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材料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98942发布日期:2020-09-11 22:45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材料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材料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拉光机完成对材料的拉光工作后,材料直接会从拉光机上掉落到材料架上面,由于拉光机与材料架之间的高度差比较大,材料掉落到材料架上面后会与其他材料之间碰撞,导致材料表面产生刮痕和坑槽,严重影响了材料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避免材料表面产生刮痕和坑槽的新型材料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材料架,包括底座、对称设置在底座顶部的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所述左支撑架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顶部的第一前支撑柱和第一后支撑柱,所述右支撑架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顶部的第二前支撑柱和第二后支撑柱,所述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之间设置有置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支撑柱、第二后支撑柱靠近顶端处通过一连接柱连接,所述连接柱上连接至少两块物料滑板,所述物料滑板包括固定在所述连接柱上的第一倾斜段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倾斜段顶端处的第二倾斜段,所述第一倾斜段与竖直方向角度为45°,所述第二倾斜段与竖直方向角度为60°,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有至少两个与所述置料架连接的缓冲气缸,所述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的内壁分别固定有一限位块;所述底座的底部各个角处分别安装有有一行走轮,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外壁分别固定有一高度可调的抓地装置,所述抓地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外壁的竖直管体,所述竖直管体内贯穿设置有一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上位于所述竖直管体的上侧和下侧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有一锁紧螺母,所述螺纹柱的底端固定有尖端。

优选地,上述的新型材料架,其中所述第一前支撑柱、第一后支撑柱、第二前支撑柱、第二后支撑柱的内壁分别设置有一竖直导向槽,所述置料架的四个角处分别安装有一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分别与一所述竖直导向槽滑动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新型材料架,其中所述第一前支撑柱和第一后支撑柱之间固定有一第一加固柱。

优选地,上述的新型材料架,其中所述第二前支撑柱和第二后支撑柱之间固定有一第二加固柱。

优选地,上述的新型材料架,其中所述置料架包括方形边框,所述方形边框内腔中固定有至少一根加固杆。

优选地,上述的新型材料架,其中所述加固杆的数量为两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

(1)、底座的顶部固定有至少两个与置料架连接的缓冲气缸,当置料架上的物料越来越重时,缓冲气缸的输出轴会逐渐向缓冲气缸的缸体内收缩,这样设计既保证了置料架上方有足够的物料放置空间,又避免了拉光机与置料架的高度差过大,从而有效避免了材料之间因碰撞表面产生刮痕和坑槽,提高了材料的质量;

(2)、第一倾斜段与竖直方向角度为45°,第二倾斜段与竖直方向角度为60°,这样设计可以降低材料从物料滑板上掉落到置料架上的速度,进一步降低了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

(3)、底座的底部各个角处分别安装有有一行走轮,这样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移动起来省力方便;底座的左右两侧外壁分别固定有一高度可调的抓地装置,通过调整抓地装置的高度至与地面接触,可以防止本实用新型在地面自行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抓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置料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3、4所示,一种新型材料架,包括底座11、对称焊接在底座11顶部的左支撑架12和右支撑架13,左支撑架12包括固定在底座顶部的第一前支撑柱121和第一后支撑柱122,第一前支撑柱121和第一后支撑柱122之间焊接有一第一加固柱123。右支撑架13包括固定在底座11顶部的第二前支撑柱131和第二后支撑柱,第二前支撑柱131和第二后支撑柱之间焊接有一第二加固柱。

左支撑架12和右支撑架13之间设置有置料架21,置料架21包括方形边框211,方形边框211内腔中焊接有两根加固杆212。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后支撑柱122、第二后支撑柱靠近顶端处通过一连接柱41连接,连接柱41上焊接有三块物料滑板61,物料滑板61包括焊接在连接柱41上的第一倾斜段71和设置在第一倾斜段71顶端处的第二倾斜段72,第一倾斜段71与竖直方向角度为45°,第二倾斜段72与竖直方向角度为60°,第一倾斜段71、第二倾斜段72一体成型。

底座11的顶部固定有两个与置料架21连接的缓冲气缸81,左支撑架12和右支撑架14的内壁分别焊接有一限位块91。

底座11的底部各个角处分别安装有有一行走轮85,底座11的左右两侧外壁分别固定有一高度可调的抓地装置40,抓地装置40包括焊接在底座11外壁的竖直管体401,竖直管体401内贯穿设置有一螺纹柱402,螺纹柱402上位于竖直管体401的上侧和下侧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有一锁紧螺母403,螺纹柱403的底端固定有尖端404。用户松开锁紧螺母403,抽插螺纹柱402,然后锁紧锁紧螺母403即可实现抓地装置40的高度调整,使用起来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前支撑柱121、第一后支撑柱122、第二前支撑柱131、第二后支撑柱的内壁分别设置有一竖直导向槽501,置料架21的四个角处分别安装有一导向轮502,导向轮502分别与一竖直导向槽501滑动连接,这样设计使得置料架21上下运动更加的平稳。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部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实用新型人在此不再详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材料架,包括底座、对称设置在底座顶部的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所述左支撑架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顶部的第一前支撑柱和第一后支撑柱,所述右支撑架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顶部的第二前支撑柱和第二后支撑柱,所述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之间设置有置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支撑柱、第二后支撑柱靠近顶端处通过一连接柱连接,所述连接柱上连接至少两块物料滑板,所述物料滑板包括固定在所述连接柱上的第一倾斜段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倾斜段顶端处的第二倾斜段,所述第一倾斜段与竖直方向角度为45°,所述第二倾斜段与竖直方向角度为60°,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有至少两个与所述置料架连接的缓冲气缸,所述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的内壁分别固定有一限位块;所述底座的底部各个角处分别安装有有一行走轮,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外壁分别固定有一高度可调的抓地装置,所述抓地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外壁的竖直管体,所述竖直管体内贯穿设置有一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上位于所述竖直管体的上侧和下侧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有一锁紧螺母,所述螺纹柱的底端固定有尖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材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支撑柱、第一后支撑柱、第二前支撑柱、第二后支撑柱的内壁分别设置有一竖直导向槽,所述置料架的四个角处分别安装有一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分别与一所述竖直导向槽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材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支撑柱和第一后支撑柱之间固定有一第一加固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材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支撑柱和第二后支撑柱之间固定有一第二加固柱。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材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料架包括方形边框,所述方形边框内腔中固定有至少一根加固杆。

6.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材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杆的数量为两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材料架,包括底座、左支撑架、右支撑架,左支撑架包括固定在底座顶部的第一前支撑柱和第一后支撑柱,右支撑架包括固定在底座顶部的第二前支撑柱和第二后支撑柱,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之间设置有置料架,第一后支撑柱、第二后支撑柱靠近顶端处通过一连接柱连接,连接柱上连接至少两块物料滑板,底座的顶部固定有至少两个与置料架连接的缓冲气缸,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的内壁分别固定有一限位块;底座的底部各个角处分别安装有有一行走轮,底座的左右两侧外壁分别固定有一高度可调的抓地装置。其有益效果是:可以避免材料表面产生刮痕和坑槽。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文;刘沛杰;郑朝旺;黄延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富成联合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04
技术公布日:2020.09.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