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纱线断线率的加工设备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10963发布日期:2018-12-08 07:44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低纱线断线率的加工设备及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纺织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纱线断线率的加工设备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纺织编织领域,纱线是一种最为重要的原材料。对于一些较细的纱线而言,在纱线从纱筒到进入织机内进行编织的过程中,纱线会因为与其他部件的摩擦等原因而使得其产生断裂的现象。为了防止这种断裂现象,目前在编织纱线之前,都会对其进行上蜡处理,以在纱线的表面形成一层蜡。实现纱线在传输过程中,降低摩擦力的作用,从而大大降低纱线的断线率。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13845062所公开的一种纺织用纱线上蜡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一侧开设有进线口,所述机体的另一侧开设有出线口,所述机体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活动管,所述活动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外侧与活动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板远离压缩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管。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分别设置与纱线上下两侧,并通过弹簧以弹性力将蜡块抵于上蜡滑轮上,实现纱线与蜡柱保持一定作用力的前提下进行上蜡处理;由于纱线与蜡柱为线接触摩擦方式,其上蜡过程中,需通过加蜡滑轮的转动将处于纱线两侧的蜡块磨损掉,才能够保证纱线与蜡块始终保持接触,因此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上蜡过程中,上蜡原料利用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降低纱线断线率的加工设备及其方法,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推送组件将蜡棒推送与纱线接触进行上蜡的同时,通过熔融组件将处于纱线两侧的蜡块进行液化后再经成型组件使熔融后的蜡液再次形成新的蜡棒,配合熔融组件与驱动组件的特殊运动方式,实现蜡棒的循环使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蜡原料利用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纱线断线率的加工设备,包括机架,还包括:

传输机构;

上蜡机构,所述上蜡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其包括用于蜡棒限位的导向组件、将该导向组件内的蜡棒推送与纱线接触的推送组件、驱动该推送组件移动的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导向组件的一端用于将上蜡后残余蜡块再次成型的成型组件以及设置于该成型组件与所述导向组件之间且与两者连通设置用于将残余蜡块熔融处理的熔融组件,该熔融组件上开设有经纱线通过的传输空间;

旋绕机构,所述旋绕机构设置于所述上蜡机构的后工段,纱线经该旋绕机构驱动旋转。

其中,所述传输机构、上蜡机构及旋绕机构均为多个间隔设置,纱线经所述传输机构传导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熔融组件,所述上蜡机构与所述旋绕机构4呈上下结构设置。

另外,所述导向组件与所述成型组件呈水平对称设置,其两者之间形成所述熔融组件的安装空间,所述导向组件与所述成型组件均为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熔融组件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作为改进,所述熔融组件包括转盘、水平贯穿开设于该转盘上经蜡棒通过的进料孔、设置于该进料孔的一端且位于所述成型组件一侧的熔融部以及驱动所述转盘转动的传动部,该传动部经所述推送组件控制间断转动;所述传输空间沿竖直方向开设于所述转盘的中心设置,且与所述进料孔连通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推送组件呈对称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导向组件与所述成型组件上,其包括分别密封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组件与成型组件内的移动部、以弹性力驱动该移动部复位的弹性部。

其中,所述移动部包括活塞盘、设置于该活塞盘的端面上且伸入蜡棒内进行蜡棒紧固的连接件、与所述活塞盘固定连接且沿其轴线延伸至所述导向组件外部的活塞杆、以及设置于该活塞杆的端部用于控制所述传动部转动的电刷,所述弹性部为弹簧设置,其套设于所述活塞杆上。

作为改进,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向组件的一侧且连通该导向组件与所述成型组件内部的冷却管、设置于该冷却管内的密封盘以及驱动该密封盘沿所述冷却管的内壁往复运动的驱动件,所述密封盘的两侧分别与处于所述导向组件和成型组件内的活塞盘之间形成密封空间,所述冷却管内部填充有冷却介质,所述活塞盘经所述密封盘驱动冷却介质带动其移动。

作为改进,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冷却管外部用于对处于其内的冷却介质进行降温处理的降温部;所述上蜡机构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导向组件与成型组件上用于对其两者内部进行蜡液间断供给的供蜡管。

作为改进,所述旋绕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转动套、驱动该转动套旋转的电机以及沿竖直方向偏心开设于所述转动套上的螺旋孔,纱线贯穿该螺旋孔传输且与其接触设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降低纱线断线率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上蜡部分,处于导向组件内的蜡棒经驱动组件以液压传动方式驱动推送组件上的移动部以往复运动方式驱动与纱线接触,蜡棒与纱线以摩擦方式进行上蜡;

(b)熔融部分,纱线上蜡过程中,剩余蜡块进入熔融工位经熔融组件上熔融部以热传递方式对蜡块进行液化处理;

(c)成型部分,经步骤(b)后,蜡液进入成型工位,经成型组件对蜡液进行固化处理的同时,由活塞盘上的连接件带动凝固后的蜡块以远离熔融部的运动方式移动;形成新的蜡棒;

