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筒扳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35975阅读:6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套筒扳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套筒扳手结构。



背景技术:

套筒扳手一般称为套筒:它是由多个带六角孔或十二角孔的套筒并配有手柄、接杆等多种附件组成,特别适用于拧转地位十分狭小或凹陷很深处的螺栓或螺母,目前,在用户的使用过程中,拧紧凹陷很深处的螺栓或螺母时,将螺栓或螺母先安放在套筒扳手上再由套筒扳手深入到空间里找准位置进行拧转安装,过程中螺栓或螺母很容易从套筒扳手上脱落,造成螺栓或螺母紧固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套筒扳手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非金属材质的螺栓或螺母很容易从套筒扳手上脱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套筒扳手结构,所述套筒扳手结构包括螺母套筒和耐磨橡胶圈,所述耐磨橡胶圈可套设在所述螺母套筒的一端的外侧,所述螺母套筒的一端设置有向内凹入的等边六边形凹槽,所述等边六边形凹槽的上表面有圆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螺母套筒的外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等边六边形凹槽的至少一个表面设置有圆孔,所述圆孔贯穿所述环形凹槽;所述耐磨橡胶圈的内壁凸出设置有与所述环形凹槽的环形表面上的圆孔配合连接的限位柱。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扳手结构还包括延长接杆,所述延长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矩形凸出部,所述矩形凸出部插入所述螺母套筒另一端上向内凹设的矩形凹槽,从而使所述延长接杆与所述螺母套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耐磨橡胶圈的内壁等角度凸出设置三个限位柱,所述环形凹槽的表面上设置有与三个所述限位柱配合的圆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限位柱结构顶部倒圆角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的螺母套筒由铬钒钢或碳钢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耐磨橡胶圈由聚氨酯橡胶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延长接杆由不锈钢或碳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套筒扳手结构的优势在于:

1、螺母套筒上设有耐磨橡胶圈,可以有效卡紧螺母,防止螺母从套筒脱落,适用于金属及非金属材质的螺栓或螺母的拧转;

2、螺母套筒的一端设有等边六边形凹槽和圆形凹槽,从而使螺母紧固时不会与螺栓螺杆部分发生干涉;

3、延长接杆通过螺母套筒上的矩形凹槽与螺母套筒连接,适用环境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套筒扳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套筒扳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说明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而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应用或用途。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套筒扳手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套筒扳手结构,其可防止螺栓或螺母脱落。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套筒扳手接收包括螺母套筒1和耐磨橡胶圈3,其中耐磨橡胶圈3套设在螺母套筒1的外侧并可以有效卡紧螺母,防止螺母从套筒脱落,适用于金属及非金属材质的螺栓或螺母的拧转。螺母套筒1的一端设置有向内凹入的等边六边形凹槽11,等边六边形凹槽11的上表面设置有圆形凹槽12,从而使螺母紧固时不会与螺栓螺杆部分发生干涉。进一步地,等边六边形凹槽11的至少一个内壁设置有圆孔14,该圆孔14贯穿设置在螺母套筒上的环形凹槽13,具体地,该环形凹槽13沿螺母套筒的长度方向形成。进一步地,耐磨橡胶圈3向内凹陷形成一凹槽,凹槽的内壁上凸出设置有与圆孔14配合连接的限位柱31。优选地,等边六边形凹槽11的不相邻的内壁设置有圆孔14。耐磨橡胶圈3向内凹陷形成一凹槽,凹槽的内壁上等角度凸出设置三个限位柱31。因此,此处的三个限位柱31可与等边六边形凹槽11上的三个圆孔14配合连接,即使耐磨橡胶圈3套在螺母套筒1圆柱面上的凹槽13上,便于组装,装配简单快捷,可以有效卡紧螺母,防止螺母从套筒脱落,适用于金属及非金属材质的螺栓或螺母的拧转。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套筒扳手结构还包括延长接杆2,延长接杆2的一端凸出设置有矩形凸出部;螺母套筒1的另一端向内凹设有矩形凹槽15,延长接杆2上的矩形凸出部插入矩形凹槽15内使得螺母套筒1与延长接杆2连接。

进一步地,螺母套筒1由铬钒钢或碳钢制成,延长接杆2由不锈钢或碳钢制成,耐磨橡胶圈3由聚氨酯橡胶制成。

上文中提供了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以用于进行阐述和说明。但并非要穷举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根据以上教导,可实现很多修改和变型。上述实施例被选取用于最佳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以不同的实施例并利用适于特定预期用途的不同变型来最佳地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要由所附权利要求来定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