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8328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墨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记录机构向被记录材料排出墨水而进行记录的喷墨记录装置,详细地说,涉及为了去除附着于记录机构的排出口面的墨水或灰尘等异物而具有清洁排出口面的机构的喷墨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在喷墨记录装置中,因为使墨水滴从记录机构的排出口向被记录材料飞翔而进行记录,所以在记录动作时,有时伴随墨水滴飞翔的墨水雾或从被记录材料弹回的墨水雾等附着于排出口面。而且,在排出口面上附着墨水排出时产生的墨水滴或水滴等,乃至灰尘等的场合,这些物质的存在有时妨碍墨水排出,或使排出方向偏向而对图像记录产生不良影响。为了防止这种事态,需要去除附着于排出口面的墨水或水或灰尘等异物的清洁动作。
作为用于此的机构,使用以规定的构件拂拭排出口面的擦拭机构。此擦拭机构,一般来说,使板状的刮板构件的缘部或缘附近接触于排出口面移动,借此扫除(擦拭)附着于排出口面的墨水等异物。再者,在本申请中,把由想要的清洁机构去除净化附着于记录机构的排出口面的墨水等的动作称为拂拭动作(清洁动作)。
此外,当记录头的排出口内的墨水干燥引起的墨水增黏、杂质或灰尘向排出口内的侵入、或因排出口内的墨水中发生气泡等而发生排出口的堵塞时,则在堵塞的排出口中引起排出不良或排出方向的偏向等,由此可能导致发生记录图像的劣化或混乱。因此,作为防止这种问题的机构,设有通过从排出口强制地排出墨水以更新排出口内的墨水为目的的排出恢复机构。作为这种排出恢复机构,可以采用使负压作用于排出口而吸引排出墨水的吸引恢复动作,加压记录头内的墨水而使其从排出口排出的加压恢复动作,或者通过驱动排出能量发生机构进行与记录时同样的墨水排出的空排出动作等。由于这种恢复动作中的墨水排出也使墨水等附着于排出口面,所以在上述记录后,在进行了这种墨水排出后还需要排出口面清洁动作。
但是,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喷墨记录装置通常仅进行擦拭动作,所以不一定能迅速而可靠地去除附着于排出口面上的墨水等异物,始终保持排出口面清洁是困难的。特别是,在使用多个排出口的全行型的记录头中,因为与串行型的构成相比排出口数大幅度增多,需要清洁的面积也大,故有效地清洁附着于排出口面的墨水或水或灰尘等往往变得困难。特别是,在清洁排出口面上的墨水或水等异物的中途,被刮板构件收集而在排出口面上移动的墨水或灰尘等异物向清洁方向后方或侧方等脱出,存在不能清洁干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该喷墨记录装置可以可靠地清洁附着于记录机构的排出口面上的墨水等异物,可以防止墨水的排出不良或排出方向的歪扭而进行良好的记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在从记录机构的排出口向被记录材料排出墨水进行记录的喷墨记录装置中,该喷墨记录装置具有擦拭去除附着于配置排出口的排出口面的墨水等异物用的墨水吸收构件、和扫除附着于前述排出口面上的墨水等异物用的擦拭构件,使前述墨水吸收构件与前述擦拭构件沿着前述排出口面并沿前述排出口的排列方向移动。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纵断面示意图。
图2是表示相对于适用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的记录机构的墨水供给系统和加压循环恢复系统的概略构成的说明图。
图3A、3B、3C、3D、3E和3F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中的一系列排出口面清洁动作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记录机构和排出口面清洁装置的加盖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表示在图4的记录机构和排出口面清洁装置中使盖子离开记录机构的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表示图4中的排出口面清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表示用图6的排出口面清洁装置拂拭记录机构的排出口面时的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图8A、8B、8C、8D、8E、8F、8G和8H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中的一系列排出口面清洁动作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中的记录机构和排出口面清洁装置中使盖子离开记录机构的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10A、10B、10C、10D、10E、10F、10G和10H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中的一系列排出口面清洁动作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中的排出口面清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2A、12B和12C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中的排出口面清洁动作的立体示意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中的排出口面清洁装置的另一个构成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4是与记录机构一起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中的排出口面清洁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15A、15B、15C、15D、15E、15F、15G、15H、15I和15J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中的一系列排出口面清洁动作的说明图。
图16是与记录机构一起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中的排出口面清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7A、17B、17C、17D、17E、17F、17G、17H、17I、17J和17K是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中的一系列排出口面清洁动作的说明图。
图18是与记录机构一起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中的排出口面清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9A和19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中的排出口面清洁动作的说明图。
图20A、20B、20C和20D是表示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中的排出口面清洁动作的说明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9实施例的概略构成的立体示意图。
图22A、22B、22C和22D是表示本发明的第9实施例的排出口面清洁动作的说明图。
图23是局部剖切地表示适用本发明的最佳的喷墨记录装置的记录机构的内部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再者,在各附图中同一标号表示同一或对应部分。
