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去除墨盒芯片的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8119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去除墨盒芯片的工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墨盒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便于去除墨盒芯片的工装。



背景技术:

在墨盒再生的生产企业,回收来的墨盒上的记录墨量使用状态的芯片不能再次使用,需要去除后,对墨盒清洗灌装新墨水后,再贴设新的芯片。现在去除旧芯片一般采用人工直接采用手指剥除,或用镊子撕开一角后再人工撕除,现有的镊子两个相合贴合的尖端需要撬开芯片边缘,然后再翻折一定角度深入膜片式芯片的膜下才能夹住芯片撕除,操作起来不是十分顺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镊子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形成一个带角度的铲片,方便进入芯片下方夹住芯片。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便于去除墨盒芯片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第一金属片的一端向内弯折成钩状形成铲片,第一金属片的另一端与第二金属片的一端采用连接片连接,使第一金属片的另一端与第二金属片的一端之间具有相对间距,当压缩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时,第二金属片的另一端与铲片的自由端相触接。

所述的铲片采用双层板,所述双层板内夹设有加热膜,加热膜的接线端依次连接控制器和电源,所述控制器上设有开关。

所述的控制器内设温度调节器。

所述的加热膜采用5v带温控加热膜。

所述的连接片与第一金属片的另一端之间为焊接或一体式弯折成型。

所述的连接片与第二金属片的一端之间为焊接或一体式弯折成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铲片能方便从芯片的贴合边缘伸入,并夹住芯片撕除,进一步可以对铲片进行加热,该热度能使芯片的粘合胶方便脱胶,更易分离撕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自由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在受力合拢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2,一种便于去除墨盒芯片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金属片1和第二金属片3,第一金属片1的一端向内弯折成钩状形成铲片2,第一金属片1的另一端与第二金属片3的一端采用连接片4连接,使第一金属片1的另一端与第二金属片3的一端之间具有相对间距,当压缩第一金属片1和第二金属片3时,第二金属片3的另一端与铲片2的自由端相触接。

操作时,工作先将铲片2从与墨盒粘合的芯片的边缘用力钩入,然后施加拉力,使铲片铲入芯片下足够长的距离,然后压缩第一金属片1和第二金属片3使它们相向合拢夹住芯片,再用力撕除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的铲片2采用双层板,所述双层板内夹设有加热膜,加热膜的接线端依次连接控制器和电源,所述控制器上设有开关。这个加热膜能使芯片粘合处的胶水更易熔化,便于脱胶,且该温度并足以不对墨盒的硬塑料产生伤害。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器内设温度调节器,便于调节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热膜采用5v带温控加热膜。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片4与第一金属片1的另一端之间为焊接或一体式弯折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片4与第二金属片3的一端之间为焊接或一体式弯折成型。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墨盒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便于去除墨盒芯片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第一金属片的一端向内弯折成钩状形成铲片,第一金属片的另一端与第二金属片的一端采用连接片连接,使第一金属片的另一端与第二金属片的一端之间具有相对间距,当压缩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时,第二金属片的另一端与铲片的自由端相触接。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铲片能方便从芯片的贴合边缘伸入,并夹住芯片撕除,进一步可以对铲片进行加热,该热度能使芯片的粘合胶方便脱胶,更易分离撕除。

技术研发人员:施迪;徐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浩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3.03
技术公布日:2017.08.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