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科技馆迎宾的机器人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6117发布日期:2018-07-07 12:42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科技馆迎宾的机器人移动装置,属于机器人领域。



背景技术:

迎宾机器人是集语音识别技术和智能运动技术于一身的高科技展品。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620525578.3的一种机器人的移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迎宾机器人手臂结构复杂、连续转动后双臂协调性差和迎宾动作拟人度不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机器人移动装置包括躯干、左手臂、右手臂、腰部、底座和底盘,左手臂和右手臂对称设置在躯干两端,躯干和底座通过腰部连接,底座和底盘上下对齐连接,底盘包括驱动轮、万向轮、直流电机、测距传感器、电源、齿轮箱和圆形底板,机器人手臂由舵机进行驱动,结构简单,具有连续转动双臂协调性高的特点,可以实现抬起和摆臂功能,完成打招呼和指引的工作,迎宾机器人移动装置的腰部可以模拟人类“鞠躬”的动作,可以有效地做好科技馆的迎宾工作。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移动时,无法对前方的物体传感,使对物体躲避不及,较易发生碰撞,影响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科技馆迎宾的机器人移动装置,以解决上述设备移动时,无法对前方的物体传感,使对物体躲避不及,较易发生碰撞,影响机器人的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科技馆迎宾的机器人移动装置,其结构包括外壳、电池、手臂、红外传感器、移动装置、电机,所述移动装置为两侧表面相等且底部内凹的凹型,顶部表面与外壳底部表面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构成凸型,移动装置宽度为80cm,所述外壳为外壁硬实且内部中空的椭圆形,两侧表面上方设在手臂内侧表面末端且相互垂直,外壳宽度为40cm-50cm,所述移动装置顶部表面与外壳底部表面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移动装置高度为1.2m,所述手臂内侧表面末端设有外壳两侧表面上方,外壳高度为70cm-80cm,所述手臂为外壁硬实且上窄下宽的倒立锥体,内侧表面末端通过电连接电机侧方表面,手臂长度为90cm,所述外壳侧方表面边沿设有红外传感器侧方表面且相互垂直;所述移动装置由对接器、传动器、驱动轮、履带组成,所述对接器为两侧表面相等且顶部凸起的凸型,顶部表面设在外壳底部表面底部表面,对接器高度为40cm-55cm,所述传动器内侧侧方表面末端与对接器侧方表面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相互垂直,所述驱动轮为两侧表面相等且相互平行的圆柱体结构,履带内侧表面末端设有驱动轮外侧表面且构成椭圆形,驱动轮直径为15cm,所述履带侧方表面设在传动器侧方表面,履带宽度为 20cm-25cm;所述红外传感器由壳体、传感器主体、电路板、分析器、传输器、执行器组成,所述壳体侧方表面与外壳侧方表面边沿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相互垂直,壳体高度为6cm,所述传感器主体为两侧表面相等且相互平行的圆柱体结构,电路板顶部表面中央设有传感器主体底部表面且构成凸型,传感器主体直径为3cm-4cm,所述电路板底部表面设在壳体内侧表面底部且相互平行,电路板厚度为30mm,所述分析器底部表面与电路板顶部表面边沿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相互垂直,分析器高度为2.5cm-3cm,所述传输器为两侧表面相等且相互平行的长方体结构,电路板顶部表面设有传输器底部表面边沿且相互垂直,传输器长度为5cm,所述执行器底部表面设在电路板顶部表面边沿。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为两侧表面相等且相互平行的圆柱体结构,底部表面末端设在外壳内侧表面底部且相互平行,电机直径为14cm-16cm。

进一步地,所述履带内设有6个驱动轮。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顶部中央设有头部。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处理器。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的型号为CH32-750-30S。