(第1实施例)图1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最佳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断面示意图。在图1中,1是作为记录机构的记录头,3是覆盖记录头1的排出口面用的盖子。7是收容了作为被记录材料的记录片材的记录片材盒,8是用于逐张送出记录片材盒内的记录片材的供纸辊。9、10是用于移送所送出的记录片材的移送辊对,11、12是进行向记录部移送的记录片材的对位的校准辊对,14和15是分别用于引导所移送的记录片材的移送用导向器。16是用于保持所排纸的记录片材的排纸盘,17是排纸挡板,18是排纸辊。19是用于检测记录头的位置的传感器,20是用于使记录头1沿上下方向移动的齿条。
在图1中,收容于供纸部101(其记录片材盒7)中的记录片材P,靠供纸辊8向皮带移送部102送出。在所送出的记录片材通过皮带移送部102时,由记录头部103在该记录片材P上记录图像(也包括文字或符号)。记录了的记录片材P经由排纸部105向排纸盘16排出。在本实施例中,构成前述记录头部103的各记录头1由可以大致同时进行记录片材P的宽度方向的图像形成的全行型的记录机构来构成。
104为用于接触于记录头部103的各记录头1的排出口面2(图3)而覆盖排出口1111(图2)的盖部。在图示的例子中,在盖部104上分别对应于使用不同的墨水的多个(4个)记录头1C、1M、1Y和1BK配置有多个(4个)盖子3C、3M、3Y、3BK。
再者,在本申请中,关于作为同种的多个构件且使用的墨水的种类(墨水颜色等)不同的构件,像上述1C、1M、1Y、1BK那样在数字上添加符号来表示,但是在指这些同种的多个构件的全部或者任意之一的场合,省略符号而只用数字表示。
前述盖部104通过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盖子3密闭排出口1111来防止排出口内的墨水蒸发(墨水增黏),且具有始终把记录头1维持在能够记录的状态的保护功能。图1示出记录动作时的状态,构成用于维持恢复各记录头1的墨水排出性能的恢复装置的一部分的各盖子3离开各记录头1。
记录头1是利用热能排出墨水的喷墨记录机构,具有用于产生热能的电热变换体。此外,前述记录头1利用被前述电热变换体施加的热能产生的膜沸腾引起的气泡的成长、收缩而产生的压力变化(状态变化)使墨水从排出口排出,进行记录。
图2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墨水供给系统和加压循环恢复系统的概略构成的说明图,图23是局部剖切地表示适用本发明的最佳的喷墨记录装置的记录机构的内部结构的局部立体图。这些构成,涉及可以大致同时进行记录头的宽度方向的图像形成的全行型的记录头,首先,参照这些图对相对于长的全行型的喷墨记录头1的墨水供给动作和墨水加压动作(加压循环动作)进行说明。在图2中,1是全行型的喷墨记录头,1111是在记录头1的排出口面2上成为规定排列而形成的多个排出口,1108是在记录头内所形成的连通到各排出口1111的共同液室。在排出口面2上,形成由跨越相当于成为对象的记录头的能够纪录宽度范围配置的多个排出口1111组成的排出口列。如果用这种全行型的记录机构,则基于图像信息有选择地驱动配置于连通到各个排出口1111的液路1110的电热变换体1103(图23)而排出墨水,可以不进行记录头扫描地进行记录。
在图2中,1655是用于把墨水供给到记录头1的副箱(墨水供给箱),1656是用于把墨水补充到副箱1655的主箱。1107是用于从副箱1665向记录头1的共同液室1108供给墨水的墨水供给管,1662是设在墨水供给管1107上的电磁阀。在向副箱1655补充墨水时,通过驱动恢复泵1659,可以从主箱1656通过单向通行的补充用整流阀1658向副箱1655内送入墨水。在副箱1655内设有排气阀1663。
在图2中,1660是在用于使记录头1恢复的墨水加压动作时所使用的单向通行的恢复用整流阀,1661是从副箱1655到记录头1的共同液室1108的循环用管。恢复用整流阀1660设在循环用管1661的恢复用泵1659与记录头1之间。在像这样所构成的墨水供给系统和排出恢复系统中,在进行记录动作时,在电磁阀1662打开的状态下,副箱1655内的墨水靠水头差供给到记录头1的共同液室1108,共同液室1108内的墨水通过液路1110(图23)引向各排出口1111。
此外,在以记录头1的冷却及去除残留于墨水供给系统中的气泡为目的所实施的墨水加压动作时,在打开恢复用整流阀1660和电磁阀1662的状态下驱动恢复泵1659,借此副箱1655内的墨水通过循环管1661送入共同液室1108,进而1652内的墨水通过墨水供给管1107向副箱1655内循环。在此墨水加压动作时,从记录头1的所有排出口1111排出规定量的墨水。此外,在向记录头1的各液路1110等初期填充墨水时,在关闭电磁阀1662的状态下驱动恢复泵1659,借此把来自副箱1655的墨水通过循环管1661向共同液室1108内压送,一边把液路1110内的气泡与墨水一起从排出口1111排出一边向液路1110内填充墨水。
在喷墨记录头1中,在通常的场合,在非记录时,以在记录头1内(液路1110内等)残留有墨水的状态放置。因此,设置具有接触于各记录头1的排出口面2而密闭排出口1111的橡胶状弹性体的盖子3(图4)的盖部104,在非记录时通过盖子3与排出口面2的紧密接触而密闭排出口1111,同时使墨水蒸气充满盖子内空间而成为饱和蒸气压,借此构成为防止排出口1111内的墨水蒸发或墨水的增黏。
但是,在低温环境下或长时间休止记录的场合,有时即使进行上述这种加盖,墨水黏度也增加,在休止记录期间后的记录时有时发生墨水的排出不良或排出不稳定的现象。在本申请中,把休止记录后的最初墨水正常地排出与否的问题称为“首发问题”。对此首发问题,有时如前所述进行如下动作,即,驱动恢复泵1659使墨水加压循环,借此使墨水从所有排出口排出的墨水加压动作。或者,在排出不良的状态比较轻微的场合,有时进行驱动记录头的排出能量发生机构而从所有排出口进行与记录时同样的墨水排出的“空排出动作”。此空排出动作也是恢复动作之一。
图3A~3F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中的一系列排出口面清洁动作的说明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记录机构和排出口面清洁装置的加盖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表示图4的记录机构和排出口面清洁装置的盖子离开退避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图4中的排出口面清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表示用图6的排出口面清洁装置拂拭记录机构的排出口面时的状态的侧视示意图。接下来,参照图3A~3F和图4~图7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中的排出口面清洁装置的构成和动作进行说明。
在图4中,在本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中,使用采用不同颜色的墨水的多个记录头1C、1M、1Y和1BK。在这些记录头中,使用深蓝、品红、黄色和黑色墨水。此外,这些记录头相对记录头架4高精度地定位固定,各记录头的平行度和头间距离等被保障在想要的精度内。
在记录片材P上进行了记录后,或者在为了消除记录头的堵塞而使墨水从排出口1111强制地排出的墨水加压动作或空排出动作等之后,当从记录装置的控制器送出排出口面清洁动作的指令信号时,则在处于图4中所示的加盖状态的场合,从该状态向图5中所示的盖子离开退避状态过渡。向此盖子离开退避状态的过渡,是通过电动机24的驱动使记录头架4沿着上下导轨25向上移动,借此使记录头1上升,接着通过使盖子3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规定距离而进行。而且,在此图5的盖子离开退避状态下,通过使排出口面清洁装置动作而进行一系列排出口面清洁动作。
在图5和图6中,54是拭掉吸收附着于排出口面2上的墨水等异物用的墨水吸收构件(吸收辊),在本实施例中由能够旋转的辊状的多孔质吸收体制成。作为此吸收辊54的材质,最好是例如亲水性多孔质聚氨酯树脂或亲水性多孔质聚乙烯树脂等吸水性好的材料。
50、51是扫除附着于排出口面2上的墨水或灰尘等异物用的擦拭构件(擦拭器),分别由板状的橡胶状弹性体来构成。作为此擦拭构件的材质,最好是聚氨酯树脂等弹性材料(橡胶状弹性材料)。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针对各记录头1的每一个用两个擦拭器50、51的构成。特别是在像全行型的记录头1那样长的头中,为了提高擦拭效果,最好是由先行的第1个擦拭器50擦拭排出口面整个面的墨水,由后行的擦拭器51擦拭排出口(排出口列)的部位。
