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竹纤维自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1363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长竹纤维自动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竹纤维的清洗是竹纤维加工制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经竹材开纤机分离获得的长竹纤维因表面吸附化学软化液且短纤维及粉尘颗粒物较多,必须彻底清洗干净,但现在竹纤维清洗主要还是利用人工和离心清洗机械来完成,使得其工作效率低下,质量偏低,劳动力强度大,从而导致生产成本过高。此外,由于竹纤维湿强力较低,如果清洗选用方法不当,极易造成清洗过程中纤维的破坏,直接影响竹纤维的提取率和合格率。基于这一技术要求,本专利提出一种轻柔而有效的竹纤维清洗方法及机械清洗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长竹纤维自动清洗装置,其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一次性清洗量大等优点,且清洗过后的竹纤维整齐疏松,尤其除杂效果好,质量高,为竹纤维的生产加工提供了很大便利。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长竹纤维自动清洗装置,所述自动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池、平行双曲柄机构以及输送系统,所述平行双曲柄机构和输送系统分别一前一后架设在清洗池上,所述平行双曲柄机构包括主动曲轴、从动曲轴、连杆、钯齿组架以及一第一电机,所述主动曲轴和从动曲轴的一端通过连杆相连接,所述主动曲轴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相连,所述主动曲轴和从动曲轴分别通过一悬挂架与钯齿组架上对应的第一轴承相连,所述钯齿组架上设置有复数个钯齿,所述主动曲轴和从动曲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一第二轴承与对应机架相连,各所述机架两两对应固定在清洗池的池壁上沿;

所述输送系统的输送带两端分别穿设有一输送轴,各所述输送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三轴承,所述输送带的前端输送轴通过对应的两个第三轴承固定于清洗池底部,后端输送轴则通过对应的两个第三轴承架设在清洗池的池壁上沿,所述输送带后端的输送轴与第二电机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平行双曲柄机构还包括两个飞轮,各所述飞轮分别通过两个对应的第四轴承连接在主动曲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带上设置有复数竹条或木条分隔栅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能够高效率地实施竹纤维批量化清洗,同时还确保清洗过程中清洗力对竹纤维的作用是轻柔的,竹纤维中残留的化学成分及粉状物与清洗液的交换是充分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靠而实用的清洗机械,其造价低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使竹纤维的清洗既高效又干净,不仅大大节约了劳动成本和时间,并且可以让清洗的竹纤维达到较高质量,从而减少了后期加工成本,更重要的是本专利采用的是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将整个竹纤维清洗装置作为一个模块,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配置竹纤维清洗装置的数量,大小尺寸,让本实用新型可以更好的适应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方法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长竹纤维自动清洗装置,所述自动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池1、平行双曲柄机构2以及输送系统3,所述平行双曲柄机构2和输送系统3分别一前一后架设在清洗池1上,所述平行双曲柄机构2包括主动曲轴21、从动曲轴22、连杆23、钯齿组架24以及一第一电机25,所述主动曲轴21和从动曲轴22的一端通过连杆23相连接,所述主动曲轴21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25相连,所述主动曲轴21和从动曲轴22分别通过一悬挂架4与钯齿组架24上对应的第一轴承26相连,所述钯齿组架24上设置有复数个钯齿241,所述主动曲轴21和从动曲轴22的两端分别通过一第二轴承27与对应机架5相连,各所述机架5两两对应固定在清洗池1的池壁11上沿;

所述输送系统3的输送带31两端分别穿设有一输送轴32,各所述输送轴3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三轴承33,所述输送带31的前端输送轴32通过对应的两个第三轴承33固定于清洗池1底部,后端输送轴32则通过对应的两个第三轴承33架设在清洗池1的池壁11上沿,所述输送带31后端的输送轴32与第二电机34相连。

所述平行双曲柄机构2还包括两个飞轮28,各所述飞轮28分别通过两个对应的第四轴承29连接在主动曲轴21上。所述输送带31上设置有复数竹条或木条分隔栅板。

本实用新型专利采用电机作为动力源,第一电机25将动力传递给主动曲轴21并提供足够大的转矩,当主动曲轴21开始转动的同时,安装在它上面的飞轮28装置也开始转动,当飞轮28竖直向上的时候为主动曲轴21贮存能量,当它竖直向下时候,它便释放能量,为主动曲轴21提供足够大的转矩,从而为整个平行双曲柄机构2动力,从而当整个平行双曲柄机构2运动时候,主动曲轴21、从动曲轴22通过悬挂架4和第一轴承26带动钯齿组架24的平动,当钯齿组架24平动的时候,利用复数个钯齿241在清洗池1中产生适当的拉力将竹纤维与杂质有效地分离开来,快速有效地清洗干净,并在清洗池1内进行循环的冲洗,也就达到了初步清洗的要求,需要说明的是,在清洗的过程中,钯齿241工作时,钯齿组架24的运动是平动,钯齿组架24的平动使得竹纤维缓缓向后输送,第二电机34带动输送带31缓慢运转,当竹纤维到达输送带31最低位置时便随着输送带31上的分隔栅板缓缓向上输送,直到下个清洗装置(单元)。其中,输送带采用竹条或木条分隔栅板,以避免在纤维输送过程中挂断纤维。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钯齿组架24较重仅仅靠电机供给其能量,会使电机的寿命大大降低,于是设计了一个储能器即飞轮28,该飞轮28配置两个直径为30—60毫米的圆柱体并采用铸铁制成,通过第四轴承29与主动曲轴21连接。飞轮28将大大缓解第一电机25的压力,实现平行双曲柄机构2运动的平稳,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能够高效率地实施竹纤维批量化清洗,同时还确保清洗过程中清洗力对竹纤维的作用是轻柔的,竹纤维中残留的化学成分及粉状物与清洗液的交换是充分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靠而实用的清洗机械,其造价低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使竹纤维的清洗既高效又干净,不仅大大节约了劳动成本和时间,并且可以让清洗的竹纤维达到较高质量,从而减少了后期加工成本,更重要的是本专利采用的是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将整个竹纤维清洗装置作为一个模块,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配置竹纤维清洗装置的数量,大小尺寸,让本实用新型可以更好的适应生产。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