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片材卷的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1639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制造片材卷的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片材卷的方法和设备。本发明具体涉及包括以下步骤的用于制造片材卷的方法和设备通过由压缩来结合多个叠置的纤维片材而形成层积片材;在所述层积片材的移动路径中蓄积所述层积片材,该层积片材在其连续方向上移动;以及缠绕所述层积片材。
背景技术
片材卷例如用作制造例如棉塞的吸收性物品的材料,并且在使用中被放卷。所述片材卷的制造过程包括通过由压缩来结合多个叠置的纤维片材而形成层积片材;在层积片材的移动路径中蓄积所述层积片材,该层积片材在其连续方向上移动;以及缠绕所述层积片材。层积片材的聚积包括通过沿可旋转辊的外周表面布置层积片材来形成层积片材的环。层积片材的缠绕包括在位于可旋转辊的下游侧的缠绕心轴上缠绕层积片材。应当注意,为了按正确的方式来缠绕层积片材,需要沿层积片材的厚度方向预先压缩所述层积片材。通过沿厚度方向预先尽可能多地压缩层积片材,层积片材将具有足够大的抗张强度以抵抗在层积片材的缠绕过程期间作用在层积片材上的张力(具体地说,沿层积片材的连续方向拉拽层积片材的张力)。(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实用新型JP-A-54-62398

发明内容
发明待解决的问题然而,通过压缩层积片材以及改善抗张强度,还增强了层积片材的刚性(刚度)。 层积片材的刚度的所述增强可能会在层积片材的蓄积和层积片材的缠绕中引起麻烦。例如,在层积片材的蓄积中,如果刚性太高,则当沿可旋转辊的外周表面布置时可能会不能正确地并且可能会不能轻易地弯曲层积片材。此外,在层积片材的缠绕中,如果刚性很高,则不能将层积片材顺利地缠绕到缠绕心轴上。本发明已经考虑到了所述问题,并且其目的是沿可旋转辊的外周表面布置层积片材同时抑制折曲现象,以及也通过将其恰当地缠绕到缠绕心轴上来缠绕层积片材,所述层积片材是通过由压缩来结合多个叠置的纤维片材而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主要方面是一种制造片材卷的方法,包括通过由压缩来结合多个叠置的纤维片材而形成层积片材;在层积片材的运动路径中蓄积在层积片材的连续方向上移动的该层积片材;以及,缠绕所述层积片材,其中层积片材的形成包括 执行第一压缩,其中按以下方式来压缩层积片材,以便多个第一区域和多个第二区域按交替方式沿连续方向设置,第二区域具有比第一区域更高的压缩度并且沿与连续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放置;以及,执行第二压缩,该第二压缩在第一压缩之后进行,其中按以下方式来压缩层积片材,以便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压缩至少第一区域,其中层积片材的蓄积在第一压缩之后执行,包括通过沿可旋转辊的外周表面布置层积片材来形成层积片材的环,并且其中层积片材的缠绕在第二压缩之后执行,包括将层积片材缠绕在位于所述可旋转辊下游侧的缠绕心轴上。参照附图并在说明书中阐明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发明的有益效果根据发明的方面,可沿可旋转辊的外周表面来设置层积片材,同时可抑制折曲现象并且可以通过恰当地缠绕在缠绕心轴上来缠绕所述层积片材,所述层积片材是通过由压缩来结合多个叠置纤维片材而形成的。


图1是示出片材卷1的外形和应用的示意图。
图2是该片材卷1的制造步骤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纤维片材制造设备10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主制造步骤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主制造步骤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主制造设备20的示意图。
图7A是压辊23a和23b的主视图。
图7B是示出上压辊23a的外周表面的示意图。
图7C是沿图7B中的线A-A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8是示出形成在花纹辊2 和Mb的外周表面上的花纹的示意图。
图9是第二蓄积器25的侧视图。
图10是示出缠绕机构沈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在第一压花步骤中形成的层积片材7的示意图。
图12是其中已经发生脱层的层积片材7的横截面图。
图13是示出在第二压花步骤中形成的层积片材7的示意图。
图14A到14E是示出在置换操作期间缠绕机构沈的各部分的示意图
图15是示出主制造设备20的变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至少将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公开以下方面。首先,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的制造片材卷的方法,包括通过由压缩来结合多个叠置的纤维片材而形成层积片材;在所述层积片材的运动路径中,蓄积沿层积片材的连续方向移动的所述层积片材;以及缠绕所述层积片材;其中,所述层积片材的形成包括执行第一压缩,在该第一压缩中按以下方式压缩所述层积片材,以便多个第一区域和多个第二区域在所述连续方向按交替方式设置,该第二区域具有比该第一区域更高的压缩度并且沿与所述连续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放置;以及执行第二压缩,该第二压缩在所述第一压缩之后执行,在该第二压缩中按以下方式压缩所述层积片材,以便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中压缩至少所述第一区域;其中,所述层积片材的蓄积在所述第一压缩之后执行,包括通过沿可旋转辊的外周表面设置所述层积片材来形成所述层积片材的环;以及其中,所述层积片材的缠绕在所述第二压缩之后执行,包括将所述层积片材缠绕到位于所述可旋转辊的下游侧的缠绕心轴上。利用这样的制造片材卷的方法,因为在第一压缩中沿层积片材的连续方向间歇地设置的第二区域在第一压缩后变成弯曲的起始点,所以,层积片材可被适当地沿可旋转辊的外周表面设置并且还可被适当地缠绕在缠绕心轴上。结果,可以沿可旋转辊的外周表面设置层积片材,同时抑制了折曲现象,并且从而可以适当地缠绕层积片材。此外,在上述制造片材卷的方法中,在所述第一压缩中,可如此形成所述层积片材,其中按交替方式在所述连续方向设置相当于第一区域的多个低压缩区域和相当于第二区域的多个高压缩区域,并且其中将未被压缩的未压缩区域设置在所述交叉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在所述情况中,赋予了层积片材以能够沿连续方向适度伸展和收缩的延伸性,并且从而当沿可旋转辊的外周表面设置该层积片材时可以有效地抑制上述折曲现象。此外,在上述制造片材卷的方法中,设置在所述层积片材的所述交叉方向的两个端部的所述未压缩区域的每一个在所述交叉方向上的长度,可小于或等于所述层积片材在所述交叉方向上的长度的四分之一。当满足长度之间的所述关系时,高压缩区域和低压缩区域中的每一个将按以下方式设置在层积片材上,以便为每个区域提供有效发挥作用的优选的空间量。