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层状结构的汽车用增强型车顶隔音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5280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层状结构的汽车用增强型车顶隔音垫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层状结构的汽车用增强型车顶隔音垫,该隔音垫由多层的隔音材料层经热压成型复合得到,各隔音材料层之间经粘结剂粘合,为三层复合结构或五层复合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对噪音能够起到吸收、衰减作用,而且有较好的隔热效果,并能增强车顶的结构强度。
【专利说明】一种复合层状结构的汽车用增强型车顶隔音垫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用车顶隔音垫,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层状结构的汽车用增强型车顶隔音垫。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汽车行业的车顶隔音垫,主要包括两种结构:(I)绝大部分采用单层均厚材料制作零件。由于前围板的外侧为发动机舱,发动机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而噪音分为高频和低频两部分;采用单层结构制作的隔音垫对高频噪音能起到明显的吸收、衰减作用,而对低频噪音只能起到部分吸收作用。(2)EPDM+隔音垫复合结构:重量重成本高,工艺复杂。上述隔音垫绝大部分均没有对车顶有增强的作用。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对车顶具有增强作用的复合层状结构的汽车用增强型车顶隔音垫。
[0004]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复合层状结构的汽车用增强型车顶隔音垫,由多层的隔音材料层经热压成型复合得到,各隔音材料层之间经粘结剂粘合。
[0006]所述的车顶隔音垫为三层复合结构,上下两层为表面淋膜的牛皮纸层,中间层为高密度聚氨酯隔音材料层。
[0007]所述的车顶隔音垫为五层复合结构,中间层为低密度聚氨酯隔音材料层,上层及下层为表面淋膜的无纺布,无纺布与聚氨酯隔音材料之间设置玻纤毡层。
[0008]所述的高密度聚氨酯隔音材料层为密度50kg/m3的聚氨酯半硬泡。
[0009]所述的高密度聚氨酯隔音材料层为聚醚和异氰酸酯重量比为(70?80): (20?30)搅拌混合后发泡并裁切得到的均匀厚度的高密度隔音材料层。
[0010]所述的低密度聚氨酯隔音材料层为密度30kg/m3的聚氨酯半硬泡。
[0011]所述的低密度聚氨酯隔音材料层为聚醚和异氰酸酯重量比为(50?60): (15?25)搅拌混合后发泡并裁切得到的均匀厚度的低密度隔音材料层。
[0012]所述的粘结剂为聚氨酯粘结剂。
[0013]热压成型的压力为80?lOObar,温度为100?110°C,处理时间为120?500s。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8_高密度聚氨酯发泡层和表面牛皮纸或无纺布的多层结构复合成型,在对着车内的噪音起到吸收、衰减作用的同时,还能起到骨架的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实施例1中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实施例3中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I为牛皮纸层、2为高密度聚氨酯隔音材料层、3为无纺布、4为玻纤毡层、5为低密度聚氨酯隔音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19]实施例1
[0020]一种复合层状结构的汽车用车顶增强型隔音垫,该隔音垫为三层复合结构,其结构如图1所示,上层及下层为表面淋膜的牛皮纸层1,克重为200g/m2,淋膜为20g/m2,牛皮纸两面淋PE膜,中间层为50kg/m3的高密度聚氨酯隔音材料层2,厚度8mm。高密度聚氨酯隔音材料层2为聚氨酯半硬泡,聚醚和异氰酸酯重量比为80: 20搅拌混合后发泡,然后再经裁切得到均匀厚度8mm的高密度隔音材料层。
[0021]实施例2
[0022]一种复合层状结构的汽车用车顶增强型隔音垫,该隔音垫为三层复合结构,上层及下层为表面淋膜的牛皮纸层,克重为200g/m2,淋膜为20g/m2,牛皮纸两面淋PE膜,中间层为50kg/m3的高密度聚氨酯隔音材料层,厚度8mm。高密度聚氨酯隔音材料层2为聚氨酯半硬泡,聚醚和异氰酸酯重量比为70: 30搅拌混合后发泡,然后再经裁切得到均匀厚度8mm的高密度隔音材料层。
[0023]实施例3
[0024]一种复合层状结构的汽车用车顶增强型隔音垫,其结构如图2所示,该隔音垫为五层复合结构,上层下层为表面淋膜的无纺布3,克重为200g/m2,淋膜为20g/m2,以无纺布两面淋PE膜,中间层为30kg/m3的低密度聚氨酯隔音材料层5,无纺布与聚氨酯之间为2层100g/m2的玻纤租层4。
[0025]高密度聚氨酯隔音材料层以聚氨酯半硬泡,密度为30kg/m3,聚醚和异氰酸酯重量比为50: 25搅拌混合后发泡,然后再经裁切得到均匀6mm厚度低密度隔音材料层。
[0026]实施例4
[0027]—种复合层状结构的汽车用车顶增强型隔音垫,该隔音垫为五层复合结构,上层下层为表面淋膜的无纺布,克重为200g/m2,淋膜为20g/m2,以无纺布两面淋PE膜,中间层为30kg/m3的低密度聚氨酯隔音材料层,无纺布与聚氨酯之间为层100g/m2的玻纤毡层。
[0028]高密度聚氨酯隔音材料层以聚氨酯半硬泡,密度为30kg/m3,聚醚和异氰酸酯重量比为60: 15搅拌混合后发泡,然后再经裁切得到均匀6_厚度低密度隔音材料层。
【权利要求】
1.一种复合层状结构的汽车用增强型车顶隔音垫,其特征在于,该隔音垫由多层的隔音材料层经热压成型复合得到,各隔音材料层之间经粘结剂粘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层状结构的汽车用增强型车顶隔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顶隔音垫为三层复合结构,上下两层为表面淋膜的牛皮纸层,中间层为高密度聚氨酯隔音材料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层状结构的汽车用增强型车顶隔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顶隔音垫为五层复合结构,中间层为低密度聚氨酯隔音材料层,上层及下层为表面淋膜的无纺布,无纺布与聚氨酯隔音材料之间设置玻纤毡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层状结构的汽车用增强型车顶隔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密度聚氨酯隔音材料层为密度50kg/m3的聚氨酯半硬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层状结构的汽车用增强型车顶隔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密度聚氨酯隔音材料层为聚醚和异氰酸酯重量比为(70?80): (20?30)搅拌混合后发泡并裁切得到的均匀厚度的高密度隔音材料层。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层状结构的汽车用增强型车顶隔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密度聚氨酯隔音材料层为密度30kg/m3的聚氨酯半硬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层状结构的汽车用增强型车顶隔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密度聚氨酯隔音材料层为聚醚和异氰酸酯重量比为(50?60): (15?25)搅拌混合后发泡并裁切得到的均匀厚度的低密度隔音材料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层状结构的汽车用增强型车顶隔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结剂为聚氨酯粘结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层状结构的汽车用增强型车顶隔音垫,其特征在于,热压成型的压力为80?lOObar,温度为100?110°C,处理时间为120?500s。
【文档编号】B32B37/10GK104071090SQ201310097870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5日
【发明者】金军 申请人:上海新安汽车隔音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