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8663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描述的技术主要涉及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透明的有机 发光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通常具有宽视角、高对比度、短响应时间和降低的功耗。在使用 方面,显示器可横跨各种不同的应用领域,诸如个人便携式装置(例如,MP3播放器和移动 电话)或者大屏幕显示器(例如,电视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一种可以通过防止在图像显示过程中的光散射来防止穿过 其透射的图像的失真的透明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另一方面是一种通过将从太阳能电池获得的能量用作驱动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 辅助电源来降低功耗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另一方面是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基底,具有透射区域和多个像 素区域,所述多个像素区域通过设置在像素区域之间的透射区域相互分隔开;薄膜晶体管, 位于基底的第一表面上并设置在基底的像素区域中;钝化膜,覆盖薄膜晶体管;像素电极, 形成在钝化膜上以电连接到位于像素区域中的薄膜晶体管,并且设置成与薄膜晶体管叠置 并覆盖薄膜晶体管;对向电极,面向像素电极并形成为能够透射光;有机发光层,设置在像 素电极和对向电极之间以发射光;第一电极,形成在基底的第二表面上;第二电极,面向第 一电极;太阳能电池有源层,设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另一方面是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基底,具有透 射区域和多个像素区域,所述多个像素区域通过设置在像素区域之间的透射区域相互分 隔开;像素电路单元,形成在基底的第一表面上并包括薄膜晶体管,并且位于像素区域中; 第一绝缘膜,覆盖像素电路单元;像素电极,形成在第一绝缘膜上以电连接到像素电路单 元,并设置成与像素电路单元叠置并覆盖像素电路单元;对向电极,面对像素电极;有机发 光层,设置在像素电极和对向之间以发射光;第一电极,形成在基底的第二表面上;第二电 极,面向第一电极;太阳能电池有源层,设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另一方面是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该装置包括基底,具有透射区域和通过透射 区域相互分隔开的多个像素区域,其中,透射区域被配置成使光穿过其透射,像素区域被配 置成显示图像,并且基底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形成 在位于基底的第一表面上方的每个像素区域中;钝化膜,覆盖所述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 多个像素电极,形成在钝化膜上,其中,所述多个像素电极中的每个像素电极电连接到对应的薄膜晶体管,并基本上直接形成在对应的薄膜晶体管的上方,每个像素电极仅形成在对 应的像素区域中,并且所述多个像素电极相互分隔开;有机发光层,形成在每个像素电极上 并配置成发射光;对向电极,形成在有机发光层上并被配置成透射光;第一电极,形成在基 底的第二表面上;太阳能电池有源层,形成在第一电极上;第二电极,形成在太阳能电池有 源层上,其中,第一电极比第二电极更靠近基底。在上述装置中,每个像素电极具有与一个像素区域的面积基本相同的面积。上述 装置还包括形成在每个像素区域中且电连接到对应的薄膜晶体管的多条导线,所有导线基 本直接形成在对应的像素电极的下方。在上述装置中,透射区域的总面积相对于像素区域 和透射区域的总面积的比率在大约20%和大约90%之间。在上述装置中,钝化膜形成透射 区域和像素区域上,并且钝化膜由透明材料形成。在上述装置中,基底的透射率大于或等于 钝化膜的透射率。在上述装置中,钝化膜形成在透射区域和像素区域上,并且钝化膜在透射区域中 具有凹进(recess),且所述凹进被对向电极覆盖。在上述装置中,多个绝缘膜形成在透射区 域中,并且所述绝缘膜具有被对向电极覆盖的凹进。在上述装置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由透明材料形成。在上述装置 中,每个像素电极具有面向对应的薄膜晶体管的表面,并且像素电极的所述表面被配置为 反射光。在上述装置中,每个像素电极具有第一长度,每个薄膜晶体管具有第二长度,第一 长度和第二长度被限定在与基底的第一表面基本平行的方向上,第一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 长度。