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版接线印刷机及其印刷方法_2

文档序号:9589597阅读:来源:国知局
个以上单色滚筒,所述单色滚筒用于将不同颜色的油墨分别传递给集色滚筒,并且所述集色滚筒用于将不同颜色的油墨汇集后同时传递给柔性印版滚筒,使柔性印版滚筒上的图纹中的至少一根线条被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柔版油墨所覆盖,其中,所述至少一根线条是指点与线组成的图纹或由点组成的图纹或由线组成的图纹或文字;所述压印滚筒能与柔性印版滚筒相配合地操作,以完成柔性版接线印刷过程。
[0019]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用于在前述柔性版接线印刷机中执行的印刷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使单色滚筒操作成将不同颜色的油墨分别传递给集色滚筒;
[0021]使集色滚筒操作成将不同颜色的油墨汇集后同时传递给柔性印版滚筒;
[0022]使柔性印版滚筒上的图纹中的至少一根线条被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柔版油墨所覆盖;
[0023]使柔性印版滚筒与压印滚筒相配合地操作以完成柔性版接线印刷过程。
[0024]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柔性版接线印刷机,包括:柔版印刷用给纸机构和收纸机构、干燥机构、柔性印版滚筒和压印滚筒,其特征在于,在柔性印版滚筒周围设有两个以上的单色滚筒,所述单色滚筒与网纹辊配合,构成一版多色柔性版传墨系统;所述单色滚筒用于将不同颜色的油墨分别传递给柔性印版滚筒,柔性印版滚筒同时具有集色滚筒的功能,使得柔性印版滚筒上的图纹中的至少一根线条被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柔性版油墨所覆盖,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线条是指点与线组成的图纹或由点组成的图纹或由线组成的图纹或文字;所述压印滚筒能与柔性印版滚筒相配合地操作,完成柔性版接线印刷过程。
[0025]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还提供一种用于在前述柔性版接线印刷机中执行的印刷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使单色滚筒操作成将不同颜色的油墨分别传递给柔性印版滚筒;
[0027]使柔性印版滚筒上的图纹中的至少一根线条被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柔版油墨所覆盖;
[0028]使柔性印版滚筒与压印滚筒相配合地操作以完成柔性版接线印刷过程。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柔性版接线印刷机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30]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柔性版接线印刷机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柔性版接线印刷机的一个实施例,总的由附图标记1标出。如图1所示,该柔性版接线印刷机1包括柔性版印刷用给纸机构9和收纸机构10,干燥机构11,以及柔性印版滚筒2和压印滚筒3。该给纸机构9、收纸机构10、干燥机构11、柔性印版滚筒2和压印滚筒3可以是已知的市售零部件。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柔性版接线印刷机1还包括带有集色滚筒4的一版多色柔性版传墨系统。在集色滚筒4周围设置两个以上单色滚筒5a、5b、5c、5d,柔性版油墨由墨槽7a、7b、7c、7d传递给网纹辑6a、6b、6c、6d,经网纹辊刮刀再传递给单色滚筒5a-5d,单色滚筒5a、单色滚筒5b、单色滚筒5c和单色滚筒5d分别把不同颜色的油墨传递给集色滚筒4。集色滚筒4将不同颜色的油墨汇集后同时传递给柔性印版滚筒2,使柔性印版滚筒2上的图纹中的至少一根线条(其为由点与线组成的图纹或由点组成的图纹或由线组成的图纹或文字)被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柔性版油墨所覆盖;经柔性印版滚筒2与压印滚筒3相配合地操作,完成柔性版接线印刷过程。印刷完成的印品通过干燥系统11 (热风干燥或紫外线干燥或红外线干燥)后,收集备用。详见图1。
