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体辊的制作方法_6

文档序号:9756185阅读:来源:国知局
20M...压纸辊220的最大直径部;221…辊轴;222…弹性件;223…内层侧弹性件;223M...内层侧弹性件223的最大直径部;223R...内层侧弹性件223的偏置侧端部;223L...内层侧弹性件223的与偏置侧端部223R相反的一侧的相反侧端部;224…覆盖层;225…相反侧端部方向倾斜周面;225A...相反侧端部方向倾斜周面225的倾斜周面开始部(最大直径部223M,图2); 225B...相反侧端部方向倾斜周面225的倾斜周面结束部(图5); 226…偏置侧端部方向倾斜周面;226A.??偏置侧端部方向倾斜周面226的倾斜周面开始部;227…标签偏置引导部件(图2); 228…最大直径位置标记(图1、图2) ;230…压纸辊(弹性体辊,第二实施例,图3); 230C...压纸辊230中的弹性件231的中央部;230R.??压纸辊230的偏置侧端部;230L..?压纸辊230的与偏置侧端部230R相反的一侧的相反侧端部;230M...压纸辊230的最大直径部;231…弹性件;232…内层侧弹性件;233…压纸辊(弹性体辊,第三实施例,图4) ;233C...压纸辊233中的弹性件234的中央部;233R…压纸辊233的偏置侧端部;233L...压纸辊233的与偏置侧端部233R相反的一侧的相反侧端部;233M...压纸辊233的最大直径部;234…弹性件;235…内层侧弹性件;236…压纸辊(弹性体辊,第四实施例,图5); 236C...压纸辊236中的弹性件237的中央部;236R...压纸辊236的偏置侧端部;236L...压纸辊236的与偏置侧端部236R相反的一侧的相反侧端部;236M…压纸辊236的最大直径部;237…弹性件;238…内层侧弹性件;239…压纸辊(弹性体辊,第五实施例,图6) ;239C...压纸辊239中的弹性件240的中央部;239R...压纸辊239的偏置侧端部;239L...压纸辊239的与偏置侧端部239R相反的一侧的相反侧端部;239M...压纸辊239的最大直径部;240…弹性件;241…内层侧弹性件;242…压纸辊(弹性体辊,第六实施例,图7); 242C...压纸辊242中的弹性件243的中央部;242R...压纸辊242的偏置侧端部;242L...压纸辊242的与偏置侧端部242R相反的一侧的相反侧端部;242M...压纸辊242的最大直径部;243…弹性件;244...内层侧弹性件;245..?压纸辊(弹性体辊,第七实施例,图8);2450..压纸辊245中的弹性件246的中央部;245R...压纸辊245的偏置侧端部;245L...压纸辊245的与偏置侧端部245R相反的一侧的相反侧端部;245M...压纸辊245的最大直径部;246…弹性件;247..?内层侧弹性件;250…压纸辊(弹性体辊,第八实施例,图9); 250C.??压纸辊250中的弹性件251的中央部;250R.??压纸辊250的偏置侧端部;250L.??压纸辊250的与偏置侧端部250R相反的一侧的相反侧端部;250M...压纸辊250的最大直径部;251…弹性件;252…内层侧弹性件;253…压纸辊(弹性体辊,第九实施例,图10); 253C.??压纸辊253中的弹性件254的中央部;253R...压纸辊253的偏置侧端部;253L...压纸辊253的与偏置侧端部253R相反的一侧的相反侧端部;253M...压纸辊253的最大直径部;254…弹性件;255…内层侧弹性件;260…压纸辊(弹性体辊,第十实施例,图11); 260C…压纸辊260中的弹性件222的中央部;260R…压纸辊260中的偏置侧端部;260L...压纸辊260的与偏置侧端部260R相反的一侧的相反侧端部;261…内层槽;262…内层梯形顶部;263...覆盖层槽;264…覆盖层梯形顶部;F-无衬纸标签I的最小宽度(图2) ;Τ.._覆盖层224的覆盖层厚度(图2,图12) ;ΤΧ.._覆盖层224的最大厚度(图9、图10) ;TD...覆盖层224的中间厚度(图9) ;ΤΝ.._覆盖层224的最小厚度(图9、图10); DX…弹性体辊直径Dl的最大直径(图2?图12); DD…弹性体辊直径Dl的中间直径(图8、图9、图10);DN…弹性体辊直径Dl的最小直径(图2?图12) ;D1…压纸辊220、230、233、236、239、242、245、250、253、260的弹性体辊直径(图2?图12); D2…内层侧弹性件223的内层侧弹性件直径(图2); Δ D...弹性体辊直径Dl的最大直径DX与最小直径DN的差(Δ D = DX-DN,图2、图12);Ρ.._内层槽261的间距(图12);W...内层槽261的宽度(图12);Η.._内层槽261的深度(图12) ;G...内层槽261的槽角度(图12)。
【主权项】
1.一种弹性体辊,其具有: 辊轴;以及安装于该辊轴的周围的弹性件,并且用于使带状部件与该弹性件接触来对该带状部件进行移送, 所述弹性体辊的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件具有: 内层侧弹性件,其设置于所述辊轴的外周;以及 覆盖层,其设置于该内层侧弹性件的外周并与所述带状部件接触,并且该覆盖层由SRISO1I标准中规定的基于弹簧式硬度计ASKER C型的硬度为20度以下的硅树脂构成, 该弹性体辊具有相反侧端部方向倾斜周面,该相反侧端部方向倾斜周面在所述辊轴的轴向上朝向与该弹性体辊的偏置侧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相反侧端部使该弹性体辊直径逐渐减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体辊,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反侧端部方向倾斜周面相对于沿着所述辊轴的所述轴向的所述弹性件的中央部使该弹性体辊形成为左右非对称的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性体辊,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反侧端部方向倾斜周面的倾斜周面开始部为所述弹性件在所述轴向上的任意部位。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体辊,其特征在于, 该弹性体辊具有偏置侧端部方向倾斜周面,该偏置侧端部方向倾斜周面在所述辊轴的所述轴向上朝向所述偏置侧端部使所述弹性体辊直径逐渐减小。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体辊,其特征在于, 该弹性体辊的所述弹性体辊直径在沿着所述辊轴的所述轴向的所述弹性件的中央部与所述偏置侧端部之间的最大直径部具有其最大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体辊,其特征在于, 该弹性体辊的所述弹性体辊直径从沿着所述辊轴的所述轴向的所述最大直径部朝向所述偏置侧端部连续地逐渐减小。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体辊,其特征在于, 该弹性体辊的所述弹性体辊直径从沿着所述辊轴的所述轴向的所述最大直径部朝向所述相反侧端部连续地逐渐减小。