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22520发布日期:2020-02-04 10:2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动力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的动力工具,如摆动动力工具,一般包括壳体、收容在壳体内的马达、用于安装工作头的输出轴、以及连接在马达和输出轴之间的偏心传动机构,偏心传动机构将马达轴旋转运动转换为输出轴围绕自身轴线的摆动运动。这样,在输出轴的自由端连接有不同的附件工作头后,如直锯片、圆锯片、三角形磨砂盘等,摆动动力工具即可以实现多种操作,如锯、切、磨、刮等,以适应不同的工作需求。

但是,摆动动力工具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较大的振动。马达直接设置在壳体上,操作者在操作时,常常直接握持在壳体上,从而振动从工具传递至操作者。因此影响了摆动动力工具的操作舒适性。

此外,由于多功能摆动工具的工作头的摆动频率很高,操作者无法清除的判断工作头在材料上加工到了何种的程度。例如在切割时,工作头是锯片,多功能摆动工具通过锯片的高速摆动而产生切割作用,由于锯片摆动操作者无法清楚的判断切入的边界位置和切入深度,可能会导致切削后的尺寸不是想要的结果,因此需要照明装置对工作头及其加工材料进行照明。

因此,有必要开发出一种新的动力工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减振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动力工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动力工具,所述动力工具包括:

马达,所述马达包括一马达轴线;输出轴,由所述马达驱动,所述输出轴一端连接工作头;壳体,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收容所述马达和至少一部分所述输出轴,所述外壳体包括一纵长轴线,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间隔设置;减振机构,所述减振机构至少包括第一阻尼件和第二阻尼件,所述第二阻尼件作用在大致垂直于所述马达轴线或所述纵长轴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阻尼件与所述第二阻尼件的作用方向大致垂直,所述第一阻尼件和所述第二阻尼件在垂直于所述马达轴线或所述纵长轴线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隔离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阻尼件和所述第二阻尼件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阻尼件的材质或密度至少之一区别于所述第二阻尼件。

优选的,所述隔离件的材质或密度至少之一区别于所述第一阻尼件和所述第二阻尼件,所述隔离件优选刚性材质。

优选的,所述动力工具还包括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设在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其中之一上,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设在另外一个上,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和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在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相对应的第二支撑部和第二限位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在大致垂直于所述马达轴线或所述纵长轴线的方向上支撑所述第二阻尼件;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突起部和凹陷部其中的一个,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突起部和凹陷部中的另外一个,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配合在大致垂直于所述第二阻尼件作用方向的方向上限制所述内壳体相对所述外壳体运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阻尼件位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所述第二阻尼件位于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阻尼件被收容在所述凹陷部内,所述第一阻尼件包括中空部,所述突起部穿过所述贯穿孔与所述凹陷部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阻尼件的高度不大于所述凹陷部的深度。

优选的,所述贯穿孔的侧壁包括沿径向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突起部接触在所述动力工具工作过程中起到减振作用。

优选的,所述第二阻尼件包括一通孔,所述突起部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贯穿孔与所述凹陷部配合,所述第二阻尼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二阻尼件设置在所述凹陷部外侧,所述第一阻尼件与所述第二阻尼件至少部分重叠。

优选的,所述隔离件位于所述第一阻尼件和所述第二阻尼件之间,所述隔离件包括一开孔,所述突起部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开孔和所述贯穿孔与所述凹陷部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阻尼件在垂直于所述马达轴线或所述纵长轴线的平面内的投影落在所述隔离件在该平面的投影范围内。

本发明所解决的另外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振效果好且具有照明装置的动力工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动力工具还包括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安装在所述外机壳或者内机壳上靠近所述工作头的一侧,所述照明装置的供电线布置在与所述照明装置相同的所述壳体上。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内表面或所述内壳体外表面设有卡线槽,所述供电线设置在所述卡线槽中,优选当所述照明装置固定在所述外壳体上时,所述卡线槽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上;所述照明装置固定在所述内壳体上时,所述卡线槽设置在所述内壳体上。

本发明的动力工具,在减振机构上增加了隔离件,防止减振机构的阻尼件因工具振动产生的局部凹陷而造成的磨损或断裂,延长阻尼件寿命,从而即保证了减振效果;另外,在外壳体或内外壳体之间增设照明装置,以提供照明更好的确定切割工况,优选当照明装置固定在外壳体上时,卡线槽设置在外壳体上;照明装置固定在内壳体上时,卡线槽设置在内壳体上,防止了供电线因工具振动造成的错动或断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摆动动力工具去掉一半外壳体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摆动动力工具传动机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摆动动力工具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1所示摆动动力工具沿a-a线剖面图。

