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丝箱体中用于增白中细旦锦纶丝的过热蒸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6585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善N66生产中细旦丝的色度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纺丝箱体中用于增白中细旦锦纶丝的过热蒸汽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企业使用N66切片生产的中细旦丝白度问题一直存在,现有技术生产过程中,原丝喷丝后,丝条与空气中氧气接触造成丝筒氧化发黄,严重影响客户织布外观色度和染色性,过热蒸汽装置可以有效隔绝空气,避免丝条被氧化,改善丝线色泽,丝线织布后上色均匀一直是企业追求的目标。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纺丝箱体中用于增白中细旦锦纶丝的过热蒸汽装置,该装置是在纺丝箱后面设置一个过热蒸汽装置,在熔体喷丝口位置喷出蒸汽,能隔绝初生丝高温下与空气接触,避免丝条氧化变黄。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纺丝箱体中用于增白中细旦锦纶丝的过热蒸汽装置,所述的纺丝箱体包括过滤装置和纺丝装置,该过热蒸汽装置设置在过滤装置和纺丝装置之间,过滤装置输出的纺丝经过过热蒸汽装置后进入纺丝装置,过滤装置的底端设有四个喷丝口,分别为喷丝口Ⅰ、喷丝口Ⅱ、喷丝口Ⅲ、喷丝口Ⅳ;过热蒸汽装置包括:蒸汽加热器和缓冲罐;缓冲罐的上端均匀设有四支管路,管路Ⅰ、管路Ⅱ、管路Ⅲ、管路Ⅳ,所述的管路Ⅰ、管路Ⅱ、管路Ⅲ和管路Ⅳ具有相同的结构,其中任意一管路上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第二减压阀、压力传感器Ⅱ、手动控制阀门、转子流量计,每支管路相对应的出口端Ⅰ、出口端Ⅱ、出口端Ⅲ、出口端Ⅳ分别与喷丝口Ⅰ、喷丝口Ⅱ、喷丝口Ⅲ、喷丝口Ⅳ相对应;缓冲罐的底端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与蒸汽加热器通过管路Ⅴ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的管路Ⅰ、管路Ⅱ、管路Ⅲ、管路Ⅳ分别由自下而上公称直径依次为DN20、DN15、DN20的三段管道组成。优选的,管路Ⅰ、管路Ⅱ、管路Ⅲ、管路Ⅳ管路上的手动控制阀门与转子流量计间设有变径管,转子流量计与出口端Ⅰ、出口端Ⅱ、出口端Ⅲ、出口端Ⅳ分别设有变径管。优选的,所述的管路Ⅴ上设有第一减压阀。优选的,所述的缓冲罐的底端设有疏水口,连通疏水口的蒸汽管道上设有手动调节疏水阀。优选的,蒸汽加热器包括加热内腔、加热管、蒸汽进口、蒸汽出口、保护盖,所述的保护盖位于蒸汽加热器的一端,加热管的一端位于设有保护盖的蒸汽加热器的一端,加热管的另一端位于加热内腔内,蒸汽进口位于有加热管的蒸汽加热器一端的下方,蒸汽出口位于远离有加热管的蒸汽加热器一端的上方,蒸汽出口与缓冲罐的底端设有进气口通过管路Ⅴ相连通。优选的,所述设有加热管一端的蒸汽加热器的上端设有排气口,连通排气口的蒸汽管道上设有密封式弹簧安全阀。优选的,所述的蒸汽加热器设有保护盖的一端连接有温度传感器。优选的,连通蒸汽进口的蒸汽管道上设有压力传感器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在纺丝箱体中设置过热蒸汽装置,一方面,可以避免喷丝后的初生丝与空气中氧气接触造成丝的氧化发黄,进而改善丝线色泽。另一方面,由于锦纶中含有较多的单体,过热蒸汽在喷丝过程中可以将这些单体去处,避免了较多的单体粘在喷丝板上,从而延长了喷丝板的寿命。最后,过热蒸汽可以补充锦纶在纺丝过程所需要的水分,从而避免在常规纺的卷绕过程中,筒管出现松脱的情况;2.