或杠杆10。应当理解,手柄74和杆或缆线或装置76通过盒和相关线被示意性示出。还示出了内部释放杆或杠杆11,其可通过杆或缆线或任何其它等效装置80可操作接合到内部手柄78。应当理解,手柄78和杆或缆线或装置80通过盒和相关线被示意性示出。还示出了锁定杆弹簧12和释放杆13。

可以提供致动装置82,其至少在图1.4和图1.5中被示出。致动装置82可被构造成通过移动必要的部件来解锁和锁定闩锁20。致动装置82可被构造成通过移动必要的部件来打开闩锁20,这可包括与锁定和解锁闩锁20相关联的上述移动。例如且在一个实施例中,致动装置82被构造成使止动件或掣爪3移动远离与叉栓或闩爪2的接触,以允许闩锁20从关闭位置转换到打开位置,其中被保持的锁栓26从叉栓或闩爪2的喉部28被释放。

致动器或致动器系统82可以包括锁定杆14、齿轮15、弹簧16,其可以是偏心弹簧16、蜗杆17和马达18,其中马达18被构造成转动蜗杆17,继而转动齿轮15,继而又移动锁定杆14,从而又移动止动件或掣爪3,以使闩爪或叉栓2能被释放。

尽管已经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做出不同的改变并可以用等同来代替其中的零部件。另外,可以根据本发明教导在不脱离其基本范围的情况下做出许多改变以适应特定的情况和材料。因此,本发明无意于被限制到作为预期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模式的特定实施例,而是本发明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所有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