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施工放线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3538发布日期:2019-09-20 20:50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程施工放线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工程施工放线工具。



背景技术:

施工放线是通过对建设工程定位放样的事先检查,确保建设工程按照规划审批的要求安全顺利地进行,同时兼顾完善市政设施、改善环境质量,避免对相邻产权主体的利益造成侵害。在工程施工放线时需要用到许多的工具,在放线时需要用到施工墨斗来进行弹线。

授权公告号为CN20232376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墨斗,包括墨斗本体,所述墨斗本体内设置有墨仓,所述墨仓内设置有能够在墨仓中转动的线轮,所述线轮上绕制有丝线。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墨仓的空间较小,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多次向墨仓内加墨汁,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储存较多墨汁的工程施工放线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工程施工放线工具,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设置有放线室和储墨室,所述放线室内转动连接有放线轴,所述放线轴上绕设有测量线,所述测量线的一端固定连接至放线轴上,另一端穿过放线室和储墨室延伸至盒体外设置,所述盒体上于储墨室所在的位置设置有墨盒,所述储墨室内设置有海绵块,所述盒体上且位于墨盒所在的位置开设有连通至储墨室内的出墨孔,所述墨盒上设置有用于打开和关闭出墨孔的出墨开关,所述墨盒上与墨盒连通设置有输墨管,所述输墨管远离墨盒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将输墨管封闭的封闭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墨盒的设置使得放线工具可储存更多的墨汁,减少了操作人员不断向储墨室内添加墨汁的次数,提高了放线工具的使用效果;出墨开关的设置可打开或关闭出墨孔,从而使得墨盒内的墨汁流动至储墨室内,方便对储墨室内添加墨汁;输墨管的设置方便向墨盒内添加墨汁,封闭件的设置可将输墨管封闭,从而防止放线工具在使用时带动墨盒内储存的墨汁流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墨开关包括穿设于墨盒且插入至出墨孔内的杆体,所述杆体上设置有用于与盒体上出墨孔的周壁抵接的板体,所述板体垂直于杆体设置,所述杆体于墨盒外的端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垂直于所述杆体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打开出墨孔时,直接拉动固定板带动杆体远离出墨孔即可,当杆体插入至出墨孔内后,可带动板体抵接至盒体上出墨孔的周壁上,板体可对墨汁起到进一步的阻挡效果,防止墨汁通过杆体和出墨孔之间的间隙流动至储墨室内,通过移动固定板即可完成出墨孔的打开和关闭,方便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与墨盒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杆体上,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至固定板上,另一端连接至墨盒的外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无需向储墨室内添加墨汁时,固定板可抵抗弹簧的弹力带动杆体插入至出墨孔内,防止在使用放线工具或不小心碰到固定板时,带动杆体与出墨孔之间脱离,当需要向储墨室内添加墨汁时,通过带动固定板抵抗弹簧的弹力拉动杆体移动即可,弹簧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杆体对出墨孔的阻挡效果,提高了出墨开关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盒体的外壁上且位于板体与盒体抵接的位置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整体呈环形设置,环形的所述插槽的中心位于出墨孔所在的位置,所述板体上设置有插入至所述插槽内且与插槽配合设置的插条,所述插条整体呈环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槽和插条的设置可使得当杆体插入至出墨孔内时,带动板体上的插条插入至盒体上的插槽内,插条和插槽的设置可对墨汁起到进一步的阻挡作用,提高了板体与盒体之间的密封性,防止墨汁通过板体和盒体之间的间隙流动至出墨孔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闭件包括套设于输墨管远离盒体端部的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一端为开口设置,另一端为封闭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橡胶套套设至输墨管上,使得橡胶套将输墨管的端部封闭,从而防止橡胶套将输墨管封闭,采用橡胶套对输墨管封闭的设置结构简单,并且安装和拆卸较为简便,橡胶套与输墨管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对输墨管的封闭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海绵块上开设有用于供测量线通过的通过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孔的设置可使得测量线的周壁上均被涂抹上墨汁,提高了对测量线的涂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盒体上且位于相邻于墨盒所在的位置开设有更换口,所述更换口上铰接设置有启闭板,所述启闭板远离与盒体铰接的位置上铰接设置有关闭杆,所述盒体上设置有用于供关闭杆移入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整体呈“L”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换口和启闭板的设置方便对海绵块进行更换,并且方便观察储墨室内海绵块的储墨情况;关闭杆和卡接槽的设置方便将启闭板锁定至更换口上,防止墨汁于更换口流出,采用关闭杆和卡接槽的设置对启闭板的固定方式较为简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墨盒上沿墨盒的高度方向设置有透明材料制成的观察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观察窗的设置方便观察墨盒内的储墨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墨盒可增加整个放线工具对墨汁的储存量,减少了操作人员添加墨汁的次数,通过带动固定板移动使得固定板抵抗弹簧的弹力带动杆体脱离出墨孔,可将墨盒内的墨汁添加至储墨室内,当杆体插入至出墨孔内时,可带动板体抵接至盒体外壁上,从而防止墨汁通过板体和盒体之间的间隙流动至出墨孔内;

2.插槽和插条的设置可进一步防止墨汁通过板体和盒体之间的间隙流动至出墨孔所在的位置,提高了板体与盒体之间的密封性;

