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标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7845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光标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标示装置,详而言之指一种可储存光能,以显示标示图像,而可有效节省电源的发光标示装置。
背景技术
按,现今的交通标志、路牌、门牌乃至于公车站牌等标示板,皆是利用涂料于一般的铁片或木板标示图像,例如图形或者文字,以作为标示板,此外亦有将欲标示的图像写于纸张,再贴于铁片或木板,作为标示板,但这些标示图像若于无日光照射的状态时,则必须藉由接设外界电源的照明装置照射标示图像,才能够显示出欲表达的标示图像,因照明装置皆必须连接外界电源方能使用,如此设于偏远之处的标示板,将受照明装置无法接设外界电源的影响,而无法显示标示图像,又或者因照明装置与标示板设置的位置受地形的影响,造成两者距离过远或者照射方向有所差异,如此虽有照明装置照射,也将使得照射的标示图像无法清淅显示,将导致民众无法清晰观看标示图像,而失去标示的意义,且利用照明装置长时间照射标示图像,将耗费电源。
另外,商家所设立的广告招牌,在无日光照射的情形,亦必须利用照明装置的光源,以显示招牌内容,如此将造成巨额电量的耗费,此外由于现今社会竞争力较高,随处可见到各行各业所设立的广告看板,其于夜间因需使用照明装置照设,亦会造成巨额电量的耗费,在现今环保意识抬头,各个国家都在宣传节约能源的同时,招牌与看板耗费的电源,无疑是解省能源的一大隐忧。
因此,本发明即在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发光标示装置,不仅可改善因标示位置地处远或者受设置地形的影响,导致标示图像因无光源照射或无法确实照射,所产生无法清楚观看的缺点,又可减少照射装置用电的耗费,降低使用成本,亦可增加国家环保成效,藉以提升国家于国际舞台的地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标示装置,其是可储存光能,显示标示图像,如此可不需长时间供应电源,即可长时间显示标示图像,以达节省电源的目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标示装置,其仅需藉由供电模组于周期性供应电源,即可长时间显示标示图像,如此可达发光标示装置不需外接外界电源的目的。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标示装置,其不需设置照明装置照射标示图像,即可显示标示图像,以达方便设置发光标示装置的目的。
本发明发光标示装置,其包含有一蓄光标示层、一基板、一发光模组以及一供电模组,其中蓄光标示层设于基板上,蓄光标示层可吸收发光模组产生的光源,储存光能,而可自行发光,以显示蓄光标示层的一标示图像,供电模组系耦接于发光模组,以供应电源至发光模组,以产生光源。
此外,本发明另外提供一种发光标示装置,其包含有一标示层、一蓄光层、一发光模组以及一供电模组,其中蓄光层可吸收发光模组产生的光源,储存光能,而自行发光,以显示设于蓄光层的标示层的一标示图像,供电模组系耦接于发光模组,以供应电源至发光模组,以产生光源。


图1是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又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又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5是本发明的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号说明10 蓄光标示层 20 基板30 发光模组31 扩散层 33 导光板 34 反射层35 发光源 36 发光源 37 扩散层38 发光源 39 反射层 40 供电模组
50 控制单元 60 标示层 70 蓄光层实施方式兹为使贵审查员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谨佐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是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图;如图所示,本发明包含有一蓄光标示层10,蓄光标示层10设置于一基板20,基板20设有一发光模组30,用于产生光源,发光模组30耦接有一供电模组40,以供应电源至发光模组30,蓄光标示层10包含有一蓄光粉,其具有蓄光功能,即可吸收光源,储存光能,而自行发出光线,以可显示蓄光标示层10的标示图像,例如图形或者文字,为了防止蓄光粉受外在因素影响,例如受潮,导致蓄光粉不能使用,所以蓄光粉的每一粉体颗粒的外侧都包覆有透明的一陶瓷。
当蓄光标示层10于无自然的一光源可吸收时,例如日光,发光模组30藉由供电模组40传输的电源,产生光源,供蓄光标示层10吸收光源,以储存光能,如此即可于无日光的情形下,自行发出光线,而可显示标示图像,因蓄光粉仅需短时间吸收光源,即可维持一段长时间发出光线,故发光模组30仅须每隔一段长时间,产生光源,无须长时间运作,即供电模组40无需长时间维持供电,如此即可节省电源,由此可知,本发明因不需维持供电至发光模组30,故不需接设外界电源,仅需利用供电模组40即可,而供电模组40可为一太阳能供电模组或者电池,供电模组40更耦接设有一控制单元50,控制供电模组40每隔一段时间,即传输电源至发光模组30。