另一方面是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基底,具有透射 区域和通过透射区域相互分隔开的多个像素区域,其中,透射区域被配置成使光穿过其透 射,像素区域被配置成显示图像,并且基底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多个像素 电路单元,分别形成在基底的第一表面上方的像素区域中,多个像素电路单元包括至少一 个薄膜晶体管;第一绝缘膜,覆盖像素电路单元;多个像素电极,形成在第一绝缘膜上,其 中,每个像素电极电连接到对应的像素电路单元并基本直接形成在对应的像素电路单元上 方,像素电极相互分隔开并仅形成在像素区域中;有机发光层,形成在每个像素电极上并被 配置成发射光;对向电极,形成在有机发光层上并被配置成透射光;第一电极,形成在基底 的第二表面上;太阳能电池有源层,形成在第一电极上;第二电极,形成在太阳能电池有源 层上,第一电极比第二电极更靠近基底。在上述装置中,每个像素电极具有与一个像素区域的面积基本相同的面积。上述 装置还包括形成在每个像素区域中且电连接到对应的薄膜晶体管的多条导线,所有导线形 成基本直接形成在对应的像素电极的下方。在上述装置中,透射区域的总面积相对于像素 区域和透射区域的总面积的比率在大约20%和大约90%之间。在上述装置中,透射区域和 像素区域均包括第一绝缘膜和多个第二绝缘膜,第一绝缘膜和第二绝缘膜由透明的材料形 成。在上述装置中,基底的透射率大于或等于第一绝缘膜和第二绝缘膜的总透射率。 在上述装置中,透射区域和像素区域均包括第一绝缘膜和多个第二绝缘膜,第一绝缘膜和 第二绝缘膜中的至少一个在透射区域中具有凹进,所述凹进被对向电极覆盖。另一方面为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基底,光透射区域和多个像素区域形成在基底中,像素区域通过光透射区域相互分隔开,像素区域被配置 成显示图像,并且基底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至少一个像素电路,形成在位 于基底的第一表面上方的每个像素区域中;像素电极,形成在每个像素区域中,其中,每个 像素电极电连接到对应的像素电路并直接形成在对应的像素电路上方,像素电极不形成在 光透射区域中;有机发光元件,形成在像素电极上;第一电极,形成在基底的第二表面上; 太阳能电池有源层,形成在第一电极上;第二电极,形成在太阳能电池有源层上,其中,第一 电极比第二电极更靠近基底。在上述装置中,每个像素电极具有第一长度,每个像素电路具有第二长度,第一长 度和第二长度限定在与基底的第一表面基本平行的方向上,第一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长度。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图1中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实施例的细节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图1中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细节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图2或图3中的有机发光单元的示例的示意图;图5是包括图4中的像素电路单元的示例的有机发光显示单元的示意图;图6是具体示出图5的有机发光单元的示例的平面图;图7是具体示出图6的有机发光单元的示例的剖视图;图8是具体示出图5的有机发光单元的另一示例的平面图;图9是具体示出图8的有机发光单元的示例的剖视图;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有机发光显示器是自发光的。此外,由于有机发光显示器与液晶显示装置不同,它 不需要额外的光源,所以有机发光显示器的重量和厚度可以减小。另外,可以通过使用透明 的薄膜晶体管和其它的透明元件(例如,透明的有机发光元件)将有机发光显示器制成透 明的。当透明的显示装置处于断电状态时,在使用者相对于透明装置的相对一侧上的物 体或图像可被透射给使用者。这种不期望的透射不仅穿过有机发光二极管,而且还穿过薄 膜晶体管的图案和各种线之间的空间发生。因此,由于上述图案,失真的图像会被透射给使 用者。这是因为图案之间的间隙仅为几个纳米,其接近于可见光的波长,因此,在光穿过间 隙的同时发生散射。现在将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在附 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参照图1,显示单元2形 成在基底1的第一表面11上,太阳能电池单元3形成在基底1的第二表面12上。在一个 实施例中,基底1由透明材料(如透明的玻璃或透明的塑料)形成。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 面12相互面对。