在图5和图6中,52是安装有吸收辊54和擦拭器50、51的擦拭器架。此擦拭器架52,靠未图示的驱动源,沿着排出口面2的排出口排列方向在导轨53上能够移动地构成。在擦拭器架52在与排出口面2相向的位置移动时,吸收辊54和擦拭器50、51相对于排出口面2以一定的侵入量(搭接量)和接触压力在此导轨53上移动。即,通过使吸收辊54和擦拭器50、51沿着排出口面2在多个排出口的排列方向上接触移动,去除附着于排出口面2上的墨水等异物。在此场合,在移动方向上,使吸收辊54以使其比擦拭器50、51先行的方式配置。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中所示,经由摆动臂42所安装的吸收辊54,经由夹装于与擦拭器架52之间的弹性构件(压缩弹簧)41能够推压下降地安装,构成为靠弹簧的弹性力得到对排出口面2的接触力。
拂拭排出口面2时的吸收辊54和擦拭器50、51与排出口面2的位置关系如图7所示那样。在图7中,在拂拭排出口面2的清洁装置中,相对于擦拭器架52的移动方向,吸收辊54配置于先行侧,擦拭器50、51配置于后行侧。擦拭器50、51对排出口面以一定的侵入量(搭接量)DW接触,通过各擦拭器的前端缘部分或缘附近面变形,配置成擦拭器缘部50a、51a成为能够与排出口面2正确地接触移动的位置。
此外,吸收辊54的表面对排出口面2以一定的侵入量DR接触,吸收辊54配置成在吸收辊54的表面与排出口面2之间形成接触面(压接部)的状态下能够正确地接触移动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吸收辊54相对于旋转方向没有驱动机构,构成为能够自由地旋转。即,吸收辊54在相对于排出口面2接触移动时,靠该移动力,相对于排出口面2被动旋转。借此,可以在不滑擦排出口面2的状态下,拭取吸收排出口面上的墨水等。
如果用这些构成,则擦拭器架52沿着排出口面2从排出口排列方向的一端接触移动到另一端,这样,靠搭载于该擦拭器架的吸收辊54和擦拭器50、51拂拭排出口面,去除排出口面上的墨水滴或水滴或灰尘等异物。
接下来,参照图3A~3F,就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中的一系列排出口面清洁动作进行说明。
图3A示出头待清洁状态,在此状态下盖子3从记录头1离开。即,从加盖状态,通过电动机24的驱动使头架4沿着上下导轨25向上移动,借此使记录头1上升,接着盖子3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规定距离借此成为从记录头1离开的状态。
图3B示出挤出吸收辊54中所吸收的墨水而将其排出用的墨水排出动作(墨水挤出动作)的状态。从吸收辊54排出墨水的墨水排出机构构成为,配置于作为擦除器架52的原始位置的图中的右侧的位置,在此墨水排出位置,靠各记录头的挤压辊55把吸收辊54挤压变形借此挤出渗入吸收辊54的墨水,使挤出的墨水落下。
在图3B的墨水排出机构中,构成为,由被未图示的驱动机构驱动的挤压凸轮56使挤压辊55在推压在吸收辊54上的状态下朝箭头方向旋转,机械地挤出吸收于吸收辊54中的墨水,使挤出的墨水落下并将其回收。在图3B中,示出吸收辊54被挤压辊55挤压时的状态。这种墨水排出动作在图3A的待命状态之后进行。
图3B中的挤压辊55的驱动,经过预先确定的一定时间后通过挤压凸轮56旋转来解除挤压状态而停止,这样,挤压辊55的旋转停止。此时的墨水挤出动作的驱动时间取决于记录装置的使用状态、墨水量、排出口面清洁动作的时间间隔等。
再者,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各色的挤压辊55(55C、55M、55Y、55BK)构成为,通过共同的挤压凸轮56的驱动,所有颜色被同时驱动进行墨水挤出动作,但是也可针对各色个别地进行墨水挤出动作。在此场合,例如,针对各色分别配置驱动机构,个别地或有选择地进行驱动。
图3C示出用于净化用来拭去附着于擦拭器50、51的墨水等异物的擦拭构件清扫机构(第1清扫辊)57的净化动作。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吸收辊54净化第1清扫辊57。即,通过清扫擦拭器50、51而转移到第1清扫辊57上的墨水等异物,利用吸收辊54被擦除(净化)。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清扫辊57、58配置于图示左侧的位置,因而,图3C的净化动作,在结束图3B的墨水排出动作而使擦拭器架52向左移动后在图示左侧的位置上进行。
清扫辊57、58与吸收辊54同样,由例如亲水性多孔质聚氨酯树脂或亲水性多孔质聚乙烯树脂等吸水性好的材料来形成。而且,图3C中的上述净化动作是由如下的动作进行的,使吸收辊54相对地接触于第1清扫辊57,一边赋予该第1清扫辊57图示箭头方向的旋转驱动一边使两个辊子挤压变形。借此,通过使渗入第1清扫辊57中的墨水等吸收于吸收辊54侧,同时使堆积在第1清扫辊57上的灰尘、纤维、纸粉等向吸收辊54转移。
第2清扫辊58以规定的接触压力能够被动旋转地接触在此第1清扫辊57上。而且,通过在此状态下沿箭头方向旋转驱动第1清扫辊57进行第1清扫辊的净化动作,经过预先确定的一定时间后使第1清扫辊的旋转动作停止,借此净化动作结束。此外净化动作的时间也取决于记录装置的规格、墨水量、排出口面清洁动作时间间隔等。
进而,构成为通过图3C的上述净化动作从第1清扫辊57转移到吸收辊54的墨水等异物,可以在图3B的墨水排出动作时机械地被挤出,并使其落下排出而回收。再者,在本实施例中,各色的第1清扫辊57(57C、57M、57Y、57BK)全都同时被驱动而进行墨水转移等净化动作,但也可针对各色个别地进行净化动作。在该场合,例如,可以针对各色分别配置驱动机构,构成为个别地或有选择地驱动。
图3D和3E是表示在图3F的排出口面拂拭动作(去除附着于排出口面2上的墨水等异物的动作)之前进行的擦拭器50、51的清扫动作。此清扫动作,是拭取附着于擦拭器50、51上的墨水等异物用的动作,靠第1清扫辊57来进行。在本实施例中,此擦拭构件清扫动作接着图3C的第1清扫辊57的净化动作进行。
图3D和3E的擦拭构件的清扫动作,通过相对于第1清扫辊57使擦拭器50、51的缘部附近以一定压力或侵入量相对接触并且旋转驱动第1清扫辊57来进行。在此清扫动作中,通过使残留于或堆积于擦拭器的缘部附近的墨水、灰尘、纤维、纸粉等异物(可以靠擦拭动作转移的异物)向清扫辊57侧转移·吸收的动作来进行。
当图3C的清扫辊57的净化动作结束时,擦拭器架52沿着导轨53向图示右方移动一些在图3D的位置上停止。此位置称为第1清扫位置。在此第1清扫位置上,一方的擦拭器50的缘部附近以一定的侵入量和接触压力接触清扫辊57。在此位置上,通过朝图示箭头方向旋转驱动清扫辊57,堆积于擦拭器50的缘部附近的墨水、灰尘、纤维、纸粉等异物被吸收、转移于清扫辊57,并且被刮擦。从擦拭器50转移到清扫辊57的墨水等异物,在图3C的净化动作之时转移到吸收辊54,在图2B的墨水排出动作之时从吸收辊54机械地被挤出而落下排出。
当经过一定时间一方的擦拭器50的清扫动作结束时,使擦拭器架52向图示右方移动在图3E的位置上停止。此图3E的位置称为第2清扫位置。在此第2清扫位置上,另一方的擦拭器51的缘部附近以一定的侵入量和接触压力接触清扫辊57。在此位置上,通过沿图示箭头方向旋转驱动清扫辊57,堆积于擦拭器51的缘部附近的墨水、灰尘、纤维、纸粉等异物被吸收、转移到清扫辊57,并且被刮擦。从擦拭器51转移到清扫辊57上的墨水等异物,在图3C的净化动作之时转移到吸收辊54,在图3B的墨水排出动作之时从吸收辊54机械地被挤出而落下排出。图3D和图3E中的擦拭器50和51的清扫动作分别在经过预先确定的一定时间时通过使清扫辊57的旋转驱动而结束。这些清扫动作的设定驱动时间也取决于记录装置的规格、墨水量、排出口面清洁动作的时间间隔等。
再者,在本实施例中,一方的清扫辊57与擦拭器50、51直接接触,与此相反,另一方的清扫辊58配置成在接触清扫辊57的状态下被动旋转驱动。此第2清扫辊58也由与第1清扫辊57同样的材质制成。像这样由两个清扫辊57、58来构成擦拭构件清扫机构的理由是为了提高清扫辊的墨水吸收能力。再者,在用一个清扫辊可以得到足够的墨水吸收能力的场合也可以取为一个辊的构成,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墨水吸收能力也可以针对每个记录头设置由三个以上的清扫辊组成的多个构成的擦拭构件清扫机构。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构成为通过使擦拭器架52停止于图3D和3E的各位置清扫擦拭器50、51的缘部,但是也可以构成为根据擦拭器的擦拭速度、擦拭构件清扫辊的外径、擦拭器的外形(大小)等条件,不使擦拭器停止,通过使清扫辊与擦拭器滑擦而清扫擦拭边缘部分。
