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动支撑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8120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动支撑小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浮动机械小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动支撑小车。



背景技术:

现在的机械制造行业中支撑装置,一般多采用以下几种方案:1、设计承载重量比较大的钢轮,下部设置钢制导轨,以便支撑架可以移动,当载荷去除后移动小车,有载荷时需要有制动装置制动,防止支撑架移动,这种支撑架小车移动方向受限制,装置结构复杂、外形庞大;并且支撑架采用螺旋升降装置无级升降,或插销定位并承受载荷的不连续升降,或液压千斤顶的非自锁升降;2、支撑架下部没有设置车轮,支撑架的移动采用叉车等辅助装置进行转移,使得支撑架工作较为麻烦,无法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

基于上述支撑装置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尚未有相关的解决方案;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有效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浮动支撑小车,旨在解决现有移动小车只能方便移动无法支撑负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浮动支撑小车,包括移动小车、浮动支撑架以及复位装置;复位装置设置于移动小车和浮动支撑架上,使得浮动支撑架通过复位装置做上下浮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导套、导柱以及支撑板;支撑装置通过导套与浮动支撑架固定连接;导柱设在导套内,导柱在导套内做伸缩运动,支撑板设置于导柱上。

进一步地,支撑装置还包括支撑块;支撑块呈“v”型设置于支撑板上,用于支撑待承载的工件。

进一步地,还包括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包括升降机;升降机的底座通过螺栓与浮动支撑架固定连接,升降机的顶座通过螺栓与支撑板的下底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浮动支撑架包括支腿和支撑体;支腿包括多个;多个支腿固定于支撑体下端。