图5为减振机构受力示意图,其中图5a为减振机构不受力的状态示意图,图5b为减振机构沿箭头“c”方向受力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摆动动力工具外壳体设有照明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摆动动力工具内壳体设有照明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以摆动动力工具为例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发明的动力工具并不局限于摆动动力工具,也可以是转动动力工具,如砂光机或角向磨光机等。

参照图1至图5,摆动动力工具100包括外壳体20、从外壳体20一端弯折延伸的内壳体22、置于内壳体22内的马达24、连接马达24和输出轴26的传动机构30、安装在输出轴26末端的工作头29、用于将工作头29夹紧在输出轴26上的夹紧组件28。其中,外壳体20的纵长轴线为x1,马达24的轴线为x2。减振机构50包括第一阻尼件52和第二阻尼件54,第二阻尼件54作用在大致垂直于纵长轴线x1或马达轴线x2的方向上,第一阻尼件52与第二阻尼件54的作用方向大致垂直,第一阻尼件52和第二阻尼件54在垂直于纵长轴线x1或马达轴线x2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隔离件56设置在第一阻尼件52和第二阻尼件54之间。第一支撑机构42和第二支撑机构44分别设在外壳体20和内壳体22之一上,第一支撑机构42和第二支撑机构44配合作用使内外壳体之间大致机械脱耦合,同时限制了外壳体20相对内壳体22在垂直于第二阻尼件54作用方向的运动。减振机构50与第一支撑机构42和第二支撑机构44配合,可以有效衰减由内壳体22传递至外壳体20的振动。

参照图1,内壳体22包括至少部分收容输出轴26的头壳222、与头壳222连接的马达壳224。马达壳224用于安装马达24,马达24具有马达轴25(可参图3)。马达壳224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部分或完全包覆马达24。头壳222和马达壳224可以根据需要由金属或塑料制成。

参照图2,马达轴25与输出轴26之间设置有偏心传动机构30,通过偏心传动机构30将马达24围绕自身的轴线x的旋转运动转换为输出轴26围绕自身轴线x4的摆动运动。当输出轴26的自由端连接不同的工作头29后,如直锯片、圆锯片、三角形磨砂盘等,即可以实现切割或者研磨等操作。

偏心传动机构30设置在头壳222内,包括拨叉32和连接在马达轴25上的偏心组件34。其中,偏心组件34包括连接在马达轴25上的偏心轴342及安装在偏心轴342上的驱动轮344。拨叉32的一端连接在输出轴26的顶部,其另一端与偏心组件34的驱动轮344相配合。拨叉32包括套设在输出轴26上的套管322及自套管322顶端垂直朝向马达轴25水平延伸的叉状部324。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轮344为滚珠轴承,其具有与拨叉32的叉状部324配合的球形外表面。偏心轴342与马达轴25偏心连接,即偏心轴342的轴线x3与马达轴25的轴线x2不重合,且径向偏移一定的间距。拨叉32的叉状部324抵靠在驱动轮344的两侧,并且紧密地与驱动轮344的外表面滑动接触。

当马达24驱动马达轴25转动时,偏心轴342在马达轴25的带动下相对马达24的轴线x2偏心旋转,进而带动驱动轮344相对马达的轴线x2偏心旋转。在驱动轮344的带动下,拨叉32相对输出轴的轴线x4摆动,带动输出轴26围绕其自身轴线x4摆动,从而带动安装在其上的工作头29摆动对工件进行加工。

参照图3,第一支撑机构42、第二支撑机构44和减振机构50相互配合,叠加设置在外壳体20和内壳体22之间,可选择性的设置在外壳体20和内壳体22之间任意期望的位置,尽量避开外壳体22上的握持区域,优选在工具壳体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一支撑机构42、第二支撑机构44以及减振机构50,可以仅设置在头壳222和外壳体20之间;或在马达壳224和外壳体20之间,优选在头壳222和外壳体20之间、马达壳224和外壳体20之间都设置。

