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能回收再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1230阅读:6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供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热能回收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印刷机无论是凹版印刷机还是柔性版印刷机,在印刷过程中,印刷涂胶后的膜料半成品需要放入具有一定温度的熟化室内,让印刷涂胶后的膜料半成品在熟化室内,一定温度的保温下产生交联反应,使得膜料半成品的胶水粘合的更好。

现有的印刷机上一般都安装有多个用于完成某项动作的气缸和用于对收放卷纸筒固定的气涨辊,无论是气缸还是气涨辊都需要供气才能工作,所以必不可少的就是空气压缩机。

众所周知,空气压缩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但是这些热能一般都是直接排放到室外或直接扩散到空气中,未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不仅浪费资源和能源,而且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也导致空气压缩机工作区域内热效应加剧,不利于空气压缩机正常工作。

为此,如何将空气压缩机工作的所产生的温度有效地利用起来,本案发明人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能回收再利用装置,不仅能够将空气压缩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充分利用,而且能够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更加节能、减少热排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能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有空气压缩机和熟化室,以及用于收集空气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传输给熟化室的热收集器;

还包括有将所述空气压缩机密装于内的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所述空气压缩机工作时热量排出的出风口,所述壳体内还安装有用于将所述空气压缩机工作时热量排出壳体外的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方向朝向所述出风口;

所述熟化室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熟化室的内侧壁上安装有发热部件;

所述热收集器包括有其第一端连接所述出风口,第二端连接所述进风口的风管,所述风管的外壁上包裹有保温层;

该装置还包括有温度控制系统,所述风机与所述发热部件均与所述温度控制系统连接。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为两层结构,分别为泡沫棉层和铝箔层,所述泡沫棉层包裹于所述风管的外壁上,所述铝箔层包裹于上述泡沫棉层外。

优选的,所述发热部件为发热灯管或内装有电热棒的热油管。

优选的,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于上述壳体内,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熟化室内,所述控制器安装于所述熟化室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连接于所述控制的相应输入端,所述风机与所述发热部件分别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的相应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风管的第一端口呈喇叭口形,所述风管的第一端端口通过若干块竖直设置的支撑块与所述壳体的出风口相通连接,各支撑块沿出风口的周向方向间隔环绕分布。

优选的,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有用于安装上述控制器的箱体,所述箱体固定安装在所述熟化室的外侧壁上,所述控制器安装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上铰接有箱盖,所述箱盖的上安装有温度显示仪,所述温度显示仪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热能回收再利用装置将所述空气压缩机密装于壳体内,并由热收集器将壳体的出风口与熟化室的进风口相连通,进而实现空气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直接供给熟化室,被熟化室利用,提高热能利用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与现有技术中,将空气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热能直接排放到室外或直接扩散到空气中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新颖,功效明显,对空气压缩机工作时产生本来废弃的热能进行充分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和能源,同时能够降低空气压缩机工工作区域的热效应,也有利于空气压缩机降温,保证空气压缩机正常工作。

因此,本实用新型一种热能回收再利用装置,其不仅能够将空气压缩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充分利用,而且能够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更加节能、减少热排放。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空气压缩机; 2-熟化室;

3-热收集器; 4-风机;

6-支撑块;

101-壳体; 102-出风口;

51-第一温度传感器; 52-箱体;

53-温度显示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热能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有空气压缩机1和熟化室2,以及用于收集空气压缩机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传输给熟化室2的热收集器3;

还包括有将所述空气压缩机1密装于内的壳体101,所述壳体101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所述空气压缩机1工作时热量排出的出风口102,所述壳体101内还安装有用于将所述空气压缩机1工作时热量排出壳体101外的风机4,所述风机4的出风方向朝向所述出风口102;

所述熟化室2上开设有进风口(图中未给出),所述熟化室2的内侧壁上安装有发热部件(图中未给出);

所述热收集器3包括有其第一端连接所述出风口102,第二端连接所述进风口的风管,所述风管的外壁上包裹有若干保温层(图中未给出);

该装置还包括有温度控制系统,所述风机4与所述发热部件均与所述温度控制系统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保温层为两层结构,分别为泡沫棉层和铝箔层,所述泡沫棉层包裹于所述风管的外壁上,所述铝箔层包裹于上述泡沫棉层外。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减少风管内的热量通过风管的管壁扩散到空气中,避免空气压缩机1区域内温度升高所带来的影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发热部件为发热灯管或内装有电热棒的热油管。通过电能转化为热能进行加热,更加环保,无污染,无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有第一温度传感器51、第二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给出)和控制器(图中未给出),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1安装于上述壳体101内,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熟化室2内,所述控制器安装于所述熟化室2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1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连接于所述控制的相应输入端,所述风机4与所述发热部件分别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的相应输出端。通过上述结构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51与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检测壳体101内温度和熟化室2内温度,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风机4和供热装置工作,能够实现自动控温功能,无需人工操作,节约人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风管的第一端口呈喇叭口形,所述风管的第一端端口通过若干块竖直设置的支撑块6与所述壳体101的出风口102相通连接,各支撑块6沿出风口102的周向方向间隔环绕分布。这里将风管的第一端口设置成喇叭口形,有利于空气压缩机1的工作时排出的热风直接进入风管内,避免热风外散。具体的,支撑块6为3块,在壳体101的出风口102处间距相等地设置。当壳体101内风机4往出风管的第一端口时,能够携带通过相邻支撑块6之间的间隙进入壳体101的出风口102与风管的第一端口之间的空气一起进入风管内,这样能够保证进入风管内的空气不至于过于干燥,保证供给熟化室2的热量携带有一定水分,无需另外加湿处理,能够被熟化室2直接利用。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有用于安装上述控制器的箱体52,所述箱体52固定安装在所述熟化室2的外侧壁上,所述控制器安装于所述箱体52内,所述箱体52上铰接有箱盖(图中未给出),所述箱盖的上安装有温度显示仪53,所述温度显示仪53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温度显示仪53便于人们直接获取热收集器3两端的温度。即:空气压缩机1工作时壳体101内的温度和熟化室2内的温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热能回收再利用装置,其不仅能够将空气压缩机1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充分利用,而且能够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更加节能、减少热排放。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空气压缩机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直接供给熟化室2,被熟化室2利用,提高热能利用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与现有技术中,将空气压缩机1工作时产生的热能直接排放到室外或直接扩散到空气中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新颖,功效明显,对空气压缩机1工作时产生本来废弃的热能进行充分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和能源,同时能够降低空气压缩机1工工作区域的热效应,也有利于空气压缩机1降温,保证空气压缩机1正常工作。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