进一步地,复位装置包括支座和复位弹簧;支座内设有导杆腔;复位弹簧容纳于导杆腔内;支座通过螺栓固定于支撑体上。

进一步地,导杆腔包括弹簧腔,弹簧腔设置于导杆腔的下端,并且弹簧腔与导杆腔之间形成台阶。

进一步地,移动小车包括车体以及导杆;导杆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固定端固定在车体上,自由端穿过导杆腔和复位弹簧并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自由端设有螺纹和销孔;导杆穿过导杆腔和复位弹簧并通过开槽螺母和开口销配合。进一步地,移动小车包括两个万向轮以及两个定向轮;两个万向轮和两个定向轮通过支撑轴或支撑板设置于车体下端;两个万向轮同向设置或两个定向轮同向设置。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可以集小车方便移动功能、支撑功能、支撑块无级升降功能于一体;使得浮动支撑小车在未承受负载时可随意轻松移动、变换支撑架的工位或转移支撑架;并且升降装置的动力输入装置较为省力、安全、能够输入较大扭矩;支撑架可以无级连续调整高度,能够在较大载荷时,进行微量调节高度,而且方便拆卸维修,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浮动支撑小车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浮动支撑小车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切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浮动支撑小车移动小车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浮动支撑小车移动小车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浮动支撑小车复位装置的支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移动小车;101、车体;102、定向轮;103、万向轮;104、导杆;104-1、螺纹;104-2、销孔;2、浮动支撑架;201、支腿;202、支撑体;3、复位装置;301、复位弹簧;302、支座;303、开槽螺母;304、开口销;305、导杆腔;306、螺栓;307、台阶;308、弹簧腔;309、螺栓孔;4、支撑装置;401、导套;402、导柱;403、支撑板;404、支撑块;5、动力装置;501、轴承座;502、轴承;503、连接轴;504、轴用卡簧;505、孔用卡簧;506、升降机;507、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浮动支撑小车,包括移动小车1、浮动支撑架2、复位装置3、支撑装置4以及动力装置5;复位装置3设置于移动小车1和浮动支撑架2上,使得浮动支撑架2通过复位装置3做上下浮动;支撑装置4通过导套401和导柱402设置于浮动支撑架2上,用于支撑待承载的物体,同时导柱402可在导套401中做伸缩运动;动力装置5一端固定在浮动支撑架2,动力装置5另一端顶在支撑装置4,由于动力装置5可做伸缩运动,从而带动支撑装置4做上下伸缩运动;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得当浮动支撑小车未装载重物时,小车只有四个小轮与地面接触,可以在地面随意拖动,前后移动或转向,比较轻便;当浮动支撑小车上的浮动支撑架受到负载大于复位装置中的恢复力时,浮动支撑架可以直接接触地面起到支撑重载的作用。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附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装置4包括有导套401、导柱402、支撑板403以及支撑块404;其中,导柱402、支撑板403、支撑块404之间连接成刚性的一体;支撑装置4是用来支撑工件并带动被支撑件升降的一个运动机构,支撑块404与被支撑工件直接接触,其结构随着被支撑件的结构、大小而变化,对被支撑工件进行约束和定位;导套401固定在浮动支撑架2上,其一般是筒状结构,导柱402装配在导套内;支撑装置4通过导套401与浮动支撑架2上的支撑体202固定连接;支撑板403设置于导套402上;支撑块404设置于支撑板403上,用于支撑工件;导套401内设有导柱402,导柱402在导套401内做上下伸缩运动;支撑板403与动力装置5的蜗轮蜗杆升降机506相连接,蜗轮蜗杆升降机506可以带动支撑板403上下运动,同时带动导柱402、支撑块404及被支撑工件一起升降。进一步地,支撑块结构可以根据支撑物的形状而设计;本实施例中由于后桥部分的支撑点一般为圆柱形结构,因此将支撑块404设计成V型结构,当然支撑块404结构也可设计成与承载工件相适配的结构,例如:凹型结构或平板结构,对后桥支撑点进行约束或更好地承载工件,使支撑点不可前后移动,但可以以自身轴线为中线转动,两个导套401固定在浮动支撑架2上,导柱402、支撑板403、支撑块404三者连接成刚性体,在导套401对导柱402的约束下,蜗轮蜗杆升降机506带动刚性体及后桥进行升降。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附图1、2、3所示,本实施例中,动力装置5包括涡轮蜗杆升降机506;涡轮蜗杆升降机506的底座通过上部螺栓与浮动支撑架2固定连接;具体地,涡轮蜗杆升降机506可以是固定于支撑体202上,其主要是一种升降成套装置,通过蜗杆将扭矩传递给涡轮,进行降速增扭,在涡轮上设置丝母,丝母与涡轮同速度转动,丝母带动丝杠上下运动,产生上下的托举力,起到千斤顶的作用;涡轮蜗杆升降机506的顶座通过螺栓507与支撑板403的下底面固定连接,这样涡轮蜗杆升降机506能够在导套401和导柱402的作用下顶起支撑板403,从而实现承载的作用;进一步地,如图2;动力装置5还包括轴承座501、轴承502、连接轴503、轴用卡簧504以及孔用卡簧505;其中,轴承座501固定设置于支撑体202上,轴承502设置于轴承座501两端用于承接连接轴503,连接轴503一端与涡轮蜗杆升降机506连接,用于涡轮蜗杆升降机506上下位置的调整;连接轴503另一端与手柄连接,并通过轴承503承接,再通过轴用卡簧504以及孔用卡簧505进行可复位调整,手柄为圆形,方便操作调整涡轮蜗杆升降机。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附图1、2、3所示,本实施例中,浮动支撑架2包括支腿201和支撑体202;具体地,支腿201可以包括四个,四个支腿分别安装于支撑体202的四个角的下端;当未受载荷时,浮动支撑架与地面不接触,可以随移动小车一起移动,当承受载荷时,浮动支撑架上的支腿与地面接触,将受力传入地面,移动小车不能再进行移动;进一步地,支撑体202上设有四个对称的安装孔,主要用于安装复位装置3中的支座302;具体地,如图3、6所示,复位装置3包括复位弹簧301、支座302、开槽螺母303以及开口销304;其中,支座302内沿轴向设有导杆腔305,复位弹簧301容纳于导杆腔305内;支座302通过螺栓306固定于浮动支撑架2的支撑体202上;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导杆腔305包括弹簧腔308,弹簧腔308大于导杆腔305,用于容纳复位弹簧301;弹簧腔308位于导杆腔305的下端,弹簧腔308的下端与支撑体202上的安装孔直接连通,弹簧腔308的上端与导杆腔305之间形成台阶307,台阶307主要用于对复位弹簧301进行限位;支座302两侧分别对称设有螺栓孔309,螺栓306穿过螺栓孔309从而将支座302固定于支撑体202上。通过采用上述复位装置,能有效对浮动支撑架进行复位,从而将浮动支撑小车移动和支撑功能集于一体,方便加工作业,提高效率。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附图1、3、4、5、6所示,本实施例中,移动小车1包括车体101、定向轮102、万向轮103以及导杆104;其中,导杆104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固定端固定在车体101上,自由端设有螺纹104-1和销孔104-2;导杆104自由端穿过导杆腔305和复位弹簧301并凸出支座302顶端,通过开槽螺母303进行紧固;或导杆104穿过导杆腔305和复位弹簧301并通过开口销304穿过销孔104-2紧固;进一步地地,导杆104一端穿过车体101与支撑轴一起固定;弹簧腔308的下端与支撑体202上的安装孔直接连通,因此可将复位弹簧301直接套在导杆104上,导杆104穿过导杆腔305;复位弹簧301一端恰好卡在台阶307处,其另一端卡在车体101上,这样可以方便拆卸维修,当浮动支撑架长期负荷导致复位弹簧失效时,可以有效进行拆卸更换,方便维修;移动小车1与浮动支撑架2通过支撑体202上面的复位装置3连接;其中,复位弹簧301在车体101与支撑体202之间其弹性支撑作用,保证支撑体202与车体101之间没有面的接触;在当浮动支撑架2未受载荷时,支腿201与地面设计有一定间隙,当承受载荷时,复位弹簧301继续压缩,直至支腿201与地面接触,复位弹簧301不再继续压缩,而支腿201将载荷力传入地面;当载荷取消,复位弹簧301将浮动支撑架2复位,支腿201与地面产生间隙,移动小车1带动浮动支撑架2任意移动;进一步地,移动小车1还包括两个万向轮103以及两个定向轮102;两个万向轮103和两个定向轮102通过支撑轴对称设置于车体101下端;其中,两个万向轮同向设置或两个定向向轮同向设置,这样主要是方便移动小车可以各个方向进行转向,方便运输。

