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注塑机的新型侧姿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1655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注塑机的新型侧姿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手侧姿组,尤指一种应用于注塑机的新型侧姿组。



背景技术:

机器人侧姿组用于安装在机械手的手臂上,用于将产品取出并翻转角度以完成下一步工序,翻转动作通过旋转轴实现,但是在长期的反复翻转运行过程中,旋转轴磨损比较严重,长期下来,旋转轴与连接的侧姿板之间的间隙变大,工作精度也降低,也使得整体寿命变短,同时现常用的侧姿板为平板状结构,对于在侧姿板上连接的装载治具而言亦受结构局限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公开一种机械手侧姿组,尤指一种应用于注塑机的新型侧姿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注塑机的新型侧姿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姿组主要包括侧姿旋转板、旋转销、连动结构、推进气缸和固定座,其中固定座由一对对称安装的固定板块组成,底部设置有突出端与旋转销轴向转动式连接;侧姿旋转板主要由横板、竖板和连接套组成,横板与竖板从一边线处相交连接形成立体的类“L”型板状结构,连接套为筒状,从筒侧面固定连接在横板上,同时,连接套全包围式轴套铰接在旋转销的外侧;连动结构主要由板块状的左、右侧扭转块与上、下摆动块组成,上摆动块与下摆动块呈上下间隔结构设置,上、下摆动块通过同时活动连接左、右侧扭转块以连贯二者的连动连接结构。

所述固定座底部的突出端通过滚针轴承与旋转销连接。

所述的推进气缸与连动结构分别设置在固定座两固定板块的顶面与内侧;推进气缸通过固定座支撑并与连动结构驱动连接。

所述侧姿旋转板的横板与竖板通过柱销与销套铰接式组装为相交角度可调的连接结构。

所述连动结构的上摆动块从顶部与推进气缸驱动安装,下摆动块从底部与侧姿旋转板横板固定连接,上摆动块的底部与下摆动块的顶部处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左、右侧扭转块,左、右侧扭转块对称设置在上、下摆动块的两侧面,形成上、下摆动块相互连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灵活运动,采用连动结构形成上、下摆动块连动运动以带动侧姿旋转板翻转运动,同时侧姿旋转板通过旋转销与固定座铰接连接,定位更精确可靠,而旋转销与连接套包围式连接,耐磨损强度高,使用寿命延长;同时本实用新型的侧姿旋转板结构为立体“L”型板状,利于装载治具的连接与部件的传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图。

附图标注说明:1-侧姿旋转板,2-旋转销,3-连动结构,4-推进气缸,5-固定座,11-横板,12-竖板,13-连接套,31-上摆动块,32-下摆动块,33-扭转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应用于注塑机的新型侧姿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姿组主要包括侧姿旋转板1、旋转销2、连动结构3、推进气缸4和固定座5,其中固定座5由一对对称安装的固定板块组成,底部设置有突出端与旋转销2轴向转动式连接;所述固定座5底部的突出端通过滚针轴承与旋转销2连接;所述的推进气缸4与连动结构3分别设置在固定座5两固定板块的顶面与内侧;推进气缸4通过固定座5支撑并与连动结构3驱动连接;侧姿旋转板1主要由横板11、竖板12和连接套13组成,横板11与竖板12从一边线处相交连接形成立体的类“L”型板状结构,侧姿旋转板1的横板11与竖板12通过柱销与销套铰接式组装为相交角度可调的连接结构;连接套13为筒状,从筒侧面固定连接在横板11上,同时,连接套13全包围式轴套铰接在旋转销2的外侧;连动结构3主要由板块状的左、右侧扭转块33与上、下摆动块组成,上摆动块31与下摆动块32呈上下间隔结构设置,上、下摆动块通过同时活动连接左、右侧扭转块33以连贯二者的连动连接结构;所述连动结构3的上摆动块31从顶部与推进气缸4驱动安装,下摆动块32从底部与侧姿旋转板1横板11固定连接,上摆动块31的底部与下摆动块32的顶部处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左、右侧扭转块33,左、右侧扭转块33对称设置在上、下摆动块的两侧面,形成上、下摆动块相互连动结构3;当推进气缸4驱动上摆动块31运动时,通过左、右侧扭转块33带动下摆动块32运动从而带动侧姿旋转板1运动。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灵活运动,采用连动结构3形成上、下摆动块连动运动以带动侧姿旋转板1翻转运动,同时侧姿旋转板1通过旋转销2与固定座5铰接连接,定位更精确可靠,而旋转销2与连接套13包围式连接,耐磨损强度高,使用寿命延长;同时本实用新型的侧姿旋转板1结构为立体“L”型板状,利于装载治具的连接与部件的传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的启迪下,可以做出一些变形与修改,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