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喷射装置、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8115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液体喷射装置、罐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是基于申请号为201410023602.9、申请日为2014年01月17日、申请人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发明名称为“液体喷射装置、盒”的发明提出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涉及液体喷射装置、罐等。



背景技术:

在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例的喷墨式打印机中,通过从液体喷射头向印刷纸张等印刷介质喷射作为液体的一例的墨水来进行对印刷介质的印刷。在这样的喷墨式打印机中,以往已知具有储存墨水的墨水罐的喷墨式打印机。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增大墨水罐的容量的构造的一例。这里,在能够从液体喷射头喷射墨水的姿势下,将液体容纳室的液面配置在比液体喷射头的喷嘴高的位置,并且用塞部件密封与液体容纳室连通的液体注入口。并且,为了从外部向液体容纳室摄入空气,将一端与大气孔连通的连通路径的另一端以处于比液体容纳室的液体喷射头的喷嘴低的位置的方式配置。并且,通过使连通路径形成弯液面来稳定地向液体喷射头供应墨水。

这里,在能够从液体喷射头喷射墨水的姿势下,当塞部件由于液面的位置而脱落时,有可能导致液体容纳室经由液体注入口与大气连通,从而损害对液体喷射头的墨水供应的稳定性。

在专利文献1中,墨水罐被容纳在外装于喷墨式打印机的壳体的容器单元中。在为了向墨水罐注入墨水而拆卸容器单元的过程中,安装了塞部件的状态下的液体注入口露到外部。由于是这样的构造,塞部件偶发脱落的可能性高。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12-14401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使用包含液体容纳室的墨水罐,并且具有液体注入口的塞部件不会简单地脱落的构造,所述液体容纳室能够将液面保持在比液体喷射头的喷嘴高的位置。

本发明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或者应用例实现。

应用例1

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所述罐能够容纳液体;液体喷射头,所述液体喷射头与所述罐连通并能够喷射所述液体;壳体,所述壳体容纳所述罐和所述液体喷射头;以及盖部,所述盖部覆盖所述壳体,所述罐具有:容纳部,所述容纳部能够容纳所述液体;大气导入路径,所述大气导入路径能够向所述容纳部导入大气;注入口,所述注入口能够向所述容纳部注入所述液体;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密封所述注入口;以及流出口,所述流出口能够经由管向所述液体喷射头供应所述液体,在能够从所述液体喷射头喷射所述液体的姿势下,所述罐能够以所述容纳部中的所述液体的液面在铅垂方向上处于比所述液体喷射头的喷嘴高的位置的方式容纳所述液体,所述大气导入路径的导入口在铅垂方向上处于比所述液体喷射头的喷嘴低的位置,所述导入口是所述大气导入路径的所述容纳部侧的开口部,所述密封部件被所述盖部的一部分覆盖。

在该应用例中,采用液体喷射装置的壳体一体地覆盖罐和液体喷射头、并且该壳体覆盖罐的密封部件的构造。由此,能够抑制当液体喷射装置的姿势处于能够从液体喷射头喷射液体的状态时由于操作者的错误使用等而导致密封部件脱落的危险。另外,将罐外的大气导入至容纳部内的导入口在铅垂方向上处于比所述液体喷射头的喷嘴低的位置。由此,容易抑制施加在从罐流出的液体上的压力的变动。因此,容易将从罐供应到液体喷射头的液体的压力保持为固定。

应用例2

在上述的液体喷射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部构成扫描单元的一部分。

在该应用例中,由于盖部构成扫描单元的一部分,因此能够实现包含扫描功能的简易的液体喷射装置的构造。

应用例3

在上述的液体喷射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包括:大气室,所述大气室经由所述大气导入路径与所述容纳部连通;以及大气连通口,能够向所述大气室导入所述大气。

在该应用例中,即使液体喷射装置倾斜而液体从容纳部侵入到了大气导入路径,也能在从大气连通口泄漏到外部之前保持在大气室中。通过该构造,能够抑制从液体喷射装置泄漏墨水。

应用例4

在上述的液体喷射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将第一方向作为长度方向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所述容纳部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比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长,所述罐的与所述容纳部重叠的区域中的至少一部分区域遍布所述第一方向具有透光性,所述壳体中的、至少与所述罐的具有透光性的所述区域重叠的区域具有透光性。

