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文档序号:9672056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已知通过对于被重复配置在带状的转印介质的长度方向上的多个转印材料区域中的每一个转印材料区域,将转印材料进行转印,在存储介质上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是已知部分使用转印材料区域并以转印材料区域的一半以下的尺寸进行了图像形成后,能够卷回转印介质,使用被部分使用的转印材料区域的未使用部分并以相同的尺寸进行新的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装置。
[0003]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在利用2L尺寸对应的墨带来进行L尺寸印字的情况下,代替通常所考虑的来自墨带的各油墨的先头方向(墨带卷取方向)的使用,而从后方(墨带卷回方向)使用的热转印彩色打印机。该打印机中,在将L尺寸分为两次进行印刷的情况下,遇到卷回第1/2张印刷后的墨带而再使用时,能够不受在墨带的油墨空漏的部分处产生的皱折的影响,印刷第2/2张。
[0004]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利用与A4尺寸的记录卡对应并包含各颜色的染料部的油墨卡来在记录卡上进行转印记录的热转印记录装置。该热转印记录装置具备A5尺寸的记录模式中对到当前为止的记录张数进行计数的计数器,在A5尺寸的记录卡上进行连续记录的情况下,如果计数值为奇数,则与A4尺寸的情况相同地进行各颜色的转印记录,如果计数值为偶数,则一边驱动卷回马达来卷回墨带,一边进行各颜色的转印记录。
[0005]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根据多个颜色的油墨在传送方向上被依次涂布的油墨卡,将各种颜色重叠地转印到记录纸上的记录装置中的转印方法。该转印方法中,在油墨卡的各油墨涂布面积的大致一半的面积的记录纸上进行转印的情况下,使用各颜色的油墨涂布区域的前半区域并结束转印后,直到油墨涂布区域的后半区域为止,卷回油墨卡并在进一步的画面转印时利用油墨卡的后半区域来进行转印。
[0006]作为转印介质,具有设置了表示边界的黑线记号等标记的转印介质,以使得能够检测转印材料区域之间的边界。但是,为了使各转印材料区域的面积尽可能地增大,常常使用没有设置这样的标记的转印介质。对应于这种转印介质,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根据被传送且通过检测位置的转印材料区域的颜色变化来检测转印材料区域之间的边界的检测部被利用。
[0007]现有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 — 202941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06—143720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平04 —1489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2]在使用被部分使用的转印材料区域的未使用部分来进行新的图像形成的情况下,有时检测一个转印材料区域的已使用部分与下一个转印材料区域的未使用部分的边界。但是,在根据转印材料区域的颜色变化而检测转印材料区域彼此边界的检测部中,如果检测从由于先前的图像形成而导致转印材料脱落了的已使用部分变化为转印材料未脱落的未使用部分的边界的话,则检测电平不稳定,有可能产生边界的误检测。
[0013]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使用被部分使用的转印材料区域的未使用部分来进行新的图像形成的情况下,与不具有本构成的情况相比,使转印材料区域之间的边界被误检测的可能性降低。
[0014]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传送部,其传送转印介质,转印介质是与多个转印材料分别对应的第一尺寸的多个转印材料区域以预先确定的顺序在长度方向上被重复配置的带状的转印介质;图像形成部,其针对各个转印材料区域而转印转印材料,在记录介质上进行第一尺寸的图像形成或进行第一尺寸的一半以下的第二尺寸的图像形成;检测部,其根据被传送部传送且通过检测位置的转印材料区域的颜色的变化,检测转印材料区域之间的边界;控制部,其按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使用已被用于第二尺寸的图像形成的各转印材料区域所包含的未使用部分,图像形成部重新进行第二尺寸的图像形成的情况下,传送部将转印介质向正向传送后再向反方向传送,直到与一个转印材料区域的已使用部分相邻的下一个转印材料区域的未使用部分来到检测位置为止,检测部从未使用部分一侧检测已使用部分和未使用部分的边界。
