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门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1288阅读:821来源:国知局
可调门把手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把手,尤其涉及了可调门把手。



背景技术:

一般在门锁面板的两侧固定该门锁的把手,生产、储存和运输把手时至少需要生产、储存和运输两个朝向的把手。而需要供应不同转向的把手时,需生产不同规格的门把手,储存更多的产品,占用较多的存储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调门把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可调门把手,包括把手,把手设有连接段,连接段有外螺纹,连接段沿轴向方向还设有固定槽;连接段由内到外依次套接有扭簧、限位件、换向垫片、螺母,安装面板上设有与扭簧配合的挡片,扭簧的两端设在挡片的两侧,换向垫片和限位件通过第一螺钉连接,换向垫片设有与固定槽配合起防止换向垫片转动的第一凸块,安装面板上设有第一螺孔,限位件设有凸起,第一螺孔设在凸起的一侧,第一螺孔上设有第三螺钉。

本实用新型针对较厚的安装面板,可直接在安装面板上设置螺孔、及与限位件运动配合的卡件。如:较厚的铁制安装面板;或者通过浇铸制得的合金安装面板,浇铸模板设有螺孔和卡件,浇铸时安装面板直接形成螺孔和卡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换向垫片调整把手的朝向。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松开连接换向垫片和限位件的螺钉后,旋转把手时换向垫片与把手同轴旋转,把手旋转到合适的朝向后通过拧紧连接换向垫片和限位件的螺钉即可完成把手朝向的变更,解决了存储时既需要朝左把手、又需要朝右把手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减少一半存储量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选择第一螺孔与把手是否在同一侧,控制把手是向上旋转还是向下旋转;进而适应不同朝向旋转进行锁门或开门的门锁。如:针对向上旋转锁门、向下旋转开门的把手,可以调整其仅可向下旋转,避免小孩子将自己锁在家中情况的发生。具体操作过程如下:与把手同侧第一螺孔内安装限位螺钉后,把手仅可向下旋转。相反,将与把手不同侧第一螺孔内安装限位螺钉后,把手仅可向上旋转

作为优选,安装面板上设有第四螺孔,第四螺孔设在凸起的另一侧,第四螺孔上设有第三螺钉。本实用新型可通过选择在哪个朝向的第一螺孔中安装限位螺钉,控制把手是向上旋转还是向下旋转;进而适应不同朝向旋转进行锁门或开门的门锁。具体操作过程如下:与把手同侧第一螺孔内安装限位螺钉后,把手仅可向下旋转。相反,将与把手不同侧第一螺孔内安装限位螺钉后,把手仅可向上旋转。

作为优选,安装面板还设有第二螺孔,限位件上设有与第二螺孔相匹配的第三螺孔,还设有第二螺钉,第二螺钉穿过第二螺孔和第三螺孔将限位件固定在安装面板上。第二螺钉穿过第二螺孔和第三螺孔将限位件固定在支架上,进而将把手固定住,将其应用于不需要通过旋转把手来开关门处,如大门外侧的把手。

作为优选,第二螺钉、第二螺孔和第三螺孔数量分别为两个。通过将限位件和支架上分别设有的两个螺孔固定,更精准的限制把手的旋转。

作为优选,扭簧包括第一复位端和第二复位端,第一复位端与第二复位端设在挡片两侧。旋转把手时,挡片限制与挡片接触一侧的复位端(第一复位端或第二复位端)运动,进而使扭簧产生形变,产生的形变为松开把手时扭簧带动把手复位的动力。同时,挡片也起到限制限位件运动的作用。松开把手时,把手在发生形变的扭簧的作用下复位时,挡片起到复位端(此处的复位端为旋转把手时与限位件的拨片同时移动的复位端)限位的作用。

作为优选,限位件上设有拨片,拨片设在第一复位端与第二复位端之间。把手旋转时,拨片带动拨片运动一侧的复位端(第一复位端或第二复位端)一起运动,松开把手时复位端(第一复位端或第二复位端)通过带动支架上的拨片复位,进而使把手复位。

作为优选,换向垫片和限位件通过第一螺钉连接,在换向垫片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五螺孔和第六螺孔,限位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七螺孔和第八螺孔;第一螺钉为两个,分别插入到第五螺孔、第六螺孔、第七螺孔、第八螺孔。第一螺钉分别插入到第五螺孔和第七螺孔,第六螺孔和第八螺孔。