再者,在本实施例中,虽然构成为擦拭器架52在从图3C的净化动作的位置到图3E的第2擦拭器的清扫动作的位置的各位置之间移动时,在各个之间使清扫辊57的旋转驱动停止,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在这些之间移动时也不使清扫辊57的旋转驱动停止而使擦除器架52移动。
此外,关于第1清扫辊57的旋转方向或旋转速度,应是记录装置固有地设定,也可以构成为在不旋转驱动地使其停止的状态下清扫擦拭器。如果用这种构成,则通过使擦拭器与清扫辊表面滑擦,清扫到该擦拭器的缘部附近的宽范围成为可能。关于上述清扫辊57、58,也可以把这些的一方或两方的辊子取为对多个记录头公用的一体化结构。
图3F是表示拂拭(清洁)记录头1的排出口面2上的墨水等异物用的拂拭动作的图。此拂拭动作,接着图3D和3E中的擦拭器的清扫动作进行。在本实施例中,用于清洁排出口面2的拂拭动作,一边使擦拭器架52沿着排出口面从图示的左侧向右侧移动,一边由安装于该擦拭器架上的吸收辊54和擦拭器50、51来进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中所示,通过摆动臂42所安装的吸收辊54安装成夹着夹装于其与擦拭器架52之间的压缩弹簧41能够推压下降的结构,吸收辊54对于排出口面2的接触力受压缩弹簧41的弹性力限制。图3F的排出口面的拂拭动作,在从记录头的排出口排出墨水的墨水加压动作或空排出动作之后进行。
即,图3D和3E的擦拭器的清扫动作结束时,首先,在图2和图23中所示的构成中,通过驱动恢复泵1659,使墨水通过记录头1的共同液室1108加压循环,借此实行从记录头的所有排出口1111排出墨水的墨水加压动作。或者,在记录头的排出不良的状态轻微的场合,即排出口面的污染或墨水增黏等的状态轻微的场合,代替上述墨水加压动作通过驱动由记录头的电热变换体1103组成的能量发生机构从所有的排出口实行与记录时同样的墨水排出的空排出动作。在实行这种从排出口的墨水排出后,成为因墨水雾等在排出口面2上附着墨水等的状态。再者,上述墨水加压动作可以利用图3E的擦拭器51的清扫动作的时间(或者状态)来进行。
图3F的排出口面的拂拭动作(清洁动作)是通过先行的吸收辊54擦除(拭取吸收)排出口面2上的墨水等异物,并且靠后行的擦拭器50、51扫除(擦拭)残留于排出口面2上的墨水等异物这样的动作来进行。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吸收辊54构成为没有旋转驱动用的驱动机构,能够自由地旋转。因而,吸收辊54,在图3F的排出口面拂拭动作中相对排出口面2接触移动时,靠其移动力相对于排出口面被动旋转,成为以不滑擦排出口面的方式一边拭取吸收墨水等一边移动。
另一方面,继吸收辊54之后以接触于排出口面2的状态后行的擦拭器50、51,成为一边靠其缘部或缘部附近面扫除由吸收辊54擦除后残留于排出口面的附着墨水等异物一边移动。因而,在对记录片材P的记录动作、或者加压循环恢复动作或空排出动作等中附着于排出口面2的墨水等异物,通过组合吸收辊54的拭取动作和擦拭器50、51的扫取动作的拂拭动作可以有效地去除。即,通过使墨水吸收和擦拭的两个功能复合,即使是长的全行型的记录头这种长宽的排出口面的场合,也可以高效率地进行清洁(拂拭)。
在图3F中,如果擦拭器架52经过图示的位置,移动到图示右端部附近,则由未图示的传感器检测出这种情况,擦拭器架52的移动被停止。借此,通过沿着记录头的排出口面在排出口的排列方向上接触移动,拂拭墨水等异物的拂拭动作(清洁动作)结束。当图3F的排出口面清洁动作结束时,接着通过电动机24(图5)的驱动头架4(图5)沿着上下导轨25(图5)向上移动,记录头1上升,恢复到图3A的头待清洁状态。
然后,使盖子3向与记录头的排出口面相对的位置移动,接着,通过电动机24的驱动使头架4沿着上下导轨25向下移动,通过使记录头1下降,使各记录头的排出口面2紧密接触于各盖子3成为加盖状态。此加盖状态是图4中所示的状态,是保护记录头的排出口面的状态。通过返回到此加盖状态,一系列排出口面清洁动作结束。也可使此加盖状态成为用于预备接下来一系列排出口面清洁动作的等待的头待清洁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在擦拭器架52上搭载吸收辊54和擦拭器50、51,通过使擦拭器架52移动,通过先行的拭取吸收动作与后行的扫取动作拂拭排出口面。
再者,吸收辊54、擦拭器50、51、及擦拭器架52,除了像本实施例这样对应于多个记录头1的各个分别设置的分割结构外,也可以根据情况,把它们制成对多个记录头共同的一体化结构。此外,在任何一种场合,擦拭器除了可以像本实施例这样取为两片的构成(两个构成)外,也可以是一片的构成,也可以取为至少三片的多片的构成。此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把吸收辊与擦拭器搭载于同一擦拭器架52上,但是也可以取为这些搭载于各自的架子上的构成。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通过依次实施图3A~3F的各动作进行一系列的排出口面清洁动作,但是这些动作的顺序可根据记录装置的状况、与记录动作的连动、记录装置的使用状况等适当确定,本发明不限定于本实施例那样各动作的顺序。例如,也可以根据记录装置的记录状况,作为单独地动作的模式实行图3的用于净化清扫辊57的净化动作、或图3D和3E的擦拭器的清扫动作。此外,在要求在记录动作前那样短时间中清洁排出口面的场合,也可以仅先行实行图3F的排出口面的拂拭动作,根据需要在记录动作后进行其他动作。
本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排出口面清洁装置,像从图3A~3F的动作顺序看出的那样,通过把(1)待机,(2)从吸收辊的墨水排出动作,(3)清扫辊的净化动作,(4)擦拭器的清扫动作,(5)吸收辊进行的排出口面的拭取吸收动作,(6)擦拭器进行的排出口面的刮擦(擦拭)动作组合起来,可以有效地进行记录头的排出口面的清洁。此外,关于用于头清洁的前述一系列的动作和构成,不限定于本实施例中说明的内容,根据需要,也可包括各实施例的内容,把它们适当组合起来实施也是有效的。
(第2实施例)图8A~8H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中的一系列排出口面清洁动作的说明图。接下来,参照图8A~8H,就用于排出口面清洁动作的构成说明第2实施例中的该动作。再者,在本实施例中,主要说明与前述第1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未特别说明的部分与第1实施例的场合实质上是相同的。
图8A示出头待清洁状态,记录头1和盖子3像图5那样分离。在本实施例中,从此等待状态进入图8B的记录头的墨水加压动作。
接着,通过电动机24(图5)的驱动使头架4下降,借此使头架4位于可以由吸收辊54和擦拭器50、51拂拭记录头1的排出口面2的位置。然后,如图8C中所示,进入一边使擦拭器架52沿着导轨53向图8A~图8H中的右方移动,一边由吸收辊54和擦拭器50、51拂拭排出口面2的清洁动作。此图8C中的排出口面的拂拭动作与图3F的动作实质上是相同的。即,在本实施例中也是在墨水加压动作或空排出动作之后使擦拭器架52沿着导轨53移动,借此实施排出口面2的拂拭动作。
在图8A~8H中,当擦拭器架52经过图8C中所示的位置移动到图8D中所示的图示右端部附近时,由未图示的传感器检测出这种情况,擦拭器架52被停止。然后,通过电动机24的驱动使头架4如图8D中的箭头所示向上移动,使记录头1上升到图8A的头待清洁时的高度。图8E示出用于清洁第1清扫辊57的净化动作。即,图8D的动作之后,使擦拭器架52再次沿着导轨53向图示左方移动,并停止于图8E中所示的左端附近位置,进入利用吸收辊54的清扫辊57的净化动作。此图8E中的净化动作与图3C的净化动作实质上是相同的。
图8F和图8G示出擦拭器50、51的清扫动作。图8F示出用清扫辊57清扫擦拭器50的状态,图8G示出用清扫辊57清扫擦拭器51的状态,这些分别与前述图3D和3E的动作实质上是相同的。
图8H示出从吸收辊54挤出墨水用的墨水排出动作。即,图8G的动作之后,使擦拭器架52沿着导轨53再次从图示左侧向图示右端附近位置移动并停止于图8H的位置,在此位置上进入墨水排出动作。图8H中的墨水排出动作和用于该动作的构成与第1实施例的图3B中说明的墨水排出动作的场合实质上是相同的。当图8H的墨水排出动作结束时,通过驱动电动机24使头架4沿着上下导轨25向上移动,借此使记录头1上升返回到图8A的头待清洁状态。
