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持型电磁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9464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电气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持型电磁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或充电枪,需要给电磁锁内部的线圈供电以触发锁定或开锁动作,都表现出能耗高、故障率高的缺陷。

例如,弹簧型电磁锁需通电控制其锁定,且为了使其保持锁定位相还需持续供电,对电磁锁控制线圈的持续供电就伴随着持续发热,当积聚较多热量所产生的高温足以烧毁电磁锁控制线圈的绝缘漆而报废;

再如,双向自保持型电磁锁,需采用双极性电源对其施加持续的正/负电压控制信号,才能实现电磁锁的锁定与解锁两种位相的转换。在断电后虽然可以继续处于当前位相,但是由于其两个线圈都不带电,其当前位相是一种无约束的自由状态、不具自持力,容易受到诸如电磁震动、外界电磁的干扰而使当前位相发生反向改变。为了使其保持当前的位相,需对其控制线圈持续供电,这也容易造成控制线圈持续过热而烧毁。

因此,有必要实用新型一种可靠性更高、能耗更低的电磁锁装置,以避免电磁锁的长期通电发热而烧毁、或受外界干扰而发生反向变位、降低电磁锁的故障率、提高电磁锁的服役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簧型电磁锁,在触发锁定动作后且控制线圈断电的状况下,能保持锁定和锁定力状态,控制线圈也不会因持续带电发热而烧毁。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持型电磁锁装置,包括:压缩弹簧、电磁锁外壳、控制线圈、保持线圈和电磁锁芯;所述电磁锁外壳具有至少两个互相独立的同轴空腔,分别容纳、包覆或屏蔽控制线圈和保持线圈,且至少由两个“散壳”拼接安装成全封闭盒体结构;所述电磁锁芯由一根直杆和端头周向的台阶构成,且电磁锁芯的直杆依次穿过压缩弹簧、电磁锁外壳、位于电磁锁外壳内的控制线圈和保持线圈的中轴线。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锁外壳和电磁锁芯直杆的材料为不生锈的金属。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持型电磁锁装置,其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①避免了电磁锁的长期通电发热而烧毁的可能性,提高电磁锁的服役寿命;

②节省能耗,可靠性更高,运行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持型电磁锁装置实施例的轴向剖面图,在图中的标号定义:

1—压缩弹簧,2—电磁锁外壳,3—控制线圈,

4—保持线圈,5—电磁锁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持型电磁锁装置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和效果,以下用实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该图揭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持型电磁锁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压缩弹簧1、电磁锁外壳2、控制线圈3、保持线圈4和电磁锁芯5;电磁锁外壳2具有两个相互独立屏蔽的同轴空腔,分别用于容纳、包覆或屏蔽控制线圈3和保持线圈4,且由两个“半壳”拼接安装成全封闭盒体结构;电磁锁芯5由一根直杆和端头周向的台阶构成,且电磁锁芯5的直杆依次穿过压缩弹簧1、电磁锁外壳2、位于电磁锁外壳2内的控制线圈3和保持线圈4的中轴线。

电磁锁外壳4和电磁锁芯直杆5的材料均为导磁硅钢。

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持型电磁锁装置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保持型电磁锁装置的初始位相处于解锁状态,给电磁锁的控制线圈3以脉冲信号,使控制线圈3和电磁锁芯5互感所产生的磁吸力,足以克服电磁锁芯5自身的惯性、压缩弹簧1的反作用力及其惯性、系统摩擦力,迫使压缩弹簧1和电磁锁芯5以加速度瞬间向右移动;在脉冲信号发生后、控制线圈3失电前和失电后,只需给保持线圈4施加持续的微弱电功率就足以让电磁锁芯5克服压缩弹簧1的弹力,保持锁定状态。

由于保持线圈4克服压缩弹簧1的弹力所需的功率远比控制线圈3推动系统做加速运动所需的功率小得多,即使保持线圈4持续带电,因其发热小不会过热而烧毁。当保持线圈4失电后,电磁锁芯5在压缩弹簧1弹力的作用下复位,恢复解锁状态。

由此可看到,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持型电磁锁装置及其实施例,其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①避免了电磁锁的长期通电发热而烧毁的可能性,提高电磁锁的服役寿命;

②节省能耗,可靠性更高,运行成本更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