此外,在上述制造片材卷的方法中,所述多个纤维片材的每一个可由多个纤维块组成,所述低压缩区域在所述连续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多个纤维块的平均长度的0. 3倍并且小于或等于所述平均长度。在所述情况中,因为层积片材具有适当的抗张强度,即使层积片材被沿其连续方向移动同时给层积片材施加张力,层积片材也可以避免撕裂(其中层积片材沿连续方向撕裂的现象)或者纤维脱落(其中纤维以如下方式脱落的现象,以致层积片材的表面翻松)。此外,在上述制造片材卷的方法中,可在所述第一压缩之后并且在执行所述第二压缩之前,执行所述层积片材的蓄积。如果在第二压缩之前沿可旋转辊的外周表面布置层积片材,则会在层积片材的第二区域中出现脱层(稍后将描述的脱层)。结果,暂时恢复了第二区域中的延伸性(可拉伸的柔性),并且从而当沿可旋转辊的外周表面布置层积片材时可以更为有效地抑制折曲现象。此外,还可以获得一种用于制造片材卷的设备,其包括层积片材形成部,该层积片材形成部通过由压缩来结合多个叠置的纤维片材而形成层积片材;蓄积部,该蓄积部在所述层积片材的移动路径中蓄积在层积片材的连续方向移动的所述层积片材;以及缠绕部,该缠绕部缠绕所述层积片材;其中,所述层积片材形成部包括第一压缩部,该第一压缩部按以下方式压缩所述层积片材,以便多个第一区域和多个第二区域在所述连续方向按交替方式设置,该第二区域具有比该第一区域更高的压缩度并且沿与所述连续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放置;以及第二压缩部,该第二压缩部位于所述第一压缩部的下游侧,并且按以下方式压缩所述层积片材,以便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中压缩至少所述第一区域;其中,所述蓄积部位于所述第一压缩部的下游侧,并且包括可旋转辊,该可旋转辊通过沿其外周表面设置所述层积片材来形成所述层积片材的环;以及其中,所述缠绕部位于所述第二压缩部的下游侧,并且包括将所述层积片材缠绕到其上的缠绕心轴。利用该用于制造片材卷的设备,可以获得上述优越效果,并且从而可以沿可旋转辊的外周表面布置层积片材,同时抑制了折曲现象,并且可以通过恰当地缠绕到心轴上来缠绕层积片材。此外,在上述用于制造片材卷的设备中,所述第一压缩部可以是一对压辊,该对压辊在其之间夹住所述多个纤维片材的同时进行转动,以及在该对压辊之中,在一个压辊的外周表面上,可沿所述一个压辊的圆周方向间歇地设置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从所述外周表面上突出并且沿所述一个压辊的旋转轴延伸。利用所述设备,可以轻易地形成如下层积片材,其中多个第一区域和多个第二区域按交替方式沿连续方向布置。===片材卷 1 ===首先,描述片材卷1。如图1所示,片材卷1是包括例如人造丝和棉的纤维的被缠绕成卷形物的片材(具体地说,稍后描述的层积片材7)。图1是示出片材卷1的外形和应用的示意图。根据本实施例描述了片材卷1的构造,缠绕长度(被缠绕以便制造出片材卷 1的片材的长度)为大约135m,缠绕直径(外径)为大约800mm并且宽度(沿与连续方向交叉的方向的长度)为大约50mm。上述片材卷1例如被用作制造例如棉塞的吸收性材料时的材料(坯料)。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沿其连续方向放出片材卷1并且将放出的部分切割成翎形状以形成片材块 2。在将绳带8缝合到片材块2上的情况中,压缩片材块2并且成形为子弹形,并且从而制造出图1中所示的棉体3。棉体3具有合适的吸收率并且例如被用作棉塞。注意到,绳带8 用于在使用过棉塞之后从阴道腔中取出棉塞(即,棉体3)。《制造片材卷1的方法》其次,参见图2来描述制造片材卷1的方法。图2是示出片材卷1的制造步骤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片材卷1的制造步骤包括纤维片材制造步骤S001、主制造步骤S002 和收集步骤S003。以下将描述每一步骤。<纤维片材制造步骤>纤维片材制造步骤是其中制造作为片材卷1的组成元件的纤维片材6的步骤。该步骤通过图3中所示的纤维片材制造设备10来执行。图3是示出纤维片材制造设备10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纤维片材制造设备10包括梳理机11、聚集装置12、加压装置13和第一蓄积器14。梳理机11打开具有茧形的纤维垛4,从纤维垛4纺织出纤维块并且连续地提供由纤维块组成且具有薄织物形状的纤维网5。纤维网5被从形成于梳理机11的外壳中的开口 Ila连续地排出(参见图幻。利用根据本实施例的纤维网5,纤维网5的各部分的重量 (单位面积中包含的纤维块的总重量)是基本上均勻的,并且其具体地说为大约3. 5g/m2。 纤维网5的宽度为大约1400mm。就构成纤维网5的纤维块而言,平均长度为大约38mm,并且平均纤度为大约3. 3dtex。此时,平均长度(平均纤度)是构成纤维网5的纤维块的长度 (纤度)的分布范围内最频繁的长度(纤度)。应当注意,因为纤维块在纤维网5中的定向是沿纤维网5的连续方向排列的,所以,纤维网5相对于沿连续方向的张力要比相对于沿宽度方向(与连续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张力更坚固。聚集装置12通过沿纤维网5的宽度方向挤压而收集从梳理机11连续地供给的纤维网5。聚集装置12具有导向板12a,导向板1 按以下方式左右成对地设置,以便当从平面图中观察时它们形成基本上的Y形(参见图幻。聚集装置12通过利用牵引装置(未显示)按以下方式拉拽从梳理机11供给的纤维网5来收集纤维网5,以使纤维网经过导向板 1 之间。具体地说,因为导向板1 之间的空间在纤维网5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比移动方向的上游侧的空间窄,所以,当经过导向板1 之间时纤维网5被沿宽度方向折叠而形成褶层(折叠)(参见图3)。结果,当纤维网5已经经过导向板1 之间时,纤维网5的宽度将减小到大约50mm。如以上已经描述的,因为纤维网5相对于沿连续方向的张力很坚韧,即使沿纤维网5的连续方向施加张力同时聚集装置12收集纤维网5,也可以在不撕裂纤维网5 的情况下拉拽纤维网5。挤压装置13通过沿厚度方向压缩被收集的纤维网5来形成纤维片材6。挤压装置 13设有图3中所示的成对的上压辊13a和下压辊13b,并且通过使纤维网5夹在压辊13a、 1 之间地转动压辊13a、i;3b中的每一个来压缩纤维网5,以从而由纤维网5形成预定厚度的纤维片材6。通过本实施例的挤压装置13,形成了重约110g/m2且宽约50mm的纤维片材 6。此时,因为纤维片材6是通过压缩纤维网5所形成的片材,所以,其组分类似于纤维网5 的组分。就是说,纤维片材6是由多个纤维块组成的,并且所述多个纤维块的平均长度和平均纤度与上述的值相同。应当注意,在本实施例中,上压辊13a是具有光滑外周表面的光面辊,而下压辊1 是具有如下外周表面的不平坦辊,在该外周表面中,沿圆周方向交替地设置有凹坑和凸起。因此,所收集的纤维网5可以被轻易地压缩至预定厚度。注意到,下压辊 1 还可以是具有滚花外周表面的辊。在所述情况中,可以形成具有适当柔性的纤维片材 6。替代地,两个压辊13a和1 可以都为光面辊。第一蓄积器14暂时蓄积从挤压装置13连续地供给的纤维片材6,并且恰当地送出所蓄积的纤维片材6。如图3所示,第一蓄积器14将纤维片材6输入到顶部敞开的盒子 14a中,并且通过设置在盒子1 中的输送器14b送出纤维片材6。现在,纤维片材6被输入盒子14a的速度(即,纤维片材6从挤压装置13供给的速度)大于纤维片材6从盒子1 输出的速度。因此,纤维片材6将按松弛方式蓄积在盒子14a中。