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喷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465818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液体喷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等液体喷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已知一种液体喂■出装置,其具有将油墨等液体向介质进彳丁喂'出的头、对介质进行支承的介质支承部和通过向被支承在介质支承部上的介质照射红外线等电磁波而进行加热从而使液体固化的加热器(专利文献I等)。
[0003]此外,液体喷出装置有时会具有通过在加热器的加热范围内对介质的表面进行传感检测从而对从介质的表面释放出的红外线进行检测的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为用于获得介质的表面的温度信息的结构部件。而且,在所涉及的情况下,控制器根据由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出的能量(温度信息)来对加热器的输出进行控制。
[0004]上述的红外线传感器在结构上,在传感检测目标处无介质的情况下会对介质支承部的表面进行传感检测。而且,在所涉及的情况下,传感检测目标的状况与介质的表面被传感检测时不同。因此,在传感检测目标处无介质时,无法恰当地对加热器的输出进行控制。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514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具有于传感检测目标处有介质的情况和无介质的情况的液体喷出装置中,即使在传感检测目标处无介质的情况下,也可恰当对加热器的输出进行控制。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喷出部,其能够将液体喷出;介质支承部,其设置有开口部,且对被喷射所述液体的介质进行支承;加热器,其能够对所述介质进行加热;传感器,其对被检测区域的能量进行检测;控制部,其能够根据所述能量来对所述加热器的输出进行变更;被传感检测部,其被设置在所述开口部内且被设置在成为所述被检测区域内的位置处,并被所述传感器检测能量。
[0008]根据本方式,通过被设置在开口部内且被设置在成为被检测区域内的位置处的被传感检测部,从而即使在传感检测目标处无介质的情况下,也能够恰当地对加热器的输出进行控制。
[0009]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中,所述被传感检测部的辐射率在0.7以上且小于I。
[0010]通常的大多数介质的辐射率会落入0.7以上且小于I的范围内。
[0011]根据本方式,由于所述被传感检测部的辐射率在0.7以上且小于1,因此即使在传感检测目标处无介质的情况下,也能够恰当地对加热器的输出进行控制。
[0012]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中,所述被传感检测部的辐射率与所述介质的辐射率之差在0.1以内。
[0013]根据本方式,由于所述被传感检测部的辐射率与所述介质的辐射率之差在0.1以内。因此即使在传感检测目标处无介质的情况下,也能够恰当地对加热器的输出进行控制。
[0014]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至第三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被传感检测部为被实施了氧化铝膜处理的铝材。
[0015]虽然铝的辐射率在0.1左右且大幅低于介质的辐射率,但是通过在表面上实施氧化铝膜处理从而能够使表面的辐射率大幅度提升。由此,能够缩小被传感检测部的辐射率与介质的辐射率之差(辐射率差)。另外,氧化铝膜处理本身能够利用公知的处理方法。
[0016]根据本方式,能够享有作为介质支承部而使用金属这样的强度较高的材料的优点,并且能够通过氧化铝膜处理这样的简单的方法而恰当地对加热器的输出进行控制。
[0017]本发明的第五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至第四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被传感检测部被设置在未构成所述介质支承部的支承面的位置处。
[0018]根据本方式,由于所述被传感检测部不与介质接触,因此即使在该被传感检测部的部分处发生凝结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介质被污损的可能性。
[0019]本发明的第六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五方式中,于所述开口部上设置有对所述介质向与所述被传感检测部接触的方向进入的情况进行限制的线状部件。
[0020]根据本方式,由于线状部件的存在从而能够降低介质进入开口部内而卡住的可能性。
[0021]本发明的第七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至第六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介质能够在输送方向上进行输送,所述开口部的在沿着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的方向上的边的长度在5mm以下。
[0022]根据本方式,能够对在被形成于介质的印刷物(例如图像)上产生条纹的情况进行抑制。
[0023]本发明的第八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至第七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开口部的在与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边的长度在5mm以下。
