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切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2801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切菜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切菜机。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食品加工领域,一些袋装食品都被加工成片状或者丝状包装起来进行销售,在加工食品时如果使用人工手动加工,就需要使用菜刀,但是菜刀因为体积小、能加工的量也少,使蔬菜等加工的工作效率太低,而且使用不慎还会伤及手指。特别是加工量大的时候,菜刀也非常不实用,不但效率低还易损坏、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因此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半自动的借助手动摇动的小型切菜机,这种小型切菜机虽然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效率并且规范了加工出来的菜品的大小规格,但是仍然需要手工操作,并且在加工量大时,仍然需要手动操作的切菜机不能完全解放操作人员,因此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使用,只适用于在小型的饭店或者家庭使用。在加工量特别大时,比如罐头食品或者袋装食品的加工工厂内,这样的切菜机仍然不能很好地提高工作的效率。而且现今很多切菜机,都是只能切片或者只能切丝,不能提供切片或者切丝等多种形状的选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发明了一种即可以切丝又可以切片的切菜机,并于2010年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切菜机切丝装置》(授权公告号:CN201728676U),该切菜机切丝装置包括机箱、位于机箱内的传动组件和电机组、切片组件以及切丝组件,机箱的一侧上具有加料装置,加料装置连接到机箱内部的切片组件,切片组件的出口与切丝组件的入口之间设有通道,通道内设有传送带组件。上述切菜机切丝装置不但能够自由选择切片还是切丝,而且还能选择切出来的丝或者片的粗细厚薄程度,大大降低了劳动人员的劳动强度,加快了加工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上述切菜机最细只能将蔬菜加工为丝状,而如果需要将蔬菜加工为丁状,则需要进一步人工加工,仍旧存在费时费力、加工效率及安全性低的问题。

因此,对于目前的切菜机,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加工效率高且能将蔬菜切割为丁状的多功能切菜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切菜机,包括第一传送组件、第一切割组件、第二传送组件、第二切割组件及能驱动第一传送组件、第一切割组件、第二传送组件、第二切割组件运行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切割组件包括第一刀轴及第一刀盘,所述第一刀轴能转动的设于第一传送组件的输出端附近,所述第一刀盘至少包括有前后间隔设置在第一刀轴上并垂直第一传送组件的输出端布置的第一刀体、第二刀体,该第一刀体与第二刀体之间设置有能承托待切割物料的第一托板;

所述第二传送组件的输入端位于第一切割组件的下方并能承接第一切割组件切割得到的物料;

所述第二切割组件包括第二刀轴及第二刀盘,所述第二刀轴能转动的设于第二传送组件的输出端附近,所述第二刀盘至少包括有前后间隔设置在第二刀轴上并垂直第二传送组件的输出端布置的第三刀体、第四刀体,该第三刀体与第四刀体之间设置有能承托待切割物料的第二托板。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刀体与第二刀体分别具有至少两个周向均布的刀片,相邻刀体上的刀片呈交错布置,各刀片上朝向刀刃的一侧为圆弧状并在周向上朝相同方向布置。如果将第一刀体与第二刀体上的刀片平行布置,有可能会导致物料在第一刀体与第二刀体之间堵塞,影响切割效果,而采用上述结构,则避免了这一问题的发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切割组件设于一具有下端口的第一安装盒中,该第一安装盒靠近第一传送组件的输出端布置,该第一安装盒的前侧面开有供物料输入的第一输入口,所述第一托板的上表面与第一输入口相齐平或低于第一输入口布置,且所述第一托板的前侧与第一安装盒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供第一刀体转动通过的第一间隙。采用上述结构,第一输入口的上端面首先对物料起到承托作用,经过第一间隙后,物料被第一刀体切割为片状,片状的物料被输送到第一托板上,从第一托板输出的片状物料再经过第二刀体被切割为丝状,丝状的物料从第一安装盒的下端口落至第二传送组件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托板的上表面低于第一输入口下边缘0.5~2cm布置。采用这样的结构,使片状的物料在经过第一托板后具有一定的分散度,便于第二刀体将其切割成丝状。

优选地,所述第二切割组件设于一具有下端口的第二安装盒中,该第二安装盒靠近第二传送组件的输出端布置,该第二安装盒的前侧面开有供物料输入的第二输入口,所述第二托板的上表面与第二输入口相齐平或低于第二输入口布置,且所述第二托板的前侧与第二安装盒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供第三刀体转动通过的第二间隙。采用这样的结构,一方面避免切割过程中物料飞溅,另一方面,使切割组件运行更加平稳,切割效果更好。

