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行程万能虎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1863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行程万能虎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双行程万能虎钳涉及机械技术领域,适用于机械制造加工、修理行业作为装夹工具。
目前在机械制造和修理的夹持工具中,“虎钳”从十八世纪开始使用,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但就其结构而言,一直没有作重大的改进。这种虎钳主要由底座,固定钳体,活动钳体及其衬套,丝杠及其螺母,钳口和螺钉螺帽组成,它的不足之处是1,存在着外形不美观,体积大而且笨重;2,因为只有一个钳体运动,则存在着单行程速度慢的问题;3,钳口不能多用,特别是对圆形工作件存在着夹持工件不稳定,对锥面、斜面工件不能直接夹持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行程万能虎钳,这种虎钳的钳口具有双行程和开口度大(增大近一倍),能够稳定夹持圆形、方形、锥形、斜面等工件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双行程万能虎钳的构思(


图1)是由蜗杆(4),蜗轮(5),外活动钳体(6),丝杠(8),主体(18),可换钳座(14),特制螺钉(15),楔块(16),钳口(17),键(13、23),内活动钳体(19)和筒体(2),底座(1)组成,其装配连接是键(13)用M6螺钉固定连接在蜗轮(5)上,然后再将蜗轮置于主体(18)的槽内。键(23)放入外活动钳体(6)内,再将外活动钳体沿键(13)推入蜗轮和主体内,内活动钳体(19)沿键(23)推入外活动钳体(6)内,丝杠(8)安装在外活动钳体(6)上,並通过螺纹连接旋入内活动钳体(19)内,然后在外活动钳体(6)上安装止推环(10),並用M6×24mm的螺钉(9)固定连接在外活动钳体上,丝杠(8)的一端上有手柄(7),另一端上有止退盖(20),用M6×15mm的螺钉(21)固定连接在丝杠(8)上。将蜗杆(4)旋入蜗轮(5)内,用螺钉固定连接在主体(18)上。然后将筒体(2)放在底座(1)上,主体(18)放在筒体上,用压紧螺钉(24)压紧连接在底座上。
将两对称的可换钳体座(14)用内六角螺钉(11)固定连接在内、外活动钳体(6、19)上,通过特制螺钉(15)将楔块(16)钳口(17)固定连接在两对称的可换钳座(14)上,然后将防尘盖(22)用螺钉固定连接在内活动钳体上,即便构成双行程万能虎钳,其动作过程是1、松开外活动钳体(6)上的锁紧装置,转动丝杠(8)时(左旋),外活动钳体在丝杠的推力作用下沿键(13)向右运动,内活动钳沿键(23)向左运动(实现钳口张开),反之则合拢(夹持工件)。
2、当外活动钳体处于锁紧状态时,转动丝杠(8),内活动钳体(19)可向左或向右运动。
3、在钳口(17)夹持着工件时,若松开外活动钳体的锁紧装置可作以下两个运动(1),可推着外活动钳体沿键(13)向左或向右移动。(2),旋转蜗杆(4),因蜗轮(5)带动键(13),键(13)又带动内外活动钳体作180度内的任意旋转。
4、松开压紧螺钉(24)时,主体(18)带动内外活动钳体在底座(1)上作360度的任意旋转。
本实用新型双行程万能虎钳的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1、钳口的接触面可换为方形、圆形、锥形和斜面结构,具有稳定夹持各种不同形状的工件的特点;2,由于钳体在夹持工件的状态下能作进退和旋转运动,工作具有在一次装夹(工序)内完成任意方位(多工步)的加工要求,如铣削斜面,斜槽或在斜面上钻孔及在车床上车削多中心距的孔等优点;2,当转动手柄、即丝杠(8)也转动,可使内、外活动钳体作相对运动,即为双行程的运动,从而带动钳口作相对移动,这样便增大了近一倍的开口度,从而加快了装夹工件的过程,有利于车、铣、刨、钻、镗、钳等工种的工作,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外形美观的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行程万能虎钳的结构图。
