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络联管纱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06941发布日期:2020-04-07 21:39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细络联管纱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细络联管纱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细络联技术中一台络筒机对应一台细纱机,一台细纱机目前只有1200-1680锭,对应的络筒机只需要20-32锭就能满足正常生产的需要,但对于一台络筒机来讲其单锭数量在60-72锭才是比较经济的,一台络筒机通常需要配置机头组件、落筒小车、游动风机、电清控制箱以及上位机等。

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细络联管纱的输送,需要人工手动寻找线筒上的线头,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非常低下,严重的影响了工作效率,并且现有的纱管生头设备也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现有不能很好的对纱管进行夹紧,以至于在生头的过程中,纱管发生倾倒现象,严重的降低了纱管生头设备的实用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细络联管纱输送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细络联管纱输送装置,解决了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非常低下,以及不能很好的对纱管进行夹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细络联管纱输送装置,包括:壳体;吹风结构,所述吹风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吹风结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壁的两侧;若干个吹风嘴,若干个所述吹风嘴均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若干个所述吹风嘴的底部贯穿所述固定板并延伸至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吹风机,所述吹风机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壳体一侧的底部;夹紧结构,所述夹紧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夹紧结构包括透风板,所述透风板的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壁的两侧;两个弧形块,两个所述弧形块的底部均滑动连接于所述透风板的顶部,两个所述弧形块相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两个卡紧结构,两个卡紧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透风板的顶部的两侧,且位于两个所述弧形块相离的两侧,所述卡紧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正面滑动连接有t型块;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安装板的正面的顶部;出风斗,所述出风斗的外表面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且位于所述透风板的顶部;提取结构,提取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壁的顶部,所述提取结构包括长板,所述长板的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壁的两侧的顶部,所述长板底部设置有检测装置;齿轮,所述齿轮的轴心处通过支撑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内壁的顶部,所述齿轮的顶部和底部均啮合有直齿板,两个所述直齿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夹紧板;电机,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壁的顶部的一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

优选的,所述吹风机的出风口通过出风管与所述壳体的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底部通过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透风板的顶部,所述卡块的顶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块的另一侧贯穿所述壳体并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

优选的,两个所述弧形块相离的一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垫板。

优选的,所述t型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的顶端贯穿所述挡板并延伸至所述挡板的顶部,所述操作杆的外表面套设有挤压弹簧。

优选的,所述夹紧板的底部贯穿所述长板并延伸至所述长板的底部,所述夹紧板延伸至所述长板的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提取块。

优选的,所述齿轮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皮带轮的外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细络联管纱输送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细络联管纱输送装置,将线筒的轴心处插入两个弧形块的外表面之间,相离方向运动两个卡块,两个卡块相离方向运动时,就会带动两个弧形块相离方向运动,而弧形块相离方向的运动,这时两个弧形块就可以对线筒的内部进行展开,从而对线筒进行夹紧,通过挤压弹簧自身的弹性力,可以对t型块进行挤压,而t型块受到挤压力时,就会向下运动,这时t型块就会插入卡槽的内部,这时t型块就会与卡块形成卡接,卡块被卡接后,就形成了对线筒的夹紧,线筒的夹紧效果非常好,可以满足不同大小线筒的夹紧,以便于纱线在后续工作时的稳定性,以及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很好的避免的线筒的倾倒,影响线筒的生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细络联管纱输送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夹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为现有技术中细络联管纱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壳体,2、吹风结构,21、固定板,22、吹风嘴,23、吹风机,3、夹紧结构,31、透风板,32、弧形块,33、卡块,34、卡槽,35、垫板,4、卡紧结构,41、安装板,42、t型块,43、挡板,44、操作杆,45、挤压弹簧,5、提取结构,51、长板,52、齿轮,53、直齿板,54、夹紧板,55、电机,56、第一皮带轮,57、提取块,58、第二皮带轮,6、出风斗,7、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细络联管纱输送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夹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为现有技术中细络联管纱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细络联管纱输送装置包括:壳体1;吹风结构2,所述吹风结构2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吹风结构2包括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的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的两侧;若干个吹风嘴22,若干个所述吹风嘴22均设置于所述固定板21的顶部,若干个所述吹风嘴22的底部贯穿所述固定板21并延伸至所述固定板21的底部,在这里吹风嘴22的数量为十一个,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吹风机23,所述吹风机23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壳体1一侧的底部;夹紧结构3,所述夹紧结构3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夹紧结构3包括透风板31,所述透风板31的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的两侧;两个弧形块32,两个所述弧形块32的底部均滑动连接于所述透风板31的顶部,两个弧形块32的设置,主要是插入线筒的内部,在进行相离方向运动,从而对线筒进行夹紧,以保证更好的进行工作,两个所述弧形块32相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33;两个卡紧结构4,两个卡紧结构4分别设置于所述透风板31的顶部的两侧,且位于两个所述弧形块32相离的两侧,所述卡紧结构4包括安装板41,所述安装板41的正面滑动连接有t型块42;两个挡板43,两个所述挡板43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安装板41的正面的顶部;出风斗6,所述出风斗6的外表面固定于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且位于所述透风板31的顶部,出风斗6的设置,主要是可以将风进行汇集,以便于更好的带动线头进行运动,壳体1的两侧且位于出风斗6的顶部均开设有出风口,用于气流的排放,除此以外,壳体1的正面这时有箱门,用于线筒的放置,提取结构5,提取结构5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的顶部,所述提取结构5包括长板51,所述长板51的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的两侧的顶部,所述长板51底部设置有检测装置7,在这里检测装置7可以采用传感器,当检测装置7检测到有纱线进入上出风斗6上,启动电机55;齿轮52,所述齿轮52的轴心处通过支撑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的顶部,所述齿轮52的顶部和底部均啮合有直齿板53,通过齿轮的旋转,可以带动两个直齿板相对方向或者相离方向进行运动,两个所述直齿板5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夹紧板54;电机55,所述电机55固定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的顶部的一侧,电机55位正反转电机,并且与外界电源连接,所述电机55的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56。