外部光入射穿过太阳能电池单元3、基底1和显示单元2,并且外部光的一部分被 太阳能电池单元3吸收。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单元2形成为透射外部光。例如,参照图1,显示单元2按照 这样的方式形成,即,位于显示图像一侧的使用者可以观察到在太阳能电池单元3外侧上 显示的图像。太阳能电池单元3可另外地包括聚光单元(未示出),并且可以电连接到显示单元 2,以用作驱动显示单元2的电源。显示单元2可连接到除了太阳能电池单元3之外的主电 源。图2是具体示出了图1中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实施例的剖视图。显示单元2包 括形成在基底1的第一表面11上的有机发光单元21和密封有机发光单元21的密封基底 23。密封基底23可由透明材料形成,以允许观看有机发光单元21产生的图像并防止 外部空气和湿气渗入到有机发光单元21中。密封基底23和有机发光单元21的边缘用密封剂(未示出)密封,因此,在密封基 底23和有机发光单元21之间形成空间25。空间25可填充有吸收剂或填充物。图3是具体示出了图1中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如图3所 示,薄密封膜M可形成在有机发光单元21上,以保护有机发光单元21免受环境的影响。薄 密封膜M可具有由无机材料(例如,氧化硅或氮化硅)形成的膜和由有机材料(例如,环 氧树脂或聚酰亚胺)形成的膜交替堆叠的结构。薄密封膜M可具有任何薄膜型的密封结 构。太阳能电池单元3包括形成在基底1的第二表面12上的第一电极31、形成在第一 电极31上的太阳能电池有源层33和形成在太阳能电池有源层33上的第二电极32。第一电极31可为由薄膜金属形成的半透明电极,所述薄膜金属例如为Ag、Mg、Al、 Pt、Pd、Au、Ni、Nd、Ir、Cr、Li 或 Ca。第二电极 32 可为由例如 ITO、IZO、In2O3 或 ZnO 之类的 材料形成的透明电极。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穿过第二电极32的外部光的透射率提高,所以 太阳能电池单元3的外部光吸收率可提高。第一电极31可为透明电极并且第二电极32可为半透明电极。然而,在这种情况 下,与上述实施例相比,太阳能电池单元3的外部光吸收率会降低。通过在第一电极31上沉积或印刷材料来形成太阳能电池有源层33。所述材料可 为可被沉积或印刷在透明电极基体上的任何材料,诸如有机单体、P-Si或C-Si。太阳能电 池有源层33可由具有半导体特性(如Ρ-Π结)且可吸收可见光和近红外光的材料形成。作为示例,太阳能电池有源层33可包括纳米级的氧化钛粉末、可吸收太阳光的光 敏染料以及电解质。电解质可为液体电解质或固体电解质。当使用液体电解质时,形成密 封结构以防止太阳能电池有源层33的液体电解质泄漏。尽管没有示出,第一电极31和第 二电极32可另外连接到聚光单元(未示出)。图4是示出图2或图3中的有机发光单元的示例的示意图。参照图2至图4,有机 发光单元21形成在基底1上,在基底1上限定了用于透射外部光的透射区域TA(或光透射 区域)和像素区域PA,其中,像素区域PA相互分隔开并且在像素区域PA之间设置有透射区 域TA。
每个像素区域PA包括像素电路单元PC,并且多条导线(如扫描线S、数据线D和 驱动电源线V)电连接到像素电路单元PC。尽管未示出,根据像素电路单元PC的配置,除 了扫描线S、数据线D和驱动电源线V之外的各种其它导线也可以连接到像素电路单元PC。 在一个实施例中,像素电路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图5示出了像素电路单元PC的示例,该像素电路单元PC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 TR1,连接到扫描线S和数据线D ;第二薄膜晶体管TR2,连接到第一薄膜晶体管TRl和驱动 电源线V ;电容器Cst,连接到第一薄膜晶体管TRl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R2。在一个实施例 中,第一薄膜晶体管TRl是开关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TR2是驱动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 管TR2电连接到像素电极221。在图5中,第一薄膜晶体管TRl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R2为P 型晶体管,但是不限于此,并且第一薄膜晶体管TRl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R2中的至少一个可 为N型晶体管。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扫描线S、数据线D和驱动电源线V的导线中的至少一 种导线被设置成跨越像素区域PA。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所有导线可被设置成跨越像 素区域PA,而没有导线跨越透射区域TA。像素区域PA为配置成显示图像的发光区域。