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28000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显示器结构包括红、绿、蓝三种基础颜色的子像素,由于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子像素间寿命并不相同,因此需要使用色度补偿技术对显示面板进行一些列的指标优化。

可以想到的是,通过调节红、绿、蓝三种子像素的有效发光面积,可以进行色度补偿,从而保证显示画面的显示质量。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红、绿、蓝这三种颜色子像素结构均是相同的,且设计好后也无法再进行变动,因此当前并没有通过调整红、绿、蓝这三种颜色子像素显示面积实现色度补偿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能够灵活调整各个子像素的有效发光面积。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所述显示基板包括形成在衬底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显示基板在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场驱动下进行显示,所述显示基板包括多个子像素,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多个与所述子像素一一对应的子电极;其中,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线在第二方向上从所述子电极部分区域移动时,第一线与所述子电极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确定子像素的有效发光面积的预设要求;

在形成有多个所述子电极的衬底基板上形成像素界定层,所述像素界定层由不透光的材料制成,且具有与每个子电极一一对应的、透光的开口结构,所述第二方向上控制所述像素界定层在所述显示基板的设置位置,使每一开口结构在衬底基板上的正向投影与其对应的子电极在衬底基板上的正向投影具有一面积符合预设范围的重合区域,所述重合区域的面积等于对应子像素的有效发光面积,使得子像素的有效发光面积达到所述预设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子像素分为多个颜色,且不同颜色子像素对应的子电极的形状不同,不同颜色子像素的有效发光面积的预设要求不同。

进一步地,第一方向为行方向,第二方向为列方向;或

第一方向为列方向,第二方向为行方向。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还提供一种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包括形成在衬底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显示基板在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场驱动下进行显示,所述显示基板包括多个子像素,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多个与所述子像素一一对应的子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

位于形成有多个所述子电极的衬底基板上的像素界定层,所述像素界定层由不透光的材料制成,且具有与每个子电极一一对应的、透光的开口结构,每一开口结构在衬底基板上的正向投影与其对应的子电极在衬底基板上的正向投影具有一面积符合预设范围的重合区域;

其中,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线在第二方向上从所述子电极部分区域移动时,第一线与所述子电极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所述重合区域的面积等于对应子像素的有效发光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子像素分为多个颜色,且不同颜色子像素对应的子电极的形状不同,不同颜色子像素的有效发光面积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像素界定层的每一所述开口结构的形状均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结构为矩形,且其中一个对边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所述子像素为梯形,且该梯形相互平行的两个底边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第一方向为行方向,第二方向为列方向;或

第一方向为列方向,第二方向为行方向。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基板。

本发明的上述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子像素只能通过其对应的像素界定层的开口结构的区域正常发光,即子像素在衬底基板的正向投影与开口结构在衬底基板上的正向投影的重合区域为子像素的有效发光面积。本发明通过改变像素界定层在衬底基板上的设置位置,可以调整每一开口结构在衬底基板上的正向投影与其对应的子电极在衬底基板上的正向投影的重合区域的面积,进而可以调整各个子像素的有效发光面积,从而实现了对色度补偿的灵活控制。而色度补偿可以作为优化显示面板的显示指标的技术手段,因此本发明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制作出子电极后的结构程图;

图3和图4为本发明的制作方法调整像素界定层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子像素的有效发光面积无法灵活调整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该显示基板包括形成在衬底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显示基板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场驱动下进行显示,显示基板包括多个子像素,第一电极包括多个与子像素一一对应的子电极。

其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形成有多个子电极2的衬底基板1上形成像素界定层3,像素界定层3由不透光的材料制成,且具有与每个子电极2一一对应的、透光的开口结构31,控制像素界定层3在显示基板的设置位置,使每一开口结构31在衬底基板1上的正向投影与其对应的子电极2在衬底基板1上的正向投影具有一面积符合预设范围的重合区域,该重合区域的面积等于对应子像素的有效发光面积,使得子像素的有效发光面积达到预设要求。

通过上述方案可以知道,本实施例中,每个子像素只能通过其对应的像素界定层的开口结构的区域正常发光,即子像素在衬底基板的正向投影与开口结构在衬底基板上的正向投影的重合区域为子像素的有效发光面积。本实施例通过改变像素界定层在衬底基板上的设置位置,可以调整每一开口结构在衬底基板上的正向投影与其对应的子电极在衬底基板上的正向投影的重合区域的面积,进而可以调整各个子像素的有效发光面积,从而实现了对色度补偿的灵活控制。而色度补偿可以作为优化显示面板的显示指标的技术手段,因此本实施例所实现的功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多个子像素分为多个颜色,且不同颜色子像素对应的子电极的形状不同,不同颜色子像素的有效发光面积的预设要求不同。