[0024]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降低在介质的输送时该介质在开口部处卡住的可能性。
[0025]本发明的第九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八方式中,所述开口部通过将所述介质支承部的一部分形成为从支承所述介质的一侧观察时的山折而形成。
[0026]根据本方式,能够降低被输送的介质在开口部的边缘卡住的可能性。
[0027]本发明的第十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至第九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传感器存在对所述被传感检测部的能量进行检测的情况和对被支承在所述介质支承部上的所述介质的能量进行检测的情况。
[0028]根据本方式,即使在所述传感器对所述被传感检测部进行传感检测的状态下,也能够恰当地对加热器的输出进行控制。
[0029]本发明的第十一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至第十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被检测区域的大小可变,在所述传感器对所述被传感检测部的能量进行检测的情况和所述传感器对被支承在所述介质支承部上的所述介质的能量进行检测的情况下,所述被检测区域的大小发生变化。
[0030]根据本方式,能够根据传感检测目标的状态来实现适当的加热器控制。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发明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概要结构的模式图。
[0032]图2为该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0033]图3中(A)?(C)为用于对该实施方式的非收卷模式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0034]图4为该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0035]图5为该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侧剖视图。
[0036]图6为图5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侧剖视图。
[0037]图7为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开口部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0038]图8为改变了图7的观察角度的立体图。
[0039]图9为表不介质的福射率的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I)液体喷出装置的概要的结构(参照图1、图2)
[0041]图1为表示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的一个示例的喷墨打印机(以下,简称为打印机)I的结构例的模式图。图2为打印机I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0042]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I具有:头30,其将作为液体L的油墨向卷筒状的介质2进行喷出;介质支承部32,其对介质2进行支承;加热器40,其能够向被支承在介质支承部32上的介质2照射电磁波而进行加热;传感器72,其实施传感检测以获得温度信息;控制部60,其根据传感器72所得到的温度信息来对加热器40的输出进行控制。而且还具有馈送单元10、输送单元20、收卷单元25、剪切器50、检测器群70。
[0043]馈送单元10为,将作为介质的一个示例的卷筒状的介质2向输送单元20进行馈送的单元。如图1所示,该馈送单元10具有使介质2被卷绕且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的介质卷轴18和用于卷绕从介质卷轴18放卷出的介质2并向输送单元20进行引导的中继辊19。
[0044]输送单元20为,沿预先设定的输送路径而将由馈送单元10送出的介质2向输送方向F进行输送的单元。如图1所示,该输送单元20具有第一输送辊23和在从第一输送辊23观察时位于输送方向F的下游侧的第二输送辊24。
[0045]第一输送辊23具有通过未图示的电机而被驱动的第一驱动辊23a和以隔着介质2与第一驱动辊23a对置的方式被配置的第一从动辊23b。
[0046]同样,第二输送辊24具有通过未图示的电机而被驱动的第二驱动辊24a和以隔着介质2与第二驱动辊24a对置的方式被配置的第二从动辊24b。
[0047]收卷单元25为,用于对由输送单元20送出的介质2(图像记录完毕的介质2)进行收卷的单元。
[0048]如图1所示,该收卷单元25具有用于将从第二输送辊24送出的介质2从输送方向F的上游侧进行卷取并向输送方向下游侧进行输送的中继辊26,和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且对从中继辊26送出的介质2进行收卷的介质收卷驱动轴27。
[0049]头30为,用于向位于输送路径上的图像记录区域的介质2喷出油墨而记录图像的单元。
[0050]S卩,如图1所示,头30从油墨喷出嘴31向通过输送单元20而被输送至后文中进行叙述的压印板33上的介质2喷出作为液体L的一个示例的油墨而形成图像。换言之,头30作为可喷出液体L的喷出部而发挥功能。
[0051]另外,在油墨喷出嘴31中设置有作为用于喷出墨滴的驱动元件的未图示的压电元件。当向对被设置在压电元件的两端的电极之间施加预定时间宽度的电压时,压电元件将根据电压的施加时间而拉伸,从而使油墨的流路的侧壁发生变形。由此,油墨的流路的体积根据压电元件的伸缩而收缩,相当于该收缩量的油墨成为墨滴而从油墨喷出嘴31喷出。
[0052]介质支承部32用于从下方对介质2进行支承。该介质支承部32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