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轴编码器拔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89584发布日期:2021-04-06 12:40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空心轴编码器拔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码器拆离专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空心轴编码器的拔除装置。



背景技术:

空心轴编码器(码盘)是一种将角位移转换成电信号的器件,使用时空心轴编码器的空心轴内穿装码盘轴,码盘轴的连接盘与电机转轴的非负荷端固定连接,以此测量电机的转速;其中空心轴编码器与码盘轴须牢固的连接,避免出现打滑而造成测量严重超差的情形。实际应用中,由于空心轴编码器长期处于随电机转轴一起转动的工作过程中,且受到工况现场粉尘、潮湿等的影响,易产生故障,因此,常需将码盘轴从空心轴编码器内拔除进行更换或修理,而粉尘、锈蚀等原因导致空心轴编码器与码盘轴难以分离,只能通过腐蚀性松动剂或敲击将其分离,但编码器内的将角位移转换成电信号进行输出的光栅部件是精密光电部件,不能经受大的震动或污染,上述腐蚀性松动或敲击的方法,极易造成编码器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心轴编码器拔除装置,这种装置可以解决现有的空心轴编码器与码盘轴难以分离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空心轴编码器拔除装置,包括码盘定位壳体和顶针螺杆,所述码盘定位壳体内设有对应于空心轴编码器的向下开口的半柱形的型腔,所述码盘定位壳体由顶壁、前壁、后壁和两个侧壁相围构成,所述前壁的下端位于所述型腔开口的下方,所述前壁上设有对应于所述空心轴编码器的空心轴轴孔的螺纹通孔,所述顶针螺杆插装在所述螺纹通孔和所述空心轴轴孔中将码盘轴顶出。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码盘定位壳体上设有操作提手。

进一步的:所述前壁的壁面为正方形,所述螺纹通孔位于所述前壁的中心处,所述前壁的边长尺寸大于所述空心轴编码器的外壳直径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顶壁的长度尺寸和所述后壁的长度尺寸均与所述前壁的边长尺寸相同,所述后壁的高度尺寸与所述侧壁的高度尺寸相同,均为所述前壁边长尺寸的一半,所述后壁上设有对应于所述螺纹通孔的半圆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型腔边沿至所述侧壁表面的最短距离为a,所述前壁的边长尺寸为所述空心轴编码器外壳的直径尺寸+2a。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装置包括码盘定位壳体和顶针螺杆,码盘定位壳体内设有对应于空心轴编码器的向下开口的半柱形的型腔,码盘定位壳体的前壁上设有对应于空心轴编码器的空心轴轴孔的螺纹通孔,码盘轴需要从空心轴编码器拆离时,只需将码盘定位壳体从下端套在待拆的空心轴编码器外,然后将顶针螺杆对准螺纹通孔慢慢旋入,即可将码盘轴从空心轴编码器中拆离,实际应用中,不需要外部能源的情况下,在1~2分钟内即可将空心轴编码器与其码盘轴分离,不但确保了编码器的不被损坏,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适合广泛使用。

2、由于码盘定位壳体上设有操作提手,可在顶针螺杆旋入螺纹通孔时,单手握住操作提手,起到固定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所示的空心轴编码器拔除装置,包括码盘定位壳体1和顶针螺杆2,码盘定位壳体1由顶壁1-3、相对设置的前壁1-1和后壁1-2、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1-4相围构成,码盘定位壳体1上设有操作提手3;码盘定位壳体1内设有对应于空心轴编码器的向下开口的半柱形的型腔b,码盘定位壳体1的前壁1-1为正方形板,码盘定位壳体1的前壁1-1的下端位于型腔开口的下方,顶壁1-3的长度尺寸和后壁1-2的长度尺寸均与前壁1-1的边长尺寸相同,后壁1-2的高度尺寸与侧壁1-4的高度尺寸相同,均为前壁1-1边长尺寸的一半,型腔b的边沿至侧壁1-4表面的最短距离为a,前壁1-1的边长尺寸为空心轴编码器外壳的直径尺寸+2a;本实施例的a为0.3厘米,前壁1-1的边长尺寸为6.4厘米;前壁1-1的中心设有对应于空心轴编码器4的空心轴轴孔的螺纹通孔k,后壁1-2上设有对应于螺纹通孔k的半圆开口,顶针螺杆2依次插装在螺纹通孔k、空心轴轴孔和半圆开口中时将码盘轴5顶出。

码盘轴需要从空心轴编码器拆离时,只需将码盘定位壳体从下端套在待拆的空心轴编码器外,然后将顶针螺杆对准螺纹通孔慢慢旋入,即可将码盘轴从空心轴编码器中拆离,实际应用中,不需要外部能源的情况下,在1~2分钟内即可将空心轴编码器与其码盘轴分离,不但确保了编码器的不被损坏,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适合广泛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空心轴编码器拔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码盘定位壳体和顶针螺杆,所述码盘定位壳体内设有对应于空心轴编码器的向下开口的半柱形的型腔,所述码盘定位壳体由顶壁、前壁、后壁和两个侧壁相围构成,所述前壁的下端位于所述型腔开口的下方,所述前壁上设有对应于所述空心轴编码器的空心轴轴孔的螺纹通孔,所述顶针螺杆插装在所述螺纹通孔和所述空心轴轴孔中将码盘轴顶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轴编码器拔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码盘定位壳体上设有操作提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心轴编码器拔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的壁面为正方形,所述螺纹通孔位于所述前壁的中心处,所述前壁的边长尺寸大于所述空心轴编码器的外壳直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心轴编码器拔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的长度尺寸和所述后壁的长度尺寸均与所述前壁的边长尺寸相同,所述后壁的高度尺寸与所述侧壁的高度尺寸相同,均为所述前壁的边长尺寸的一半,所述后壁上设有对应于所述螺纹通孔的半圆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心轴编码器拔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边沿至所述侧壁的表面的最短距离为a,所述前壁的边长尺寸为所述空心轴编码器外壳的直径尺寸+2a。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心轴编码器拔除装置,属编码器拆离专用工具技术领域,该空心轴编码器拔除装置,包括码盘定位壳体和顶针螺杆,所述码盘定位壳体内设有对应于空心轴编码器的向下开口的半柱形的型腔,所述码盘定位壳体由顶壁、前壁、后壁和两个侧壁相围构成,所述前壁的下端位于所述型腔开口的下方,所述前壁上设有对应于所述空心轴编码器的空心轴轴孔的螺纹通孔,所述顶针螺杆插装在所述螺纹通孔和所述空心轴轴孔中将码盘轴顶出。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现有的空心轴编码器与码盘轴难以分离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良;黄乐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