下面仅以一组第一支撑机构42、第二支撑机构44和减振机构50为例来做具体阐述。

第一支撑机构42和第二支撑机构44分别设在外壳体20和内壳体22之一上,且在两个壳体中间。第一支撑机构42和第二支撑机构44可以是自壳体延伸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固接在壳体上的部件。第一支撑机构42包括第一支撑部422和第一限位部424,第二支撑机构44包括相对应的第二支撑部442和第二限位部444。第一支撑部422与第二支撑部442配合在大致直于纵长轴线x1或马达轴线x2的方向上支撑第二阻尼件;第一限位部424和第二限位部444为一对突起部和与突起部适配的凹陷部,第一限位部424为突起部和凹陷部的其中一个,第二限位部444为突起部和凹陷部中的另外一个。第一限位部424和第二限位部444相互配合在大致垂直于第二阻尼件54作用方向的各个方向上均可以起到限位作用,限制内壳体22相对外壳体20移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机构42设在内壳体22的外表面上,第二支撑机构44设在外壳体20的内表面上,第一限位部424为突起部,呈圆柱销状,第二限位部444为凹陷部,用于收容第一限位部424。第一支撑机构42和第二支撑机构44配合作用使,使得存在于内壳体22和外壳体20之间的空气层将导致收容马达24与输出轴26的内壳体22与外壳体20大致机械脱耦合,尤其是握持区域,减小震感,因此导致操作舒适度的提高,还将使由内壳体22传递到外壳体20上的热量降低,这同样提高了使用者的操作舒适度。

减振机构50主要包括第一阻尼件52和第二阻尼件54。通过布置阻尼元件,使得在第一支撑机构42和第二支撑机构44之间所传递的运动以及在内壳体22和外壳体20之间所传递的运动,例如:碰撞或者振动会明显衰减。其中,针对高频率振荡,例如振动,会发生中断,所以会进一步衰减由内壳体22至外壳体20的振动、碰撞和热量的传递,从而明显改善工具机自身的工作安全性和操作舒适度。

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第二阻尼件54作用在垂直于纵长轴线x1或马达轴线x2的方向上。第二阻尼件54呈圆形,包括通孔542,第一限位部424穿过第二阻尼件54的通孔542与第二限位部444配合,优选通孔542的大小和形状应与第一限位部424适配,同时第二阻尼件54的外径至少大于第二限位部444的内径,此时第二阻尼件54在第二限位部444的外侧,第二阻尼件54被支撑在第一支撑部422和第二支撑部442之间,使第二阻尼件54在工作状态下在垂直于纵长轴线x1或马达轴线x2的方向上能提供所需的预应力。

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第一阻尼件52为圆柱形收容在第二限位部444内,其外表面与第二限位部444的内表面紧靠,第一阻尼件52高度不超过第二限位部444的高度;第一阻尼件52包括贯穿孔522,第一限位部424穿过第二阻尼件54的通孔542以及第一阻尼件52的贯穿孔522与第二限位部444配合,第一阻尼件52与在第二阻尼件54垂直于纵长轴线x1或马达轴线x2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第一阻尼件52可以在垂直于第二阻尼件54作用方向的各个方向上起到降低振动、碰撞和热量传递的作用。

参照图4和图5,第一阻尼件52还包括止挡部524,止挡部524与第二限位部444上的凹陷部(未示出)卡合,防止在工作过程中第一阻尼件52转动或滑出第二限位部444;第一阻尼件52的贯穿孔522包括延伸部526,延伸部526是贯穿孔522的侧壁朝径向的延伸,延伸部526可以设置在贯穿孔522侧壁上的任意位置,本实施例中延伸部526靠近第二限位部444的开口端,朝向第一限位部424呈突起部状,延伸部526与第一限位部424之间可以直接接触或者存在微小间隙,优选延伸部526与第一限位部424直接抵靠。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第一阻尼件52只有延伸部526与第一限位部424接触,因此在外壳体20和内壳体22发生相对运动时,减小接触面积,尤其是内壳体22在垂直于纵长轴线x1或马达轴线x2的方向上相对外壳体20移动时,第二限位部444的底端与第一限位部424之间存在有空气层,减小内外壳相对运动的摩擦阻力,同时空气层起到降低振动、碰撞和热量传递的作用。

第一限位部424和第二限位部444的形状并不仅限于圆形,其也可以是多边形、椭圆形等,或任何不规则形状。而且第一限位部424的形状也可以与第二限位部444的形状不同。第一阻尼件52以及其贯穿孔522的形状和大小随着第二限位部444和第一限位部424的形状改变。同样的,第二阻尼件54的形状并不仅限于圆形,其也可以是多边形、椭圆形等。

第一阻尼件52和第二阻尼件54都具有一定弹性,使用聚氨酯(pu)、三元乙丙(epdm)、聚丙烯(epp)、橡胶及其混合物等。在内壳体22和外壳体20之间使用这些材料,配合适当的预应力,以改善工具操作的舒适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阻尼件52和第二阻尼件54都优选聚氨酯(pu)。当然,第一阻尼件52和第二阻尼件54也可以使用不一样的材质。如第一阻尼件52使用聚氨酯(pu),而第二阻尼件54使用聚丙烯(epp)等。

