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锥滚子轴承预紧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0916阅读:8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圆锥滚子轴承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锥滚子轴承预紧工装。



背景技术:

圆锥滚子轴承属于分离型轴承,轴承的内、外圈均具有锥形滚道。该类轴承按所装滚子的列数分为单列、双列和四列圆锥滚子轴承等不同的结构型式。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可以承受径向负荷和单一方向轴向负荷。当轴承承受径向负荷时,将会产生一个轴向分力,所以需要另一个可承受反方向轴向力的轴承来加以平衡。圆锥滚子轴承主要用于承受以径向载荷为主的径向与轴向联合载荷,承载能力大,极限转速低。圆锥滚子轴承能够承受一个方向的轴向载荷,能够限制轴或外壳一个方向的轴向位移。

根据《机械设计手册》的要求,圆锥滚子轴承不仅应成对使用,而且还需要把间隙控制在-0.01mm~+0.04mm,轴承间隙的控制对减缓工件温升及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调整轴承间隙的传统方法为手感控制法,通过边拧紧锁紧螺母边转动轴承保持架,通过手感确定圆锥滚子轴承的预紧情况。该方法存在轴承受力不均、预紧力不准确的缺点,且在轴承另一端受力时,预紧间隙会因此发生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圆锥滚子轴承预紧工装。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圆锥滚子轴承预紧工装,包括工装本体,所述工装本体为弹簧钢制成的环形板状物体,工装本体上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绕工装本体轴心呈圆形,所述凹槽内侧为内环,凹槽外侧为外环,所述内环端面高于外环端面,所述内环内径至外环内径沿径向开有通槽,所述通槽沿工装本体圆周均布,通槽数量不少于4个,所述外环上沿工装本体圆周均布有若干通孔,所述内环外径小于轴承的外圈内径,所述内环内径小于轴承的内圈外径。

优选的,所述通槽数量为6个。

优选的,所述凹槽底面内侧高度高于外侧。

优选的,所述通孔数量不少于通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内环端面与轴承内圈接触,外环上的通孔插入螺栓与机器壳体连接,本发明为弹簧钢制作而成,弹性高,通槽使得内环弹性大大增强,根据内环的变形量可计算出预紧力,进而得知轴承间隙,轴承受力均匀,由于内环的高弹性,在轴承另一端受力时,预紧间隙不会因此发生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装本体;2-通孔;3-凹槽;4-通槽;5-内环;6-外环;

以下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圆锥滚子轴承预紧工装,包括工装本体1,所述工装本体1为弹簧钢制成的环形板状物体,工装本体1上表面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绕工装本体1轴心呈圆形,所述凹槽3内侧为内环5,凹槽3外侧为外环6,所述内环5端面高于外环6端面,所述内环5内径至外环6内径沿径向开有通槽4,所述通槽4沿工装本体1圆周均布,通槽4数量不少于4个,所述外环6上沿工装本体1圆周均布有若干通孔2,所述内环5外径小于轴承的外圈内径,所述内环5内径小于轴承的内圈外径。

所述通槽4数量为6个。

所述凹槽3底面内侧高度高于外侧。

所述通孔2数量不少于通槽4。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