由于像素电路单元PC位于发光区域 中并且所有导线跨越发光区域,所以使用者仅能识别发光区域,并且通过透射区域TA看到 外部视野。因此,可以防止由于与像素电路单元PC的内部器件的图案发生干涉而导致的太 阳光的散射,从而防止外部图像失真。在一个实施例中,包括扫描线S、数据线D和驱动电源 线V的导线中的至少一种导线被设置成跨越像素区域PA之间的透射区域TA。然而,由于导 线形成得非常薄,所以使用者几乎不会观察到导线,并且导线对有机发光单元21的整体透 射率的影响甚微,因此,可实现透明的显示器。另外,尽管使用者会在由像素区域PA覆盖的 区域那么大的范围内看不到外部图像,但是考虑到整个显示区域,由于像素区域PA像规则 地布置在透明玻璃的表面上的多个点,所以对观察外部图像的影响甚微。即,这与对透明玻 璃进行染色产生的效果基本相同。在一个实施例中,透射区域TA和像素区域PA按照这样的方式形成,即,透射区域 TA的面积相对于透射区域TA和像素区域PA的总体面积的比率在大约20%和大约90%之 间。上述比率可提供防止光散射和用于提供稳定图像的像素完整性之间的最佳平衡。 例如,如果该比率大于或等于20%,该装置的透明度提高。透射区域TA的面积相对于透射 区域TA和像素区域PA的总体面积的比率可为大约20%。在这个实施例中,像素区域PA相 对于透射区域TA以岛的状态存在,由于所有的导电图案被设置成跨越像素区域PA,所以光 的散射被最小化,因此,显示单元2可被使用者看作透明的显示单元。如将在下面描述的, 当包括在像素电路单元PC中的晶体管由透明的薄膜晶体管(TFT)(如氧化物半导体)形成 且有机发光装置为透明的装置时,显示单元2还可被看作透明的显示单元。在这种情况下, 与传统的透明的显示单元不同,如果可能,则所有的导电图案被设置成跨越像素区域PA。因 此,可防止光的散射,从而可用可以看到未失真的外部图像。此外,如果上述比率小于或等于大约90%,可以提高显示单元2的像素整体性,因 此,可通过从像素区域PA发射的光来实现稳定的图像。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像素区域PA的 面积减小时,从有机发光膜223发射的光的量增大,以实现图像。然而,如果操作有机发光装置以发射具有高强度的光,则有机发光装置的寿命快速地缩短。另外,当上述比率小于或 等于大约90%时,由于像素区域PA的数量不减少,所以可提高有机发光装置的分辨率。透 射区域TA的面积相对于像素区域PA和透射区域TA的总体面积的比率还可在大约40%至 大约70%的范围内。该比率范围(大约40%至大约70%)可提供特定的优势。例如,大 于或等于大约40%的比率范围不会显著地限制使用者通过透射区域TA观察外部图像的能 力。此外,小于或等于大约70%的比率范围可使设计像素电路单元PC变得更容易。然而, 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使用除了上述范围之外的比率范围。 每个像素区域PA包括像素电极221,像素电极221具有与像素区域PA的面积对应 的面积并且电连接到像素电路单元PC。像素电路单元PC与像素电极221叠置,从而像素电 路单元PC可被像素电极221覆盖。此外,包括扫描线S、数据线D和驱动电源线V的导线被 设置成跨越像素电极221。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像素电极221可具有等于或稍微大于像素 区域PA的面积的面积。因此,如图6所示,当使用者观察有机发光单元21时,如上所述的 像素电路单元PC被像素电极221覆盖,并且大部分导线也被覆盖。因此,如上所述,极大地 减少了光的散射,并且使用者通过透射区域TA可以看到一小部分导线。因此,使用者可以 观察到未失真的外部图像。图7是示出了用于解释有机发光单元21的有机发光单元的示例的剖视图,并且该 示例详细示出了图5中的像素电路单元PC。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图7的有机发光单元21中,缓冲膜211形成在基底1的第 一表面11上,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一 TFT)TRl、电容器Cst和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二 TFT) TR2形成在缓冲膜211上。首先,第一半导体有源层21 和第二半导体有源层212b形成在缓冲膜211上。缓冲膜211防止杂质元素渗入到有机发光单元21中,并将有机发光单元21的表 面平坦化。缓冲膜211可由可执行上述功能的各种材料中的任何材料形成,例如,如氧化 硅、氮化硅、氮氧化硅、氧化铝、氮化铝、氧化钛或氮化钛之类的无机材料,如聚酰亚胺、聚酯 或丙烯酰(arycl)之类的有机材料,或者这些材料的叠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省略缓冲膜 211。第一半导体有源层21 和第二半导体有源层212b可由多晶硅形成,但是不限于 此,并可由半导体氧化物形成,所述半导体氧化物例如G-I-Z-O层[(In2O3) a (Ga2O3) b (ZnO) c层](其中,a、b和c为分别满足a彡0、b彡0和c > 0的整数)。