3.更换口和启闭板的设置方便观察海绵块的储墨情况,并且方便对海绵块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半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B部放大图。

图中,1、盒体;11、放线室;111、放线轴;112、测量线;12、储墨室;121、海绵块;122、通过孔;13、墨盒;131、输墨管;132、杆体;133、板体;134、固定板;135、弹簧;137、插条;138、橡胶套;14、出墨孔;15、插槽;16、更换口;161、启闭板;162、关闭杆;17、卡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图1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工程施工放线工具,包括盒体1,盒体1内设置有放线室11和储墨室12,放线室11内转动连接有放线轴111,放线轴111上绕设有测量线112,测量线112的一端固定连接至放线轴111上,另一端穿过放线室11和储墨室12延伸至盒体1外设置。

如图3所示,储墨室12内设置有海绵块121,为了提高海绵块121对测量线112的涂墨效果,在海绵块121上开设有用于供测量线112通过的通过孔122;测量线112通过海绵块121上的通过孔122,使得测量线112的周壁被涂抹均匀。

结合图1和图3,盒体1上于储墨室12所在的位置设置有墨盒13,盒体1上且位于墨盒13所在的位置开设有连通至储墨室12内的出墨孔14;墨盒13使得放线工具可暂存更多的墨汁,从而减少操作人员添加墨汁的次数;为了方便观察墨盒13内的储墨情况,在墨盒13上沿墨盒13的高度方向设置有透明材料制成的观察窗(图中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透明材料设置为亚克力。

结合图1和图3,为了方便向墨盒13内添加墨汁,在墨盒13上与墨盒13连通设置有输墨管131,输墨管131远离墨盒13的端部套设有橡胶套138,橡胶套138的一端为开口设置,另一端为封闭设置;当墨盒13内的墨汁用完时,可通过输墨管131向墨盒13内添加墨汁,将橡胶套138套设于输墨管131上可将输墨管131封闭,防止墨汁于输墨管131内流出。

结合图1和图3,为了方便在储墨室12内海绵块121上墨汁用完时,向储墨室12内添加墨汁,在墨盒13上穿设且滑动连接有插入至出墨孔14内的杆体132,杆体132上设置有用于与盒体1上出墨孔14的周壁抵接的板体133,板体133垂直于杆体132设置,杆体132于墨盒13外的端部设置有固定板134,固定板134垂直于杆体132设置,固定板134与墨盒13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弹簧135,弹簧135套设于杆体132上,弹簧135的一端连接至固定板134上,另一端连接至墨盒13的外壁上。

通过带动固定板134移动,使得固定板134拉伸弹簧135,固定板134带动杆体132脱离出墨孔14,使得墨汁通过出墨孔14流动至储墨室12内,对储墨室12内添加墨汁,松开固定板134,固定板134可因弹簧135的弹力带动杆体132插入至出墨孔14内,此时板体133抵接至盒体1的外壁上,对墨汁起到阻挡的效果,从而防止墨汁通过墨盒13流动至储墨室12内。

结合图3和图4,为了进一步提高板体133与盒体1之间的密封性,在盒体1的外壁上且位于板体133与盒体1抵接的位置设置有插槽15,插槽15整体呈环形设置,环形的插槽15的中心位于出墨孔14所在的位置,板体133上设置有插入至插槽15内且与插槽15配合设置的插条137,插条137整体呈环形设置。

当杆体132插入至出墨孔14内时,板体133上的插条137可插入至盒体1上的插槽15内,使得插槽15和插条137对板体133和盒体1之间起到进一步的密封效果,防止墨汁通过板体133和盒体1之间的间隙流动至出墨孔14所在的位置。

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对储墨室12内的海绵块121进行更换,在盒体1上且位于相邻于墨盒13所在的位置开设有更换口16,更换口16上铰接设置有启闭板161;通过带动启闭板161于铰接点转动,使得启闭板161将更换口16打开,从而方便对储墨室12内的海绵块121进行更换。

结合图1和图2,为了将启闭板161锁定至盒体1上,使得启闭板161将更换口16封闭,在启闭板161远离与盒体1铰接的位置上铰接设置有关闭杆162,盒体1上设置有用于供关闭杆162移入的卡接槽17,卡接槽17整体呈“L”形设置;通过带动关闭杆162转动,使得关闭杆162移动至卡接槽17与盒体1之间的间隙内,从而使得启闭板161将更换口16封闭,防止储墨室12内的墨汁流出。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对储墨室12内添加墨汁时,将固定板134带动杆体132抵抗弹簧135的弹力移动,使得杆体132与出墨孔14之间脱离,此时板体133上插条137于盒体1上的插槽15内移出,使得墨盒13内的墨汁通过出墨孔14流动至储墨室12内的海绵块121上,使得海绵块121对测量线112涂墨,添加完毕后,松开固定板134,使得固定板134带动杆体132抵抗弹簧135的弹力移动至出墨孔14内,使得杆体132将出墨孔14封闭,此时板体133上的插条137插入至盒体1上的插槽15内,使得板体133对墨汁起到阻挡的效果,墨盒13的设置增大了放线工具的储墨量,减少了操作人员不断向储墨室12内添加墨汁的次数,从而方便对放线工具进行使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