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岩棉打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2437发布日期:2020-09-29 09:28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岩棉打孔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棉插针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液压岩棉打孔机。



背景技术:

岩棉,以其优异的防火保温特性,成为国际上公认的“第五常规能源”中的主要节能材料。在建筑上每使用1吨岩棉制品进行保温,一年至少可节省相当于1吨石油的能量,符合低碳、节能、减排的大趋势,故岩棉作为理想的建筑保温材料,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岩棉上需要插针,主要由人工直接在完整的岩棉上插入针完成。岩棉因其特有的材料特性,人体碰触到之后会奇痒难耐;另一方面,在岩棉超过一定厚度或是几块岩棉累加在一起的时候,人工插针很是困难,费时费力且很难插到位,插针精度也很难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液压岩棉打孔机,从而有效助力于岩棉的插针工作,大大减少人员与岩棉的接触,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液压岩棉打孔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部的下方安装有载物台,所述载物台在升降机构带动下上下移动;所述机架内部的上方安装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上安装有移动座,移动座在移动装置带动下在水平面内移动;所述移动座的底部固装有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端竖直向下并在端部固装有钢针;所述钢针位于载物台的上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移动装置包括x向移动机构和y向移动机构,所述x向移动机构带动移动座沿着x向移动,y向移动机构带动移动座沿着y向移动。

所述x向移动机构和y向移动机构的结构相同;

所述x向移动机构的结构为:包括固装于机架上部四个角处的支座,相邻支座间转动安装有对称的并与y向平行的转轴,两个转轴的两端分别套装有同步轮,两个转轴相应端部的同步轮共同安装有皮带传动结构一,所述皮带传动结构一的传动方向与x向平行;两个皮带传动结构一的皮带上均固装有支块,两个支块之间共同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贯穿移动座;还包括安装于机架侧边的移动电机,所述移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皮带传动结构二带动其中一根转轴转动。

所述y向移动机构的转轴与x向平行,该转轴贯穿x向移动机构的支块。

所述升降机构的结构为:包括固装于机架侧面下部的升降电机,升降电机的输出端向上,升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小皮带传动结构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上端和下端均转动安装于机架上,丝杆的中部经螺旋副配合安装有升降板,升降板上安装有载物台;位于丝杆两侧的机架上均安装有导杆,所述导杆贯穿升降板。

所述升降板上平面的两端均垂直固装有型材,两根型材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相互平行,单根型材的两端均安装有连板,四个连板上方通过长螺栓共同安装载物台,位于载物台底面与连板上表面之间的长螺栓上套装有弹簧。

所述载物台上平面的边缘处安装有限位块。

所述限位块的数量为三个,所述限位块安装于载物台上平面的边角处。

所述机架侧面安装有控制柜,所述升降机构、移动装置和液压缸均与控制柜电性连接。

所述机架侧面安装有电源,所述电源与升降机构、移动装置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限位块将岩棉限位在载物台上,升降机构工作,带动载物台上移;移动装置工作,带动钢针在水平面内移动至岩棉需打孔位置的上方,液压缸工作,驱动钢针下行,进而钢针向下插入岩棉内实现打孔,并依次完成岩棉上所有孔的成型,从而大大便于后续的插针工作,使得插针省力快捷,大大减少了人员与岩棉的接触,提高了工作效率,且保证了插针精度。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如下优点:

型材上方对称安装连板,单个连板可相对于型材转动后锁紧,连板再通过长螺栓共同安装载物台,通过连板安装载物台,从而使得装置适用于不同尺寸载物台的安装,适用性好;

导杆在升降板的上下运动中起到导向作用;

x向移动机构和y向移动机构中,转轴互为对方支块移动的导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x向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架;2、载物台;3、升降机构;4、移动装置;5、移动座;6、液压缸;7、钢针;8、电源;9、控制柜;21、限位块;31、升降电机;32、小皮带传动结构;33、丝杆;34、升降板;35、导杆;36、型材;37、连板;38、弹簧;39、长螺栓;40、推杆;41、x向移动机构;42、y向移动机构;43、移动电机;44、支座;45、皮带传动结构一;46、皮带传动结构二;47、转轴;48、同步轮;49、支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液压岩棉打孔机,包括机架1,机架1内部的下方安装有载物台2,载物台2在升降机构3带动下上下移动;机架1内部的上方安装有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4上安装有移动座5,移动座5在移动装置4带动下在水平面内移动;移动座5的底部固装有液压缸6,液压缸6的输出端竖直向下并在端部固装有钢针7;钢针7位于载物台2的上方。