第一蓄积器14具有在例如由于故障而造成加工被中断或者下游步骤中的加工速度下降的情况中起到缓冲器作用的结构。应当注意,通过传感器(未显示)来监控盒子14a中纤维片材6蓄积的量。通过根据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调节纤维片材6的送出速度(确切地说,当如下所述地将纤维片材 6拉入到第一压花机构23中时的拉入速度)来控制蓄积的量。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多个上述结构的纤维片材制造设备10(具体地说,八个设备)。所述多个纤维片材制造设备10同步并且将纤维片材6供给至下游步骤(即,主制造步骤)。就是说,由多个纤维片材制造设备10所制造的多个(八个)纤维片材6移动到主制造步骤。<主制造步骤>主制造步骤是由从多个纤维片材制造设备10所供给的多个(八个)纤维片材6 来制造出片材卷1的步骤。换句话说,在当前步骤中所获得的制造片材卷1的方法相当于本发明的制造片材卷1的方法。如可以在图4中看到的那样,通过主制造设备20 (片材卷 1的制造设备的说明性实例)来执行该当前步骤。图4是示出主制造步骤的示意图。将通过以下说明来概括地阐明主制造步骤。
在当前步骤中,首先,多个纤维片材6中的每一个沿其连续方向朝主制造设备20 移动。然后,多个纤维片材6在被输入到主制造设备20中之前被重叠。其后,由所述多个纤维片材6形成重约880g/m2的层积片材7。所形成的层积片材7在设备内部沿其连续方向(层积片材7的纵向方向并且在图4中以“MD方向”表示)移动。在这期间,张力沿连续方向被施加到层积片材7上。在适当的时候,在移动路径的末端(下游端)将层积片材 7缠绕到缠绕心轴21上。本实施例的缠绕心轴21是外径为大约85mm的圆柱体。然后,在将层积片材7缠绕成预定缠绕直径的点处切断层积片材7。最后,当临时固定所缠绕的层积片材7的切断端部并且从缠绕心轴21上移除层积片材7时,完成了片材卷1。稍后将在标题为“本实施例的主制造步骤”的部分中描述主制造步骤和主制造设备20 的详情。<收集步骤>收集步骤是通过吊夹(未显示)来夹住并抓取在主制造步骤中制造出的片材卷1 的步骤,将抓取片材卷1的吊夹输送到预定的蓄积地点,并且在所述蓄积地点将片材卷1从吊夹上释放下来以便堆垛片材卷1。===本实施例的主制造步骤===其次,将详细描述本实施例的主制造步骤。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主制造步骤包括压缩步骤soil、蓄积步骤SO12和缠绕步骤SO13,在压缩步骤SOll中,通过由压缩来结合多个叠置的纤维片材6以形成层积片材7,在蓄积步骤S012中,在层积片材7的移动路径中蓄积沿其连续方向移动的层积片材7,在缠绕步骤S013中,缠绕所述层积片材7。图5是示出主制造步骤的流程图。通过操纵上述相应步骤的上述主制造设备20的相应机构来执行上述步骤。在下文中,将描述主制造步骤中的每个步骤。注意到,在以下说明中,相当于其中纤维片材6及层积片材7延续的连续方向的方向和其中片材中的每一个移动的移动方向被称为“MD方向”,并且相当于与连续方向交叉的各片材的宽度方向的方向被称为“CD方向”。《压缩步骤》通过作为图6中所示的主制造设备20的层积片材形成部的说明性实例的压缩装置22来执行本步骤。图6是示出主制造设备20的示意图。压缩步骤SOll进一步被分为两个步骤,并且包括相当于首先执行的第一压缩的第一压花步骤Slll和相当于然后执行的第二压缩的第二压花步骤S112 (参见图5)。<第一压花步骤>第一压花步骤是这样的步骤,其中对多个纤维片材6执行压缩压花加工,以便通过结合多个叠置的纤维片材6来形成层积片材7,并且通过图6中所示的第一压花机构23 来执行该步骤。第一压花机构23是第一压缩部的说明性实例,并且具体地说是成对的上压辊23a 和下压辊23b (参见图6)。通过将多个纤维片材6夹在该对压辊23a、2 之间,压辊23a、 23b中的每一个围绕沿CD方向放置的旋转轴2 旋转。结果,压缩并结合多个纤维片材6, 并且形成层积片材7。应当注意,当压辊23a、2!3b在其之间夹着多个纤维片材6地转动时, 压辊23a、23b中的每一个使其外周表面(具体地说,稍后描述的大直径部分23c的外周表面)摩擦位于最外面位置(上侧和下侧)处的纤维片材6。在这期间,蓄积在各第一蓄积器14的盒子14a中的纤维片材6被从盒子14a中拉出,沿MD方向移动到下游侧,并且被拉到压辊23a、2 之间。如图7A所示,描述了压辊23a、23b中的每一个的构造,压辊23a、23b中的每一个具有外径彼此不同的大直径部分23c和小直径部分。图7A是压辊23a和2 的主视图。大直径部分23c沿压辊23a、23b中每一个的⑶方向位于中央部分。小直径部分23d沿CD方向位于各个端部,并且其外径小于大直径部分23c的外径。对于压辊23a、23b中的每一个, 大直径部分23c沿CD方向的长度是不同的。详细说明,上压辊23a的大直径部分23c沿CD 方向上的长度比纤维片材6的宽度稍短,并且下压辊23b的大直径部分23c沿CD方向上的长度比纤维片材6的宽度稍长。当多个纤维片材6经过压辊23a和2 之间时,多个纤维片材6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被压辊23a和23b的大直径部分23c压缩,而沿宽度方向离各端部预定长度的范围保持未被压缩。此外,下压辊23b的大直径部分23c具有光滑的外周表面。另一方面,上压辊 23a (相当于一对压辊23a、23b中的一个压辊23a)的大直径部分23c具有其上形成有规则花纹的外周表面。如图7B和7C所示,描述了上压辊23a的大直径部分23c的外周表面上的所述花纹,沿上压辊23a的圆周方向间歇地设置有从外周表面上突出并且沿上压辊23a 的旋转轴2 延伸的突出部分23f。图7B是示出上压辊23a的外周表面的示意图。图7C 是沿图7B中的线A-A截取的横截面图。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突出部分23f是基本上矩形的(参见图7B),并且当在侧视图中观察时,突出23f是基本上梯形的(参见图7C)。详细地说明突出部分23f的尺寸,突出的量为大约1. 5mm,沿压辊23a的圆周方向的长度为大约 6mm,沿圆周方向的顶面的长度为大约2mm并且沿旋转轴2 的长度为大约40mm。上述构造的突出部分23f在沿旋转轴23e的方向(即,CD方向)从大直径部分23c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并且在突出部分23f之间以大约15mm的间隔间歇地设置。稍后将描述上述结构的第一压花机构23的操作和在第一压花步骤中形成的层积片材7。〈第二压花步骤〉第二压花步骤是这样的步骤,其在第一压花步骤之后被执行并且执行压缩压花步骤,并且为了形成预定厚度的层积片材7,在第一压花步骤中形成的层积片材7上应用压缩压花加工,该压缩压花加工不同于第一压花步骤中的压缩压花步骤。该步骤是缠绕步骤的准备步骤并且为了正确地缠绕层积片材7而被执行。换句话说,在缠绕层积片材7的步骤中,层积片材7,具体地说,沿径向方向位于外侧的那部位经受沿圆周方向(即,沿层积片材7的连续方向)作用的张力。如果层积片材 7不具有抵抗所述张力的足够大的抗张强度,则层积片材7可能沿MD方向撕裂并且可能由于张力而在层积片材7的表面上出现卷缩。另一方面,层积片材7中的抗张强度当其沿厚度方向被进一步压缩时变得更高。因此,在缠绕步骤之前,沿厚度方向压缩在第一压花步骤中形成的层积片材7,以便形成具有减小厚度的层积片材7。结果,层积片材7具有抵抗张力的足够的抗张强度。通过图6中所示的第二压花机构M来执行第二压花步骤。第二压花机构M是第二压缩部的实例,并且具体地说是成对的上花纹辊2 和下花纹辊24b (参见图6)。该对花纹辊Ma、24b位于一对压辊23a、23b的下游侧,并且使层积片材7夹在花纹辊Ma、24b之间,花纹辊Ma、Mb中的每一个围绕沿CD方向放置的旋转轴2 转动。