第一阻尼件52和第二阻尼件54使用聚氨酯(pu),密度一般在0.3~0.8g/cm3。第二阻尼件54优选0.45~0.55g/cm3,第一阻尼件52优选0.6~0.7g/cm3。因此,第一阻尼件52和第二阻尼件54的密度可以一样,但也可以有所区别。优选第二阻尼件54的材料密度小于第一阻尼件52的材料密度。

参照图4和图5,隔离件56为刚性垫片,隔离件56优选耐磨、耐热的非金属材料,其密度、表面硬度以及耐磨性均应该优于第一阻尼件52和第二阻尼件54,比如红钢纸,电工绝缘垫片,尼龙垫片,青稞纸等,如果采用金属材料,金属垫片与壳体撞击会产生噪音,同时增加了成本。

隔离件56位于第一阻尼件52和第二阻尼件54之间。优选隔离件56的形状和大小与第二阻尼件54相同,其厚度相对第二阻尼件54可忽略不计。隔离件56包括开孔562,开孔562不大于第二阻尼件54的通孔542,即通孔542的边缘要始终在开孔562的边缘的外侧。第一限位部424穿过第二阻尼件54的通孔542,然后穿过隔离件56的开孔562,最后穿过第一阻尼件52的贯穿孔522与第二限位部444适配,防止工具振动时第二阻尼件54因挤压产生的局部凹陷而造成的磨损或断裂,延长阻尼件寿命,从而即保证了减振效果。如图5a所示为第二阻尼件54不受作用力的正常状态,如图5b所示为工作状态下第二阻尼件54受到从内壳体22传递至外壳体20的作用力(箭头“c”所示方向)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隔离件56的作用,第二阻尼件54始终保持平面状态,不会发生弯折,只是厚度有所改变。

隔离件56形状、大小也可与第二阻尼件54不同,但第二阻尼件54在垂直于纵长轴线x1或马达轴线x2的平面内的投影落在隔离件56在该平面的投影范围内。隔离件56的外缘不能小于第二阻尼件54的外缘,从而保证第二阻尼件54完全被隔离件56覆盖,使隔离件56在工作状态下对第二阻尼件54的各个受力点均能起到保护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马达壳224和外壳体20之间设置第一支撑机构42、第二支撑机构44和减振机构50,将三者视为一组结构,与头壳222和外壳体20之间设置的两组结构基本相同,头壳222处两组阻尼件的中心和马达壳224处的阻尼件的中心连线不位于同一直线,三个中心的连线构成了一个三角形,这种布置可以防止第一支撑机构42、第二支撑机构44和减振机构50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扭转,进一步的保证减振效果的稳定性。同时第一支撑机构42、第二支撑机构44和减振机构50叠加设置,使得摆动动力工具100的结构布局更加紧凑,节约空间。支撑和减振结构的布置的位置和个数并不局限于上述方式,优选地是头壳222与马达壳224处各至少有一组,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而有所变化,优选地避开外壳体22上的握持区域。

参照图6,为了适应光线较暗的工作场景或者在某些工况下需要对工作头及其加工材料进行照明,工具100可以增设照明装置60。照明装置60优选led灯做光源,也可以选用其它光源进行照明。对于具有双层壳体减振功能的摆动动力工具来说,为了减小震感,提高操作的舒适度,内外壳体之间相互独立,始终保持在间隔状态,且存在相对运动,此时如果照明装置60设置在内机壳22上,照明装置60的供电线62布置在外机壳20上,或者将照明装置60设置在外机壳20上,供电线62布置在外机壳20上,容易因为内外壳的高频相对运动而导致供电线磨损或断裂。优选地将照明装置60固接在外机壳20上,外机壳20的内表面设有卡线槽64,供电线62布置在卡线槽64内从而固定在外机壳20的内表面上,供电线62一端连接pcb板66,另一端连接照明装置60。如图6所示照明装置60卡嵌在外机壳20的边缘上,也可以考虑在内外壳体之间设收容空间,照明装置60置于该收容空间内并固接在外机壳20的内表面,这种布置方式同时还可起到对照明装置60保护的作用,防止物理破坏。

参照图7,为照明装置60和供电线62的另外一种布置方式,照明装置60固接在内机壳22的头壳222上,内机壳22的外表面设有卡线槽或者止口64,供电线62通过卡线槽64布置在内机壳22的外表面上。

本发明并不限于前述实施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精髓的启示下还可能做出其他变更,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与本发明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