如图2所示,移动装置4包括x向移动机构41和y向移动机构42,x向移动机构41带动移动座5沿着x向移动,y向移动机构42带动移动座5沿着y向移动。

x向移动机构41和y向移动机构42的结构相同;

如图3所示,x向移动机构41的结构为:包括固装于机架1上部四个角处的支座44,相邻支座44间转动安装有对称的并与y向平行的转轴47,两个转轴47的两端分别套装有同步轮48,两个转轴47相应端部的同步轮48共同安装有皮带传动结构一45,皮带传动结构一45的传动方向与x向平行;两个皮带传动结构一45的皮带上均固装有支块49,两个支块49之间共同安装有推杆40,推杆40贯穿移动座5;还包括安装于机架1侧边的移动电机43,移动电机43的输出端通过皮带传动结构二46带动其中一根转轴47转动。

y向移动机构42的转轴47与x向平行,该转轴47贯穿x向移动机构41的支块49;而x向移动机构41的转轴47亦贯穿y向移动机构42的支块49;x向移动机构41和y向移动机构42中,转轴47互为对方支块49移动的导向。

如图4所示,升降机构3的结构为:包括固装于机架1侧面下部的升降电机31,升降电机31的输出端向上,升降电机31的输出端通过小皮带传动结构32安装有丝杆33,丝杆33的上端和下端均转动安装于机架1上,丝杆33的中部经螺旋副配合安装有升降板34,升降板34上安装有载物台2;位于丝杆33两侧的机架1上均安装有导杆35,导杆35贯穿升降板34;导杆35在升降板34的上下运动中起到导向作用。

升降板34上平面的两端均垂直固装有型材36,两根型材36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相互平行,单根型材36的两端均安装有连板37,四个连板37上方通过长螺栓39共同安装载物台2,位于载物台2底面与连板37上表面之间的长螺栓39上套装有弹簧38。

型材36上方对称安装连板37,单个连板37可相对于型材36转动后锁紧,连板37再通过长螺栓39共同安装载物台2,通过连板37安装载物台2,从而使得装置适用于不同尺寸载物台2的安装,适用性好。

载物台2上平面的边缘处安装有限位块21。

限位块21的数量为三个,限位块21安装于载物台2上平面的边角处,限位块21用于载物台2上岩棉放置时的导向限位。

机架1侧面安装有控制柜9,升降机构3、移动装置4和液压缸6均与控制柜9电性连接。

机架1侧面安装有电源8,电源8与升降机构3、移动装置4电性连接,电源8为其提供电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将岩棉放置到载物台2上,岩棉由限位块21限位;

按下操作按钮,升降机构3中的升降电机31工作,升降电机31经小皮带传动结构32带动丝杆33转动,升降板34与丝杆33螺旋副配合,从而升降板34相对于丝杆33以导杆35为导向向上移动,,带动载物台2上移至预定位置处;

移动装置4中,x向移动机构41中的移动电机43和y向移动机构42中的移动电机43相继工作,经皮带传动结构二46带动转轴47转动,同步轮48随转轴47转动,皮带传动结构一45随同步轮48的转动而运动,进而推杆40移动,从而推动移动座5移动,使得钢针7在水平面内移动至岩棉上方预定位置处;

液压缸6工作,驱动钢针7下行,进而钢针7向下插入岩棉内,实现打孔,液压缸6反向工作,使得钢针7上行复位;重复上一步骤使得钢针7在水平面内移动,并在液压缸6驱动下下行打孔,从而依次完成岩棉上所有孔的成型;

升降电机31反向工作,带动载物台2下移,取下打孔完成的岩棉。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结构紧凑合理,实现了岩棉上打孔的自动化,从而便于其上后续的插针工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