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改善棒状物圆度的导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3841发布日期:2019-01-25 16:39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改善棒状物圆度的导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向机构,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可改善棒状物圆度的导向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膜状物棒材料属于非传统滤棒,原材料选择的膜状物种类多,其包裹成型后的圆周波动大,圆周偏大时,膜状物棒通过偏导轴旋转,偏导轴与膜状物棒具有一定的施加外力,完成滤棒的传送,传送后的第一支滤棒因为圆周偏大,再未完成下一滤棒传送时,第一支滤棒又被偏导轴带回,滤棒形成阻塞使设备停机。

膜状物棒的圆度偏差大,单支膜状物棒的重量比常规滤棒重量大,致使滤棒与切割鼓吸风导槽接触面存在间隙,单支膜状物棒吸风力不完全,滤棒在传递过程中存在左右翘起、跳动,滤棒的精准位置难于控制,通过调整切割鼓轮负压最大,,也不能完全使滤棒与吸风导槽精准定位;其次,滤棒传送与切割装置,圆周偏差大的滤棒与切割装置下弧形块形成挤压,滤棒被弧形块挤出或损坏,未能保证完好的滤棒顺利的进行切割。

同时,膜状物成棒后,棒的圆度存在偏差,呈椭圆形,切割鼓轮吸风导槽是呈半圆式导槽,棒在输送过程中,不规则的膜状棒不能准确的定位在切割鼓轮导槽里面,膜状棒在切割鼓轮出现凌乱,致使设备停机,切割好的膜状物棒同样圆周和圆度存在偏差,切割段滤棒重量比常规的重,吸风导槽不能精准定位,小滤棒段吸风力不完全,其重量较重,发生滤棒段掉落。

因此,需研制一种工作可靠性高的可改善棒状物圆度的导向机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对此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目有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棒状物园度不规则时候的跳动,不按照切割鼓轮倒槽进行排列进行切割后的跳动,防止偏移阻塞。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发明目的是能够解决棒状物在切割鼓轮输送、切割辅助棒状物段的园度修正工作,使其生产的烟支符合标准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改善棒状物圆度的导向机构是通过采用下列的设计结构以及采用下列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改善棒状物圆度的导向机构的改进,该导向机构包括切割鼓轮(1)以及安装于切割鼓轮(1)上方的上导向板(2),其中,在上导向板(2)的一端竖向设有连体结构的上导向板固定件(21),上导向板固定件(21)连接上固定支架(3),上固定支架(3)连接上定位轴(7);在上导向板(2)的另一端设有连体结构的上导向板工作体(22),上导向板工作体(22) 的一侧中部开设有连体结构的上导向板镂空槽体(221),在上导向板工作体(22) 的另一侧延伸设有连体结构的上导流板(222)。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改进,所述上导向板(2)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上导向板(2)是采用具有弹性的不锈钢钢板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进一步改进,在上导向板固定件(21)上横向开设有至少一个上导向板固定孔(211),固定螺栓穿过该上导向板固定孔(211)与上导向板固定支架(3)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上导向板固定件(21)上横向开设有两个上导向板固定孔(211),两个上导向板固定孔(211)的形状结构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导向板镂空槽体(221)为“U 形状”或者是“V形状”凹陷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再进一步改进,在上导向板(2)的下方还设有与之相搭配完成工作的下导向板(4),下导向板(4)和上导向板(2)拼搭呈“C 型”结构,上导向板(2)下端延伸至下导向板(4)的上端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再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导向板(4)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下导向板(4)是采用具有弹性的不锈钢钢板材料制成;所述下导向板(4)和所述上导向板(2)与切割鼓轮(1)之间为独立的间隙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又再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导向板(4)的一端竖向设有连体结构的下导向板固定件(41),下导向板固定件(41)连接下固定支架(5),下导向板(4)的另一端延伸设有连体结构的下导流板(42)。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又再更加进一步改进,在下导向板固定件(41)上横向开设有至少一个下导向板固定孔(411),固定螺栓穿过该下导向板固定孔 (411)与下固定支架(5)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还更加进一步改进,在下导向板固定件(41)上横向开设有两个下导向板固定孔(411),固定螺栓穿过该下导向板固定孔(411) 与下固定支架(5)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在切割鼓轮传送区域加装导向板,导向板对棒具有一点施加力,解决不规则膜状棒在切割鼓轮输送过程中发生跳动,保证棒按照吸风导槽输送进行切割,通过切割刀切割成多个膜状棒段,在切割鼓轮下方同样加装导向板,解决膜状棒在切割后多个棒段的跳动而发生错位;上、下导向板分别固定在切割鼓轮的上、下固定支架上,切割鼓轮旋转,因此两个导向板还对不规则膜状棒起到辅助圆形棒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设计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图中标号:1—切割鼓轮,2—上导向板,21—上导向板固定件,22 —上导向板工作体,221—上导向板镂空槽体,222—上导流板,3—上固定支架,4 —下导向板,41—下导向板固定件,411—下导向板固定孔,42—下导流板,5 —下固定支架,6—偏导轴,7—上定位轴,8—切割刀,9—检测器,10—膜状物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更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可改善棒状物圆度的导向机构,该导向机构包括切割鼓轮1以及安装于切割鼓轮1上方的上导向板2,其中,在上导向板2的一端竖向设有连体结构的上导向板固定件21,上导向板固定件21连接上固定支架3,上固定支架3连接上定位轴7;在上导向板2的另一端设有连体结构的上导向板工作体22,上导向板工作体22的一侧中部开设有连体结构的上导向板镂空槽体221,在上导向板工作体22的另一侧延伸设有连体结构的上导流板222。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上导向板工作体22的另一侧延伸设有连体结构的上导流板222,是为了避开滤棒切割刀8;在上导向板工作体22的一侧中部开设有连体结构的上导向板镂空槽体221,上导向板镂空槽体221为“U形状”或者是“V形状”凹陷槽,设计上导向板镂空槽体221目的是留出检测器9的检测位置,便于实现准确的进行检测。