然后,使盖子3向与排出口面对着的位置移动,通过电动机24的驱动使头架4下降,借此使各记录头的排出口面2紧密接触于各盖子3成为图4中所示的保护记录头的加盖状态。通过返回此加盖状态,一系列的头清洁动作结束。或者,也可以准备下次头清洁动作,以图8A中所示的头待清洁状态进入等待状态。
(第3实施例)图9是与记录机构和盖子一起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中的排出口面清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10A~10H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中的一系列的排出口面清洁动作的说明图。在本实施例中也是,对与前述第1实施例或第2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详细说明,未特别说明的部分与这些实施例的场合实质上是相同的。再者,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A~10H中所示,清扫辊57、58和挤压辊55、56全都配置于记录头1的单侧(图中的右侧)。
图10A示出头待清洁状态,记录头1与盖子3如图9中所示分离着。在本实施例中,搭载吸收辊54和擦拭器50、51的擦拭器架52位于记录头1的图示左侧。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从图10A的等待状态进入图10B中所示的记录头1的墨水加压动作。
接着,通过电动机24(图9)的驱动使头架4下降,借此使头架4位于能够由吸收辊54和擦拭器50、51拂拭记录头1的排出口面2的位置。然后,如图10C中所示,使擦拭器架52向图示右方移动,随此,使吸收辊54和擦拭器50、51沿着排出口面2在排出口的排列方向上移动,借此由该吸收辊和擦拭器拂拭(清洁)排出口面2。此图10C中的排出口面拂拭动作,与图3F和图8C的排出口面拂拭动作实质上是相同的,进行墨水加压动作或空排出动作之后的排出口面的墨水拭取吸收动作和扫除动作(擦拭动作)。
图10D示出清扫辊57的净化动作。即,在图10C的状态下擦拭器架52向图示右方移动,借此到达图10D中所示的左侧的位置并停止于该位置,进入清扫辊57的净化动作。此图10D中的净化动作与前述图3C或图8E的净化动作实质上是相同的。图10E和图10F示出擦拭器50、51的清扫动作。图10E示出旋转驱动清扫辊57而清扫擦拭器50、51的状态,图10F示出旋转驱动清扫辊57而清扫擦拭器51的状态。这些动作分别与图3D和3E的动作,或图8F和图8G的动作实质上是相同的。
当擦拭器架52从图10F的状态进一步向图示右方移动停止于图10G中所示的位置时,进入下一个图10H中所示的墨水排出动作。此图10H中的墨水排出动作,是从吸收辊54挤出墨水的动作,其动作内容和用于该动作的构成与图3B或图8H的墨水排出动作实质上是相同的。当图10H的墨水排出动作结束时,通过电动机24的驱动使头架4沿着上下导轨25向上移动,使记录头1上升,借此返回到图10A的头待清洁状态。
然后,使盖子3向与记录头的排出口面2相对的位置移动,通过电动机24的驱动使头架4下降,借此使各记录头的排出口面2紧密接触于各盖子3,并返回到图4中所示的保护记录头的加盖状态,结束一系列的头清洁动作。或者,也可以准备下次的头清洁动作,以图10A中所示的等待状态进入待机状态。
如果用图9和图10A~10H的第3实施例,则由于把清扫辊57、58和挤压辊55、56配置于记录机构的同一侧(图示的右侧),所以与前述实施例相比,可以谋求排出口面清洁装置、进而记录装置的更加小型轻量化及简化。
(第4实施例)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中的排出口面清洁装置的构成的立体示意图,图12A~12C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中的吸收辊和擦拭器进行的排出口面清洁动作的说明图,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中的排出口面清洁装置的变更构成例的立体示意图。
在图11和图12A~12C的构成中,设有旋转驱动吸收辊54用的驱动机构。即,在图11中,160是旋转驱动吸收辊54的电动机,161、162是用于把电动机160的驱动传递到吸收辊54的驱动齿轮。吸收辊54构成为能够通过控制电动机160的驱动方向在正转·逆转方向上被旋转驱动。在图12A~12C中,如果设擦拭器架52的移动速度为VW、设与吸收辊54的与排出口面2接触的接触面的周面速度(表面速度)为VR,设当时的吸收体辊54相对排出口面的周面速度(相对速度)为VH,则成为VH=VW+VR的关系。图12A示出朝图示逆时针方向旋转驱动吸收辊54的状态。这里,关于VW以图示向右方向为+方向,关于VR以图示顺时针方向为+方向。
于是,例如,在擦拭器架52的速度VW为200mm/sec、吸收辊54的周面速度VR为-100mm/sec的场合,排出口面拂拭时的吸收辊,成为一边沿图示逆时针方向(-方向)旋转一边移动。此时的相对速度(吸收体辊54相对于排出口面的圆周速度)VH成为“200-100=100mm/sec”。在此状态下,如图12A中所示,在拂拭排出口面时,吸收辊54一边沿图示右方向滑擦一边拭取排出口面2。
此外,例如,在擦拭器架52的速度VW为200mm/sec,吸收辊54的周面速度VR为-250mm/sec的场合,此时相对于排出口面的相对速度VH成为“200-250=-50mm/sec”。在此状态下,吸收辊54一边沿图示左方向滑擦一边拭取排出口面。
如果用这些构成和速度设定,则与使吸收辊相对于排出口面被动旋转的场合相比,可强力地擦除附着于排出口面2上的墨水、灰尘、灰尘、纸粉等。再者,例如,在擦拭器架52的速度VW为200mm/sec、吸收辊54的周面速度为-200mm/sec的场合,此时与排出口面的相对速度VH成为“200-200=0mm/sec”。在此状态下,吸收辊54与排出口面2之间没有相对速度(滑擦),因而,进行与使吸收辊相对排出口面被动旋转的场合同样的拭取动作。
图12B示出沿图示顺时针方向旋转驱动吸收辊54的状态。这里,擦拭器架52的移动速度VW以图示右方向为+方向,吸收辊54与排出口面2的接触面的周速度VR以图示顺时针方向旋转为+方向。于是,例如,在擦拭器架52的速度VW为200mm/sec、吸收辊54的周面速度VR为+100mm/sec的场合,排出口面拭取时的吸收辊一边向图示顺时针方向(+方向)旋转一边行进,这时的相对于排出口面的相对速度VH成为“200+100=300mm/sec”。在此状态下,如图12B中所示,在拭取排出口面时,吸收辊54一边沿图示右方向滑擦排出口面2一边移动,借此,与使吸收辊被动旋转的场合相比,可强力地拭取附着于排出口面2的墨水、灰尘、纤维、纸粉等。
图12C示出在不旋转驱动吸收辊54而使其停止的状态下拂拭排出口面的状态。这里,擦拭器架52的移动速度VW以图示右方向为+方向,吸收辊54的与排出口面2的接触面的周速度VR以图示顺时针方向旋转为+方向。于是,例如,在擦拭器架52的速度VW为200mm/sec,吸收辊54的周面速度VR为0mm/sec(停止状态)的场合,排出口面拭取时的吸收辊如图示那样在旋转静止的状态下移动。此时的辊子54的周面相对排出口面的相对速度VH成为“200+0=200mm/sec”。
在此状态下,如图12C中所示,吸收辊54的周面以擦拭器架52的移动速度VW一边沿图示右方向滑擦排出口面2一边移动。借此与使吸收辊被动旋转的场合相比,也可强力地擦除附着于排出口面2上的墨水或灰尘等异物。此状态,因为是吸收辊54不旋转的状态,所以成为与墨水吸收构件为固定构件的场合同样地起作用。在图13中,示出墨水吸收构件为不旋转的块状的吸收体163的场合的结构。再者,图13的排出口面清洁装置,在上述块状的吸收体163以外的部分成为与用能够旋转的吸收辊54的场合实质上相同的构成。
如果用图11~图13中所示的第4实施例也是,通过擦拭器架52沿着记录头的排出口列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由安装于擦拭器架52的墨水吸收构件及擦拭器拂拭排出口面,借此可以去除附着于排出口面上的墨水等异物。再者,在本实施例中在设有吸收辊54的旋转驱动机构的场合,例如,在正常时以相对于排出口面被动旋转的方式设定成VW=-VR,根据排出口面的污染情况旋转驱动吸收辊并切换成以想要的相对速度进行滑擦等,可以根据装置的特性或状况等,选择更好的驱动状态。此外,在旋转停止状态下移动的场合,作为墨水吸收构件,也可以制成不是能够旋转的辊子状,而是块状等任意形状。