在该应用例中,能够经由罐的具有透光性的区域观察确认容纳部内的液体。并且,由于壳体的具有透光性的区域与罐的具有透光性的区域重叠,因此能够从壳体的外侧观察确认容纳部内的液体。因此,在该液体喷射装置中,能够从壳体的外侧观察确认罐内的液体。并且,在该液体喷射装置中,与罐的容纳部重叠的区域中的至少一部分区域遍布第一方向具有透光性。即,在该液体喷射装置中,能够从壳体的外侧遍布容纳部的长度方向观察确认罐内的液体。由此,能够遍布容纳部的大范围观察确认罐内的液体,因此能够提高液体的观察确认性。

应用例5

在上述的液体喷射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是与水平方向交叉的方向。

在该应用例中,由于第一方向是与水平方向交叉的方向,因此容纳部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因此,容纳部内的液体集中在容纳部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侧。由此,以容纳部的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基准,容易通过目视把握墨水的余量。

应用例6

在上述的液体喷射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容纳部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截断了时的所述容纳部的截面积在整个所述第一方向上是固定的

在该应用例中,将容纳部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截断了时的容纳部的截面积在整个第一方向上是固定的,因此容纳部内的液体的消耗量和液面的位移量之间的比例常数是固定的。因此,容易预测液体的余量的变化。

应用例7

在上述的液体喷射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透光区域被设置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正面,所述透光区域是所述壳体的具有所述透光性的区域。

在该应用例中,由于壳体的透光区域被设置在液体消耗装置的正面,因此面对液体消耗装置的正面的操作者容易观察确认。

应用例8

一种罐,其特征在于,该罐是液体喷射装置中的罐,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包括:所述罐,所述罐能够容纳液体;液体喷射头,所述液体喷射头与所述罐连通并能够喷射所述液体;壳体,所述壳体容纳所述罐和所述液体喷射头;以及盖部,所述盖部覆盖所述壳体,所述罐具有:容纳部,所述容纳部能够容纳所述液体;大气导入路径,所述大气导入路径能够向所述容纳部导入大气;注入口,所述注入口能够向所述容纳部注入所述液体;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密封所述注入口;以及流出口,所述流出口能够向所述液体喷射头供应所述液体,在能够从所述液体喷射头喷射所述液体的姿势下,所述罐能够以所述容纳部中的所述液体的液面在铅垂方向上处于比所述液体喷射头的喷嘴高的位置的方式容纳所述液体,在能够从所述液体喷射头喷射所述液体的姿势下,所述密封部件被所述盖部的一部分覆盖。

在该应用例中,采用了罐与液体喷射头一起被液体喷射装置的壳体容纳、并且罐的密封部件被所述盖部的一部分覆盖的构造。由此,能够抑制当液体喷射装置处于能够从液体喷射头喷射液体的姿势时由于操作者的错误使用等导致密封部件脱落的危险。

应用例9

在上述的罐中,其特征在于,在能够从所述液体喷射头喷射所述液体的姿势下,所述大气导入路径的导入口在铅垂方向上处于比所述液体喷射头的喷嘴低的位置,所述导入口是所述大气导入路径的所述容纳部侧的开口部。

在该应用例中,将罐外的大气导入至容纳部内的导入口在铅垂方向上处于比所述液体喷射头的喷嘴低的位置。由此,容易抑制施加在从罐流出的液体上的压力的变化。因此,容易将从罐供应至液体喷射头的液体的压力保持为固定。

应用例10

在上述的罐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将第一方向作为长度方向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所述容纳部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比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长,所述罐的与所述容纳部重叠的区域中的至少一部分区域遍布所述第一方向具有透光性,将所述容纳部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截断了时的所述容纳部的截面积在整个所述第一方向上是固定的。

在该应用例中,由于将容纳部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截断了时的容纳部的截面积在整个第一方向上是固定的,因此容纳部内的液体的消耗量和液面的位移量之间的比例常数是固定的。因此容易预测液体的余量的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复合机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复合机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的机械体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罐的简略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连通路径的立体图;

图7是说明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罐向液体喷射头的墨水的流动的图;

图8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的机械体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的机械体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罐的简略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说明向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罐注入墨水的图;