在上述各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及第二传送组件均包括有上传送机构及下传送机构,所述上传送机构通过一支架能转动的设于下传送机构上方,且上传送机构的末端与下传送机构的末端相对齐,所述支架上方挂置有能将支架提起的弹簧。所述支架的前端两侧分别设置向下延伸的连接臂,所述的支架通过该连接臂铰接于下传送机构的两侧;所述支架的顶部设置有提拉部,所述弹簧的一端与该提拉部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该提拉部上方的切菜机上。采用上述结构,以使不同大小的物料在经过传送组件时均能夹持在传送组件之间,即使传送组件起到人手的作用,对物料进行扶持,便于切割。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第一传送组件相连接的第一电机、与第一切割组件相连接的第二电机、与第二传送组件相连接的第三电机及与第二切割组件相连接的第四电机。其中,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连接有第一齿轮,切菜机上设置有靠近第一传送组件布置的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上设置有间隔布置的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通过第一传动链传动连接,第三齿轮一侧设置有与该第三齿轮相啮合的第五齿轮,该第五齿轮与第一传送组件中下传送机构的传动杆相连接,第四齿轮通过第二传动链与第一传送组件中上传送机构的传动杆相连接;第三电机采用相同的方式与第二传送组件驱动连接。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切割组件中的第一刀轴驱动连接,第三电机采用相同的方式与第二切割组件相连接。采用上述结构,以使第一传送组件、第二传送组件中的上传送机构与下传送机构保持同步运行,使物料运输平稳。

在上述各方案中,所述第二传送组件与第一传送组件垂直布置。采用这样的结构,被第一切割组件切割为丝状的物料落至第二传送组件上,经过第二传送组件输出之后丝状物料的一端恰好对准第二切割组件布置,便于将丝状物料进一步切割为丁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在第一传送组件的输出口上设置了第一切割组件,该第一切割组件具有间隔布置的两组刀片,两组刀片分别与第一托板配合依次实现了物料的切片、切丝功能,即经过第一切割组件后物料已经形成丝状,丝状的物料落至第二传送组件上输往第二切割组件,并进一步利用第二切割组件将物料切割成丁状,本发明结构合理,与现有技术中的人工切割相比,有效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加工效率及操作安全性,有利于降低蔬菜的切割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切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多功能切菜机包括机架100、第一传送组件1、第一切割组件2、第二传送组件3、第二切割组件4及能驱动第一传送组件1、第一切割组件2、第二传送组件3、第二切割组件运行4的驱动组件,第一传送组件1、第一切割组件2、第二传送组件3、第二切割组件4、驱动组件均设于机架100上。

具体的,如图4所示,第一切割组件2包括第一刀轴21及第一刀盘,第一刀轴21能转动的设于第一传送组件1的输出端附近,第一刀盘至少包括有前后间隔设置在第一刀轴21上并垂直第一传送组件1的输出端布置的两个刀体,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刀盘设置了两个刀体,即第一刀体23及第二刀体24,当然,为了将物料丝切的更细,还可以设置更多个刀体。第一刀体23与第二刀体24之间设置有能承托待切割物料的第一托板22。第一刀体23与第二刀体24分别具有至少两个周向均布的刀片234,本实施例中每个刀体均设置有三个刀片234,当然也可以设置为更多个,刀片234可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刀轴21的安装盘211上,便于更换及调整刀片数量。安装盘211可以是直接与第一刀轴21一体加工而成,也可以是单独加工之后套置在第一刀轴21上并通过螺钉固定。第一刀体23与第二刀体24上的刀片234呈交错布置,各刀片234上朝向刀刃的一侧为圆弧状并在周向上朝相同方向布置。如果将第一刀体23与第二刀体24上的风扇状刀片平行布置,有可能会导致物料在第一刀体23与第二刀体24之间堵塞,影响切割效果,而采用上述结构,则避免了这一问题的发生。装配完成状态下,第一刀盘上的所有刀片234在周向上间隔并均匀分布,以使物料切割更加均匀。第一切割组件2设于一具有下端口的第一安装盒5中,该第一安装盒5靠近第一传送组件1的输出端布置,该第一安装盒5的前侧面开有供物料输入的第一输入口51,第一托板22的上表面与第一输入口51相齐平或低于第一输入口51布置,例如,第一托板22的上表面可低于第一输入口51下边缘0.5~2cm布置,以使片状的物料在经过第一托板22后具有一定的分散度,便于第二刀体24将其切割成丝状。第一托板22的前侧与第一安装盒5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供第一刀体23转动通过的第一间隙52,在切割时,第一输入口51的上端面首先对物料起到承托作用,经过第一间隙52后,物料被第一刀体23切割为片状,片状的物料被输送到第一托板22上,经过第一托板22的片状物料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分散,从第一托板22输出的片状物料再经过第二刀体24被切割为丝状,第二传送组件3的输入端位于第一切割组件2的下方并与第一传送组件1垂直布置,丝状的物料从第一安装盒5的下端口落至第二传送组件3上,经过第二传送组件3输出之后丝状物料的一端恰好对准第二切割组件布置,便于将丝状物料进一步切割为丁状。