(第5实施例)图14是与记录机构一起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中的排出口面清洁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15A~15J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中的一系列的排出口面清洁动作的说明图。在本实施例中,虽然对与前述第1实施例~第4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是未特别说明的部分与这些实施例的场合实质上也是相同的。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清扫辊57、58和挤压辊55、56配置于单侧。
图15A示出头待清洁状态,盖子3如图9中所示离开记录头1。在图15A的状态下,搭载吸收辊54和擦拭器50、51的擦拭器架52位于图示右侧。然后,从此等待状态进入图15B中所示的记录头1的墨水加压动作。
接着,通过电动机24(图9)的驱动使头架4下降,借此就位于可以由吸收辊54清洁排出口面2的位置。然后,如图15C中所示,擦拭器架52一边向图示左方移动,一边由吸收辊54拭取排出口面2。在此图15C的状态下,擦拭器不与排出口面接触。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中所示,吸收辊54也是夹着夹装于其与擦拭器架52之间的压缩弹簧41能够推压下降地安装,构成为由弹簧弹性力得到对排出口面2的接触力。此外,在通常状态下,如图14中所示,擦拭器50、51与吸收辊54高度不同,擦拭器一方构成为比吸收辊低高度h。
因此,在图15C中,擦拭器架52向图示左方移动时,仅吸收辊接触于排出口面2,擦拭器一方在离开排出口面的状态下移动。另一方面,吸收辊54没有旋转方向的驱动机构,构成为能够自由地旋转,通过在接触移动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排出口面被动旋转,不滑擦排出口面地拭取吸收墨水等。
图15D示出图15C的排出口面拭取动作之后的擦拭器架停止状态。即,擦拭器架52通过图15C的排出口面拭取动作移动到图示左侧端部附近,在图15D中所示的左侧位置上停止。
接着,如图15E中所示,一边使擦拭器架52向图示右方移动,一边由吸收辊54和擦拭器50、51的两方进行拂拭排出口面的动作(拂拭模式)。即,图15C的拭取动作之后,在图15D中擦拭器架停止期间使记录头下降规定距离,借此就位于吸收辊54和擦拭器50、51的两方分别以各自规定的搭接量(侵入量)相对排出口面接触。接着,如图15E中所示一边使擦拭器架向图示右方移动一边靠吸收辊与擦拭器的两方拂拭排出口面。
这样通过擦拭器架52的往复移动使墨水吸收和擦拭两机能复合,可进行高效的排出口面清洁,即使象长的全行型的记录头这样长的宽的吐出口面的场合,也可以高效地进行清洁。
图15F示出清扫辊57的净化动作。图15E的动作中使擦拭器架52向图示右方移动后,停止于图15F中所示的右侧的位置,使吸收辊54接触于清扫辊57的同时旋转驱动该清扫辊57,借此实行该清扫辊57的净化动作。此净化动作和用于该净化动作的构成,与前述图3C或图10D的净化动作实质上是相同的。
图15G和15H示出擦拭器50、51的清扫动作。当图15F的清扫辊57的净化动作结束时,使擦拭器架52向图示右方移动规定距离而成为图15G的位置,在图15G的位置上通过使擦拭器50接触于清扫辊57的同时旋转驱动清扫辊57而清扫擦拭器50。然后当经过一定的清扫时间时,使擦拭器架52进一步向图示右方移动规定距离成为图15H的位置,在图15H的位置上,通过使擦拭器51接触于清扫辊57的同时旋转驱动清扫辊57清扫擦拭器51。然后当经过一定的清扫时间时,停止清扫辊57的驱动。这些擦拭器清扫动作和用于该擦拭器清扫动作的构成,与图3D和3E或图10E和10F的动作的场合实质上是相同的。
从图15H的状态使擦拭器架52进一步向图示右方移动,如图15I中所示停止于吸收辊54接近或接触于挤压辊55的位置,接着,在此位置上,如图15J中所示通过使挤压凸轮56旋转,使挤压辊55以规定的挤压力接触于吸收辊54,并且通过旋转驱动该挤压辊55,进行用于从吸收辊54挤出墨水的墨水挤出动作。
图15J中的从吸收辊54的墨水挤出动作(墨水排出动作)和用于该动作的构成也是与图3B或图10H的动作的场合实质上是相同的。当图15J的墨水排出动作结束时,则通过电动机24的驱动使头架4沿着上下导轨向上移动借此使记录头1上升返回到图15A的头待清洁状态。然后,使盖子3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就位于与排出口面相对的位置,并且通过电动机24的驱动使头架4下降,借此使各记录头的排出口面2紧密接触于各盖子3,返回到图4中所示的保护记录头的加盖状态,一系列的排出口面清洁动作结束。或者,也可以准备下次的头清洁动作,以图15A中所示的等待状态进入待机状态。
在以上说明的第5实施例中,具有通过一边仅使吸收辊54接触于排出口面2一边沿排出口的排列方向移动去除附着于排出口面的墨水等异物的拭取模式、和通过一边使吸收辊54与擦拭器50、51接触于排出口面2一边沿排出口的排列方向移动来去除附着于排出口面的墨水等异物的拂拭模式。如果用这种构成,则不变更排出口面清洁装置的构成,可以在吸收辊的拭取吸收动作图15C与擦拭器扫取动作图15F之间保持时间间隔,借此,可以提高排出口面的清洁性能。
再者,在喷墨记录装置中,往往对排出口面施行防水处理。此外,通常,为了防止来自排出口的墨水泄漏(墨水滴下),构成为保持一定的负压作用于排出口面的状态。在这种构成的记录头中,在靠吸收辊拭取吸收通过图15B那种墨水加压动作排出而附着于排出口面上的墨水的场合,拭取吸收后的排出口面上的墨水的行为直到经过一定时间表现出非常流动的行为。具体地说,例如在经过防水处理了的排出口面上,在时间经过的同时微细的墨水珠表现出慢慢聚集的举动。此外,因为排出口保持为负压状态,故有时表现出在时间经过的同时被吸引到排出口内这样的行为。
根据这些状况,像本实施例这样通过墨水拭取吸收后隔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擦拭排出口面的动作,看到了可以提高清洁性能(拂拭去除性能)的场合。而且,如果用本实施例,则企图提高这种清洁性能,可以提供可以自如地将墨水吸收动作与擦拭动作之间的时间间隔设定为适当的时间的排出口面清洁动作。此墨水吸收动作与擦拭动作之间的时间间隔的适当值还受所使用的记录头、墨水供给系统的构成、头清洁装置的使用状况、排出口面的状态等影响。再者,根据情况,虽然也有使其不具有这样的时间间隔,使墨水吸收动作与擦拭动作几乎同时动作而有效的场合,但是即使此场合,如果用本实施例,也可以容易地适应。
(第6实施例)图16是与记录机构一起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中的排出口面清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17A~17K是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中的一系列的排出口面清洁动作的说明图。在本实施例中,对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详细说明,未特别说明的部分与各实施例的情况实质上是相同的。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擦拭器清扫机构57、58和挤压辊55、56配置于记录头1的单侧。
图17A示出头待清洁的状态,盖子3如图9所示离开着。在图17A的状态下,擦拭器架52位于记录头1的图示右侧。从图17A的等待状态进入图17B中所示的记录头1的墨水加压动作。
在图17B中,墨水排出动作结束了后,通过电动机24(图9)的驱动使头架4下降,借此把排出口面2就位于能够由吸收辊54拭取的位置。接着,如图17C中所示,进入一边使擦拭器架52移动,一边吸收辊54进行的排出口面的拭取动作。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6中所示,设有用于将搭载于擦拭器架52的吸收辊54相对于排出口面2进行高度调整(接近离开)的吸收辊离开机构。