参见图5,为现有技术中细络联管纱输送装置的实施例,包括络筒机单锭、管纱处理装置,所述管纱处理装置包括管纱生头装置及管纱处理输送通道。上述络筒机单锭包括单锭组件a1、单锭组件b2及与单锭组件a1、单锭组件b2分别连接的单锭控制系统9,上述单锭组件a1包括单锭管纱循环通道a1.1和与其连接的前段单锭返回通道a1.2。单锭组件b2包括单锭管纱循环通道b2.1和与其连接的前段单锭返回通道b2.2。上述管纱处理装置包括连接细纱机a7的管纱处理组件a6及管纱处理组件a控制系统6.7、连接细纱机b8的管纱处理组件b5及管纱处理组件b控制系统5.7,管纱处理组件a6通过其管纱处理输送通道分别与单锭管纱循环通道a1.1及前段单锭返回通道a1.2连接。管纱处理组件b5中的管纱处理输送通道通过生头成功过渡通道b3与单锭管纱循环通道b2.1连接,前段单锭返回通道b2.2与单锭返回过渡通道b4一端连接,单锭返回过渡通道b4的另一端与管纱处理组件b5中的管纱处理输送通道连接。

所述吹风机23的出风口通过出风管与所述壳体1的内部连通,壳体1的内部的底部连通,通过吹风机23对壳体1的内部进行吹风,而且吹风机23与外接电源连接。

所述卡块33的底部通过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透风板31的顶部,所述卡块33的顶部开设有卡槽34,所述卡块33的另一侧贯穿所述壳体1并延伸至所述壳体1的外部。

两个所述弧形块32相离的一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垫板35,垫板35的设置,主要是对线筒进行支撑。

所述t型块4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操作杆44,所述操作杆44的顶端贯穿所述挡板43并延伸至所述挡板43的顶部,所述操作杆44的外表面套设有挤压弹簧45,通过挤压弹簧45自身的弹性力,可以对t型块42进行挤压,t型块42受到挤压力时,就会向下运动,从而可以插入卡槽34的内部,从而与卡块33形成卡接,保证卡块33运动后的稳定性。

所述夹紧板54的底部贯穿所述长板51并延伸至所述长板51的底部,所述夹紧板54延伸至所述长板51的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提取块57,通过两个夹紧板54相对方向的运动,可以带动两个提取块57相对方向运动,从而可以将线头进行夹紧,以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拿取,进行后续的工作。

所述齿轮5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58,所述第二皮带轮58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皮带轮56的外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细络联管纱输送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步,将线筒的轴心处插入两个弧形块32的外表面之间,第二步,相离方向运动两个卡块33,两个卡块33相离方向运动时,就会带动两个弧形块32相离方向运动,而弧形块32相离方向的运动,这时两个弧形块32就可以对线筒的内部进行展开,从而对线筒进行夹紧,第三步,通过挤压弹簧45自身的弹性力,可以对t型块42进行挤压,而t型块42受到挤压力时,就会向下运动,这时t型块42就会插入卡槽34的内部,这时t型块42就会与卡块33形成卡接,卡块33被卡接后,就形成了对线筒的夹紧,第四步,通过吹风机23的启动,可以将向壳体1的内部吹风,而这时壳体1内部的风就会进行吹风嘴22的内部,通过吹风嘴22吹向透风板31,通过透风板31吹向线筒,这时就会将线筒上的线头进行吹起,并且线头会跟随气流进入到出风斗6的内部,第五步,当检测装置7检测到线头时,这时通过电机55的启动,可以带动第一皮带轮56和第二皮带轮58进行旋转,第二皮带轮58的旋转,可以带动齿轮52进行旋转,而齿轮52的旋转,可以带动两个直齿板53相对方向运动,而两个直齿板53相对方向的运动,就会带动两个夹紧板54相对方向运动,间接带动两个提取块57相对方向运动,这时就可以对线头进行夹紧,这时就完成了线筒的生头。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细络联管纱输送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将线筒的轴心处插入两个弧形块32的外表面之间,相离方向运动两个卡块33,两个卡块33相离方向运动时,就会带动两个弧形块32相离方向运动,而弧形块32相离方向的运动,这时两个弧形块32就可以对线筒的内部进行展开,从而对线筒进行夹紧,通过挤压弹簧45自身的弹性力,可以对t型块42进行挤压,而t型块42受到挤压力时,就会向下运动,这时t型块42就会插入卡槽34的内部,这时t型块42就会与卡块33形成卡接,卡块33被卡接后,就形成了对线筒的夹紧,线筒的夹紧效果非常好,可以满足不同大小线筒的夹紧,以便于纱线在后续工作时的稳定性,以及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很好的避免的线筒的倾倒,影响线筒的生头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