作为优选,换向垫片和螺母设有垫片,垫片上设有与固定槽配合起防止垫片转动的第二凸块。

作为优选,换向垫片和螺母之间设有垫片,垫片上设有与固定槽配合起防止垫片转动的第二凸块。

作为优选,把手和连接段可拆装连接。把手和连接段为一体式设置或者分体式设置。把手与连接段活动连接,方便安装、拆卸和维护。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换向垫片调整把手的朝向。松开连接换向垫片和限位件的螺钉后,旋转把手换向垫片与把手同轴旋转,把手旋转到合适的朝向后通过拧紧连接换向垫片和限位件的螺钉即可完成把手朝向的变更,解决了存储时既需要朝左把手、又需要朝右把手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选择在哪个朝向的第一螺孔中安装限位螺钉,来选择把手是向上旋转还是向下旋转;进而适应不同朝向旋转进行锁或开门的门锁。如:针对向上旋转锁门、向下旋转开门的把手,可以调整其仅可向下旋转,避免小孩子将自己锁在家中情况的发生。具体操作过程如下:与把手同侧第一螺孔内安装限位螺钉后,把手仅可向下旋转;与把手不同侧第一螺孔内安装限位螺钉后,把手仅可向上旋转。

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螺钉固定第二螺孔和第三螺孔,将把手固定住,将其应用于大门外侧不需要通过把手开关门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单个把手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情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可调门把手,如图1-3所示,包括把手1,把手1设有连接段11,连接段11设有外螺纹111,连接段11沿轴向方向还设有固定槽112;连接段11由内到外依次套接有扭簧4、限位件5、换向垫片6、螺母7,安装面板2上设有与扭簧4配合的挡片31,扭簧4的两端设在挡片31的两侧,换向垫片6和限位件5通过第一螺钉10连接,换向垫片6设有与固定槽112配合起防止换向垫片6转动的第一凸块61,安装面板2上设有第一螺孔32,限位件5设有凸起51,第一螺孔32设在凸起51的一侧,第一螺孔32上设有第三螺钉101。

使用时通过以下操作完成把手方向和旋转方向的调整:

a.调整把手的朝向:松开连接换向垫片6和限位件5的第一螺钉10,旋转把手1换向垫片6与把手1同轴旋转,把手1旋转到合适的朝向后通过拧紧连接换向垫片6和限位件5的第一螺钉10即可完成把手1朝向的变更。

b.调整把手旋转方向:旋转把手1方向,通过选择第一螺孔32与把手1的相对位置调整把手旋转方向。与把手1同侧第一螺孔32内安装限位螺钉后,把手1仅可向下旋转;与把手不同侧第一螺孔32内安装限位螺钉后,把手1仅可向上旋转。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安装面板2上设有第四螺孔321,第四螺孔321设在凸起51的另一侧,第四螺孔321上设有第三螺钉101。与把手1同侧第一螺孔32(或第四螺孔321)内安装限位螺钉后,把手1仅可向下旋转;与把手不同侧第四螺孔321(或第一螺孔32)内安装限位螺钉后,把手1仅可向上旋转。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安装面板2上还设有第二螺孔33,限位件5上设有与第二螺孔33相匹配的第三螺孔52,还设有第二螺钉9,第二螺钉9穿过第二螺孔33和第三螺孔52将限位件5固定在安装面板2上。固定把手的操作如下:将第二螺孔33固定第二螺孔33和第三螺孔52,完成把手1的固定,将其应用于大门外侧不需要通过把手开关门处。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第二螺钉9、第二螺孔33和第三螺孔52数量分别为两个。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扭簧4包括第一复位端41和第二复位端42,第一复位端41与第二复位端42设在挡片31两侧。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限位件5上设有拨片53,拨片53设在第一复位端41与第二复位端42之间。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换向垫片6和限位件5通过第一螺钉10连接,在换向垫片6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五螺孔62和第六螺孔63,限位件5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七螺孔54和第八螺孔55;第一螺钉10为两个,分别插入到第五螺孔62、第六螺孔63、第七螺孔54、第八螺孔55。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换向垫片6和螺母7之间设有垫片8,垫片8上设有与固定槽112配合起防止垫片8转动的第二凸块81。

实施例9

可调门把手,如图4所示,包括把手1,把手1设有连接段11,把手1和连接段11可拆装连接。连接段11设有外螺纹111,连接段11沿轴向方向还设有固定槽112;连接段11由内到外依次套接有扭簧4、限位件5、换向垫片6、螺母7,安装面板2上设有与扭簧4配合的挡片31,扭簧4的两端设在挡片31的两侧,换向垫片6和限位件5通过第一螺钉10连接,换向垫片6设有与固定槽112配合起防止换向垫片6转动的第一凸块61,安装面板2上设有第一螺孔32,限位件5设有凸起51,第一螺孔32设在凸起51的一侧,第一螺孔32上设有第三螺钉101。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