图1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罐的其他例子的截面图。

符号说明

1...复合机,3...打印机,5...扫描单元,7...壳体,9...罐,11...机械体,12...操作面板,14...窗部,15...液体喷射部,16...供应管,17...托架,19...液体喷射头,20...喷嘴,21...中继单元,31...壳体,35a...凹部,33...片材部件,35...容纳部,37...大气室,37a...凹部,41...第一壁,42...第二壁,43...第三壁,44...第四壁,45...第五壁,46...第六壁,47...第七壁,48...第八壁,49...第九壁,50...第十壁,50a...缺口部,50b...面,61...注入口,63...供应口,67...大气连通口,81...连通路径,82...划分壁,91...墨水,91a...液面,93...塞,95...供应路径,97...大气,101...罐,103...壳体,105...片材部件,p...印刷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实施方式,以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例的复合机为例,参考附图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复合机1具有打印机3和扫描单元5。在复合机1中,打印机3和扫描单元5彼此重叠。在使用打印机3的状态下,扫描单元5在打印机3的铅垂上方与打印机3重叠。此外,图1标注了作为相互正交的坐标轴的xyz轴。对于这以后的图也根据需要标注了xyz轴。在图1中,打印机3被配置在由x轴方向和y轴方向规定的水平的平面(xy平面)上。z轴方向是与xy平面正交的方向,-z轴方向为铅垂向下方向。

扫描单元5是具有图像传感器等摄像元件(未图示)、原稿台、以及盖的平板型的单元。扫描单元5能够经由摄像元件读取记录在纸张等介质上的图像等作为图像数据。因此,扫描单元5作为图像等的读取装置发挥作用。如图2所示,扫描单元5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打印机3的壳体7转动。并且,扫描单元5的原稿台的打印机3侧的面覆盖打印机3的壳体7,也具有作为打印机3的盖的功能。

打印机3能够通过作为液体的一例的墨水对印刷纸张等印刷介质p进行印刷。如图3所示,打印机3具有壳体7和多个罐9。壳体7是构成打印机3的外壳的、被一体成形的部件,容纳有打印机3的机械体11。多个罐9被容纳在壳体7内,并分别容纳有供印刷的墨水。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四个罐9。四个罐9中彼此墨水的种类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墨水的种类采用了黑色、黄色、品红色、青色四种。并且,墨水的种类彼此不同的四个罐9各设置一个。

另外,打印机3具有操作面板12。在操作面板12中设置有电源按钮13a、和其他的操作按钮13b等。操作打印机3的操作者在面对操作面板12的状态下能够操作电源按钮13a和操作按钮13b。在打印机3中,设置有操作面板12的面被设为正面。在打印机3的正面,在壳体7上设置有窗部14。窗部14具有透光性。并且,在与窗部14重叠的位置设置有上述的四个罐9。因此,操作者能够经由窗部14观察确认四个罐9。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罐9的面对窗部14的部位具有透光性。能够从各罐9的具有透光性的部位观察确认罐9内的墨水。因此,操作者通过经由窗部14观察确认四个罐9,能够观察确认各罐9中的墨水的量。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窗部14设置在打印机3的正面,因此操作者在面对操作面板12的状态下能够从窗部14观察确认各罐9。因此,操作者能够在操作打印机3的同时把握各罐9中的墨水的余量。

如作为示出机械体11的立体图的图4所示,打印机3具有液体喷射部15和供应管16。液体喷射部15具有托架17、液体喷射头19、以及四个中继单元21。液体喷射头19和四个中继单元21被搭载在托架17上。供应管16具有可挠性,并被设置在罐9和中继单元21之间。在罐9的注入口61(后述)设置有塞93。塞93被作为打印机3的盖的扫描单元5的一部分覆盖。罐9内的墨水经由供应管16被输送至中继单元21。中继单元21将从罐9经由供应管16供应的墨水中继到液体喷射头19。液体喷射头19将被供应的墨水从喷嘴20(后述)作为墨滴喷出。此外,覆盖塞93的打印机3的盖不限于利用扫描单元5的原稿台,也可以是扫描单元5的盖自身。