本实用新型双行程万能虎钳的实施例是以生产钳口尺寸为125mm的双行程万能虎钳为例,详细说明其工艺加工连接是底座(1)采用HT200型铸坯,在车床上加工制成内锥孔为φ130mm,外锥孔为φ180mm,厚为30mm的底座,並在两端面上钻三个φ12mm的孔,通过压紧螺钉(3)安装在工件台上。筒体(2)用同样铸坯加工制成外圆为φ170mm,内孔为φ100mm,厚为20mm,将筒体(2)放在底座(1)上,用M12的螺钉固定连接。主体(18)用HT200型铸坯在刨床上加工制成φ170mm的底面,然后镗制成φ80mm的内孔,以及φ122×19.5mm的槽孔,两端面制成φ160mm,並钻孔攻M8×1mm的油咀螺纹(12),将主体(18)放在筒体(2)上,用压紧螺钉(24)固定连接。蜗杆(4)用45号钢在车床上加工制成总长为144mm,其模数为2,单头特性系数为13,中心距为60mm,螺纹长33.40mm,並车制止退槽为3mm,插H=8mm的内六方形。蜗轮(5)用HT200型铸坯,在车床上加工制成模数为2,特性系数为13,齿数为47,中心距为60mm,厚19.5mm的外圆,在端面上车制内孔为φ80mm,铣齿和插宽为22mm,深为3.3mm的键槽,並攻M6×6mm的螺纹,将蜗杆(4)旋入蜗轮(5)内,用螺钉固定连接在主体(18)上。
外活动钳体(6)用HT200型铸坯在车床上加工制成外圆为φ80mm和内孔为φ60mm,以及φ70mm和φ40mm的台阶孔,然后刨长为80mm,宽为40mm,高为10mm,並攻两个M12×20mm的螺纹和三个M6×16mm的丝,再铣宽22mm,深为5mm的键槽及10×10mm的长孔。手柄(7)用45号钢在车床上加工制成φ16×262mm的柄,穿入丝杠(8)的孔中。丝杠用调质为HB162~217的钢,在车床上加工制成T27×5mm的梯形螺纹,长为205mm,上面有φ40mm的台阶和φ32mm的外圆,其总长为290mm,一端上钻有φ16mm的孔,並在φ32mm处进行镀铬处理。止推环用45号钢车制成φ70mm的外圆φ32mm的内孔,厚度为10mm,並钻四个φ6.2mm的小孔。键(13、23)用45号钢在刨床上加工制成22×19.5×8mm和10×10×14mm的键。其装配连接是键(13)用M6的螺钉固定在蜗轮(5)上,键(23)放入外活动钳体(6)内,内活动钳体(19)通过键(23)和螺纹连接外活动钳体(6),丝杠(8)旋入内活动钳体(19)内,並在外活动钳体(6)上安装止推环(10)和用螺钉(9)固定,另一端安装止退盖(20)用螺钉(21)固定。可换钳座(14)用HT200型铸坯,在刨床上加工制成40×80×5mm的台阶和两块125×32×15mm的楔块座面,然后钻孔攻两个M10×15mm的内螺纹,另钻两个φ12.5mm的孔,楔块(16)用45号钢在刨床上加工制成长为125×15×33mm的面,然后铣R66mm的圆弧面,并钻两个φ10.5mm的孔。螺钉(15)用45号钢在车床上加工制成M10的螺纹,及R60mm的弧面,其柱头为φ20mm,铣宽为16mm及3mm的槽。钳口(17)用45号钢在刨床上加工制成长为125×8×33mm的面,然后刨八个90°×1mm的槽,车R66mm的圆弧面,铣R60mm宽16.5mm的长槽,並钻两个φ10.5mm的孔,要求90°×1mm的长槽淬火达到HRC为40~50度,並与楔块(16)组合后进行平磨钳口,其组装连接是,可换钳座(14)用螺钉(11)固定连接在内外活动钳体(6、19)上,楔块(16),钳口(17)通过螺钉(15)固定在钳座(14)上,同时另配方形、圆形、锥形、斜面楔块和钳口作为夹持不同形状的工件。轴端档板(20)用A3钢在车床上加制成外圆为φ26mm,厚度为4mm,钻沉头螺钉孔为φ6.2mm,用螺钉(21)固定连接在丝杠(8)的端面上,防尘盖(22)用A3钢在车床上加工制成φ51×1.5mm,安装在内活动钳体(19)上,压紧螺钉(24)为φ24×28mm,用于连接主体(18)和筒体(2)。螺钉(9、11、21)选用市售标准件,达到钳口夹紧力为23KN的技术标准。
权利要求1.一种双行程万能虎钳,由底座,筒体,活动钳体,钳口,丝杠组成,其特征是键(13)固定连接在蜗轮(5)上,蜗轮(5)置于主体(18)的槽内,键(23)放入外活动钳体(6)内,外活动钳体沿键(13)推入蜗轮和主体内,内活动钳体(19)沿键(23)推入外活动钳体(6)内,丝杠(8)安装在外活动钳体(6)上,并通过螺纹及旋入内活动钳体(19)内,可换钳体座(1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内、外活动钳体(6、19)上,钳口(17)和楔块(16)通过螺钉(15)固定在可换钳体座(14)中的虎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行程万能虎钳,由蜗杆,蜗轮,内、外活动钳体,丝杠、主体,可换钳体,楔块,钳口和键组成。适用于机械制造加工及修理行业作为装夹工具。钳口具有开口度大和双行程的特点,能够稳定夹持圆形、方形、锥形和斜面等工件,是一种造型美观,体积小、安装使用方便的虎钳。
文档编号B25B1/00GK2164954SQ93239028
公开日1994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21日
发明者王材清, 黄德崇 申请人:王材清, 黄德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