当第一半导体有源层 21 和第二半导体有源层212b由半导体氧化物形成时,与当有源层由硅半导体形成时相 比,还可以提高光学透射率。覆盖第一半导体有源层21 和第二半导体有源层212b的栅极绝缘膜213形成在 缓冲膜211上,第一栅极21 和第二栅极214b形成在栅极绝缘膜213上。层间绝缘层215形成在栅极绝缘膜213上,以覆盖第一栅极21 和第二栅极 214b。第一源极216a和第一漏极217a及第二源极21 和第二漏极217b均形成在层间绝 缘层215上,并分别通过接触孔连接到第一半导体有源层21 和第二半导体有源层212b。在图7中,扫描线S可与第一栅极21 和第二栅极214b基本同时形成。数据线 D可与第一源极216a基本同时形成并且连接到第一源极216a。驱动电源线V可与第二源 极216b基本同时形成并连接到第二源极216b。
在电容器Cst中,下电极220a与第一栅极21 和第二栅极214b基本同时形成, 上电极220b与第一漏极217a基本同时形成。第一 TFT TRl、电容器Cst和第二 TFT TR2的结构不限于此,并且可以采用任何不 同类型的TFT和电容器结构。形成钝化膜218,以覆盖第一 TFT TRl、电容器Cst和第二 TFT TR2。钝化膜218可 为单层或多层的绝缘膜,其上表面被平坦化,并且钝化膜218可由无机材料和/或有机材料 形成。覆盖第一 TFT TRl、电容器Cst和第二 TFT TR2的像素电极221可形成在钝化膜 218上。像素电极221通过形成在钝化膜218中的通孔连接到第二 TFT TR2的第二漏电极 217b。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像素电极221形成为彼此独立的岛型。覆盖像素电极221的边缘的像素限定层219形成在钝化膜218上。有机发射层 223和对向电极222顺序地形成在像素电极221上。对向电极222形成在全部像素区域PA 和透射区域TA上。有机发光层223可为低分子量有机膜或聚合物有机膜。当有机发光层223为 低分子量有机膜时,可按照单一结构或复合结构通过堆叠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 (HTL)、发射层(EML)、电子传输层(ETL)和电子注入层(EIL)来形成有机发光层223,并且 有机发光层223可由如铜酞菁(CuPc)、N,N' -二(萘基)-N,N' -二苯基联苯胺(NPB) 或三-8-羟基喹啉铝(Alq3)之类的各种材料中的任何材料形成。可通过使用蒸发法或喷 嘴印刷法来形成低分子量有机膜。在这点上,HIL、HTL、ETL和EIL为公共层,并且共同应用 于红色、绿色和蓝色像素。因此,与图7中的有机发光层不同,公共层可形成为覆盖像素区 域PA和透射区域TA,像对向电极222 —样。在一个实施例中,像素电极221用作阳极,而对向电极222用作阴极。当然,像素 电极221和对向电极222的极性可颠倒。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像素电极221可为反射电极,对向电极222可为透明电极。 像素电极221可由反射材料形成,或者包括由例如Ag、Mg、Al、Pt、Pd、Au、Ni、Nd、Ir、Cr、Li、 Ca或这些材料的化合物或者具有高逸出功的氧化物(如ΙΤΟ、IZO、ZnO或In2O3)形成的反 射膜。反射材料或反射膜可仅形成在像素电极221的面对像素电路单元的表面上。对向电 极222可由如Ag、Mg、Al、Pt、Pd、Au、Ni、Nd、Ir、Cr、Li或Ca之类的具有低逸出功的金属形 成。因此,有机发光单元21为顶部发射型,在顶部发射型中,在向着对向电极222的方向显 示图像。当像素电极221为反射电极时,设置在像素电极221下方的像素电路单元被像素 电极221覆盖。因此,参照图7,在对向电极222的外侧上部,使用者不会看到设置在像素电 极221下方的第一 TFT TRl、电容器Cst和第二 TFT TR2以及扫描线S、数据线D和驱动电 源线V的部分。因此,由于外部图像不会由于构成有机发光单元21的图案中的每个而发生 失真,所以可以看到清楚的外部图像。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像素电极221还可以为透明电极或半透明电极。在这个实 施例中,像素电极221由诸如几0、120、&10或^1203之类的具有高逸出功的氧化物形成。如 果像素电极221是透明的且在对向电极222的外侧上部,则使用者可以看到设置在像素电 极221下方的第一 TFT TRl、电容器Cst和第二 TFT TR2以及扫描线S、数据线D和驱动电源线V的部分。然而,尽管像素电极221是透明的,但是由于光穿过像素电极221的透射率 不可能是100%,所以还是存在光损失,并且由于导电图案设置在像素电极221的区域中, 所以由于像素电极221还会导致外部光的透射率进一步降低。因此,与当外部光直接进入 导电图案时相比,由导电图案导致的对外部光的干涉减少,从而减少了外部图像的失真。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透射区域TA的光学透射率,钝化膜