结果,形成了预定厚度的层积片材7。应当注意,花纹辊Ma、24b与稍后描述的缠绕机构沈同步,并且其转速与在缠绕步骤缠绕层积片材7的缠绕速度相同。花纹辊Ma、Mb中的每一个按与压辊23a、2!3b相同的方式具有位于⑶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大直径部分和位于花纹辊Ma、Mb中的每一个的CD方向上的各端部的小直径部分。因为在花纹辊Ma、Mb中的每一个的大直径部分的CD方向上的长度比层积片材7 的宽度稍长,所以,当层积片材7经过该花纹辊Ma、24b之间时,所述大直径部分基本上接触层积片材7的表面的整个区域。就是说,第二压花机构M在层积片材7的基本整个区域上应用压缩压花加工。花纹辊Ma、Mb中的每一个的大直径部分的外周表面具有图8中所示的格子花纹。图8是示出花纹辊2 和Mb的外周表面上形成的花纹的示意图。阐明所述花纹,当在平面图中察看时各自具有基本上方形形状的突出部分24d按以下状态勻称地设置在外周表面的整个区域中,在该状态中,其侧面中的每一个相对于该花纹辊Ma、Mb的圆周方向倾斜大约45度。注意到,突出部分Md的所述侧面之一为大约2. 3mm,并且在突出部分 24d之间形成大约Imm的间隙。在第二压花步骤中,利用上述结构的第二压花机构M,形成了厚度比在第一压花步骤中所形成的状态稍微减小的层积片材7。然后,维持在第二压花步骤中所形成的层积片材7的厚度,直到通过缠绕层积片材7来制造片材卷1的步骤。另一方面,起到例如棉塞的吸附物件的坯料作用的片材卷1需要合适的吸收率(液体吸收率),并且所述吸收率取决于组成片材卷1的层积片材7的厚度。因为所述原因,为了获得期望的吸收率,在第二压花步骤中,将层积片材7压缩到与所期望的吸收率相当的厚度。稍后将描述第二压花机构M的操作和在第二压花步骤中形成的层积片材7。《蓄积步骤》该步骤是通过第二蓄积器25来执行的,该第二蓄积器25是主制造设备20的蓄积部的说明性实例(参见图6)。第二蓄积器25位于第一压花机构23的下游侧并且位于第二压花机构M的上游侧。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压花步骤Slll之后并且在第二压花步骤S112之前来执行蓄积步骤。(参见图5)第二蓄积器25包括作为可旋转辊的说明性例子的浮动辊2 和固定辊2 (参见图6)。浮动辊2 是位于第一压花机构23的下游侧并且围绕沿CD方向放置的旋转轴2 旋转的辊。在本实施例中,在MD方向上按对齐方式设置多个浮动辊25a。如图9所示,浮动辊25a中每一个的旋转轴25c固定到支架25d上。图9是第二蓄积器25的侧视图(在MD 方向察看)。配重构件25f经由连接皮带2 连接到支架25d上。连接皮带2 被悬挂在升降杆25g上,并且支架25d和配重构件25f从该升降杆25g悬挂下来。此外,所述升降杆 25g可以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并且可以通过控制配重构件25f的负载与施加到层积片材7 上的张力之间的平衡来实现该上下移动。详细说明,层积片材7沿各浮动辊2 的外周表面设置,并且浮动辊25a由于配重构件25f而稍微向上提起。因此,张力被施加到沿浮动辊25a的外周表面设置的层积片材 7上。张力的大小取决于层积片材7在第二压花机构M的下游侧移动的移动速度。例如, 在从稳定操作切换到置换操作的期间(稍后将描述稳定操作和置换操作),如果第二压花机构M停止(即,如果花纹辊Ma、24b的转动停止),则位于夹在花纹辊Ma、24b之间的位置的下游侧的层积片材7的那部分将停止。结果,上述张力减小。升降杆25g当张力小于配重构件25f的负荷时上升,并且当张力大于配重构件25f的负荷时下降。通过升降杆25g的所述运动,各浮动辊2 与支架25d—起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固定辊2 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浮动辊2 的下方,并且围绕沿⑶方向设置的旋转轴旋转。此外,还设置了多个固定辊25b以沿MD方向对准。上述结构的第二蓄积器25通过沿各浮动辊2 和各固定辊25b的外周表面布置层积片材7来形成层积片材7的环7a。(即,浮动辊25a以沿其外周表面设置的层积片材 7形成环7a)。结果,沿MD方向移动的层积片材7将沿其移动路径以环7a的长度(以下简称环量)被蓄积。就是说,蓄积步骤是这样的步骤,其中通过形成环7a来临时性在移动路径中蓄积层积片材7,所述环7a是通过沿浮动辊2 和固定辊2 的外周表面布置沿MD方向移动的层积片材7所形成的。此时,层积片材7的环7a是层积片材7被沿浮动辊25a的外周表面布置成基本上Ω形的那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多个浮动辊2 沿MD方向排列,所以,沿MD方向形成了多个(在该实施例中,为六个)环7a(参见图6)。所述多个环7a的总的环量相当于被第二蓄积器25蓄积的层积片材7的总蓄积量。此外,第二蓄积器25通过向上和向下移动升降杆25g来向上和向下移动各个浮动辊25a。详细地,各浮动辊2 在固定辊2 所处的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处向上大约400mm的位置(以下简称为下止点)、和固定辊2 所处的位置处向上大约1600mm的位置(以下简称上止点)之间的范围内上下移动。通过浮动辊25a的所述上下移动,环7a的环量,S卩,层积片材7的蓄积量变化。换句话说,通过浮动辊2 的上下移动,可以改变沿移动路径蓄积层积片材7所经过的时间(以下简称蓄积时间)。应当注意,沿MD方向移动同时沿浮动辊2 和固定辊2 的外周表面布置的层积片材7的移动速度和缠绕层积片材7的速度相同。《缠绕步骤》该步骤是在第二压花步骤之后通过主制造设备20的缠绕机构沈来执行的(参见图6)。缠绕机构沈作为缠绕部的实例之一给出并且位于第二压花机构M的下游侧。如图 10所示,缠绕机构沈包括转盘27、缠绕心轴21、切刀28、带材施加机四和推动辊30。图 10是缠绕机构沈的示意图。回转台27是围绕沿⑶方向设置的中心轴27a旋转的盘形构件。缠绕心轴21位于浮动辊2 和第二压花机构M的下游侧,并且被安装到沿CD方向从回转台27的表面上伸出的缠绕心轴销27b上。缠绕心轴销27b在来自旋转机构(未显示)的驱动力作用下按整体方式与缠绕心轴21 —起转动。结果,层积片材7被缠绕到缠绕心轴21上,并且层积片材7被缠起。本实施例的回转台27具有两个缠绕心轴销27b,并且各缠绕心轴销27b安装有缠绕心轴21。当层积片材7被缠绕到缠绕心轴21之一上时,另一缠绕心轴21处于备用状态(其中未缠绕层积片材7的状态)。注意到,两个缠绕心轴21相互间隔开了与沿回转台27的旋转方向上旋转大约180度的量相当的距离。此外,缠绕心轴21的转速(即,缠绕层积片材7时的缠绕速度)可以变化。此外,回转台27设有沿旋转方向基本上位于两个缠绕心轴销27b中间的辊轴27c,并且导辊27d由辊轴27c按可自由转动的方式支承(参见图10)。在导辊27d的外周表面上,层积片材7布置到在其上缠绕有层积片材7的缠绕心轴21的上游侧。在所述状态中, 导辊27d按以下方式来限制层积片材7的移动方向,以便层积片材7朝缠绕心轴21行进并且还通过弯曲层积片材7而在层积片材7上施加张力。当层积片材7被缠绕到缠绕心轴21上时,切刀观从层积片材7上间隔开,并且在层积片材7已经缠绕预定长度的阶段,接触层积片材7并且切割层积片材7。在置换缠绕心轴21时(即,在缠绕步骤S013中断时),带材施加机四通过胶带将层积片材7的上端部(具体地说,由于切割层积片材7而重新变为上游侧部分的那部分)附接到已经处于备用状态的缠绕心轴21的外周表面上。当切刀观切割层积片材7时,推动辊30和切刀观一起夹住层积片材7,并且当带材施加机四将层积片材7附接到缠绕心轴21上时,将层积片材7的上游端部推靠到缠绕心轴21的外周表面上(参见图14B和14C)。