(d)换向部分,单个蜡棒使用完后,通过移动部上的电刷与电源接触方式控制熔融组件上的传动部旋转,驱动转盘旋转180°,实现熔融组件的换向,再以成型组件内的蜡棒对纱线进行上蜡处理。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c)还包括冷凝部分,处于成型组件内的蜡液经驱动组件内的冷却介质以热交换方式对处于其内的蜡液进行固化处理。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b)还包括蜡液供给部分,处于外部的蜡液经供蜡管以间断供给方式对成型组件进行蜡液供给,用于补充上蜡过程中的消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在本发明中通过驱动组件同步驱动处于导向组件和成型组件内的推送组件同步移动的同时推动蜡棒与纱线接触,实现纱线上蜡的同时配合旋绕机构驱动纱线旋转,实现纱线的圆周面上蜡处理,结合熔融组件与导向组件及成型组件的配合连通以及熔融组件的转动设置,使上蜡后剩余蜡块熔融后再次形成新的蜡棒,再通过驱动组件的往复运动驱动新的蜡棒对纱线进行上蜡处理,依次循环实现上蜡原料的高效利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蜡原料利用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2)在本发明中通过分别处于导向组件与成型组件内的移动部的特殊结构设置,两者同步移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于活塞杆端部的电刷与电源的间断接触,实现熔融组件的换向,结合成型组件及导向组件的特殊工作方式,实现液化后蜡液形成新的蜡棒后,熔融组件的自动换向,实现本发明上蜡的连续性以及熔融组件换向的及时性。

(3)在本发明中通过驱动组件的特殊结构设置,实现分别处于导向组件与成型组件内的移动部的同步移动,实现对上蜡的同时,新的蜡棒的同步形成,结合驱动组件中以冷却介质驱动活塞盘移动,与成型组件连通的密封空间在泄压过程中,冷却介质对成型组件降温处理后,蜡液进入成型组件内,实现蜡棒的快速形成,进而提高本发明的连续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生产处理稳定、腊条利用率高及上蜡质量可靠等优点;尤其涉及一种降低纱线断线率的加工设备及其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正视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剖视图;

图4为图2中b-b方向剖视图;

图5为熔融组件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推送组件局部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驱动组件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中c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旋绕机构俯视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图4中d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一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2、3和4所示,一种降低纱线断线率的加工设备,包括机架1,还包括:

传输机构2;在本实施例中,传输机构2包括上下设置的两个传输轮,纱线10绕传输轮定向传输;

上蜡机构3,所述上蜡机构3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其包括用于蜡棒30限位的导向组件31、将该导向组件31内的蜡棒30推送与纱线10接触的推送组件32、驱动该推送组件32移动的驱动组件33、设置于所述导向组件31的一端用于将上蜡后残余蜡块再次成型的成型组件34以及设置于该成型组件34与所述导向组件31之间且与两者连通设置用于将残余蜡块熔融处理的熔融组件35,该熔融组件35上开设有经纱线通过的传输空间3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驱动组件33以液压方式驱动推送组件32带动蜡棒30移动,由蜡棒30的端部与传输过程中的纱线10接触,通过摩擦力蜡棒30与纱线10摩擦进行上蜡处理;由于纱线10与蜡棒30为线接触方式,因此蜡棒30上经纱线10摩擦后,处于纱线10两侧的蜡块进入熔融组件35内经其以热熔方式将蜡块液化后,通过蜡棒30的移动过程中将其前段液化后的蜡液推送至成型组件34内进行成型处理,形成新的蜡棒30,再经驱动组件33反向运动,以新的蜡棒30对纱线10进行上蜡处理,从而实现蜡棒30的高效利用。

旋绕机构4,所述旋绕机构4设置于所述上蜡机构3的后工段,纱线10经该旋绕机构4驱动旋转;在本实施例中,上蜡后的纱线10经旋绕机构4带动其转动,使纱线10与蜡棒30转动接触,从而实现纱线10周面上的上蜡处理。

其中,如图1、2和4所示,所述传输机构2、上蜡机构3及旋绕机构4均为多个间隔设置,纱线经所述传输机构2传导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熔融组件35,所述上蜡机构3与所述旋绕机构4呈上下结构设置。

另外,如图4所示,所述导向组件31与所述成型组件34呈水平对称设置,其两者之间形成所述熔融组件35的安装空间37,所述导向组件31与所述成型组件34均为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熔融组件35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37内;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转动设置的熔融组件35,使单个蜡棒30使用完后,熔融组件35旋转180°,实现熔融组件35与新的蜡棒30的配合使用,即熔融组件35上的熔融部353始终处于远离蜡棒30的一端。

实施例二

如图2和5所示,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熔融组件35包括转盘351、水平贯穿开设于该转盘351上经蜡棒30通过的进料孔352、设置于该进料孔352的一端且位于所述成型组件34一侧的熔融部353以及驱动所述转盘351转动的传动部354,该传动部354经所述推送组件32控制间断转动;所述传输空间36沿竖直方向开设于所述转盘351的中心设置,且与所述进料孔352连通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熔融部353绕设于所述进料孔352上,其为热辐射设置;所述传动部354结构为同步带或者传动带将转盘351与电机相连接,通过推送组件32运动过程中对电机进行通电控制,实现驱动转盘351旋转180°,进而实现熔融部353的换位。

