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侧门外紧急解锁盖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1640发布日期:2018-06-19 22:26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轨道车辆侧门外紧急解锁盖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轨道车辆设备创新,具体地涉及侧门外紧急解锁设备用到的锁盖板装置,属于机械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动车组等高速轨道车辆上使用的车门大多为塞拉门,塞拉门上均设置有内紧急解锁装置和外紧急解锁装置。其中,外紧急解锁装置设置在车体外侧,对其防水密封性和美观性的要求较高,且运营中要保证安全性和简便操作性。通常外紧急解锁装置包括一装配外紧急解锁设备的锁盒,及在锁盒外设置一锁盖板。

例如CN200920309959.8专利申请,其所公开的铁路车辆塞拉门外紧急解锁盒盖板,主要包括一用于封闭外紧急解锁盒的盖板、及用于连接所述锁盒与盖板的铰链,在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盖板锁组件及用于密封该锁组件的密封组件,所述铰链与所述锁盒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铰链与所述盖板之间为可上下滑动连接。不但可以翻转,同时还可以抽拉。另外,在盖板外部的钥匙孔处采用了密封结构以图进行防水。

如上述现有技术所公开的方案,锁盖板与锁盒之间采用铰链式连接,盖板锁头上加一橡胶防尘盖,每次车外解锁侧门时,需先打开防尘盖,再解锁、开启盖板,然后通过外紧急设备解锁侧门,之后复原盖板,过程极为不方便。在防水密封性能方面,通过此类橡胶盖虽可实现锁组件的防水,但橡胶盖长时间暴露在外,易老化碎裂,列车运行中也易被打开,安全性不高。

有鉴于此,特提出如下改进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操作方便且能明显提升轨道车辆安全运行性能的锁盖板组件,其在防水密封性能与外部美观性能方面较之于现有技术也有进一步优化。

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的轨道车辆侧门外紧急解锁盖板装置主要包括有:

锁组件和盖板,同时增加一锁筒结构;

即通过锁筒连接紧急解锁锁芯与锁组件;

所述的锁组件,包括安装于盖板的锁体、以及连接锁筒的锁芯。

基于上述围绕盖板开启方式的改进,由锁筒连接锁组件与紧急解锁锁芯,可直接地使用钥匙旋转盖板装置的锁组件以驱动紧急解锁锁芯旋转至打开位,因而在无需开启盖板的前提下便可解锁外紧急,操作简单易行。

为有效提高外侧防水密封问题,进一步的改进措施是,在所述盖板与锁体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以实现内部锁体防水。

针对锁体安装结构的改进是,所述锁体通过螺母和弹簧垫圈安装于盖板。同时,可在锁体与锁芯之间设置有垫圈。

为保证驱动外紧急解锁锁芯的操作灵活性,将所述的锁筒通过圆柱销与锁芯相连,锁筒与锁芯连为一体、可以实现360度旋转。而锁筒与外紧急解锁装置锁芯相配合的端部,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工成三棱柱或长方形形态。

针对盖板与车体之间的连接防护结构改进是,所述盖板通过螺钉固定于车体,在盖板与车体之间设置有橡胶垫,盖板上的安全绳一端连接车体。盖板与车体连接处加工成阶梯孔,用以安装与车体连接螺钉;盖板上焊接耳环,用以安装安全绳,耳环上安装橡胶保护套。

综上内容,本实用新型轨道车辆侧门外紧急解锁盖板装置具有的优点包括,实现了锁体防水密封性能,无需防尘盖,且解锁侧门时,操作外紧急盖板锁,通过盖板锁和外紧急设备联动就可实现侧门解锁,无需开启盖板,解锁过程极为方便灵活。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盖板装置与外紧急解锁锁芯配合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锁组件1,锁筒2,盖板3,安全绳4,橡胶垫5,O型密封圈6,锁体7,锁芯8,O型密封圈9,弹簧垫圈10,螺母11,垫圈12,圆柱销13,螺钉14,外紧急解锁锁芯20,车体3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所述的轨道车辆侧门外紧急解锁盖板装置,主要包括有锁组件1、锁筒2、盖板3、安全绳4和橡胶垫5。

如图2所示,锁组件1主要有包括O型密封圈6,锁体7,锁芯8,O型密封圈9,弹簧垫圈10,螺母11,垫圈12。

其中,为保证整个车体外观效果,盖板3与车体30的连接处加工成阶梯孔,用于安装螺钉14,螺钉头不超出盖板3表面;

锁组件1通过螺母11固定在盖板3上,之间加弹簧垫圈10起放松作用,加2个O型密封圈6、9起锁体防水作用;

锁筒2一端与侧门外紧急解锁锁芯20配合,另一端通过圆柱销13与锁芯8相连;

安全绳4连接盖板3与车体30,橡胶垫5密封盖板3与车体30。

在实际操作上,锁芯8能够360度旋转;锁筒2通过圆柱销13与锁芯8固定在一起,同时锁筒2与外紧急解锁锁芯20配合,从而实现联动。

如上所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