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孔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70575阅读:14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孔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机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孔机构。



背景技术:

在机加工技术领域中,经常会用到冲孔设备对钣金件进行冲孔加工。现有的冲孔设备是在冲孔的时候,工件是直接放置在下模上,由冲头进行冲裁的。但是由于工件在冲孔时没有进行固定,工件受冲头的冲裁力的作用周边会翘起,影响冲裁力,造成冲孔处的毛刺增多。且对于写薄壁件,还会造成板面的变形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冲孔机构,该冲压机构在对工件冲孔前可以预先将工件固定在下模工作面上,避免其受冲裁力的影响发生翘起或变形。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冲孔机构,包括:上模、下模及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其中,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上模上端面上;上模位于下模的上方并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上、下移动,上模与下模之间设有冲头,冲头通过传动机构穿过上模与第二驱动机构连接并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上、下移动;上模相对于下模的一面设置有至少两根压柱,且压柱的高度大于冲头的高度,压柱分布在冲头的外周侧;下模设有与冲头相适配的冲裁孔且冲裁孔的轴心线与冲头的轴心线重合。

优选地,压柱的底部设有由橡胶材料制作而成的压头。

优选地,压头的直径大于压柱的直径。

优选地,冲头的轴向线与上模的轴心线重合。

优选地,压柱的数量为三根,三根压柱均匀分布在冲入的外周侧。

优选地,下模的上端面上设有用于对工件进行限位的限位柱。

本发明中,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上模上端面上;上模位于下模的上方并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上、下移动,上模与下模之间设有冲头,冲头通过传动机构穿过上模与第二驱动机构连接并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上、下移动;上模相对于下模的一面设置有至少两根压柱,且压柱的高度大于冲头的高度,压柱分布在冲头的外周侧;下模设有与冲头相适配的冲裁孔且冲裁孔的轴心线与冲头的轴心线重合。工作时,先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上模向下移动,使设置在上模上的压柱与工件接触并压制固定,然后再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冲头向下移动对工件进行冲裁。本发明利于上模和冲头的两次运动,先将工件固定在下模工作面上,再由冲头对工件进行冲裁,可有效避免工件受冲裁力的影响发生翘起或变形,减少了毛刺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冲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冲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冲孔机构,包括:上模1、下模2及第一驱动机构3和第二驱动机构4,其中,第二驱动机构4设置在上模1上端面上;上模1位于下模2的上方并由第一驱动机构3驱动上、下移动,上模1与下模2之间设有冲头5,冲头5的轴向线与上模1的轴心线重合,冲头5通过传动机构穿过上模1与第二驱动机构4连接并由第二驱动机构4驱动上、下移动;上模1相对于下模2的一面设置有三根压柱6,且三根压柱6的高度均大于冲头5的高 度,三根压柱6均匀分布在冲入5的外周侧;下模2设有与冲头5相适配的冲裁孔21且冲裁孔21的轴心线与冲头5的轴心线重合。

本实施例中,压柱6的底部设有由橡胶材料制作而成的压头61,且压头61的直径大于压柱6的直径,以提高压柱6与工件的接触面积,避免在工件表面造成压痕。模2的上端面上设有限位柱用于对工件进行限位。

本发明是这样工作的,先由第一驱动机构3驱动上模1向下移动,使设置在上模1上的压柱6与工件接触并压制固定,然后再通过第二驱动机构4驱动冲头5向下移动对工件进行冲裁。

本发明利于上模1和冲头5的两次运动,先将工件固定在下模2工作面上,再由冲头5对工件进行冲裁,可有效避免工件受冲裁力的影响发生翘起或变形,减少了毛刺的产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