[0015]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图像形成部在使用未使用的转印材料区域来进行第二尺寸的图像形成时,优选地,对应于正向使用各转印材料区域的后半部分,已使用部分是对应于正向为各转印材料区域的后半部分,且未使用部分是对应于正向为各转印材料区域的前半部分。
[0016]又,提供一种图像形成方法,该图像形成方法是一边对与多个转印材料分别对应的第一尺寸的多个转印材料区域以预先确定的顺序在长度方向上被重复配置的带状的转印介质进行传送,一边针对各个转印材料区域而转印转印材料,在记录介质上进行第一尺寸的图像形成或进行第一尺寸的一半以下的第二尺寸的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方法,该图像形成方法包括:根据被传送且通过检测位置的转印材料区域的颜色的变化,检测转印材料区域之间的边界的工序;按如下方式进行控制的工序:在使用已被用于第二尺寸的图像形成的各转印材料区域所包含的未使用部分,重新进行第二尺寸的图像形成的情况下,将转印介质向正向传送后再向反方向传送,直到与一个转印材料区域的已使用部分相邻的下一个转印材料区域的未使用部分来到检测位置为止,从未使用部分一侧检测已使用部分和未使用部分的边界。
[0017]根据上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在使用被部分使用的转印材料区域的未使用部分而重新进行图像形成的情况下,与不具有本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误检测转印材料区域之间的边界的可能性降低。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用于说明打印机1的概略构成的图。
[0019]图2(A)及(B)是对图1的打印头3的周边进行了扩大的图。
[0020]图3(A)及(B)是示出墨带感应器8的输出波形的实例。
[0021]图4(A)?(G)是用于说明墨带4的运动的图。
[0022]图5(H)?(K)是用于说明墨带4的运动的图。
[0023]图6是示出打印机1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参照附图,对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进行详细说明。但是请注意,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被限定为这些实施形态,也涉及专利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发明和其均等物。
[0025]图1是用于说明打印机1的概略构成的图。此外,图1中,在打印机1具备的各构成要素之中,仅示出对进行说明必要的部分,对于其他构成要素则加以省略。
[0026]打印机1(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是通过使卷筒状的记录用纸(记录介质的一例)相对于打印头往复运动,在记录用纸上多次重复图像形成,由此在同一纸面上例如以黄色、品红色及青色的多个颜色来形成图像的打印机。下面,将图像形成称为“印画”。
[0027]打印机1将辊状的记录用纸10保持于辊纸架2,并在从该辊纸架2释放的记录用纸10的记录面上形成图像。为了使辊状的记录用纸10保持于辊纸架2,例如通过辊纸架2使辊状的记录用纸10具有的中心轴旋转自如地支承。由此,记录用纸10可旋转地被收纳于辊纸架2。
[0028]—边使墨带4(转印介质的一例)与记录用纸10的记录面抵接,一边通过打印头3将油墨记录于规定位置,由此进行图像形成。这时,使墨带4和记录用纸4重叠地移动并通过打印头3与压纸卷轴9之间。打印头3以相对于压纸卷轴9而可移动地被构成,在图像形成时被按压到压纸卷轴9并接触。打印机1使构成打印头3的发热体以规定模式发热,将图像从墨带4转印到记录用纸10之上,由此形成图像。
[0029]要形成彩色图像,就得沿墨带4的卷取方向在墨带4上按顺序准备与图像形成的颜色对应的黄色、品红色及青色(转印材料的一例)的油墨区域,并针对各颜色重复一边卷取墨带4 一边使油墨区域在打印头3通过的动作。墨带4从供给侧墨带辊4A被供给,并在卷取侧墨带辊4B被卷取。下面,也将上述辊仅称为“墨带辊4A、4B”。墨带4通过位于供给侧墨带辊4A和打印头3之间的墨带引导辊15、与打印头3—体地被构成的墨带引导部16(参照图2(A))而被引导。
[0030]记录用纸10的各颜色的图像形成中,一旦进行了与通过打印头3的位置并形成图像的长度相应的纸张输送(卷放)后,就进行卷回。打印头3在卷回该记录用纸10的过程中形成图像。打印机1在图像形成时,为了在记录用纸10的相同图像形成区域重叠地形成各颜色的图像,使记录用纸10往返移动。该记录用纸10的往返移动通过记录用纸10的传送路径上所设置的夹辊17和夹送辊18而被实行。利用上述辊,根据记录用纸的传送方向,改变辊纸架2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