结合上述方案,以下具体介绍本浮动支撑小车的工作原理及过程:

本浮动支撑小车集小车功能、支撑功能、支撑块无级升降功能于一体,主要用于支撑较重的零部件进行定工位装配、机械加工或其他工艺过程,装配或机械加工过程中零部件不可以有移动现象,但零部件可以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一般拖拉机的定点总装过程中采用三个小车进行重荷负载,后桥部分使用两个支撑小车,支撑块是V型结构,前部变速箱处设置一个支撑小车,没有设置专用支撑块;当小车未装载重物时,小车只有四个小轮与地面接触,可以在地面随意拖动,前后移动或转向,比较轻便。重物(拖拉机传动装置总成)放置在支撑装置上面之前,摇动手柄,由动力装置带动支撑装置上升(或下降)使支撑块处于需求高度。当将重物放置在支撑装置的支撑块上后,压力大于复位弹簧的弹力,浮动支撑架下落,支腿落于地面,支腿承受重物的主要载荷,小车不再可以拖动,当重物需要在高度方向上进行调整时,可以通过动力装置进行上下调整,然后即可以安装其他未装零部件。装配过程中,拖拉机前部小车需要随着发动机、前桥等部件的装配进行位置变动,这时需要行车配合将最前端吊起,移动小车到合适支撑位置,重新调整支撑高度,将正在装配的部件落下后进行下工序装配。当将拖拉机其他零部件,尤其是前轮、后轮等支撑件装配完成后(这时前轮后轮皆处于悬空状态,与地面没有接触),就可以摇动手柄,由动力装置带动支撑装置的支撑块下落,下落到一定高度后,前轮、后轮接触地面将拖拉机底盘托起,不再下落,支撑块继续下落,与支撑点脱离,降到一定高度后,就可以将小车从拖拉机的底盘下面拉出,这时就可以启动拖拉机,将拖拉机开走;在此整个装配过程中,浮动小车的三项功能都得到很好应用,提高装配效率。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可以集小车方便移动功能、支撑功能、支撑块无级升降功能于一体;使得浮动支撑小车未承载时可随意轻松移动、变换支撑架的工位或转移支撑架;并且升降装置的动力输入装置较为省力、安全、能够输入较大扭矩;支撑架可以实现无级高度连续调整,能够在较大载荷时,进行微量调节高度,而且方便拆卸维修,降低人工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所述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改动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