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轮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56569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棘轮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与棘轮扳手有关,特别是指能够快速将棘轮头组装于扳手本体上,以及从扳手扳体上卸除棘轮头,成为一种组装、替换都相当迅速与便利的棘轮扳手。
【背景技术】
[0002]扳手工具是常被用来转动螺栓、螺帽及其它难以用手转动的手工具。而扳手中又以棘轮扳手具有单向作动的功能,带给使用者在操作上相当大便利性。
[0003]一般常见的棘轮扳手主要是在扳手本体的一端开设有容置孔,在扳手本体所开设的容置孔是提供棘轮头以及棘齿组件容置,且棘轮头一端外露于容置孔外,另外在使用上盖盖合于容置孔另一孔端,上盖主要透过扣环将上盖固定于扳手本体上,或是采用螺丝穿锁上盖螺锁固定于扳手本体上。
[0004]由于棘轮头与棘齿组件平时都是处与啮合状态,在单向操作后的转动复位过程中,棘齿组件会相对棘轮头有跳齿、啮合的循环动作,相当磨耗棘轮头以及棘齿组件的齿。因此只须透过卸除扣环或螺丝而能从扳手本体取下上盖,而得以替换位于棘轮扳手容置孔内部棘齿组件或是棘轮头。
[0005]然而,上述所使用上盖虽然有封闭扳手本体容置孔,借以防止棘轮头、棘齿组件从扳手本体上脱离的功效,但是多了上盖配合扣环或螺丝固定于扳手本体上,确实会增加上盖成本的支出以及整体的重量。因此在讲宄低成本、轻量化又能维持产品效能的现今考虑情况下,实在有着改进棘轮扳手的需要。
[0006]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为了朝向轻量化、节省不必要的零组件,降低棘轮扳手制作成本等问题,凭借于该项产业多年所累积相关的学术知识与实务经验,进行相关产品的研宄及开发,并历经的多次实验及测试,而终于推出一种『棘轮扳手』改善上述缺失,以符合业界所需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棘轮扳手,改善前述现有技术使用上盖会有成本支出、增加整体重量,而又能提供快速拆卸进行维修。
[0008]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棘轮扳手,包括:一扳手本体,其一端具有一工作端,另设有一贯穿该工作端的容置孔,该容置孔用以组接棘齿组件,另于该容置孔孔壁凹设有一内环槽;一棘轮头,其组设于该扳手本体的容置孔,且该棘轮头周侧向外延伸有一外环部,并于该外环部上表面设有一抵顶面,该棘轮头进一步包括有一棘齿环部以及一端环部,且该棘齿环部以及该端环部分别连接成型于该外环部两侧;以及一 C扣环,该C扣环包括有一外径部、一内径部以及二扳动部,其中外径部与内径部同轴心相连接,该C扣环套设于端环部,且该外径部位于该内环槽内,而该内径部位于该棘轮头的外环部并卡抵于抵顶面上,而该二扳动部分别位于该C扣环两端,各该扳动部具有由容置孔孔壁方向朝向棘轮头方向的扳动面。
[0010]本实用新型的棘轮扳手,其中各扳动面由外径部朝内径部倾斜,以致该扳动部呈靠近内径部的尖端状。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善前述现有技术使用上盖会有成本支出、增加整体重量,而又能提供快速拆卸进行维修。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分解立体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棘轮头另一角度立体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状态立体示意图。
[0016]图4是本实用新型棘轮扳手局部剖面示意图。
[0017]图5是图3所示AA线段局部剖面示意图。
[0018]图6是本实用新型推抵C扣环左侧扳动部面示意图。
[0019]图中标号说明:
[0020]I 扳手本体
[0021]11工作端
[0022]12容置孔
[0023]13 内环槽
[0024]2 棘齿组件
[0025]3 棘轮头
[0026]31 外环部
[0027]32抵顶面
[0028]33棘齿环部
[0029]34端环部
[0030]4 C 扣环
[0031]41外径部