因所需蒸汽出口压力太低,过热蒸汽装置设计二次减压过程,第一次减压是通过调节第一减压阀调节降低过热蒸汽的压力,过热蒸汽在缓冲罐的内部缓冲系统作用下对过热蒸汽的压力变化产生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保证系统的压力稳定至0.2MPa,第二次减压是设有管路Ⅰ、管路Ⅱ、管路Ⅲ、管路Ⅳ,且在每支管路上单独设置第二减压阀、压力传感器、手动控制阀门、转子流量计,可通过手动控制阀门调节流量大小,调节出口压力至0.02MPa-0.2MPa,从而达到通过调节控制蒸汽来隔绝空气防止丝线高温下氧化,改善丝线白度的目的;3.在各支路管路上设有三段不同公称直径的管道。在管路Ⅰ、管路Ⅱ、管路Ⅲ、管路Ⅳ分别由自下而上公称直径依次为DN20、DN15、DN20的三段管道组成,且在管路上的手动控制阀门与转子流量计间设有变径管,转子流量计与出口端Ⅰ、出口端Ⅱ、出口端Ⅲ、出口端Ⅳ分别设有变径管。通过设置三段不同公称直径的管道,可以实现调整管道内部蒸汽压力的目的。根据流体学原理,当管径由大变小时,蒸汽的压力和流速均变大,相对应的,管径变大时,蒸汽的压力和流速均变小,通过设置三段直径变换,第一次变换管道是通过变径管调节管道直径,从大的公称直径的管道变为小公称直径的管道,可调节由于第二次减压后蒸汽压力出现的波动;第二次变换管道是通过变径管调节管道直径,从小的公称直径的管道变为大公称直径的管道,该过程蒸汽的压力和流速均变小,起到进一步减小出口压力的作用,最终出口的压力低至0.02MPa-0.2MPa,从而达到通过调节控制蒸汽来隔绝空气防止丝线高温下氧化,来改善丝线白度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蒸汽加热器,101、密封式弹簧安全阀,102、排气口,103、温度传感器,104、保护盖,105、加热器,106、压力传感器Ⅰ,107、蒸汽进口,108、加热内腔,109、蒸汽出口,2、缓冲罐,201、进气口,202、疏水口,203、手动调节疏水阀,3、管路Ⅴ,301、第一减压阀,4、管路Ⅰ,5、管路Ⅱ,6、管路Ⅲ,7、管路Ⅳ,8、出口端Ⅰ,9、出口端Ⅱ,10、出口端Ⅲ,11、出口端Ⅳ,12、第二减压阀,13、压力传感器Ⅱ,14、手动控制阀,15、转子流量计,16、变径管,17、过滤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一种纺丝箱体中用于增白中细旦锦纶丝的过热蒸汽装置,所述的纺丝箱体包括过滤装置17和纺丝装置,该过热蒸汽装置设置在过滤装置17和纺丝装置之间,过滤装置17输出的纺丝经过过热蒸汽装置后进入纺丝装置,过滤装置17的底端设有四个喷丝口,分别为喷丝口Ⅰ、喷丝口Ⅱ、喷丝口Ⅲ、喷丝口Ⅳ;过热蒸汽装置包括:蒸汽加热器1和缓冲罐2;缓冲罐2的上端均匀设有四支管路,管路Ⅰ4、管路Ⅱ5、管路Ⅲ6、管路Ⅳ7,所述的管路Ⅰ4、管路Ⅱ5、管路Ⅲ6和管路Ⅳ7具有相同的结构,其中任意一管路上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第二减压阀12、压力传感器Ⅱ13、手动控制阀门14、转子流量计15,每支管路相对应的出口端Ⅰ8、出口端Ⅱ9、出口端Ⅲ10、出口端Ⅳ11分别与喷丝口Ⅰ、喷丝口Ⅱ、喷丝口Ⅲ、喷丝口Ⅳ相对应;缓冲罐的底端设有进气口201,进气口201与蒸汽加热器通过管路Ⅴ3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的管路Ⅰ4、管路Ⅱ5、管路Ⅲ6、管路Ⅳ7分别由自下而上公称直径依次为DN20、DN15、DN20的三段管道组成。优选的,管路Ⅰ4、管路Ⅱ5、管路Ⅲ6、管路Ⅳ7管路上的手动控制阀门14与转子流量计15间设有变径管16,各支路上的转子流量计15与相对应的出口端Ⅰ8、出口端Ⅱ9、出口端Ⅲ10、出口端Ⅳ11分别设有变径管16。优选的,所述的管路Ⅴ3上设有第一减压阀301。优选的,所述的缓冲罐2的底端设有疏水口202,连通疏水口202的蒸汽管道上设有手动调节疏水阀203。优选的,蒸汽加热器包括加热内腔108、加热管105、蒸汽进口107、蒸汽出口109、保护盖104,所述的保护盖104位于蒸汽加热器1的一端,加热管105的一端位于设有保护盖104的蒸汽加热器1的一端,加热管105的另一端位于加热内腔108内,蒸汽进口107位于有加热管105的蒸汽加热器1一端的下方,蒸汽出口109位于远离有加热管105的蒸汽加热器1一端的上方,蒸汽出口109与缓冲罐2的底端设有进气口201通过管路Ⅴ3相连通。