另外,打印机3具有介质运送机构(未图示)和头运送机构(未图示)。介质运送机构通过由来自未图示的马达的动力驱动运送辊22而沿y轴方向运送印刷介质p。头运送机构将来自马达23的动力经由定时带25传递至托架17,由此沿x轴方向运送托架17。如上所述,液体喷射头19被搭载在托架17上。因此,液体喷射头19能够被头运送机构经由托架17在x轴方向上运送。通过介质运送机构以及头运送机构使液体喷射头19相对于印刷介质p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并通过从液体喷射头19喷出墨水对印刷介质p实施印刷。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5所述,罐9具有壳体31和片材部件33。壳体31例如由尼龙或聚丙烯等合成树脂构成。另外,片材部件33通过合成树脂(例如,尼龙、聚丙烯等)形成为薄膜状并具有可挠性。壳体31具有容纳部35和大气室37。

容纳部35具有第一壁41、第二壁42、第三壁43、第四壁44、以及第五壁45。第二壁42、第三壁43、第四壁44、以及第五壁45分别与第一壁41交叉。第二壁42和第三壁43被设置于在z轴方向上隔着第一壁41而彼此对置的位置。第四壁44和第五壁45被设置于在y轴方向隔着第一壁41而彼此对置的位置。第二壁42与第四壁44以及第五壁45的每个交叉。第三壁43也与第四壁44以及第五壁45的每个交叉。此外,在图3所示的打印机3中,第四壁44面对窗部14。在本实施方式中,罐9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构成。

图5所示的第一壁41在平面观察下由第二壁42、第三壁43、第四壁44以及第五壁45包围。第二壁42、第三壁43、第四壁44、以及第五壁45从第一壁41向-x轴方向突出。因此,容纳部35将第一壁41作为底部,通过第二壁42、第三壁43、第四壁44、以及第五壁45构成为凹状。通过第一壁41、第二壁42、第三壁43、第四壁44、以及第五壁45构成凹部35a。凹部35a构成为向+x轴方向为凹的朝向。凹部35a朝向-x轴方向、即朝向片材部件33侧开口。在凹部35a内容纳墨水。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容纳部35中,第四壁44的沿z轴方向的长度比第二壁42的沿y轴方向的长度长。即,在容纳部35中,沿z轴方向的尺寸比沿与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长。因此,容纳部35具有在z轴方向上细长的形状。因此,容纳部35将z轴方向作为长度方向在z轴方向上延伸。

大气室37设置在第五壁45的与凹部35a侧相反的一侧。大气室37从第五壁45向第五壁45的与第四壁44侧相反的一侧、即第五壁45的+y轴方向侧突出。大气室37具有第一壁41、第五壁45、第六壁46、第七壁47、第八壁48、第九壁49、以及第十壁50。此外,容纳部35的第一壁41和大气室37的第一壁41是彼此相同的壁。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容纳部35和大气室37彼此共用第一壁41。另外,第二壁42和第六壁46彼此连续。

第六壁46从第五壁45朝向第五壁45的与第四壁44侧相反的一侧、即第五壁45的+y轴方向侧突出。第七壁47被设置于在z轴方向上隔着大气室37的第一壁41而与第六壁46对置的位置。第六壁46和第七壁47在z轴方向上隔着大气室37的第一壁41而彼此对置。第八壁48被设置于在y轴方向上隔着大气室37的第一壁41而与第五壁45对置的位置。第九壁49被设置于在第七壁47的与第六壁46侧相反一侧、即第七壁47的-z轴方向侧上在y轴方向上隔着大气室37的第一壁41而与第五壁45对置的位置。第九壁49在y轴方向上位于第五壁45和第八壁48之间。第七壁47由第八壁48和第九壁49夹着。

第六壁46与第五壁45以及第八壁48的每个交叉。第七壁47与第八壁48以及第九壁49的每个交叉。第十壁50被设置于在第九壁49的与第六壁46侧相反一侧、即第九壁49的-z轴方向侧上在z轴方向隔着大气室37的第一壁41而与第六壁46以及第二壁42对置的位置。第十壁50从第七壁47向第七壁47的第五壁45侧、即第七壁47的-y轴方向侧突出。第十壁50与第五壁45交叉后还向凹部35a内突出。此外,在第十壁50和第四壁44之间设置有间隙。