[0032]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柔性版接线印刷机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可以单独组成一台柔性版接线印刷机,也可以与市售的凹版印刷机(普通凹版印刷机或雕刻凹版印刷机)和/或柔版印刷机和/或胶版印刷机和/或号码印刷机和/或表格印刷机和/或丝网印刷机等等共同组合,形成一条印刷生产线,这些印刷机组共用给纸机构、收纸机构、电脑套印系统等,有利于提高印刷品的套印精度和劳动生产率;节约用房;降低成本;降低印刷对环境的污染。
[0033]上述的给纸机构9是已知的柔性版印刷过程中的给纸系统,将待印刷基材(纸张或纸板或瓦楞纸或塑料薄膜或纤维直径在35微米以上的各种合成纤维或厚度小于1毫米的金属板材或直径小于1毫米的金属线材或柔性版印刷机能够印刷的其他被印刷基材)输入到印刷机,进行印刷作业。这里的待印刷基材是纸张或纸板或瓦楞纸或塑料薄膜或纤维直径在35微米以上的各种合成纤维或厚度小于1毫米的金属板材或直径小于1毫米的金属线材或柔性版印刷机能够印刷的其他被印刷基材。所谓给纸机构9是与柔性版印刷基材对应的供给机构。
[0034]上述的收纸机构10是已知的柔性版印刷过程中的收纸系统,将印刷完成后的印品通过干燥系统或干燥机构11 (热风干燥或紫外线干燥或红外线干燥)后,收集备用。所谓收纸机构10是与柔性版待印刷基材对应的收集系统。
[0035]上述的柔性印版滚筒2是已知的柔性版印刷用空心版滚筒或实心版滚筒。柔性印版滚筒2上的图纹(版纹)制作,按已知的柔性印版制作工艺完成,如激光雕刻工艺、电子雕刻工艺、感光水洗工艺等。柔性印版滚筒2上的版纹结构按已知的柔性版版纹结构进行设计制作。柔性印版滚筒所用材质是已知的柔性版印刷滚筒用材质。
[0036]上述的带有集色滚筒4的一版多色柔性版传墨系统是借用沙俄印刷专家奥洛夫于1897年发明的带有集色滚筒的一版多色凸版印刷技术中的设计原理,将该印刷技术设计原理用于柔性版印刷技术中,形成了现在的带有集色滚筒的一版多色柔性版印刷技术。也有人借用奥洛夫的设计原理发明了带有集色滚筒的一版多色干胶印(平凸版)印刷技术、带有集色滚筒的一版多色雕刻凹版印刷技术、带有集色滚筒的一版多色照相凹版印刷技术。
[0037]柔性版印刷技术由凸版印刷技术演变而来,二者都是凸版,但印刷压力有较大区另IJ;干胶印(平凸版)印刷技术也是由凸版印刷技术演变而来,二者都是凸版,但干胶印(平凸版)印刷技术是间接印刷技术,二者印刷方式和印刷压力有较大区别;干胶印(平凸版)印刷技术与水胶印印刷技术相比,二者都是间接印刷技术,从印刷油墨技术来讲,水胶印油墨印刷时是先给水后给油墨,要考虑水墨平衡冋题。
[0038]本发明的柔性版接线印刷机1,是在带有集色滚筒的一版多色凸版印刷技术、带有集色滚筒的一版多色干胶印(平凸版)印刷技术、带有集色滚筒的一版多色雕刻凹版印刷技术、带有集色滚筒的一版多色照相凹版印刷技术基础上,将这些印刷技术设计原理用于柔性版印刷技术中,本发明之前柔性版印刷技术不能被认为是防伪印刷技术的一种,现在柔性版印刷技术可以与带有集色滚筒的一版多色凸版印刷技术、带有集色滚筒的一版多色干胶印(平凸版)印刷技术、带有集色滚筒的一版多色雕刻凹版印刷技术、带有集色滚筒的一版多色照相凹版印刷技术相媲美,印刷任何防伪技术印品。
[0039]原则上在集色滚筒4周围设置两个单色滚筒,就可以实施接线印刷。集色滚筒4周围的单色滚筒越多,对印刷机的精度要求越高。集色滚筒周围设置两个或三个或四个单色滚筒,就可以满足防伪印刷技术要求。如果需要且集色滚筒4周围有足够空间,也可以设置更多(多于四个)单色滚筒。
[0040]上述的在集色滚筒4周围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色滚筒(如5a_5d),由单色滚筒分别把不同颜色的油墨传递给集色滚筒4,集色滚筒4将不同颜色的油墨汇集后同时传递给柔性印版滚筒2,使柔性印版滚筒2上的图纹中的至少一根线条或由点与线组成的图纹或由点组成的图纹或文字被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柔性版油墨所覆盖。
[0041]在根据本发明的柔性版接线印刷机1中,用双面胶把聚氨酯胶皮或其他具有吸墨性的软性胶皮粘结在集色滚筒4表面,该软性胶皮粘结部分(可以按面积计算)与柔性印版滚筒的图纹部分相对应,且大于等于柔性印版滚筒的图纹部分(可以按面积计算);用双面胶把聚氨酯胶皮或其他具有吸墨性的软性胶皮粘结在单色滚筒表面,该软性胶皮粘结部分(可以按面积计算)与集色滚筒4的软性胶皮粘结部分(可以按面积计算)相对应,且小于集色滚筒4的软性胶皮粘结部分(可以按面积计算);例如,集色滚筒4周围有四个单色滚筒5a、5b、5c、5d,则每个单色滚筒上软性胶皮粘结部分(可以按面积计算)小于集色滚筒4的软性胶皮粘结部分(可以按面积计算),但四个单色滚筒上软性胶皮粘结部分(可以按面积计算)之和等于集色滚筒4的软性胶皮粘结部分(可以按面积计算);柔性印版滚筒周长是软性胶皮粘结后的集色滚筒周长的整数倍、集色滚筒周长是软性胶皮粘结后的单色滚筒周长的整数倍。在柔性印版滚筒周长、集色滚筒周长相同的情况下,两个滚筒同步运行。如果柔性印版滚筒周长和集色滚筒周长不相同,但柔性印版滚筒周长是集色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