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热等静压机装炉时炉内衬的辅助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9529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热等静压机装炉时炉内衬的辅助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热等静压机装炉时炉内衬的辅助定位装置,属于金属冶炼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热等静压机是利用热等静压技术在高温高压密封容器中,以高压为介质对其中的粉末或待压实的烧结柸料(零件)施加各项均等静压力,形成高致密柸料(零件)的方法的仪器设备。再装炉时需要将炉内衬从顶部吊入,在吊装时会伴随晃动,造成装炉时间较长,甚至造成磕碰导致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热等静压机装炉时炉内衬的辅助定位装置,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热等静压机装炉时炉内衬的辅助定位装置,该辅助定位装置包括与工作台连接的框架和通过限位滑轨4与框架连接的多个移动架6;其中,移动架6的底架8与限位滑轨4配合连接,在底架8的下部安装有可调整移动架6位置的螺纹杆I 16,在移动架6的底架8的上部与上盖9形成的空腔内设有套装有弹簧10的推杆11,推杆11的一端固定在底架8和/或上盖9上,另一端穿出底架8的上部与上盖9形成的空腔,且在端点处设有弹性圆柱13,在底架8上部边缘处设有与连接在弹簧10活动端的限位档杆15配合的限位槽14,以实现推杆11沿轴向的弹性移动,所有移动架6设有弹性圆柱13的一端均朝向框架的内部,以使炉内衬与推杆11接触时缓冲。

优选地,所述框架整体或组合后呈圆形或正多边形结构。

更优选地,框架的组合部件之间通过沿销7旋转的卡扣3彼此连接。

优选地,移动架6以框架的几何中心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

优选地,所述弹性圆柱13的轴向与推杆11的轴向处于同一平面且相互垂直。

更优选地,在弹性圆柱13连接推杆11的一侧安装有红外线发射器12。

优选地,所述底架8与框架所在平面垂直,所述推杆11的轴向平行于框架平面。

本实用新型获得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装置安放在炉口上方,用于辅助炉内衬进行定位,避免不必要的磕碰,减少装炉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炉口内经进行有限范围内调节,适应范围较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应用于热等静压机装炉时的内胆辅助定位机构。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炉口内经进行有限范围内调节,适应范围较大。内衬与机构接触处为软质橡胶,增加缓冲,降低磕碰损坏机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定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定位装置卡扣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定位装置移动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架I;2,框架II;3,卡扣;4,限位滑轨;5,固定卡口;6,移动架;7,销;8,底架;9,上盖;10,弹簧;11,推杆;12,红外线发射器;13,弹性圆柱;14,限位槽;15,限位档杆;16,螺纹杆I;17,螺纹杆II。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以下详细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方案中辅助定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4分别为图1的主视、左视和俯视结构示意图。从图1-4可知,该辅助定位装置由两个通过卡扣3拼接成的正六边形框架以及在每个边上通过限位滑轨4连接的移动架6,以及两个在两个对称定点处通过螺纹杆II 17连接的固定卡口5。其中,6个移动架6的设置位置是以六边形的中心对称的。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定位装置卡扣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从图5可知,框架I 1和框架II 2是通过卡扣3连接的。在卡扣3的一端设有一个销7,卡扣3可以绕销7进行转动,以便于框架的组装和拆卸。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定位装置移动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正视结构示意图。从图6和图7中可知,移动架6的最底部设有螺纹杆I 16,螺纹杆I 16及其上的底架8的下部与限位滑轨4配合活动连接。底架8垂直于框架所在平面,在框架8的顶部设有一个半圆柱形空腔结构,通过与上盖9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圆柱形空腔。在圆柱形空腔内设有套装有弹簧10的推杆11。推杆11的一端通过螺栓与底架8顶部和上盖9固定,另一端穿出所述圆柱形空腔。在穿出一端的端点处,设有一个轴向与推杆11垂直的弹性圆柱13,以保 证在接触炉内衬时有所缓冲。在弹性圆柱13连接推杆11的一端设有一个红外线发射器12。在上盖9与底架8上部形成的圆柱形空腔内,弹簧10的一端固定,另一穿出圆柱形空腔的一端设有一个与糖化10连接的限位档杆15,以及用来限制限位档杆15的最大行程的限位槽14。限位槽14位于底架8的顶端,同时也可位于上盖9的底端。

在使用时,可先通过螺纹杆II 17将该装置固定在工作台上,同时可视情况条件螺纹杆II17的长度。另外,在推杆11的自由端顶部设有弹性圆柱13,以为炉内衬提供缓冲。移动架6可以沿螺纹杆I 16的轴向进行活动。同时,也可通过压迫弹簧10使推杆11在其轴向上具有一定弹性活动范围。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了说明,但这些说明不能被理解为限制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随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基础上的改动,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