进一步的,如图4和6所示,所述推送组件32呈对称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导向组件31与所述成型组件34上,其包括分别密封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组件31与成型组件34内的移动部321、以弹性力驱动该移动部321复位的弹性部32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驱动组件33以液压方式驱动移动部321定向移动对蜡棒30进行推送;移动部321复位时,驱动组件33对移动部321泄压后,通过弹性部322以弹性力恢复力驱动复位。

其中,如图6所示,所述移动部321包括活塞盘3211、设置于该活塞盘3211的端面上且伸入蜡棒30内进行蜡棒30紧固的连接件3212、与所述活塞盘3211固定连接且沿其轴线延伸至所述导向组件31外部的活塞杆3213、以及设置于该活塞杆3213的端部用于控制所述传动部354转动的电刷3214,所述弹性部322为弹簧设置,其套设于所述活塞杆3213上;在本实施例中,电刷3214与传动部354通过导线相连接,该电刷3214的外侧固定设有电源,通过电刷3214与电源接触,实现传动部354的电连通,驱动熔融组件35旋转。

需要说明的使,通过分别处于导向组件31与成型组件34内的移动部321的特殊结构设置,两者同步移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于活塞杆3213端部的电刷3214与电源的间断接触,实现熔融组件35的换向,结合成型组件34及导向组件31的特殊工作方式,实现液化后蜡液形成新的蜡棒30后,熔融组件35的自动换向,实现本发明上蜡的连续性以及熔融组件35换向的及时性。

实施例三

如图3和7所示,与实施例二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二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3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向组件31的一侧且连通该导向组件31与所述成型组件34内部的冷却管331、设置于该冷却管331内的密封盘332以及驱动该密封盘332沿所述冷却管331的内壁往复运动的驱动件333,所述密封盘332的两侧分别与处于所述导向组件31和成型组件34内的活塞盘3211之间形成密封空间334,所述冷却管331内部填充有冷却介质,所述活塞盘3211经所述密封盘332驱动冷却介质带动其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冷却介质为水、油、氮气等具有流动性物质;驱动件333为气缸、油缸或者具有往复运动功能液移动速度可控的结构;通过驱动件333驱动密封盘332移动的同时由处于密封空间334内的冷却介质驱动活塞盘3211移动的同时,另一端的移动盘通过弹性部322驱动同步移动,另外,冷却介质驱动活塞盘3211移动的同时,以热交换方式对成型组件34及活塞盘3211进行降温处理,使处于成型组件34内的蜡液快速成型。

进一步的,如图1、7和8所示,所述驱动组件33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冷却管331外部用于对处于其内的冷却介质进行降温处理的降温部335;所述上蜡机构3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导向组件31与成型组件34上用于对其两者内部进行蜡液间断供给的供蜡管38;在本实施例中,降温部335为与冷凝机连通的套管设置,通过冷凝机对套管内部介质进行降温后,以热传递方式对处于冷却管331内的冷却介质进行降温处理。

进一步的,如图1、9和10所示,所述旋绕机构4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的转动套41、驱动该转动套41旋转的电机42以及沿竖直方向偏心开设于所述转动套41上的螺旋孔43,纱线10贯穿该螺旋孔43传输且与其接触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电机42与转动套41通过皮带传动方式相连接,且电机42同步驱动多个转动套41;螺旋孔43的上下两端口圆弧过度设置,以免纱线摩擦产生断裂。

实施例四

根据说明书附图图11描述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降低纱线断线率的加工方法。

一种降低纱线断线率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上蜡部分,处于导向组件31内的蜡棒30经驱动组件33以液压传动方式驱动推送组件32上的移动部321以往复运动方式驱动与纱线10接触,蜡棒30与纱线10以摩擦方式进行上蜡;

(b)熔融部分,纱线10上蜡过程中,剩余蜡块进入熔融工位经熔融组件35上熔融部353以热传递方式对蜡块进行液化处理;

(c)成型部分,经步骤(b)后,蜡液进入成型工位,经成型组件34对蜡液进行固化处理的同时,由活塞盘3211上的连接件3212带动凝固后的蜡块以远离熔融部353的运动方式移动;形成新的蜡棒30。

(d)换向部分,单个蜡棒30使用完后,通过移动部321上的电刷3214与电源接触方式控制熔融组件35上的传动部354旋转,驱动转盘351旋转180°,实现熔融组件35的换向,再以成型组件34内的蜡棒30对纱线10进行上蜡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还包括冷凝部分,处于成型组件34内的蜡液经驱动组件33内的冷却介质以热交换方式对处于其内的蜡液进行固化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还包括蜡液供给部分,处于外部的蜡液经供蜡管38以间断供给方式对成型组件34进行蜡液供给,用于补充上蜡过程中的消耗。

在本发明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提示下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如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推送组件将蜡棒推送与纱线接触进行上蜡的同时,通过熔融组件将处于纱线两侧的蜡块进行液化后再经成型组件使熔融后的蜡液再次形成新的蜡棒,配合熔融组件与驱动组件的特殊运动方式,实现蜡棒的循环使用的设计构思,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