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快速干燥的水性油墨凹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1155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可快速干燥的水性油墨凹样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凹样机,特别是一种可快速干燥的水性油墨凹样机。



背景技术:

在版辊制作完成后,为了检验图案的色彩质量,需要在正式印刷之前进行打样,如果采用传统的印刷机进行打样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因此多由制版厂在发货之前进行打样,而制版厂一般会采用凹样机进行打样,凹样机上并列的设置有样鼓和版辊,分别用多个版辊进行油墨转移(油墨由版辊转移到样鼓上的承印材料上),直至所有的版辊都依次转移,通过油墨的叠加来检验版辊的质量。

水性油墨是油墨中的一种,由于其具有无VOC排放,环保安全等特点,因此成为了国家重点推广的油墨,但由于水的沸点要高于溶剂油墨,因此会导致水性油墨的干燥时间大大延长,而蒸发出的水分也需要快速的排出,因此如果直接采用传统的凹样机进行水性油墨的打样,存在干燥时间过长的问题,同时如果水分不能均匀、顺畅的蒸发,则可能造成油墨表层存在气孔或流平性较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大大缩短水性油墨的打样时间,且保证打印效果的水性油墨凹样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可快速干燥的水性油墨凹样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在机架1上设置有夹版机构2和与其相配的样鼓3,在机架1上设置有与所述样鼓3相配的对针机构4和刮刀机构5,在机架1上还设置有与样鼓3位置相配的干燥机构6,且所述的干燥机构6与夹版机构2分别位于样鼓3径向的两侧,所述的干燥机构6包括干燥箱7,干燥箱7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加热管8,在加热管8下方的干燥箱7上开设有多个进风口9,在干燥箱7的顶部设置有带有排风机10的排风管路11,且干燥箱7朝向样鼓3的一侧还设置有开口12,且所述开口12的边沿与样鼓3之间的距离为1-3cm,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可快速干燥的水性油墨凹样机,针对水性油墨的自身特点和传统凹样机所存在的不足,在传统凹样机的基础上选定为样鼓主转、版辊被动旋转的机构,并在样鼓后方加装烘干装置和主动排风装置,这个装置能够在样鼓的表面形成热空气流,加快其上的水性油墨中水分的蒸发,使水分能够快速、顺畅的排出,防止油墨表层出现气孔,同时也可以保证油墨的流平性。并且这种凹样机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他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视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快速干燥的水性油墨凹样机,包括一个作为基础的机架1,在机架1上设置有相配的夹版机构2和样鼓3,其中夹版机构2上能够夹持版辊并带动版辊转动,版辊转动的过程中,其上的水性油墨便会转移到样鼓3上,

在机架1上还设置有对针机构4,对针机构4可进行对焦处理,机架1上还设置有刮刀机构5,刮刀机构5可以将样鼓3上多余的油墨刮除;同时机架1上还设置有与样鼓3相配的干燥机构6,并且干燥机构6与夹版机构2分别位于样鼓3径向方向上的两侧;

干燥机构6包括固定支撑在机架1上的干燥箱7,在干燥箱7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加热管8,并且这些加热管8等距分布,在干燥箱7的底端面上开设有多个进风口9,在干燥箱7的顶部设置有带有排风机10的排风管路11,并且在干燥箱7朝向样鼓3的一侧还开设有开口12,且开口12的边沿与样鼓3之间的距离为1-3cm;

在机架1上还设置有样鼓电机13,这个样鼓电机13的工作端上设置有驱动齿14,与驱动齿14啮合的被动齿15连接在样鼓3的转轴上,且所述的样鼓电机13中没有抱闸机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快速干燥的水性油墨凹样机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将需要进行打样处理的版辊夹持在夹版机构2上,样鼓3靠近版辊并对版辊施加一定的压力,完成对焦和套准,然后样鼓3开始转动,带动版辊也转动,在上述过程中,版辊上的水性油墨会转移到样鼓3上,油墨转移结束后,版辊与样鼓3脱离接触,版辊停止转动,样鼓3继续转动,而在样鼓3转动的过程中,排风机10启动,这样一部分空气便会从干燥箱7底部的进风口9向上流动进入干燥箱7,另有一部分空气会通过开口12与样鼓3之间的缝隙进入干燥箱7,与此同时,启动加热管8,对流入干燥箱7中的空气进行加热,在排风机10的作用下,干燥箱7内会形成持续流动的热空气,而这部分热空气则会对转动中的样鼓3的表面进行干燥处理,让水性油墨中的水分得以快速的蒸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