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体辊,其特征在于, 该弹性体辊的所述弹性体辊直径从沿着所述辊轴的所述轴向的所述最大直径部至所述偏置侧端部与所述最大直径相同。9.根据权利要求1?5、7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体辊,其特征在于, 该弹性体辊的所述弹性体辊直径从沿着所述辊轴的所述轴向的所述最大直径部朝向所述偏置侧端部阶梯地逐渐减小。10.根据权利要求1?6、8、9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体辊,其特征在于, 该弹性体辊的所述弹性体辊直径从沿着所述辊轴的所述轴向的所述最大直径部朝向所述相反侧端部阶梯地逐渐减小。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体辊,其特征在于, 该弹性体辊的所述弹性体辊直径在沿着所述辊轴的所述轴向的所述相反侧端部最小。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体辊,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盖层的厚度为10?ΙΟΟμπι。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体辊,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盖层的、与所述辊轴的所述轴向正交的所述面内的覆盖层厚度均匀。14.根据权利要求5?13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体辊,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盖层在所述最大直径部具有其最大厚度。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体辊,其特征在于, 该弹性体辊的所述弹性体辊直径的所述最大直径与所述相反侧端部的最小直径之差为 10 ?180μηιο16.根据权利要求5?15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体辊,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弹性件设置能够明示所述最大直径部的最大直径位置标记。17.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体辊,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大直径部的区域局部地平坦。18.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体辊,其特征在于, 所述硅树脂是热固性的。19.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体辊,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层侧弹性件由热塑性弹性材料或热固性弹性材料构成。20.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体辊,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内层侧弹性件而言,JISK6253标准中规定的基于A型硬度计的橡胶硬度为30?80度ο21.根据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体辊,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层侧弹性件沿其圆周方向形成多条内层槽。22.根据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体辊,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覆盖层沿其圆周方向形成多条覆盖层槽。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弹性体辊,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层侧弹性件的所述内层槽彼此之间形成为平坦的内层梯形顶部。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弹性体辊,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盖层的所述覆盖层槽彼此之间形成为平坦的覆盖层梯形顶部。25.根据权利要求21?24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体辊,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层槽的间距为500?1500μηι。26.根据权利要求21?25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体辊,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层槽的宽度为25?1300μπι。27.根据权利要求21?26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体辊,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层槽的深度为25?500μηι。28.根据权利要求21?27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体辊,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层槽的剖面呈V字形状,且其槽角度为50?120度。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非粘着性或剥离性、以及摩擦力(抓紧力)优良、即便是无衬纸标签以及普通的带衬纸标签等带状部件的宽度不同的带状部件也能够稳定地对其进行移送引导的弹性体辊。着眼于利用C硬度(SRIS0101标准中规定的基于弹簧式硬度计ASKER?C型的硬度)规定得较低的硅树脂(覆盖层224)覆盖内层侧弹性件223的外层,具有内层侧弹性件223和设置于内层侧弹性件223的外周并与带状部件接触的覆盖层224,覆盖层224由C硬度为20度以下的硅树脂构成,并具有相反侧端部方向倾斜周面225,该相反侧端部方向倾斜周面225在辊轴221的轴向上朝向与该偏置侧端部220R相反的一侧的相反侧端部220L使该弹性体辊直径D1逐渐减小。
【IPC分类】B65H5/06, B65C9/18, B65H27/00, B41J11/04
【公开号】CN105517808
【申请号】CN201480049270
【发明人】新田晴彦
【申请人】佐藤控股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4年5月30日
【公告号】US20160200473, WO2015052954A1
当前第6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