大气室37的第一壁41在平面观察下由第五壁45、第六壁46、第七壁47、第八壁48、第九壁49、以及第十壁50包围。第五壁45、第六壁46、第七壁47、第八壁48、第九壁49、以及第十壁50从第一壁41向-x轴方向突出。因此,大气室37以第一壁41为底部,由第五壁45、第六壁46、第七壁47、第八壁48、第九壁49、以及第十壁50构成为凹状。通过第一壁41、第五壁45、第六壁46、第七壁47、第八壁48、第九壁49、以及第十壁50构成大气室37的凹部37a。凹部37a构成为向+x轴方向为凹的朝向。凹部37a朝向-x轴方向、即朝向片材部件33侧开口。此外,凹部35a和凹部37a彼此被第五壁45间隔。此外,第二壁42~第十壁50的基于第一壁41的突出量除了第五壁45的缺口部50a之外被设定为彼此相同的突出量。第五壁45的缺口部50a与第五壁45的片材部件33侧的端部相比位于第一壁41侧。

在第二壁42上设置有注入口61。在第五壁45上设置有供应口63。另外,在第八壁48上设置有大气连通口67。供应口63在z轴方向上位于第三壁43和第十壁50之间。注入口61和供应口63分别使壳体31的外侧和凹部35a的内侧连通。大气连通口67使壳体31的外侧和凹部37a的内侧连通。注入口61朝向第四壁44的长度方向(z轴方向)开口。供应口63以及大气连通口67分别朝向与第四壁44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开口。

如图6所示,在壳体31内设置有使凹部37a和凹部35a彼此连通的连通路径81。连通路径81在凹部35a内被划分壁82和第十壁50间隔出。划分壁82在凹部35a内从第一壁41向-x轴方向侧、即从第一壁41向片材部件33侧突出。如图6所示,划分壁82与第十壁50连续。并且,连通路径81作为槽被设置在划分壁82上。在划分壁82上作为槽而设置的连通路径81被设置成从划分壁82的第一壁41侧的相反侧的端部朝第一壁41侧为凹的朝向。此外,从第一壁41突出的划分壁82的突出量被设定成与第二壁42~第十壁50的突出量相等。

如图5所示,片材部件33在x轴方向上隔着第二壁42~第十壁50而与第一壁41面对。片材部件33在平面观察下具有覆盖凹部35a以及凹部37a的大小。片材部件33在与第一壁41之间具有间隙的状态下与第二壁42~第十壁50、以及划分壁82的每个的端部接合。由此,凹部35a以及凹部37a被片材部件33密封。因此,片材部件33能够视为是针对壳体31的盖。

如图7所示,在罐9中,在凹部35a的内部容纳墨水91。在图7中,示出了以yz平面截断了罐9的注入口61、供应口63、大气连通口67、以及连通路径81时的截面。凹部35a内的墨水91从供应口63被供应到液体喷射头19。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将打印机3使用在印刷上的状态下,在供应口63连接供应管16,在注入口61设有塞93。供应管16连接供应口63和中继单元21。凹部35a内的墨水91从供应口63经由供应管16被供应至中继单元21内。中继单元21上设置有与液体喷射头19相通的供应路径95。中继单元21内的墨水91通过了过滤器94后经由供应路径95被供应至液体喷射头19。

伴随着由液体喷射头19进行的印刷,中继单元21内的墨水91的量减少。此时,中继单元21内的压力变得低于大气压。并且,当中继单元21内的压力变得比基于罐9和液体喷射头19之间的水头差d1的负的压力低时,由于这些压力差,凹部35a内的墨水91经由供应管16被供应至中继单元21内。水头差d1相当于罐9内的与大气室37相接的墨水液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十壁50的朝向第二壁42侧的面50b)和液体喷射头19的喷嘴20在铅垂方向上的高度差。

在本实施方式中,面50b与示出罐9内的墨水91的量的下限的下限线lm1相比在铅垂方向上位于下方。并且,面50b与供应口63相比在铅垂方向上位于上方。由此,在凹部35a内的墨水91的液面91a位于表示罐9内的墨水91的量的上限的上限线lm2和下限线lm1之间的状态下,能够将由于液面91a的位置的变化而引起的水头差d1的变动抑制得较低。其结果是,容易稳定地向液体喷射头19供应墨水91。另外,通过该构成,容易降低液体喷射头19相对于罐9的铅垂方向上的高度位置。因此,在将细长的罐9竖立在铅垂方向的构成中,容易减少打印机3的高度尺寸。其结果是,能够实现打印机3和复合机1的小型化。