如图10所示,推动辊30被可旋转地支承在臂30a的前端部分处,并且臂30a可以围绕摆动轴30b摆动,层积片材7设置靠在该摆动轴 30b 上。利用所述结构的缠绕机构沈,缠绕机构沈的每个部分协作以执行缠绕步骤,其中将层积片材7缠绕到缠绕心轴21上,并且当缠绕步骤中断时,置换缠绕心轴21并且执行将层积片材7缠绕到处于备用状态的缠绕心轴21上的设置。《主制造设备20的操作实例》现在,将描述主制造设备20的说明性操作。以下说明将分为按预定缠绕速度缠绕层积片材7期间的操作实例(以下简称为稳定操作)的说明和从层积片材7的缠绕中断直到置换缠绕心轴21之后恢复缠绕的操作实例(以下简称置换操作)的说明。<稳定操作>在稳定操作中,在缠绕步骤中以大约54m/min的缠绕速度来缠绕层积片材7。换句话说,在主制造设备20中,层积片材7沿MD方向移动的速度和缠绕速度相同。此外,在稳定操作期间,主制造设备20的各部分处于图6中所示的状态。详细说明,在第二蓄积器25 中,为了使浮动辊2 中的每一个静止在下止点处,施加到沿浮动辊2 的外周表面设置的层积片材7上的张力和配重构件25f的负荷处于平衡状态。在缠绕机构沈中,切刀观和带材施加机四中的每一个位于从层积片材7间隔开的位置处。在所述状态中,将叠置的多个纤维片材6输入到主制造设备20中。在主制造设备20中,首先执行第一压花步骤。就是说,将多个纤维片材6拉入到处于旋转状态的一对压辊23a、2;3b之间。在这时候,在压辊23a、23b的大直径部分23c之间夹住并压缩多个纤维片材6沿CD方向(与连续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的中央部分。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多个纤维片材6沿CD方向的两个端部都保持未压缩。结果,在已经被压缩的部分处结合多个叠置的纤维片材6,并且从而形成图11中所示的层积片材7。图11是示出在第一压花步骤中形成的层积片材7的示意图。阐明以上所述的层积片材7,如图11 所示,被压缩的压缩区域7m沿CD方向设置在中央部分处,并且未被压缩的未压缩区域7η 沿⑶方向设置在两端部分处。此外,多个纤维片材6沿⑶方向上的中心部分在MD方向上以规则间隔处被设置在上压辊23a的大直径部分23c上的突出部分23f推压而进一步被压缩。结果,在层积片材7的压缩区域7m中,沿MD方向(连续方向)交替地设置压缩度彼此不同的两个区域(参见图11)。详细说明,通过第一压花步骤,形成了带有沿MD方向交替地布置的低压缩区域7p 和高压缩区域7q的层积片材7。低压缩区域7p是相当于第一区域的区域(被用于与如下所述的第二区域进行比较的概念)。高压缩区域7q相当于具有比第一区域的压缩度高并且沿⑶方向布置的第二区域。此时,压缩度表示单位体积中包含的纤维块的数量(即,纤维密度)在压缩前后的变化程度,并且具体地说表示压缩前后的厚度的变化量。应当注意,在本实施例中,低压缩区域7p的厚度为大约13mm,并且高压缩区域7q的厚度为大约2mm。如以上已经描述的那样,第一压花步骤是形成层积片材7的步骤,其中沿MD方向交替地设置多个低压缩区域7p和多个高压缩区域7q。在本实施例中,层积片材7按以下方式形成,以便低压缩区域7p沿MD方向的长度(大约15mm)大于或等于构成每个纤维片材6的多个纤维块的平均长度(大约38mm)的0. 3倍,并且小于或等于该平均长度。当低压缩区域7p的长度在上述范围内时,沿MD方向定向的纤维块在低压缩区域7p中将进一步相互牢固地结合,并且从而改善了层积片材7沿MD方向抵抗张力的抗张强度。结果,即使沿MD方向移动层积片材7同时在层积片材7上施加张力,仍然可以防止层积片材7的撕裂和层积片材7的表面上的纤维脱落。注意到,虽然低压缩区域7p的长度不限于上述范围, 但是例如当形成重为400g/m2到1200g/m2的层积片材7时,优选所述长度在上述范围内。此外,在本实施例的第一压花步骤中,如此形成层积片材7,其中交替地设置多个低压缩区域7p和多个高压缩区域7q,并且沿CD方向在两端部上形成未压缩区域7η。因为未压缩区域7η比压缩区域7m更柔性,并且未压缩区域7η设置成沿MD方向连续,所以,层积片材7具有适合沿MD方向拉伸的延伸性。利用具有沿CD方向在中心部分处设置的高压缩区域7q和沿CD方向在两端部处设置的未压缩区域7η的层积片材7,高压缩区域7q和低压缩区域7p中的每一个有效地发挥作用。注意到,在本实施例中,沿层积片材7的CD方向设置在两个端部处的每个未压缩区域7η沿CD方向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层积片材7沿CD方向的长度(大约50mm)的四分之一,并且具体地说为大约7mm到10mm。因此,确保高压缩区域7q和未压缩区域7η中的每一个在层积片材7上具有适合于每个区域有效发挥作用的间隔。通过第一压花机构23轻易地形成了上述结构的层积片材7。详细说明,第一压花机构23是成对的压辊23a、23b,并且在一个压辊(上压辊)23a的外周表面上,沿该一个压辊23a的圆周方向间歇地设置有沿CD方向延伸的突出部分23f。然后,当在滚动状态中将叠置的多个纤维片材6夹在压辊23a、2!3b之间时,可以轻易地形成其上沿MD方向交替地布置有多个低压缩区域7p和多个高压缩区域7q的层积片材7。在第一压花步骤中形成的层积片材7沿MD方向移动到下游侧并且最终被输入到第二蓄积器25中。然后,通过第二蓄积器25来执行蓄积步骤,并且在MD方向上移动的层积片材7可以沿其移动路径被临时蓄积。就是说,层积片材7被沿浮动辊25a中每一个的外周表面布置并且形成了层积片材7的环7a。此外,如上所述,因为层积片材7沿浮动辊25a的外周表面布置,浮动辊25a因配重构件25f而处于被提升的状态,所以,在被施加张力的状态中其将在第二蓄积器25中移动。在这期间,由于在层积片材7的高压缩区域7q中存在上述张力而出现脱层。如图12所示,脱层是一种其中已经结合到一起而成为层积片材7的多个纤维片材6分开成可以维持结合状态这样的程度的现象。图12是其中已经发生脱层的层积片材7的横截面图。当发生脱层时,层积片材7的高压缩区域7q的厚度稍微增大,并且从而高压缩区域7q中的延伸性(可拉伸的柔性)暂时恢复。暂时蓄积在第二蓄积器25中的层积片材7离开第二蓄积器25并且进一步沿MD 方向移动到下游侧。其后,在第二压花机构M中执行第二压花步骤。就是说,在旋转状态中将层积片材7拉入到一对花纹辊Ma、24b之间。然后,当层积片材7经过该对花纹辊2 和24b之间时,在层积片材7的基本整个区域上应用压缩压花加工。结果,形成了图13中所示的层积片材7。图13是示出在第二压花步骤中形成的层积片材7的示意图。阐明上述层积片材7,如图13所示,在沿CD方向的中心部分处,在层积片材7的基本整个区域上设置其上形成有格子形状的压花图案的压花区域7x。压花区域7x是这样的区域,其包括规则地布置的方形的压下部分7y和围绕压下部分7y的未压下部分7z,并且具有基本上与层积片材7的宽度相同的宽度(具体地说,稍微比层积片材7短的宽度)。应当注意,高压缩区域7q的痕迹保持在压花区域7x上(参见图13)。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压花步骤按以下方式来执行,以便压花区域7x的压缩度比高压缩区域7q 的压缩度低。如上所述,第二压花步骤是形成具有预定厚度的层积片材7的步骤,其中在低压缩区域7p (第一区域)和高压缩区域7q (第二区域)中,至少该低压缩区域7p (在本实施例中,包括被压缩区域7m的在⑶方向的整个中心部分)被压缩。在本实施例中,如此形成层积片材7,将其厚度(详细说,未压下部分7z的厚度)压缩至大约3. 5mm。应当注意,在第二压花步骤中,因为形成了已经被恰当地压缩的层积片材7,所以,由所述层积片材7制成的片材卷1将具有所期望的质量(具体地说,吸收率)。