在图16中,164是吸收辊驱动凸轮,165是复位弹簧(反力弹簧),166是摆动臂,167是电动机。吸收辊54旋转自如地枢支于摆动臂166。摆动臂166的被驱动面靠弹簧165的弹性力推压于驱动凸轮164的凸轮面上。即,构成为例如通过靠电动机167使驱动凸轮164旋转而可以经由摆动臂166控制吸收辊54的上下方向位置。这样一来,构成在使吸收辊与擦拭器沿着排出口面移动时,用于使吸收辊54从排出口面2离开的吸收辊离开机构。
在图17C的状态下,排出口面2的高度设定于擦拭器架上的擦拭器50、51不接触的高度位置,同时,吸收辊54由驱动凸轮164限位于能够以想要的搭接量与排出口面接触的高度。因而,使擦拭器架52向图示左方移动时,仅进行吸收辊进行的排出口面拭取动作。吸收辊54不具有旋转方向的驱动机构,构成为能够自由地旋转,在与排出口面的接触移动力的作用下被动旋转。
图17D示出在图17C的排出口面拭取动作结束后擦拭器架52停止于图示左侧的位置的状态。即,擦拭器架52在图17C中一边使擦拭器架52向图示左方移动一边进行排出口面拭取动作后,在移动到图17D中所示的左端部附近位置时停止。图17E示出吸收辊54的脱离动作。即,当擦拭器架停止于图17D的位置时,通过驱动凸轮164被电动机167旋转驱动,接触于凸轮面的摆动臂166对抗弹簧165向下移动(摆动),借此,如图17E中所示,吸收辊54下降到不接触排出口面的位置。即,在使吸收辊54与擦拭器50、51沿着排出口面2移动时,吸收辊就位于离开排出口面的位置。
图17F示出擦拭器50、51进行的排出口面扫取动作。即,在图17D的排出口面拭取动作之后使排出口面下降到能够与擦拭器以规定的侵入量接触的位置,并且使吸收辊如图17E中所示离开到与排出口面不接触的位置,接着,在图17F中一边使擦拭器架52向图示右方移动一边仅靠擦拭器擦拭排出口面。在本实施例中也是,通过在图17C的墨水吸收与图17F的擦拭之间设置想要的等待时间T,即使像全行型的记录头这样长的宽排出口面的场合也可以高效率地进行清洁。
从图17F的状态擦拭器架52向图示右方移动并在图17C中所示的图示右侧的位置停止,在此位置上进入清扫辊57的净化动作。图17G示出清扫辊57的净化动作。即,擦拭器架52在图17G的位置上停止时,通过再次驱动驱动凸轮164使吸收辊54上升到接触于清扫辊57的表面的位置,在此状态下进入清扫辊的净化动作。此图17G中的净化动作和用于该动作的构成,与图3C或图15F的净化动作的场合实质上是相同的。
图17H和17I示出擦拭器50、51的清扫动作。当图17G中的辊子57的净化动作结束时,使擦拭器架52向图示右方移动规定距离成为图17H的位置,在此位置上驱动清扫辊57清扫擦拭器50。然后当擦拭器50的清扫结束时,使擦拭器架52进一步向图示右方移动成为图17I的位置,在此位置上驱动清扫辊57清扫擦拭器51。然后,停止清扫辊57的驱动。这些图17H和17I的动作和用于该动作的构成,分别与图3D和3E或者图15G和15H的场合实质上是相同的。
从图17I的状态使擦拭器架52进一步向图示右方移动规定量停止于图17J的位置,在此位置上进行后面的图17K的墨水排出动作。即,图17J和17K示出用于由挤压辊55从吸收辊54挤出墨水的墨水排出动作,这些图17J和17K中的墨水排出动作和用于该动作的构成与图15I和15J或者图3A和3B的动作的场合实质上是相同的,由具有挤压辊57和挤压凸轮56的墨水排出机构进行从吸收辊54的墨水挤出动作。
当图17K的墨水排出动作结束时,则通过电动机24的驱动使头架4沿着上下导轨25向上移动,使记录头1上升返回到图17A的头待清洁状态。然后,使盖子3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并就位于与排出口面相对的位置,通过电动机24的驱动使头架4下降,借此使各记录头的排出口面2紧密接触于各盖子3,返回到图4中所示的保护记录头的加盖状态,结束一系列的排出口面清洁动作。或者,也可以准备下次的头清洁动作,以图17A中所示的等待状态进入待机状态。
在以上说明的第6实施例中,设有在使吸收辊与擦拭器沿着排出口面移动时用于使吸收辊54从排出口面2离开的吸收辊离开机构,借此,构成具有拭取模式与扫取模式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拭取模式通过仅使吸收辊一边接触于排出口面一边沿排出口排列方向移动擦除附着于排出口面的墨水等异物,扫取模式通过仅使擦拭器一边接触于排出口面一边沿排出口排列方向移动去除附着于排出口面的墨水等异物。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也是构成为在由吸收辊与擦拭器的双方拂拭排出口面时使吸收辊比擦拭器先行。
如果用图16和图17A~17K的第6实施例,则因为在一系列的排出口面清洁动作中,设有用于控制吸收辊54的高度位置的离开机构,所以通过在图17C的拭取吸收动作与图17F的擦拭动作之间具有想要的时间间隔,可提高排出口面的清洁性能。即,对施行了防水处理的排出口面上的伴随时间经过的墨水凝集行为,可以实现与前述第5实施例中说明者同样的作用效果。
在以上说明的第6实施例中也是,通过把清扫辊57、58和挤压辊55、56配置于同一侧可以谋求装置构成的小型轻量化和简化。此外,通过在记录前仅进行排出口面拂拭动作,既可以缩短直到记录开始的时间又可以进行头清洁处理,在该场合,也可以构成为在记录动作结束后进行清扫辊57的净化动作、擦拭器的清扫动作、墨水排出动作。而且,关于这些一系列的清洁动作和用于该动作的构成,不限定于图示的构成,包括各实施例,适当组合起来实施也是有效的。再者,在图17C的动作时也是,也可以采用预先使吸收辊54下降到不接触于排出口面2的位置,在排出口面2的一系列的清扫动作中仅用擦拭器50、51而不用吸收辊54的程序。
(第7实施例)图18是与记录机构一起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中的排出口面清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19A和19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中的排出口面清洁动作的说明图。在本实施例中也是,对与前述第1实施例~第6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详细说明,未特别说明的部分与这些实施例的场合实质上是相同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8中所示,在吸收辊54的驱动轴上装设单向超越离合器168。借此,在擦拭器架52向图19A和19B中的左方移动时的吸收辊54的被动旋转方向,单向离合器168成为锁定状态,该吸收辊54的图示顺时针旋转被阻止。此外,在擦拭器架52向图中的右方移动时的吸收辊54的被动旋转方向,单向离合器168成为锁定解除状态,该吸收辊54可以沿图示逆时针方向自由地旋转。
像以上这样,如果用图19A和19B的第7实施例,则可以根据擦拭器架52的移动方向改变排出口面的拭取功能,可以根据排出口面的污染状况适当选择。即,因为与吸收辊54一边被动旋转(相对速度=0的状态下)一边拂拭的场合相比,使旋转停止(锁定)地拂拭的场合可以提高清洁性能,所以例如通常时如图19A那样成为被动旋转的方向上进行清洁动作,根据排出口面的污染状况如图19B那样成为旋转停止(锁定状态)的方向上进行清洁动作等,可以根据需要,或者根据装置的特性或使用状况等,选择最好的清洁动作的条件(功能)。
再者,在本实施例中,吸收辊54的旋转限制(锁定)和自由旋转(锁定解除)的方向,也可以设定成与图19A和图19B的场合相反的方向,通过与擦拭器架52的移动方向的组合,可以有选择地设定排出口面清洁动作的功能。此外,对单向超越离合器168的旋转限制方向,通过使吸收辊和擦拭器的先行·后行的顺序的组合,也可以有选择地选定排出口面清洁动作的功能。即,图19A和19B中所示的排出口面清洁动作是表示这种组合的一个例子,例如在吸收辊54先行的场合限制(锁定)旋转等的、根据需要可以进行种种形态的拂拭动作。进而,通过把擦拭器50、51和吸收辊54配置成仅是被单向离合器168旋转限制(锁定)的状态的吸收辊54接触于排出口面2而擦拭器50、51不接触于排出口面2的位置关系,也可以在图19B之时进行仅由旋转限制(锁定)的吸收辊54进行的清扫。
图20A~20D是表示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中的排出口面清洁动作的说明图。在本实施例中也是,主要说明与前述第1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未特别说明的部分与第1实施例或第3实施例的场合实质上是相同的。图20A示出头待清洁状态,记录头1和盖子3分离,擦拭器架52位于记录头1的图示左侧。从图20A的等待的状态进入图20B的墨水加压动作。