伴随着由液体喷射头19进行的印刷,凹部35a内的墨水91的量减少。此时,凹部35a内的压力变得低于大气压。并且,当凹部35a内的压力变得比大气压低时,凹部37a内的大气97通过连通路径81被送至凹部35a内。由此,凹部35a内的压力容易保持为大气压。此外,在连通路径81中,凹部35a侧的墨水91在与凹部37a侧的大气的边界形成弯液面。因此,凹部35a内的墨水91流出到凹部37a内的情况抑制得较少。

根据上述,罐9内的墨水91被供应至液体喷射头19。当罐9中的凹部35a内的墨水91被消耗而墨水91的余量达到下限时,操作者能够从注入口61向罐9内补充新墨水。此外,当将新墨水注入到罐9时,大气连通口67被塞住,并且关闭从供应口63到液体喷射头19的喷嘴20的墨水的流路。由此,能够抑制当将新墨水注入到罐9内时被注入的墨水经由连通路径81流入到大气室37(凹部37a)内。另外,由此,也能够抑制当将新墨水注入到罐9内时被注入的墨水从供应口63流出到液体喷射头19侧。当从注入口61注入的墨水达到容纳部35的上限时,操作者对注入口61塞上塞93后打开大气连通口67以及从供应口63至液体喷射头19的喷嘴20的墨水的流路。

这里,当打印机3的姿势处于能够从液体喷射头19喷射液体的状态时,注入口61的塞93被打印机3的盖覆盖,因此能够抑制因操作者的错误使用等而发生塞93脱落的危险。

在本实施方式中,扫描单元5或者打印机3的盖与盖部对应,塞93与密封部件对应,供应管16与管对应,z轴方向与第一方向对应,供应口63与流出口对应,连通路径81与大气导入路径对应。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经由罐9的第四壁44观察确认容纳部35内的墨水。并且,设置于打印机3的壳体7的窗部14由于与罐9的第四壁44重叠,因此能够从壳体7的外侧观察确认容纳部35内的墨水。因此,在该打印机3中,能够从壳体7的外侧观察确认罐9内的墨水。并且,在该打印机3中,容纳部35的长度方向在z轴方向上延伸。即,在该打印机3中,能够从壳体7的外侧在容纳部35的整个长度方向观察确认罐9内的墨水。由此,能够在容纳部35的大范围观察确认罐9内的墨水,因此能够提高墨水的观察确认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打印机3的使用状态下,z轴方向与水平方向交叉。在z轴方向与水平方向交叉的姿势下,容纳部35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如果z轴方向是铅垂方向,则容纳部35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正交。因此,容纳部35内的墨水集中在容纳部35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侧。由此,将容纳部35的z轴方向上的长度作为标准,通过目视容易把握墨水的余量。另外,在z轴方向与水平方向交叉的姿势下,与z轴方向沿水平方向的姿势(长度方向是水平方向的姿势)比较,在墨水91的消耗量相同的情况下,液面91a的位移量大。这是由于水平方向上的容纳部35的截面积的差异引起的。因此,在z轴方向与水平方向交叉的姿势下,与z轴方向沿水平方向的姿势比较,容易通过目测估计判断墨水的余量。

第二实施方式

如作为示出机械体11的立体图的图8所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3具有四个罐101。在打印机3的使用状态下,罐101的第四壁44朝向正面。另一方面,在第二实施方式下,当向罐101注入新墨水时,操作者使罐101向图中的r1方向转动后进行注入操作。即,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罐101构成为能够转动。

当使罐101向r1方向转动时,如图9所示,罐101的姿势发生变化。当使罐101向r1方向转动时,第二壁42朝向正面。并且,设置在罐9的注入口61(后述)的塞93露出。如上所述,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除了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罐9被罐101代替、以及罐101构成为能够转动的情况之外,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复合机1和打印机3同样的构成。因此,以下,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10所示,罐101具有壳体103和片材部件105。壳体103由与壳体31同样的材料构成。另外,片材部件105也由与片材部件33同样的材料构成。壳体103具有容纳部35和大气室37。容纳部35具有第一壁41~第五壁45,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大气室37具有第一壁41、以及第六壁46~第十壁50,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二壁42和第六壁46彼此具有高低差。即,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二壁42和第六壁46不连续。

