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置导流罩成品的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1841发布日期:2018-09-25 21:39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配件领域,特别是一种放置导流罩成品的工装。



背景技术:

半挂车导流罩又称导风板,可以改善汽车的空气动力性,是提高汽车的生产效率、降低燃料消耗、改善使用性能的重要措施。对于迎风面积大,行驶速度高,总体上流线性差的汽车列车、厢式半挂车等专用汽车,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速公路上用的专用汽车、列车大都装有导流罩。

导流罩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外观,与传统汽车车身外部构造不同之处在于,导流罩的造型多为流线型,顶部有一定的高度,现有技术中,存放汽车外部零部件时,多采用平板支架结构,不利于导流罩存放的稳定性,容易发生掉落;虽然导流罩不同于汽车发动机盖、车门等安装在汽车的显眼位置,但是,导流罩仍然属于外饰直观区,一旦搬运不当就可能刮花、刮伤导流罩。此外,传统汽车零部件工装的占地面积大,工人搬运时只能将工装整体挪动,需要占用大量地方,影响厂房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放置导流罩成品的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放置导流罩成品的工装,包括底座、滑轮、支撑柱和支架;所述滑轮设置在底座的底部,所述底座上固设有旋转装置;所述支撑柱为两根,两根支撑柱位于底座两侧且垂直于底座,每根支撑柱的底端下部贯穿穿过底座上表面与所述旋转装置相连接;所述支撑柱外侧均布有若干支架,所述支架与支撑柱垂直相交;支架的上表面固设有垫片;所述支架的上方有一对抓手,抓手固定安装在支撑柱上。

优选的,所述的旋转装置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上固定连接有转轴,并且转轴的底端与底座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远离第一齿轮的一侧啮合有第三齿轮,并且第三齿轮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的底端与底座的内壁活动连接,旋转杆顶端与旋转按钮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第三齿轮上方设置有重力盘,所述重力盘位于底座上方,所述支撑柱贯穿重力盘与第三齿轮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滑轮为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的万向轮为具有锁定功能的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的垫片为防滑垫片。

优选的,所述的底板远离旋转装置的一端固定安装拉手。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导流罩工装上设置一抓手,其靠近导流罩顶部最高处,实现对导流罩顶部固定与保护;

(2)底座内设置旋转装置,实现工人无需将导流罩工装四处拖动来寻求最佳存取点,只需要靠旋转装置转动支撑柱就能便于工人找到最佳位置存放导流罩。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中,1-底座,2-滑轮,3-支撑柱,4-旋转装置,5-支架,6-垫片,7-抓手,8-拉手,9-重力盘,10-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第三齿轮,13-旋转按钮,14-旋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放置导流罩成品的工装,一种放置导流罩成品的工装,包括底座1、滑轮2、支撑柱3和支架5;所述滑轮2设置在底座1的底部,所述底座1上固设有旋转装置4;所述支撑柱3为两根,两根支撑柱3位于底座1两侧且垂直于底座1,每根支撑柱3的底端下部贯穿穿过底座1上表面与所述旋转装置4相连接;所述支撑柱3外侧均布有若干支架5,所述支架5与支撑柱3垂直相交;支架5的上表面固设有垫片6;所述支架5的上方有一对抓手7,抓手7固定安装在支撑柱3上。

所述的旋转装置4包括第一齿轮10,所述第一齿轮10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齿轮11,所述第二齿轮11上固定连接有转轴,并且转轴的底端与底座1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11远离第一齿轮10的一侧啮合有第三齿轮12,并且第三齿轮13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所述第一齿轮10固定连接有旋转杆14,旋转杆14的底端与底座1的内壁活动连接,旋转杆14顶端与旋转按钮13连接。

所述的第三齿轮12上方设置有重力盘9,所述重力盘9位于底座1上方,所述支撑柱3贯穿重力盘9与第三齿轮12连接。

所述的滑轮2为万向轮。

所述的万向轮为具有锁定功能的万向轮。

所述的垫片6为防滑垫片。

所述的底板1远离旋转装置4的一端固定安装拉手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通过旋转扳手13带动旋转装置4,实现对支撑柱3的360度旋转,将支撑柱旋转至所需位置,便于工人迅速存取导流罩;安放在支架5的导流罩底部固定在橡胶底6上增加摩擦力和防止刮花,导流罩顶部通过抓手7进行抓紧,使安放更为稳固。底板1远离旋转装置4的一端固定安装拉手8,用来拉动整个工装车。滑轨2为具有锁定功能的万向轮,可在适当的位置通过固定万向轮来固定工装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