进一步地,所述头部内设有语音对讲机和控制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科技馆迎宾的机器人移动装置,设有红外传感器,电池传递电能到执行器上,执行器控制传感器主体射出红外光束对物体传感,通过电路板传递到分析器内,使分析器带动处理器对传感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经传输器传递到控制器内,及时对移动装置改变方向,避免对物体发生碰撞,有效提高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科技馆迎宾的机器人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红外传感器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红外传感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壳-1、电池-2、手臂-3、红外传感器-4、壳体-401、传感器主体-402、电路板-403、分析器-404、传输器-405、执行器-406、移动装置-5、对接器-501、传动器-502、驱动轮-503、履带-504、电机-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科技馆迎宾的机器人移动装置,其结构包括外壳1、电池2、手臂3、红外传感器4、移动装置5、电机6,所述移动装置5为两侧表面相等且底部内凹的凹型,顶部表面与外壳1底部表面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构成凸型,移动装置 5宽度为80cm,所述外壳1为外壁硬实且内部中空的椭圆形,两侧表面上方设在手臂3内侧表面末端且相互垂直,外壳1宽度为40cm-50cm,所述移动装置5顶部表面与外壳1底部表面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移动装置5 高度为1.2m,所述手臂3内侧表面末端设有外壳1两侧表面上方,外壳1 高度为70cm-80cm,所述手臂3为外壁硬实且上窄下宽的倒立锥体,内侧表面末端通过电连接电机6侧方表面,手臂3长度为90cm,所述外壳1侧方表面边沿设有红外传感器4侧方表面且相互垂直;所述移动装置5由对接器 501、传动器502、驱动轮503、履带504组成,所述对接器501为两侧表面相等且顶部凸起的凸型,顶部表面设在外壳1底部表面底部表面,对接器501 高度为40cm-55cm,所述传动器502内侧侧方表面末端与对接器501侧方表面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相互垂直,所述驱动轮503为两侧表面相等且相互平行的圆柱体结构,履带504内侧表面末端设有驱动轮503外侧表面且构成椭圆形,驱动轮503直径为15cm,所述履带504侧方表面设在传动器 502侧方表面,履带504宽度为20cm-25cm;所述红外传感器4由壳体401、传感器主体402、电路板403、分析器404、传输器405、执行器406组成,所述壳体401侧方表面与外壳1侧方表面边沿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相互垂直,壳体401高度为6cm,所述传感器主体402为两侧表面相等且相互平行的圆柱体结构,电路板403顶部表面中央设有传感器主体402底部表面且构成凸型,传感器主体402直径为3cm-4cm,所述电路板403底部表面设在壳体401内侧表面底部且相互平行,电路板403厚度为30mm,所述分析器404底部表面与电路板403顶部表面边沿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相互垂直,分析器404高度为2.5cm-3cm,所述传输器405为两侧表面相等且相互平行的长方体结构,电路板403顶部表面设有传输器405底部表面边沿且相互垂直,传输器405长度为5cm,所述执行器406底部表面设在电路板 403顶部表面边沿。所述电机6为两侧表面相等且相互平行的圆柱体结构,底部表面末端设在外壳1内侧表面底部且相互平行,电机6直径为 14cm-16cm。所述电机6为两侧表面相等且相互平行的圆柱体结构,底部表面末端设在外壳1内侧表面底部且相互平行,电机6直径为14cm-16cm。所述履带504内设有6个驱动轮503。所述外壳1顶部中央设有头部。所述电路板403上设有处理器。

本专利所说的红外传感器4是用红外线为介质的测量系统,按照功能可分成五类,按探测机理可分成为光子探测器和热探测器。

在进行使用时,将红外传感器4侧方表面安装在外壳1侧方表面边沿,电池2通过电连接传递电能到电机6上,使电机6带动驱动轮503运行,通过传动器502与履带504配合带动外壳1和手臂3进行移动,同时电池2传递电能到执行器406上,执行器406控制传感器主体402射出红外光束对物体传感,通过电路板403传递到分析器404内,使分析器404带动处理器对传感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经传输器405传递到控制器内,及时控制对接器501 带动履带504改变方向,避免对物体发生碰撞,有效提高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上述设备移动时,无法对前方的物体传感,使对物体躲避不及,较易发生碰撞,影响机器人的工作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设有红外传感器,电池传递电能到执行器上,执行器控制传感器主体射出红外光束对物体传感,通过电路板传递到分析器内,使分析器带动处理器对传感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经传输器传递到控制器内,及时对移动装置改变方向,避免对物体发生碰撞,有效提高使用效果。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壳体401侧方表面与外壳1侧方表面边沿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相互垂直,壳体401高度为6cm,所述传感器主体402为两侧表面相等且相互平行的圆柱体结构,电路板403顶部表面中央设有传感器主体402底部表面且构成凸型,传感器主体402直径为3cm-4cm,所述电路板403底部表面设在壳体401内侧表面底部且相互平行,电路板403厚度为30mm,所述分析器404底部表面与电路板403顶部表面边沿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相互垂直,分析器404高度为2.5cm-3cm,所述传输器405为两侧表面相等且相互平行的长方体结构,电路板403顶部表面设有传输器405底部表面边沿且相互垂直,传输器405长度为5cm,所述执行器406底部表面设在电路板403顶部表面边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