因为,此实施例是依据欲标示的图像直接将蓄光粉涂于不透光的基板20或者将蓄光粉涂于贴纸,再将贴纸贴于不透光的基板20,所以本发明的发光模组30是采用侧面式背光模组,如图所示,侧面式背光模组包含有一扩散层31、一导光板33、一反射层34与至少一发光源35,其中扩散层31是设于基板20的一边缘,导光板33设于扩散层31的一侧,发光源35则设于导光板33的一端,而反射层37设于导光板33的一侧与一端。
当控制单元50控制供电模组40传输电源至发光源35时,发光源35产生的光源将发射至导光板33,导光板33导引光源的行进方向,以使光源映射于扩散层31,而光源透过扩散层31,将使得光源均匀散布于蓄光标示层10,以供蓄光标示层10的蓄光粉皆能均匀吸收光源,而反射层37是用于反射发光源35产生的光线,为了更有效反射光线,反射层37更可设于发光源35、扩散层31及基板20周围,经一适当时间后,控制单元50将控制供电模组40停止传输电源至发光源35,此时蓄光标示层10将自行发光,而显示标示图像,上述设于基板20与导光板33之间的扩散层31亦可不需设置。
请一并参阅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图;如图所示,当基板20皆是不透光时,发光模组30可为外部投射方式的发光源36,例如灯泡,发射光源使蓄光标示层10吸收光源,而储蓄光能,以自行发光显示标示图像。
请参阅图3,是本发明的又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当基板20相对于蓄光标示层10的标示图像的位置为透明,其余皆为不透光时,如图所示,发光模组30亦可采用侧面式背光模组,然而与图1的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扩散层31与导光板33皆设于基板20的一侧,如此导光板33将可导引发光源35产生的光线至基板20透明处,供蓄光标示层10吸收,储存光能,以显示标示图像。
请一并参阅图4,是本发明的又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如图所示,此实施例不同于上述的实施例在于发光模组30为一直下式背光模组,其包含有一扩散层37、至少一光源38以及一反射层39,扩散层37设于基板20的一侧,而发光源38设于扩散层37的一侧,而反射层39是设于发光源38的一例,以防止发光源38发出的光源外散,为了提高光线反射效率,反射层39更可设于发光源38、扩散层37与基板20的周围,此实施例的基板20同于图3的实施例,基板20相对于蓄光标示层10的标示图像的位置是为透光,其余位置皆为不透光,当控制单元50驱使发光源38发射光源时,光源会透过扩散层37以使光源均匀发射至基板20透光的区域,映射到蓄光标示层10,使蓄光粉充分吸收光源藉以储存光能,于无光线照射时,能自行发光,以显示蓄光标示层10的图像。
请一并参阅图5,是本发明的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图;如图所示,本发明包含有一标示层60,其设于一蓄光层70,其中标示层60系包含有标示图像,而为不透光,蓄光层70包含有蓄光粉,因此能够吸收光源并自行发光,当发光模组30产生光源时,蓄光层70即可吸收光源,自行发光,如此即可与不透光的标示层60的标示图像形成对比,以清楚显示标示图像,于此实施例的发光源30是为如同图1实施例的侧面式背光模组,因为此实施例的蓄光层70为透明,故发光源30亦可采用如图3的侧面式背光模组与图4的直立式背光模组。
综上所述,本发明发光标示装置,是利用供电模组间断提供电源至发光模组,使发光标示装置于无接收自然光源时,可产生光源,以供蓄光标示层或蓄光层吸收,而储存光能,如此即可自行发光,显示标示图像,以达无自然光源照射标示图像时,亦能清楚显示标示图像,本发明因仅需周期间断提供电源,所以可有效节省电源,且只需装设供电模组即可,而不需接设外界电源,如此可使得本发明可设置于任何地方,而不会产生无法清楚显示标示图像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原理的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含于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光标示装置,其包含有一基板;一蓄光标示层,设于该基板的一侧,该蓄光标示层包含有一标示图像;一发光模组,产生一光源,供该蓄光标示层储存光能,显示该标示图像;一供电模组,其与该发光模组相耦接,提供电源至该发光模组。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发光标示装置,其中该基板是不透光的。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发光标示装置,其中该基板相对于该标示图像的位置是为透光,其余位置皆为不透光。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发光标示装置,其中该蓄光标示层的该标示图像包含有一蓄光粉。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的发光标示装置,其中该蓄光粉的每一粉体颗粒的外侧都包覆一陶瓷。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发光标示装置,其中该发光模组可为一侧面式背光模组。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的发光标示装置,其中该侧面式背光模组包含有一导光板,设于该基板的一边缘;至少一发光源,设于该导光板的一端;一反射层,设于该导光板的一侧与另一端。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的发光标示装置,其中该导光板与该基板之间更设有一扩散层。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的发光标示装置,其中该侧面式背光模组包含有一导光板,设于该基板的一侧;至少一发光源,设于该导光板的一端;一反射层,设于该导光板的一侧与另一端。