在第二压花步骤中形成的层积片材7沿MD方向进一步移动到下游侧。层积片材 7以其移动方向由导辊27d约束并且最终在其移动路径的终端处按旋转状态缠绕到缠绕心轴21上的方式沿MD方向移动。就是说,缠绕步骤通过缠绕机构沈来执行,并且以上述缠绕速度来缠绕层积片材7。〈置换操作〉当已经将层积片材7缠绕预定长度时,终止缠绕步骤,并且将主制造设备20的操作从稳定操作切换到置换操作。然后,当切换到置换操作时,在第二蓄积器25中,浮动辊 2 中的每一个被朝上止点提起大约1200mm。详细说明,当终止缠绕步骤时,虽然位于第二压花机构M的上游侧的机构(第一压花机构23和第二蓄积器2 保持运转,但是第二压花机构M的运转(即,花纹辊子Ma、24b的转动)停止了。因此,层积片材7位于被夹在花纹辊Ma、24b之间的那部分的下游侧的部分停止,并且施加在沿浮动辊25a的外周表面布置的层积片材7上的张力下降并且变得比配重构件25f的负荷更低。因此,升降杆25g 将上升,并且浮动辊25a中的每一个也将朝上止点上升。然后,由于浮动辊25a的上升,在第二蓄积器25处形成的层积片材7的环7a的总环量,即,层积片材7的总蓄积量将增加。结果,层积片材7在第二蓄积器25处的蓄积时间增加了(在本实施例中,其增加大约16秒)。因此,因为可以在第二蓄积器25中蓄积的层积片材7的量增加了,所以,层积片材7位于被夹在花纹辊Ma、24b之间的部分的下游侧的那部分能停止与增加量(蓄积时间的增加量)相当的时间。就是说,层积片材7向缠绕机构沈的流入可以被停止上述蓄积时间的增加量,而维持位于第二压花机构M的上游侧的机构的运行。另一方面,如图14A所示,在缠绕机构沈处,切刀观接近层积片材7并且推动辊 30通过臂30a的摆动来下推并且弯曲层积片材7。图14A到14E是示出在置换操作期间缠绕机构沈的各部分的示意图。然后,如图14B所示,切刀观和推动辊30在其间夹住层积片材7。在这时候,推动辊30将层积片材7推靠在其上还未缠绕有层积片材7的缠绕心轴 21 (以下简称为备用缠绕心轴21)的外周表面上。在所述状态中,切刀洲切割备用缠绕心轴21附近的层积片材7。其后,如图14C所示,当切刀观离开层积片材7时,带材施加机四按以下方式移动,以便其接触层积片材7被推压在备用缠绕心轴21的外周表面上的上游端。然后,在已经将层积片材7的上游端部附接到备用缠绕心轴21上之后,带材施加机四离开层积片材7并且回到其初始位置。通过上述操作,完成了缠绕心轴21的置换。当完成缠绕心轴21的置换时,如图 14D所示,推动辊30通过臂30a的摆动回到其初始位置,转动其上附接有层积片材7的上游端部的缠绕心轴21 (直到那时还处于备用状态的缠绕心轴21),并且将层积片材7缠绕到所述缠绕心轴21上。就是说,恢复了已经中断的缠绕步骤。随着缠绕步骤的恢复,第二压花机构M将再次处于操作中(即,花纹辊Ma、24b再次开始转动),并且从而已经按被夹在花纹辊Ma、24b之间的状态停止的层积片材7将开始沿MD方向移动到下游侧,并且流入到缠绕机构沈中。另一方面,其上已经缠绕有层积片材7的缠绕心轴21 (以下简称为缠起的缠绕心轴21)在转动之后停止直到层积片材7的下游端部(通过切刀观的切割而变为下游端部的那部分)被缠起。其后,利用移除装置(未显示),从缠起的缠绕心轴21上移除层积片材7的卷(SP,片材卷1)。然后,在恢复缠绕步骤的同时,回转台27转动。当回转台27已经转过180度时, 如图14E所示,缠绕机构沈的各部分所处的位置变为与稳定操作中相同的位置。其后,主制造设备20的操作再次从置换操作切换到稳定操作。注意到,从缠绕步骤的中断到恢复所需的时间为大约5秒,并且比蓄积时间的增加量(大约16秒)充分短。当已经恢复缠绕步骤时,在第二蓄积器25中,各浮动辊2 定位在上止点处,并且层积片材7在第二蓄积器25中的蓄积量比在稳定操作期间的蓄积量大了因浮动辊25a的提升而增加的量。因此,当从置换操作切换到稳定操作时,为了将各浮动辊2 从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处,层积片材7需要被进一步缠绕与稳定操作期间的蓄积量的差值相当的量 (即,由于浮动辊2 的提升而增加的量),并且第二蓄积器25中的蓄积量需要减少上述的差值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在缠绕步骤恢复之后的一段时间(具体地说,大约115 秒),缠绕心轴21的转速,即,层积片材7的缠绕速度增加到比稳定操作时的速度(大约 54m/min)更快的速度(具体地说,大约58m/min)。因此,小于配重构件25f的负荷的张力将作用到层积片材7沿浮动辊25a的外周表面布置的那部分上。因此,升降杆25g下降,并且各浮动辊2 也朝下止点下降。当浮动辊2 下降时,层积片材7在第二蓄积器25中的蓄积量将逐渐减少,并且当浮动辊25a已经到达下止点时,上述蓄积量将回到稳定操作时的蓄积量。在所述点处,缠绕速度将减小到稳定操作时的速度,并且作用在沿浮动辊2 的外周表面布置的层积片材7上的张力和配重构件25f的负荷将按这样方式保持平衡,以便各浮动辊2 静止在下止点处。在完成上述一系列加工之后,主制造设备20的操作将被切换到稳定操作。===本实施例的效果===利用主制造设备20的上述构造(在主制造步骤中的过程),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压缩并结合多个叠置的纤维片材6而形成的层积片材7可以恰当地沿浮动辊2 的外周表面布置,同时抑制了在蓄积步骤中(在第二蓄积器25中)出现的折曲现象。此外,可以在缠绕步骤(在缠绕机构沈中)将上述层积片材7正确地缠绕在缠绕心轴21上来很好地缠好它。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本实施例的效果。为了正确地缠绕层积片材7,需要在厚度方向上压缩所述层积片材7。这是因为, 如上所述,当层积片材7在厚度方向上被进一步压缩时,抵抗在缠绕层积片材7的同时作用在层积片材7上的张力的抗张强度变大了。然而,当在厚度方向上压缩层积片材7时,虽然上述抗张强度变大了,但是层积片材7的刚性(刚度)也变大了。因为刚性变大了,所以, 沿缠绕心轴21的外周表面弯曲层积片材7变得更难。结果,不能顺利地将层积片材7缠绕到缠绕心轴21上。即使层积片材7被缠绕到缠绕心轴21上,但是在缠绕期间在层积片材 7中可能出现不合适的弯曲,并且层积片材7可能从缠绕心轴21散开。当层积片材7的重量很大时(例如,大于或等于400g/m2),可能最显著地出现所述问题。此外,当在蓄积步骤中沿浮动辊25a的外周表面布置层积片材7而形成层积片材 7的环7a时,如果层积片材7的刚性很高(即,如果层积片材7缺乏延伸性),则层积片材 7可能会在不适当的位置处弯曲,并且可能出现折曲现象。(基本上应在浮动辊2 上被弯曲并且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层积片材7可能会沿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的方向移动)。当张力作用到沿浮动辊25a的外周表面布置的层积片材7上时,显著地出现层积片材7的折曲现象。此外,如果当切换主制造设备20的操作时上述张力发生变化,则可能更容易出现折曲现象。针对上述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是通过松弛层积片材7的压缩来确保层积片材7的延伸性。当层积片材7沿MD方向变为可适当地拉伸时,虽然限制了层积片材7的折曲现象并且更易于将层积片材7缠绕到缠绕心轴21上,但是可能形成具有过大缠绕直径的片材卷 1,并且将进一步损害上述抗张强度。相反地,根据本实施例,压缩步骤(形成层积片材7的步骤)被分成第一压花步骤 (第一压缩步骤)和第二压花步骤(第二压缩步骤),并且在更早阶段的第一压花步骤中形成的层积片材7设有在MD方向(连续方向)上间歇地布置的沿⑶方向(交叉方向)设置的高压缩区域7q (第二区域)。因为高压缩区域7q成为在第一压花步骤之后的步骤中弯曲的起始点,所以,层积片材7可以正确地沿浮动辊25a的外周表面布置,并且还可以被正确地缠绕到缠绕心轴21上。详细说明,在第一压花步骤中形成的层积片材7容易以作为弯曲起始点的高压缩区域7q折叠和弯曲。因此,当在第一压花步骤之后沿浮动辊25a的外周表面布置层积片材 7时,沿上述外周表面折叠和弯曲层积片材7,并且将其在浮动辊2 按以下方式折叠,以形成合适的环7a。结果,可以抑制沿浮动辊25a的外周表面布置的层积片材7因折叠和弯曲