[0032]42内径部
[0033]43扳动部
[0034]44扳动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5]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棘轮扳手其包括:一扳手本体1,其一端具有一工作端11,另设有一贯穿该工作端11的容置孔12,该容置孔12用以组接棘齿组件2,另于该容置孔12孔壁凹设有一内环槽13 ;该内环槽13靠近容置孔12上方孔端的位置;一棘轮头3,其组设于该扳手本体I的容置孔12,且该棘轮头3周侧向外延伸有一外环部31,并于该外环部31上表面设有一抵顶面32,该棘轮头3进一步包括有一棘齿环部33以及一端环部34,且该棘齿环部33以及该端环部34分别连接成型于该外环部31两侧;以及一 C扣环4,该C扣环4包括有一外径部41、一内径部42以及二扳动部43,其中外径部41与内径部42同轴心相连接,该C扣环4套设于端环部34,且该外径部41位于该内环槽13内,而该内径部42位于该棘轮头3的外环部31并卡抵于抵顶面32上,而该二扳动部43分别位于该C扣环4两端,各扳动部43具有由容置孔12孔壁方向朝向棘轮头3方向的扳动面44。
[0036]关于本实用新型所能提供快速拆卸进行棘轮扳手的维护则请参阅图5至图6所示,可以透过工具(图式中未绘制工具,但以附图箭头表示相对该C扣环4施力方向)穿入容置孔12先推抵该C扣环4左侧的扳动面44,让附图原本位于内环槽13左侧扳动部43的外径部41脱离棘扳手本体I的内环槽13,以及内径部42脱离其卡抵棘轮头3的外环部31的抵顶面32,透过此方式得以让该C扣环4左侧扳动部43以及靠近左侧扳动部43的内、外径部41、42完全脱离,而该C扣环4其余部分得以顺势以抽拉方式脱离内环槽13以及,以利于后续更换、维护棘轮头3或棘齿组件2,以此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本实用新型并未限定C扣环4的拆卸顺序,因此使用工具拆卸C扣环4亦可先由右侧扳动部43进行,同样可让C扣环4脱离内环槽13。
[0037]另外,再请参阅图1所示,各扳动面44由外径部41朝内径部42倾斜,以致该扳动部43呈靠近内径部42的尖端状。
[003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003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关新型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提起申请。
【主权项】
1.一种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扳手本体,其一端具有一工作端,另设有一贯穿该工作端的容置孔,该容置孔用以组接棘齿组件,另于该容置孔孔壁凹设有一内环槽; 一棘轮头,其组设于该扳手本体的容置孔,且该棘轮头周侧向外延伸有一外环部,并于该外环部上表面设有一抵顶面,该棘轮头进一步包括有一棘齿环部以及一端环部,且该棘齿环部以及该端环部分别连接成型于该外环部两侧; 以及一 C扣环,该C扣环包括有一外径部、一内径部以及二扳动部,其中外径部与内径部同轴心相连接,该C扣环套设于端环部,且该外径部位于该内环槽内,而该内径部位于该棘轮头的外环部并卡抵于抵顶面上,而该二扳动部分别位于该C扣环两端,各该扳动部具有由容置孔孔壁方向朝向棘轮头方向的扳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摘图,所述各扳动面由外径部朝内径部倾斜,使该扳动部呈靠近内径部的尖端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棘轮扳手,其包括有扳手本体、棘轮头以及C扣环,扳手本体设置有容置孔,容置孔孔壁凹设有内环槽,棘轮头组设于容置孔,棘轮头周侧设有外环部,C扣环包括有内、外径部以及扳动部,其中外径部位于内环槽内,内径部位卡抵于外环部,而扳动部位于C扣环两端,各扳动部设有扳动面,透过工具各别推抵C扣环左或右侧扳动部的扳动面,让扳动部与靠近扳动部的内、外径部脱离内环槽与外环部,以利于后续更换棘轮头或棘齿组件。
【IPC分类】B25B13-46
【公开号】CN204565990
【申请号】CN201520051388
【发明人】陈怡富
【申请人】陈怡富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