在第四壁44的长度方向(z轴方向)上,第六壁46与第二壁42相比位于第三壁43侧。并且,在第四壁44的长度方向上,在连结第二壁42和第六壁46之间的第五壁45上设置有注入口61。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注入口61朝向与第四壁44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开口。片材部件105除了具有沿第二壁42和第六壁46之间的高低差的形状之外,还具有与片材部件33同样的形状。此外,关于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罐101向液体喷射头19的墨水的供应以及水头差d1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是同样的,因此省略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当向罐101注入新墨水时,如图11所示,罐101保持为第四壁44的长度方向和铅垂方向(z轴方向)彼此交叉的姿势(以下称为注入姿势)。在图11所示的注入姿势下,示出了第四壁44的长度方向和铅垂方向(z轴方向)彼此正交的例子。如图9所示,在注入姿势下,罐101的第二壁42朝向正面。另一方面,在打印机3的使用状态下,如图8所示,保持为罐101的第四壁44的长度方向和水平方向(xy面)彼此交叉的姿势(以下称为使用姿势)。并且,在图11所示的注入姿势下,操作者从填充有新墨水的瓶109等经由注入口61向罐101内注入新墨水91。在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这里,当打印机3的姿势处于能够从液体喷射头19喷射液体的状态时,注入口61的塞93被打印机3的盖覆盖,因此能够抑制由于操作者的错误使用等导致塞93脱落的危险。

在罐9和罐101中,在使用姿势下,优选的是,容纳部35的水平方向(xy面)的截面积在铅垂方向从上限线lm2至下限线lm1是固定的。这是由于容纳部35内的墨水91的消耗量和液面91a的位移量之间的比例常数为固定的。如果容纳部35内的墨水91的消耗量和液面91a的位移量之间的比例常数是固定的,则能够容易正确地判断容纳部35内的墨水91的余量的变化。此外,如果在使用姿势下,容纳部35的水平方向(xy面)的截面积在铅垂方向上从上限线lm2至下限线lm1是固定的,则容纳部35的形状不限定于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形状。如果使用姿势下的容纳部35的截面积是固定的,则容纳部35的形状例如如图12所示也能够采用第四壁44以及第五壁45分别由曲面构成的形状。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液体喷射装置包含打印机3的功能、不包含扫描单元5的功能的情况下,覆盖塞93的打印机3的盖只要覆盖壳体7即可,不限定形状。另外,该情况下,壳体7可以和打印机3的盖一体地成形。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液体喷射装置可以是喷射、喷出、涂覆墨水以外的其他液体而消耗的液体喷射装置。从液体喷射装置中成为微小量的液滴而喷出的液体的状态,也包括尾部拖延成粒状、泪状、线状的状态。另外,这里所说的“液体”只要是液体喷射装置能够消耗的材料即可。例如,可以是物质为液相时的状态的物质,包括粘性高或低的液状体、溶胶、凝胶水、以及其他的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熔液)这样的流状体。另外,除了作为物质的一个状态的液体以外,还包括由颜料或金属粒子等固形物形成的功能材料的粒子溶解、分散、或混合到溶剂中而形成的物质等。作为液体的代表例子,可以列举出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墨水或液晶等。这里,所谓墨水包括一般的水性墨水、油性墨水、以及凝胶墨水、热溶性墨水等各种液体组合物。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具体例子,例如有:喷射以分散或溶解的形式包含在液晶显示器、el(电致发光)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滤色器的制造等中使用的电极材料或色材等材料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另外,也可以是喷射在生物芯片的制造中使用的生物有机物的液体喷射装置、用作精密移液管并喷射作为试料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印染装置或微分配器等。并且,还可以是向时钟或照相机等精密机械定点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为形成用于光通信元件等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向基板上喷射紫外线硬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的液体喷射装置。另外还可以是为蚀刻基板等而喷射酸或碱等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