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造纸印刷的干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50398发布日期:2018-09-14 23:55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造纸印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造纸印刷的干燥设备。



背景技术:

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照片、防伪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塑料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随着社会的发生,造纸印刷成为了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造纸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印刷后的纸张进行干燥,但是现有的干燥装置结构简单,不能快速对纸张进行干燥,影响加工效率,增加工作人员的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造纸印刷的干燥设备,解决了现有的干燥装置结构简单,不能快速对纸张进行干燥,影响加工效率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造纸印刷的干燥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输送辊,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两个第一支架之间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箱体的内壁底部且位于第一壳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且第二支架上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辊棍,辊棍的表面搭接有纸本体,所述纸本体的两端贯穿箱体的两侧并与输水辊的表面搭接,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导热管,且导热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片,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连通有输气管,输气管的顶部设置有喷嘴,所述箱体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微型风机。

所述箱体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顶部分别设置有电机和轴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底端贯穿镶嵌在第二壳体底部的套筒并延伸至第二壳体的外侧,所述旋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旋转轴上且位于第二壳体的内部固定套接有第二带轮,第二带轮与第一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喷嘴的顶部与纸本体对齐设置,并且喷嘴的数量不少于五个。

优选的,所述微型风机的数量为三个,且微型风机的进风口与加热片对齐设置。

优选的,所述扇叶与纸本体对齐设置,并且扇叶的数量不少于四个。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两侧均开设有供纸本体出入的开口。

优选的,所述纸本体的一端与外设的绕纸筒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造纸印刷的干燥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造纸印刷的干燥设备,通过对第一壳体上结构的设置,采用第二支架、辊棍、纸本体、导热管、加热片、输气管、喷嘴、微型风机的结构设计,在干燥时,控制微型风机和加热片工作,微型风机将加热片散发的热能从输气管传递到喷嘴,热气从喷嘴喷出对纸本体干燥,提高了干燥的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2)、该用于造纸印刷的干燥设备,通过对第二壳体内部的设置,采用电机、轴承、第一带轮、旋转轴、扇叶、第二带轮、皮带的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对纸本体的干燥效率,方便使用。

综上所述:该用于造纸印刷的干燥设备,通过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部的设置,采用第一壳体上的结构与第二壳体上结构配合的方式,解决了现有的干燥装置结构简单,不能快速对纸张进行干燥,影响加工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移动轮、3第一支架、4输送辊、5箱体、6第一壳体、7第二支架、8辊棍、9纸本体、10导热管、11加热片、12输气管、13喷嘴、14微型风机、15第二壳体、16电机、17轴承、18第一带轮、19旋转轴、20扇叶、21第二带轮、22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造纸印刷的干燥设备,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2,底座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3,第一支架3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输送辊4,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两个第一支架3之间固定连接有箱体5,箱体5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6,箱体5的内壁底部且位于第一壳体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7,且第二支架7上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辊棍8,辊棍8的设置,便于对纸本体9的输送,辊棍8的表面搭接有纸本体9,箱体5的两侧均开设有供纸本体9出入的开口,纸本体9的一端与外设的绕纸筒连接,纸本体9的两端贯穿箱体5的两侧并与输水辊的表面搭接,第一壳体6的内部设置有导热管10,且导热管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片11,导热管10的设置,起到了导热的效果,可快速的将热量输出,第一壳体6的顶部连通有输气管12,输气管12的顶部设置有喷嘴13,喷嘴13的顶部与纸本体9对齐设置,并且喷嘴13的数量不少于五个,箱体5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微型风机14,微型风机14的型号为cy100,微型风机14的数量为三个,且微型风机14的进风口与加热片11对齐设置,微型风机14吹出的风不会造成热量损失,通过对第一壳体6上结构的设置,采用第二支架7、辊棍8、纸本体9、导热管10、加热片11、输气管12、喷嘴13、微型风机14的结构设计,在干燥时,控制微型风机14和加热片11工作,微型风机14将加热片11散发的热能从输气管12传递到喷嘴13,热气从喷嘴13喷出对纸本体9干燥,提高了干燥的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箱体5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15,第二壳体15的内壁顶部分别设置有电机16和轴承17,电机16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18,轴承17的内圈固定连接有旋转轴19,旋转轴19的底端贯穿镶嵌在第二壳体15底部的套筒并延伸至第二壳体15的外侧,旋转轴1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扇叶20,扇叶20与纸本体9对齐设置,并且扇叶20的数量不少于四个,旋转轴19上且位于第二壳体15的内部固定套接有第二带轮21,第二带轮21与第一带轮18之间通过皮带22传动连接,通过对第二壳体15内部的设置,采用电机16、轴承17、第一带轮18、旋转轴19、扇叶20、第二带轮21、皮带22的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对纸本体9的干燥效率,方便使用。

该用于造纸印刷的干燥设备在干燥时,先将纸本体9穿过箱体5,接着控制微型风机14和加热片11工作,微型风机14将加热片11散发的热能从输气管12传递到喷嘴13,热气从喷嘴13喷出对纸本体9干燥,同时控制电机16工作,电机16的输出轴带动皮带22拉动第二带轮21转动,第二带轮21带动旋转轴19旋转,旋转的同时带动扇叶20转动,扇叶20对纸本体9吹风干燥。

综上所述,该用于造纸印刷的干燥设备,通过对第一壳体6和第二壳体15内部的设置,采用第一壳体6上的结构与第二壳体15上结构配合的方式,解决了现有的干燥装置结构简单,不能快速对纸张进行干燥,影响加工效率的问题。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