1而在不适当的位置处折曲现象。当将张力施加到沿浮动辊2 的外周表面布置的层积片材 7上时且上述张力变化时,上述作用是有效的。换句话说,当主制造设备20的操作切换时, 如上所述,张力变化,层积片材7的折曲现象可能出现。即使在所述状态下,因为高压缩区域7q起到了弯曲起始点的作用,所以,可以沿浮动辊25a的外周表面恰当地设置层积片材 7,并且可以有效地抑制上述的折曲现象。此外,当在第二压花步骤中形成了压缩至预定厚度的层积片材7并且缠绕所述层积片材7时,利用上述性能,以高压缩区域7q为弯曲起始点,沿缠绕心轴21的外周表面恰当地弯曲层积片材7。结果,层积片材7将被恰当地缠绕到缠绕心轴21上并且被良好地卷起。应当注意,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维持高压缩区域7q的痕迹,按以下方式来执行第二压花步骤,以便压花区域7x的压缩度比高压缩区域7q的压缩度低。因此,当在第二压花步骤中通过将层积片材7压缩至预定厚度来增大层积片材7的抗张强度时,高压缩区域7q可以充分地起到弯曲起始点的作用。就是说,当增大抗张强度时,可以防止上述缺点(出现不适当的弯曲和层积片材7从缠绕心轴21上的脱落)。注意到,即使按以下方式来执行第二压花步骤,以便压花区域7x的压缩度和高压缩区域7q的压缩度基本上相同,因为形成高压缩区域7q的时间(例如第一压花步骤)和形成压花区域7x的时间(例如第二压花步骤)是不同的,所以,将稍微保持有高压缩区域 7q的痕迹。因此,即使压花区域7x的压缩度和高压缩区域7q的压缩度是基本上相同的,高压缩区域7q也将起到弯曲起始点的作用,并且实现层积片材7的良好缠绕。此外,在本实施例的第一压花步骤中,如此形成层积片材7,其中沿MD方向交替地设置多个低压缩区域7p和多个高压缩区域7q,并且还沿⑶方向在两端部上设置未压缩过的未压缩区域7η。如上所述,所述层积片材7具有能够沿MD方向适当地延伸的延伸性。因此,当沿浮动辊25a的外周表面设置层积片材7并在层积片材7上施加张力时,可以更为有效地抑制层积片材7的折曲现象。此外,利用具有适当延伸性的层积片材7,即使施加张力, 也可以抑制撕裂的发生和纤维的脱落。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沿层积片材7的⑶方向在两端部上设置未压缩区域7η,并且未压缩区域7η中的每一个沿CD方向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层积片材7沿CD方向上的长度的四分之一。当满足长度之间的所述关系时,高压缩区域7q和未压缩区域7η中的每一个按以下方式设置在层积片材7上,以便为确保每一区域实际起作用的合适空间。就是说,长度之间的上述关系优选是用于起到弯曲起始点作用的高压缩区域7q和未压缩区域7η,以便为层积片材7提供合适的延伸性。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压花步骤之后并且在执行第二压花步骤之前来执行蓄积步骤,在该蓄积步骤中将层积片材7蓄积在移动路径中。就是说,在层积片材7的厚度变成预定厚度(缠绕步骤处的厚度)之前,层积片材7被沿浮动辊25a的外周表面设置。 因此,在高压缩区域7q中出现了上述脱层。而随着脱层的出现,高压缩区域7q中的延伸性 (柔性的可拉伸性)暂时恢复。结果,可以进一步有效地抑制层积片材7的折曲现象。应当注意,虽然在高压缩区域7q中出现脱层,但是抵抗张力的强度被充分增大。因此,在蓄积步骤中(在第二蓄积器25中),层积片材7可以在施加张力的情况下不被撕裂地沿MD方向适当地移动。===其他实施例===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已经主要论述了根据本发明的片材卷1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然而,上述实施例仅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提供的,并且不赋予本发明任何限制。不言而喻,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对本发明进行任何修改和改进,并且本发明包括其同等物。此外,上述的给定值、尺寸值和结构等仅是为了显示本发明的有效性的实例, 并且不应被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压花机构23是一对上、下压辊23a、23b,并且在一个压辊23a(上压辊)的外周表面上,突出部分23f沿该一个压辊23a的圆周方向间歇地设置,并且另一个压辊23b (下压辊)的外周表面是平坦面。然而,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沿该另一个压辊2 的圆周方向在该另一个压辊2 的外周表面上间歇地设置可与突出部分 23f配合的凹入部分(未显示)。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压花机构M是一对上、下花纹辊Ma J4b,并且各花纹辊Ma、24b具有其上形成有格子花纹的外周表面,但其不限于此。例如,第二压花机构M 可以是一对上、下辊,并且该对辊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具有平滑外周表面的光面辊。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第一压花步骤中,形成了如下层积片材7,该层积片材7 具有沿MD方向交替地设置的与第一区域相当的低压缩区域7p和与第二区域相当的高压缩区域7q。只要第二区域的压缩度比第一压缩区域的压缩度高,则可以形成层积片材7,在该层积片材7中,例如设置有未被压缩的区域(即,未压缩区域7η)作为如上所述的第一区域。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第一压花步骤中,形成了如下层积片材7,该层积片材7 具有在CD方向的中心部分处设置的压缩区域7m和在CD方向的两端部处设置的未压缩区域7η,但是其不限于此。例如,在第一压花步骤中,可以形成没有未压缩区域7η的层积片材 7,即,仅包括压缩区域7m的层积片材7。注意到,只要其是设有未压缩区域7η的层积片材 7,因为如上所述赋予了能够沿MD方向适当地延伸的延伸性,所以,可以有效地抑制层积片材7的折曲现象。就所述方面而言,上述实施例是优选的。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第一压花步骤之后且在执行第二压花步骤之前,执行蓄积步骤,在该蓄积步骤中,在移动路径中蓄积层积片材7,但其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在第二压花步骤之后且在执行缠绕步骤之前来执行上述蓄积步骤。就是说,如图15所示,可以在第一压花机构23和第二蓄积器25之间设置第二压花机构24。图15显示了所述主制造设备 20的变型。在所述变型中,在缠绕机构沈正前方设置一对轧辊31a、31b,并且可以通过控制该对轧辊31a、31b的转动来在置换操作期间防止层积片材7流入到缠绕机构沈中。