优选的,所述设有加热管105一端的蒸汽加热器1的上端设有排气口102,连通排气口102的蒸汽管道上设有密封式弹簧安全阀101。优选的,所述的蒸汽加热器1设有保护盖104的一端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03。优选的,连通蒸汽进口107的蒸汽管道上设有压力传感器Ⅰ106。下面结合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过热蒸汽加热水通过位于有加热管105的蒸汽加热器1一端的下方的蒸汽进口107进入到蒸汽加热器1的加热内腔108,连通蒸汽进口107的蒸汽管道上设有压力传感器Ⅰ106,加热管105的一端位于设有保护盖104的蒸汽加热器1的一端,加热管105的另一端位于加热内腔108内,蒸汽加热器1设有保护盖104的一端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03,加热管105一端的蒸汽加热器1的上端设有排气口102,连通排气口102的蒸汽管道1上设有密封式弹簧安全阀101,在加热管105加热的作用下,加热成过热蒸汽,过热蒸汽通过位于远离有加热管105的蒸汽加热器1一端的上方的蒸汽出口109,蒸汽出口109通过管路Ⅴ3与缓冲罐2的底端设有进气口201相连通,从而过热蒸汽进入到缓冲罐中,缓冲罐2的底端设有疏水口202,连通疏水口202的蒸汽管道上设有手动调节疏水阀203,通过设置该疏水口202,可以人工调节手动调节疏水阀203将蒸汽中过多的水和缓冲罐2中的污物排出;2.二次减压过程第一次减压是通过调节管路Ⅴ3上设有的第一减压阀301调节过热蒸汽的压力,过热蒸汽在缓冲罐2的内部缓冲系统作用下对过热蒸汽的压力变化产生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保证系统的压力稳定至0.2MPa,缓冲罐2的底端设有疏水口203,连通疏水口的蒸汽管道上设有手动调节疏水阀203;第二次减压是在缓冲罐2的上部分别设置管路Ⅰ4、管路Ⅱ5、管路Ⅲ6、管路Ⅳ7,且在每支管路自下而上的依次设有第二减压阀12、压力传感器Ⅱ13、手动控制阀门14、转子流量计15,可通过手动截止阀调节流量大小,在管路Ⅰ4、管路Ⅱ5、管路Ⅲ6、管路Ⅳ7分别由自下而上公称直径依次为DN20、DN15、DN20的三段管道组成,且在管路上的手动控制阀门14与转子流量计15间设有变径管16,各支路上的转子流量计15与相对应的出口端Ⅰ8、出口端Ⅱ9、出口端Ⅲ10、出口端Ⅳ11间分别设有变径管16。通过设置三段不同公称直径的管道,可以实现调整管道内部蒸汽压力的目的。根据流体学原理,当管径由大变小时,蒸汽的压力和流速均变大,相对应的,管径由小变大时,蒸汽的压力和流速均变小,通过设置三段直径变换,第一次变换管道是通过变径管16调节管道直径,从大的公称直径的管道变为小公称直径的管道,可调节由于第二次减压后蒸汽压力出现的波动;第二次变换管道是通过变径管16调节管道直径,从小的公称直径的管道变为大公称直径的管道,该过程蒸汽的压力和流速均变小,起到进一步减小出口压力的作用,最终出口的压力低至0.02MPa-0.2MPa,从而达到通过调节控制蒸汽来隔绝空气防止丝线高温下氧化,来改善丝线白度的目的;3.过热蒸汽增白中细旦锦纶丝每支管路相对应的出口端Ⅰ8、出口端Ⅱ9、出口端Ⅲ10、出口端Ⅳ11与喷丝口Ⅰ、喷丝口Ⅱ、喷丝口Ⅲ、喷丝口Ⅳ相对应,在熔体喷丝口位置喷出蒸汽,能隔绝初生丝高温下与空气接触,避免丝条氧化变黄。现将未经该过热蒸汽装置的纺丝箱体纺丝出的丝的白度和本实用新型纺出的丝的白度进行测试比较,白度的测试根据FZ/T50010.7-1998的标准;未经过热蒸汽装置本实用新型白度43-4765-72由表可知,在纺丝箱体中安装本实用新型的过热蒸汽装置纺出的的丝的白度为65-72,未经过热蒸汽装置纺出的丝的白度为43-47。由此可见在熔体喷丝口位置喷出蒸汽,可以隔绝初生丝在高温下与空气接触,避免丝条氧化变黄,可以明显提高纺丝的白度。本方案未详述技术为现有技术。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