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机器人的驱动轮升降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6745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机器人的驱动轮升降调节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机器人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轨道机器人的驱动轮升降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基于轮驱动方式的工作的轨道机器人,底盘在轨道上依靠轮驱动装置带动车轮进行运动,驱动装置包含驱动电机及减速器。

驱动轮与非驱动轮在与轨道配合过程中,由于机器人自身的轨道轮制造尺寸误差和轨道部署位置带来的高度误差,往往会导致机器人每次部署在不同位置和环境后,驱动轮在轨道上相对于整体底盘的高低位置不固定。

作为驱动轮,其与轨道间的配合摩擦情况决定了驱动效率。如果,驱动轮位置过高,则轮与轨道接触会不充分,配合过松,继而使轮与轨道摩擦力较小。在这种情况下,驱动装置加速度作用于驱动轮时可能会产生轮子与轨道打滑的现象,严重影响对机器人在轨道上的位置精度控制。而反之,如果驱动轮位置过低,则轮与轨道过分接触,配合会过紧,轮与轨道间则会产生较大的摩擦阻力,使驱动电机有功输出功率下降,机器人整体驱动效率下降。

综上,机器人部署的差异带来驱动轮与轨道间相对于底盘的高度误差,为机器人部署后高效稳定运行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轨道机器人的驱动轮升降调节装置。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轨道机器人的驱动轮升降调节装置,包括两个主支撑架、定位杆、定位螺母杆和定位旋栓;每个主支撑架整体均呈顺时针旋转90°后的L型,两个主支撑架之间通过内部支撑相对固定连接,两个主支撑架之间还安装有定位螺母杆,两个主支撑架上方横架有定位杆,定位杆的两端固定于轨道机器人的底盘,所述定位旋栓插入定位螺母杆并通过螺栓连接于定位杆,旋转定位旋栓调整定位杆的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从而调节驱动轮相对与底盘位置高低。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主支撑架上君在末端开设有对应的外部安装孔,通过外部安装孔将主支撑架与轨道机器人的驱动轮相连。

为了稳固两个主支撑架之间的内部结构,所述两个主支撑架上设有三组位置相对应的内部安装孔,三个内部支撑的两端分别安装于对应的内部安装孔中。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用于对轨道机器人部署后驱动轮的升降调节,使驱动轮与轨道获得最佳的配合,获得最佳驱动效率,使用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主支撑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轨道机器人的驱动轮升降调节装置,包括两个主支撑架1、定位杆2、定位螺母杆4和定位旋栓5;每个主支撑架1整体均呈顺时针旋转90°后的L型,两个主支撑架1之间通过内部支撑3相对固定连接,两个主支撑架1之间还安装有定位螺母杆4,两个主支撑架1上方横架有定位杆2,定位杆2的两端固定于轨道机器人的底盘,定位旋栓5插入定位螺母杆4并通过螺栓6连接于定位杆2,旋转定位旋栓5调整定位杆2的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从而调节驱动轮相对与底盘位置高低。

两个主支撑架1上君在末端开设有对应的外部安装孔12,通过外部安装孔12将主支撑架1与轨道机器人的驱动轮相连。为了稳固两个主支撑架1之间的内部结构,所述两个主支撑架1上设有三组位置相对应的内部安装孔9,三个内部支撑3的两端分别安装于对应的内部安装孔9中。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只要调整外部安装孔12与定位杆2两端的相对高度差即可实现对驱动轮的升降调节。图2中,定位螺母杆两端通过定位螺母杆4安装孔安装,并且其相对于外部安装孔12的位置不变。操作者只需要调整定位旋栓5在定位螺母杆4中的相对深度(例如手动拧转),螺栓6向上顶或者向下延伸,造成定位杆2的相对移动(定位杆2与底底盘固定),就可改变与定位旋栓5相连的定位杆2与定位螺母杆4安装孔和外部安装孔12(连接于驱动轮)的相对位置,从而调节驱动轮相对于底盘位置高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