进一步的,上导向板2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上导向板2是采用具有弹性的不锈钢钢板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在上导向板固定件21上横向开设有至少一个上导向板固定孔 211,固定螺栓穿过该上导向板固定孔211与上导向板固定支架3相连接。

具体的,在上导向板固定件21上横向开设有两个上导向板固定孔211,两个上导向板固定孔211的形状结构相同。

进一步的,上导向板镂空槽体221为“U形状”或者是“V形状”凹陷槽。

进一步的,在上导向板2的下方还设有与之相搭配完成工作的下导向板4,下导向板4和上导向板2拼搭呈“C型”结构,上导向板2下端延伸至下导向板 4的上端端面。

具体的,下导向板4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下导向板4是采用具有弹性的不锈钢钢板材料制成;所述下导向板4和所述上导向板2与切割鼓轮1之间为独立的间隙配合。

具体的,下导向板4的一端竖向设有连体结构的下导向板固定件41,下导向板固定件41连接下固定支架5,下导向板4的另一端延伸设有连体结构的下导流板42。

更具体的,在下导向板固定件41上横向开设有至少一个下导向板固定孔 411,固定螺栓穿过该下导向板固定孔411与下固定支架5相连接。

更加具体的,在下导向板固定件41上横向开设有两个下导向板固定孔411,固定螺栓穿过该下导向板固定孔411与下固定支架5相连接。

以下在结合实施例对其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2所示,上述第一种设计结构的一种可改善棒状物圆度的导向机构在进行工作之前需将其进行安装作为备用,安装时,操作人员将上导向板2 安装于上固定支架3上,调整上导向板2的位置合适,使其与偏导轴6之间有合适的间隙,同时保证上导向板2的弧形内凹面和切割鼓轮1同心,并使导向板2的弧形内凹面和切割鼓轮外圆之间有合适的间隙。

工作时,如图6所示,启动相应的装置,在这一实施过程中,膜状物棒10 在通过偏导轴6时,阻止了多余的棒通过,保证切割鼓轮1的每个吸风导槽仅携带一个膜状物棒10,膜状物棒10通过切割鼓轮1旋转传送到上导向板下方,上导向板2对膜状物棒10具有一定的施加外力,避免了不规则膜状物棒10在切割鼓轮上输送过程中发生跳动,保证膜状物棒10按照吸风导槽输送,顺利进入切割区域进行切割,通过切割刀8切割成多个膜状棒段。

实施例2

如图3至图4所示,上述第二种设计结构的一种可改善棒状物棒圆度的导向机构在进行工作之前需将其进行安装作为备用,安装时,操作人员将下导向板4安装于下固定支架5上,调整下导向板4的位置合适,使其与切割鼓轮外圆之间有合适的间隙,同时保证下导向板4的弧形内凹面和切割鼓轮1同心。

工作时,如图6所示,启动相应的装置,在这一实施过程中,通过切割刀8 切割成的多个膜状棒段,随着切割鼓轮1旋转传送到下导向板4与切割鼓轮1 配合区域,下导向板4对膜状物棒段具有一定的施加外力,避免切割后的多个棒段的跳动而发生错位和掉落,并对不规则的膜状棒段起到辅助圆形棒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在实施过程中,在切割鼓轮上方安装定位上导向板,其位置保证上导向板和切割鼓轮外圆有一定的间隙,使切割鼓轮吸风导槽上的膜状物棒顺利进入导向板下方,防止膜状物棒被偏导轴带回,解决了对不规则膜状物棒在传送过程中不完全被吸附输送跳动的问题,还对膜状物棒的圆度起到辅助修复作用;在切割鼓轮下方安装定位下导向板,其位置保证下导向板与切割鼓轮外圆有一定的间隙,切割后的多个膜状物棒顺利的输送到下导向板与切割鼓轮配合区域,避免膜状物棒在切割后传送的移位或者掉棒现象,还对膜状物棒段的圆度起到辅助修复作用,完成切割段膜状物棒的顺利交接至下一道工序。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上述第三种设计结构的一种可改善棒状物棒圆度的导向机构在进行工作之前需将其进行安装作为备用,本申请导向板2中的上导流板222 可能采用对称结构,见图5所示,使用时,先卸下原有机器中的切割刀8,安装图5结构的导向板2后,再将切割刀8重新安装上,同样也能完成发明目的,其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相同,此处不再重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改善棒状物棒圆度的导向机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了描述,以上工作原理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