218、栅极绝缘膜213、层间绝缘层215和像素限定膜219可形成为透明的绝缘膜。在这点 上,基底1可具有大于或等于透明的绝缘膜的整体透射率的透射率。钝化膜218可与第一绝缘膜互换使用,并且栅极绝缘膜213、层间绝缘层215和像 素限定膜219的组合可与第二绝缘膜互换使用。图8和图9是具体示出图5中的有机发光 单元的另一示例的图,并且示出了形成在透射区域TA中以透明的绝缘膜形成的具有预定 形状开口的开口 220。开口 220可形成为尽可能的宽,只要开口 220不会妨碍扫描线S、数据线D和驱动 电源线V,并且可形成为跨越栅极绝缘膜213、层间绝缘层215、钝化膜218和像素限定膜
219。在图9中,开口22没有形成在缓冲膜211中,以防止杂质渗入到基底1中。如果需要, 则开口 220可延伸到缓冲膜211。按照这种方式,在透射区域TA中形成开口 220还可以提高透射区域TA的光学透 射率,从而使用者可更清楚地观察到外部图像。如图10所示,如上所述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单元2形成在另一基底上,因 此,可利用滑动的方法与第一表面11结合或组合。在这种情况下,在其第二表面上具有太阳能电池单元3的基底1可以是建筑的窗 户,驱动显示单元2的驱动电源可以从进入太阳能电池单元3的太阳光获得。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可通过消除图像显示过程中的光散射来 防止透射的图像的失真。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还可以提供一种可通过使用从太阳能电池获得的能量 作为驱动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辅助电源来降低功耗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尽管已经参照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 形式和细节上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基底,具有透射区域和通过透射区域相互分隔开的多个像素区域,其中,透射区域被配 置成使光穿过其透射,像素区域被配置成显示图像,并且基底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形成在位于基底的第一表面上方的每个像素区域中;钝化膜,覆盖所述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多个像素电极,形成在钝化膜上,其中,所述多个像素电极中的每个像素电极电连接到 对应的薄膜晶体管,并直接形成在对应的薄膜晶体管的上方,每个像素电极仅形成在对应 的像素区域中,并且所述多个像素电极相互分隔开;有机发光层,形成在每个像素电极上并配置成发射光;对向电极,形成在有机发光层上并被配置成透射光;第一电极,形成在基底的第二表面上;太阳能电池有源层,形成在第一电极上;第二电极,形成在太阳能电池有源层上,其中,第一电极比第二电极更靠近基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中,每个像素电极具有等于一个像素区 域的面积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中,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还包括形成 在每个像素区域中且电连接到对应的薄膜晶体管的多条导线,所有导线直接形成在对应的 像素电极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中,透射区域的总面积相对于像素区域 和透射区域的总面积的比率在20%和9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中,钝化膜形成在透射区域和像素区域 上,并且钝化膜由透明材料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中,基底的透射率大于或等于钝化膜的 透射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中,钝化膜形成在透射区域和像素区域 上,并且钝化膜在透射区域中具有凹进,且所述凹进被对向电极覆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中,多个绝缘膜形成在透射区域中,并且 所述绝缘膜具有被对向电极覆盖的凹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 由透明材料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中,每个像素电极具有面向对应的薄膜 晶体管的表面,并且像素电极的所述表面被配置为反射光。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中,每个像素电极具有第一长度,每个 薄膜晶体管具有第二长度,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被限定在与基底的第一表面平行的方向 上,第一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长度。