详细说明,在稳定操作期间,轧辊31a、31b转动同时夹住层积片材7并且朝缠绕机构沈移动层积片材7,而在置换操作中,它们停止而夹住层积片材7,以便停止层积片材7的位于被夹在轧辊31a、31b之间的那部分的下游侧的部分。结果,当从稳定操作切换到置换操作时,施加到沿浮动辊25a的外周表面布置的层积片材7上的张力变得比配重构件25f的负荷低。 从而,升降杆25g上升,并且各浮动辊2 将朝上止点上升。此外,在图15所示的变型中,在蓄积步骤中,可以沿浮动辊2 的外周表面适当地布置层积片材7并在同时抑制折曲现象,并且在缠绕步骤中,可以通过正确地缠起而将层积片材7很好地缠绕到缠绕心轴21上。应当注意,层积片材7在被沿浮动辊25a的外周表面布置的阶段已经被压缩至预定厚度,并且从而不可能出现上述的脱层。另一方面,在上述实施例中,很可能出现脱层,而由该脱层使高压缩区域7q的延伸性(柔性的可拉伸性)暂时恢复,并且可以有效地抑制层积片材7的折曲现象。就所述方面而言,上述实施例是优选的。附图标记说明1片材卷、2片材块、3棉体、4纤维垛、5纤维网、6纤维片材、7层积片材、7a环、7m 压缩区域、7η未压缩区域、7ρ低压缩区域、7q高压缩区域、7x压花区域、7y压下部分、7z未压下部分、8绳带、10纤维片材制造设备、11梳理机、Ila开口、12聚集装置、1 导向板、13 挤压装置、13a压辊、1 压辊、14第一蓄积器、1 盒子、14b输送器、20主制造设备(用于制造片材卷的设备)、21缠绕心轴、22压缩装置(层积片材形成部)、23第一压花机构(第一压缩部)、23a压辊、2 压辊、23c大直径部分、23d小直径部分、2 旋转轴、23f突出部分、M第二压花机构(第二压缩部)、2如花纹辊、24b花纹辊、2如旋转轴、24d突出部分、25 第二蓄积器(蓄积部)、2fe浮动辊(旋转辊)、2恥固定辊、25c旋转轴、25d支架、25e连接皮带、25f配重构件、25g升降杆、26缠绕机构(缠绕部)、27回转台、27a中心轴、27b缠绕心轴销、27c辊轴、27d导辊、观切刀、四带材施加机、30推动辊、30a臂、30b摆动轴、31a轧辊、 31b轧辊。
权利要求
1.一种制造片材卷的方法,包括通过由压缩来结合多个叠置的纤维片材而形成层积片材;在所述层积片材的运动路径中,蓄积沿层积片材的连续方向移动的所述层积片材;以及缠绕所述层积片材,其中,所述层积片材的形成包括执行第一压缩,在该第一压缩中按以下方式压缩所述层积片材,以便多个第一区域和多个第二区域在所述连续方向按交替方式设置,该第二区域具有比该第一区域更高的压缩度并且沿与所述连续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放置;以及执行第二压缩,该第二压缩在所述第一压缩之后执行,在该第二压缩中按以下方式压缩所述层积片材,以便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中压缩至少所述第一区域,其中,所述层积片材的蓄积在所述第一压缩之后执行,包括通过沿可旋转辊的外周表面设置所述层积片材来形成所述层积片材的环,以及其中,所述层积片材的缠绕在所述第二压缩之后执行,包括将所述层积片材缠绕到位于所述可旋转辊的下游侧的缠绕心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片材卷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压缩中,如此形成所述层积片材,其中按交替方式在所述连续方向设置相当于第一区域的多个低压缩区域和相当于第二区域的多个高压缩区域,并且其中将未被压缩的未压缩区域设置在所述交叉方向上的两个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片材卷的方法,其中,设置在所述层积片材的所述交叉方向的两个端部的所述未压缩区域的每一个在所述交叉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层积片材在所述交叉方向上的长度的四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片材卷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纤维片材的每一个由多个纤维块组成,所述低压缩区域在所述连续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多个纤维块的平均长度的0. 3倍并且小于或等于所述平均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片材卷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压缩之后并且在执行所述第二压缩之前,执行所述层积片材的蓄积。
6.一种用于制造片材卷的设备,包括层积片材形成部,该层积片材形成部通过由压缩来结合多个叠置的纤维片材而形成层积片材;蓄积部,该蓄积部在所述层积片材的移动路径中蓄积在层积片材的连续方向移动的所述层积片材;以及缠绕部,该缠绕部缠绕所述层积片材, 其中,所述层积片材形成部包括第一压缩部,该第一压缩部按以下方式压缩所述层积片材,以便多个第一区域和多个第二区域在所述连续方向按交替方式设置,该第二区域具有比该第一区域更高的压缩度并且沿与所述连续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放置;以及第二压缩部,该第二压缩部位于所述第一压缩部的下游侧,并且按以下方式压缩所述层积片材,以便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中压缩至少所述第一区域,其中,所述蓄积部位于所述第一压缩部的下游侧,并且包括可旋转辊,该可旋转辊通过沿其外周表面设置所述层积片材来形成所述层积片材的环,以及其中,所述缠绕部位于所述第二压缩部的下游侧,并且包括将所述层积片材缠绕到其上的缠绕心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片材卷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压缩部是一对压辊,该对压辊在其之间夹住所述多个纤维片材的同时进行转动,以及在该对压辊之中,在一个压辊的外周表面上,沿所述一个压辊的圆周方向间歇地设置有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从所述外周表面上突出并且沿所述一个压辊的旋转轴延伸。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制造片材卷的方法包括通过压缩并结合多个叠置的纤维片材来形成层积片材;在层积片材的移动路径内蓄积沿其连续方向移动的层积片材;缠绕层积片材。层积片材的形成包括第一压缩和第二压缩,在第一压缩中按以下方式压缩层积片材,以便沿连续方向按交替方式设置多个第一区域和多个第二区域,第二区域具有比第一区域更高的压缩度并沿与连续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设置,在第一压缩之后执行第二压缩,在第二压缩中,按以下方式压缩层积片材,以便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中压缩至少第一区域。在第一压缩之后执行的层积片材的蓄积,包括通过沿可旋转辊的外周表面设置层积片材来形成层积片材的环。在第二压缩之后执行的层积片材的缠绕,包括将层积片材缠绕到位于可旋转辊的下游侧的缠绕心轴上。
文档编号B32B5/26GK102333651SQ2010800089
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4日
发明者林洋雄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