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的发光标示装置,其中该导光板与该基板之间更设有一扩散层。
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发光标示装置,其中该发光模组可为一直下式背光模组。
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的发光标示装置,其中该直下式背光模组包含有至少一发光源,设于该基板的一侧;一反射层,设于该发光源的一侧。
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的发光标示装置,其中该发光源与该基板之间更设有一扩散层。
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发光标示装置,其中该供电模组更耦接有一控制单元,控制该供电模组传输电源至该发光模组。
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发光标示装置,其中该供电模组,可为一太阳能供电模组。
16.一种发光标示装置,其包含有一蓄光层;一标示层,设于该蓄光层的一侧,该标示层包含有一标示图像;一发光模组,产生一光源,供该蓄光层储存光能,显示该标示图像;一供电模组,其与该发光模组相耦接,提供电源至该发光模组。
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的发光标示装置,其中该标示层为不透光,该蓄光层为透光。
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的发光标示装置,其中该蓄光层包含有一蓄光粉。
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所述的发光标示装置,其中该蓄光粉的每一粉体颗粒的外侧都包覆一陶瓷。
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的发光标示装置,其中该发光模组可为一侧面式背光模组。
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所述饿发光标示装置,其中该侧面式背光模组包含有一导光板,设于该蓄光层的一边缘;至少一发光源,设于该导光板的一端;一反射层,设于该导光板的一侧与另一端。
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所述的发光标示装置,其中该导光板与该蓄光层之间更设有一扩散层。
2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所述的发光标示装置,其中该侧面式背光模组包含有一导光板,设于该蓄光层的一侧;至少一发光源,设于该导光板的一端;一反射层,设于该导光板的一侧与另一端。
2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3项所述的发光标示装置,其中该导光板与该蓄光层之间更设有一扩散层。
2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的发光标示装置,其中该发光模组可为一直下式背光模组。
2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所述的发光标示装置,其中该直下式背光模组包含有至少一发光源,设于该蓄光层的一侧;一反射层,设于该发光源的一侧。
2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6项所述的发光标示装置,其中该光源与该蓄光层之间更设有一扩散层。
2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的发光标示装置,其中该供电模组更耦接有一控制单元,控制该供电模组传输电源至该发光模组。
2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的发光标示装置,其中该供电模组,可为一太阳能供电模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发光标示装置,其是藉由可储存光能的一蓄光标示层,接收一光源,储存光能以自行发光,以显示蓄光标示层的一标示图像,其中光源是由一发光模组产生,该发光模组耦接有一供电模组,以传输电源至发光模组,而蓄光标示层设于一基板;此外,亦可藉由一蓄光层接收发光模组产生的光源,供蓄光层储存光能以自行发光,以显示设于蓄光层的一标示层的标示图像。
文档编号G09F13/00GK1885373SQ20051007740
公开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3日
发明者黄福国 申请人:黄福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