在图20B中,在上述墨水加压动作之后,通过电动机24的驱动使头架4下降,借此使头架4就位于能够由吸收辊和擦拭器拂拭的位置。接着,如图20C中所示,进入一边使擦拭器架52沿着导轨53向图示右方移动,一边靠先行的吸收辊54拭取吸收,并且靠后行的擦拭器50、51扫除的拂拭动作。此图20C中的拂拭动作和用于该动作的构成与图3F或图10C的拂拭动作的场合实质上是相同的。
当擦拭器架52在图20C的拂拭动作中向图示右方移动达到右侧时,靠未图示的传感器检测此情况,擦拭器架52停止于图20D中所示的图示右端部附近的位置。然后,在图20D的位置上,通过电动机24的驱动使头架4向上移动使记录头1上升,接着,使盖子3向与排出口面相对的位置移动并且使头架4下降,借此使各记录头的排出口面2紧密接触于各盖子3成为图4中所示的保护记录头的加盖状态。通过返回到此加盖状态,一系列的排出口面清洁动作结束。或者,也可以根据情况,准备下次排出口面清洁,在使记录头上升到图20D的位置后,使擦拭器架52向左方移动成为图20A中所示的头待清洁状态,在该状态不变的情况下进入待机状态。
在第8实施例中,构成为最优先地实行排出口面的拂拭动作,成为省略擦拭器清扫动作、清扫辊的净化动作、从吸收辊的墨水排出动作等的构成。如果用这种构成,则可以得到比较廉价的排出口面清洁装置,特别是,如一边使记录头沿记录片材的宽度方向往复移动一边记录的串行式喷墨记录装置那样用排出口数比较少的记录头的场合,提供合适的排出口面清洁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也是,可以把前述各实施例中的各动作适当组合起来实施。
(第9实施例)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9实施例的概略构成的立体示意图,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9实施例的排出口面清洁动作的说明图。本实施例实际上相当于把前述第8实施例的排出口面清洁装置的构成运用于串行式的喷墨记录装置。
在图21中,记录头1与沿着导轨1213a、1213b沿箭头S方向往复移动的滑架1214一体地构成,或能够更换地装设于该滑架。滑架1214上的记录头1,在电动机1216的驱动下,通过同步带1219沿箭头S方向(主扫描方向)往复移动。
在图21中,收容于墨水箱1222C、1222M、1222Y、1222BK的各色的墨水,靠泵1223C、1223M、1223Y、1223BK供给到记录头1内的对应的颜色的墨水排出部。记录片材P沿着压纸辊1212沿箭头f方向移送,在记录位置上暂时停止。因此,通过一边使记录头1沿着导轨1213a、1213b移动,一边从该记录头的排出口向记录片材排出墨水进行图像记录。虽然当一行的记录结束时,记录头1向原始位置返回,但是其间,记录片材P靠压纸辊1212移送规定间距在下一行的记录位置上停止。然后一边使记录头沿着导轨移动一边进行下一行的记录。通过重复这种动作,对整个记录片材P进行记录。
图22A示出头待清洁状态,在此状态下,擦拭器架52位于记录头的图示左侧。图22A的等待状态之后进行图22B的墨水加压动作。
在图22B中,在墨水加压动作后,通过电动机的驱动使头架向图示下方移动,借此使头架就位于可以靠擦拭器50、51拂拭排出口面的位置。接着,如图22C中所示,一边使擦拭器架52向图示右方移动,一边靠吸收辊54和擦拭器50、51拂拭排出口面2。此图22C中的拂拭动作和用于该动作的构成与图3F、图10C或图20C的拂拭动作的场合实质上是相同的。
当擦拭器架52通过图22C的拂拭动作向图示右方移动达到右侧时,靠未图示的传感器检测这种情况,擦拭器架52在图22D中所示的图示右端部附近的位置上停止。然后,在图22D的位置上,通过电动机的驱动使记录头上升,接着使盖子向与排出口面相对的位置移动并且使记录头下降,借此使记录头的排出口面紧密接触于盖子成为保护记录头的加盖状态。通过返回到此加盖状态,一系列的排出口面清洁动作结束。或者,也可以根据情况,准备下次的排出口面清洁,在图22D的位置上使记录头上升后,使擦拭器架52向左方移动成为图22A中所示的头待清洁状态,以该状态进入待机状态。
再者,从以上的说明可以看出,本发明与一边使记录机构相对于被记录材料相对移动一边进行记录的串行式喷墨记录装置、或可以大致同时进行被记录材料的宽度方向的图像形成的全行型的喷墨记录装置等的记录扫描的方法无关,可以同样地运用,可以实现同样的效果。此外,本发明,在用一个记录机构的记录装置,或用以不同颜色的墨水记录的多个记录机构的彩色记录装置,或者用同一色彩不同浓度记录的多个记录机构的灰阶记录装置,进而,把这些组合起来的记录装置的场合,也可以同样地运用,可以实现同样的效果。
而且,本发明适用于记录头与墨水箱的配置构成为任何的场合,如在用记录头与墨水箱一体化的能够更换的墨盒的构成,记录头与墨水箱各成一体,其间靠墨水供给用管等连接的构成等,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再者,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也同样适用于其他记录方式的场合,如喷墨记录装置除了可使用采用电热变换体的记录机构外,例如,也可使用采用压电元件等电气机械转换器等的记录机构,使用照射激光等电磁波使墨水吸收电磁波而排出墨水的记录机构等,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
如果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则可以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通过可靠地去除附着于记录机构的排出口面上的墨水等异物可以保持该排出口面清洁,可以防止墨水的排出不良或墨水排出方向的歪扭而进行良好的记录。
权利要求
1.一种喷墨记录装置,是从记录机构的排出口向被记录材料排出墨水而进行记录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擦除附着于配置有排出口的排出口面上的墨水等异物的墨水吸收构件,和用于扫除附着于前述排出口面的墨水等异物的擦拭构件,使前述墨水吸收构件与前述擦拭构件沿前述排出口面沿着前述排出口的排列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前述墨水吸收构件是能够旋转的辊子状的多孔质吸收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具有旋转驱动前述墨水吸收构件的驱动机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在前述墨水吸收构件的驱动轴上设置单向超越离合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在由前述墨水吸收构件与前述擦拭构件拂拭排出口面时,使前述墨水吸收构件比前述擦拭构件先行移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具有用于使吸收于前述墨水吸收构件的墨水排出的墨水排出机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具有用于擦去附着于前述擦拭构件上的墨水等异物的擦拭构件清扫机构、和利用前述墨水吸收构件净化前述擦拭构件清扫机构的净化机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具有用于在使前述墨水吸收构件与前述擦拭构件沿着前述排出口面移动时使前述墨水吸收构件离开前述排出口面的离开机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该喷墨记录装置在即使像全行型的记录机构那样宽的排出口面的场合,也可以可靠地高效率地清洁附着于排出口面的墨水等异物,防止墨水的排出不良或排出方向的歪扭,可进行良好的记录。有擦除附着于排出口面(2)的墨水等异物用的能够旋转的辊子状的由多孔质吸收体组成的吸收辊(5 4)、和扫除附着于排出口面的墨水等异物用的板状的由橡胶状弹性体组成的擦拭器(50、51)。使吸收辊一方先行地使吸收辊与擦拭器两种构件沿着排出口面在排出口的排列方向上接触移动。
文档编号B41J2/165GK1576013SQ200410062
公开日2005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1日
发明者西川胜正, 村山泰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