12.—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基底,具有透射区域和通过透射区域相互分隔开的多个像素区域,其中,透射区域被配 置成使光穿过其透射,像素区域被配置成显示图像,并且基底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多个像素电路单元,分别形成在基底的第一表面上方的像素区域中,多个像素电路单 元包括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第一绝缘膜覆盖像素电路单元;多个像素电极,形成在第一绝缘膜上,其中,每个像素电极电连接到对应的像素电路单 元并直接形成在对应的像素电路单元上方,像素电极相互分隔开并仅形成在像素区域中; 有机发光层,形成在每个像素电极上并被配置成发射光; 对向电极,形成在有机发光层上并被配置成透射光; 第一电极,形成在基底的第二表面上; 太阳能电池有源层,形成在第一电极上;第二电极,形成在太阳能电池有源层上,第一电极比第二电极更靠近基底。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中,每个像素电极具有等于一个像素 区域的面积的面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中,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还包括形 成在每个像素区域中且电连接到对应的像素电路单元的多条导线,所有导线直接形成在对 应的像素电极的下方。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中,透射区域的总面积相对于像素区 域和透射区域的总面积的比率在20%和90%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中,透射区域和像素区域均包括第一 绝缘膜和多个第二绝缘膜,第一绝缘膜和第二绝缘膜由透明的材料形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中,基底的透射率大于或等于第一绝 缘膜和第二绝缘膜的总透射率。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中,透射区域和像素区域均包括第一 绝缘膜和多个第二绝缘膜,第一绝缘膜和第二绝缘膜中的至少一个在透射区域中具有凹 进,所述凹进被对向电极覆盖。
19.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基底,光透射区域和多个像素区域形成在基底中,像素区域通过光透射区域相互分隔 开,像素区域被配置成显示图像,并且基底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至少一个像素电路,形成在位于基底的第一表面上方的每个像素区域中; 像素电极,形成在每个像素区域中,其中,每个像素电极电连接到对应的像素电路并直 接形成在对应的像素电路上方,像素电极不形成在光透射区域中; 有机发光元件,形成在像素电极上; 第一电极,形成在基底的第二表面上; 太阳能电池有源层,形成在第一电极上;第二电极,形成在太阳能电池有源层上,其中,第一电极比第二电极更靠近基底。
20.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中,每个像素电极具有第一长度,每个像 素电路具有第二长度,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限定在与基底的第一表面平行的方向上,第一 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长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i)基底,具有透射区域和通过透射区域相互分隔开的多个像素区域,基底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ii)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形成在位于基底的第一表面上方的每个像素区域中;和iii)钝化膜,覆盖所述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所述装置还包括形成在钝化膜上的多个像素电极,每个像素电极电连接到对应的薄膜晶体管并基本直接形成在对应的薄膜晶体管的上方,每个像素电极仅形成在对应的像素区域中并且像素电极相互分隔开。所述装置还可包括形成在第二表面下方的太阳能电池有源层。
文档编号G09G3/32GK102117825SQ201010515549
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5日
发明者宋原准, 朴希昌, 李们在, 李善姬, 李荣熙, 金茂显 申请人: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