如图3所示,第二切割组件4包括第二刀轴41及第二刀盘,第二刀轴41能转动的设于第二传送组件3的输出端附近,第二刀盘至少包括有设置在第二刀轴41上并垂直第二传送组件3的输出端布置的第三刀体42和第四刀体44。经过第三刀体42后物料即可被切割为丁状,但为了使物料能被切割成更为均匀、细致的丁状,本实施例的第二刀盘设置了第四刀体44,当然,也可以设置更多个刀体,第四刀体44间隔布置于第三刀体42后侧,第二托板43设于第三刀体42与第四刀体44之间并能承托第三刀体42切割得到的物料。第二切割组件4设于一具有下端口的第二安装盒6中,该第二安装盒6靠近第二传送组件3的输出端布置,该第二安装盒6的前侧面开有供物料输入的第二输入口61,第二托板43的上表面与第二输入口61相齐平或低于第二输入口61布置,且第二托板43的前侧与第二安装盒6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供第三刀体42转动通过的第二间隙62。其中,第三刀体42、第四刀体44的结构及布置方式均与第一刀体23、第二刀体24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送组件1及第二传送组件3均包括有上传送机构11及下传送机构12,上传送机构11通过一支架13能转动的设于下传送机构12上方,且上传送机构11的末端与下传送机构12的末端相对齐,支架13上方挂置有能将支架13提起的弹簧14。支架13的前端两侧分别设置向下延伸的连接臂131,支架13通过该连接臂131铰接于下传送机构12的两侧。支架13的顶部设置有提拉部132,弹簧14的一端与该提拉部132连接,弹簧14的另一端连接于该提拉部132上方的安装盒上。上述传送组件结构可使不同大小的物料在经过传送组件时均能夹持在上传送机构11与下传送机构12之间,即使传送组件起到人手的作用,对物料进行扶持,便于切割。

如图2所示,驱动机构包括与第一传送组件1相连接的第一电机10、与第一切割组件2相连接的第二电机20、与第二传送组件3相连接的第三电机30及与第二切割组件4相连接的第四电机40。其中,第一电机10的输出端上连接有第一齿轮101,机架100上设置有靠近第一传送组件1布置的第一传动杆102,第一传动杆102上设置有间隔布置的第二齿轮103、第三齿轮104、第四齿轮105,第一齿轮101与第二齿轮103通过第一传动链106传动连接,第三齿轮104一侧设置有与该第三齿轮104相啮合的第五齿轮107,该第五齿轮107与第一传送组件1中下传送机构12的传动杆相连接,第四齿轮105通过第二传动链108与第一传送组件1中上传送机构11的传动杆相连接;第三电机30采用相同的方式与第二传送组件3驱动连接。采用上述结构,以使第一传送组件1、第二传送组件3中的上传送机构11与下传送机构12保持同步运行,使物料运输平稳。第二电机20的输出端与第一切割组件2中的第一刀轴21驱动连接,第三电机30采用相同的方式与第二切割组件4相连接。

使用本实施例的切菜机时,将待切割物料置于第一传送组件1上,物料在第一传送组件1的输出端上首先与第一刀体23接触,被第一刀体23切割成片状,片状的物料在经过第一托板22之后发生一定程度的分散并继续输送,然后在经过第二刀体24后被切割成丝状;丝状的物料落至第二传送组件4上,并在第二传送组件4的输出端上被第三刀体42切割成丁状,丁状的物料经过第二托板43之后发生一定程度的分散,接着在第四刀体44作用下被切割成更加均匀、细致的丁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