进一步参考图1,假设最左侧的子电极2对应红色子像素,次左侧的子电极2对应绿色子像素,从图1中可以看出对应红色子像素的子电极2的形状不同于对应绿色子像素的子电极2,在像素界定层的每一开口结构形状尺寸均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子电极在衬底基板上的正向投影与对应开口结构在衬底基板上的正向投影的重合区域的面积等于子像素的有效发光面积,因此在制作像素界定层时,通过控制像素界定层在行方向上的位置,可以调整红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的有效发光面积,并可以调整红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的有效发光面积之比,可见,基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不同颜色子像素的有效发光面积控制。

下面结合一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具体调整各颜色子像素的有效发光面积的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示例性地,假设本实施例的显示基板包括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子像素。在制作显示基板前,经过色度补偿计算后确定出绿色子像素、红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的有效发光面积之比。

为此,本实施例在制作显示基板时,首先如图2所示,在衬底基板上形成不规则的红、绿、蓝子像素所对应的子电极R(对应红色子像素)、子电极G(对应绿色子像素)、子电极B(对应蓝色子像素)。

其中,子电极R、子电极G、子电极B,对应有不同的形状。假设沿第一方向延伸(图2中以列方向示例)的第一线100在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图2对应为行方向)上从任意子电极R、G、B的部分区域移动时,第一线与每一子电极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因此,通过调整像素界定层在行方向上的位置,可以调整每一子像素的有效发光面积。

作为一个可行方案,本实施例的子电极R、G、B均为梯形,相互平行的两个底边与所述第一方向(即列方向)平行。

在衬底基板上制作完子电极R、G、B的阵列后,如图3所示,设置具有矩形开口结构的像素界定层3。假设图3中所示的像素界定层3仅是一个初始位置,基于该图3中的子像素结构设计,进一步参考图4,本实施例应沿第一方向(即图4所示箭头)上对像素界定层3的位置进行调整。

显然,图4为调整后像素界定层3的位置,可以看出相比于调整前,绿色子像素的有效发光面积增大,而子电极R和子电极B被像素界定层3遮挡的面积变大,因此对应的红色像素和蓝色像素的有效发光面积变小。

可见,通过合理调整像素界定层3的位置,本实施例的制作方法可以向制作前设计预期那样调整每一子像素的有效发光面积。

这里需要给予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各颜色子像素所对应的子电极的形状以及像素界定层的调整方向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

以本实际应用为例,假设向左侧调整像素界定层3的位置以提高绿色子像素的有效发光面积,则各子电极的形状应如图2所示,子电极G、B的形状应满足第一线100从右到左的移动过程中,与子电极B相交的两个交点之间的间距h越来越小,而子电极G反之,间距h越来越大。这样,在向左移动像素界定层3的位置时,子电极B与其对应的开口结构的重叠区域越来越小,使得蓝色子像素的有效发光面积越来越小,子电极G与其对应的开口结构的重叠区域则可以越来越大,从而提高绿色子像素的有效发光面积,进而改变不同子像素的有效发光面积之比。

以上是对本实施例显示基板制作方法的介绍,应当指出的是,上述实现方式仅用于示例性介绍,本实施例的开口结构、子电极的形状并不唯一,例如还可以是其他的多边形(三角形)。此外,上述第一方向并不限于是列方向,例如还可以是行方向,对应地,第二方向也可以是垂直行方向的列方向。同理,本实施例中也不限于是红、绿、蓝这三种颜色的子像素,且在实际制作工程中,也可以通过计算,直接确定出像素界定层应设置的位置,从而省去调整步骤。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也并不限于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调节形式,但凡是通过调整像素界定层的位置来控制子像素的有效发光面积的技术方案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由此可见,基于本实施例的制作方法,可以提前根据各颜色子像素预期的有效发光面积大小,来调整对应子电极的形状,在制作过程中,通过合理设置像素界定层在显示基板的位置,从而最终使各像素达到有效发光面积的预设要求。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上述制作方法制作的显示基板。

本实施例的显示基板包括形成在衬底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显示基板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场驱动下进行显示,显示基板包括多个子像素,第一电极包括多个与子像素一一对应的子电极,其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基板还包括:

位于形成有多个子电极2的衬底基板1上的像素界定层3,该像素界定层3由不透光的材料制成,且具有与每个子电极2一一对应的、透光的开口结构31,每一开口结构31在衬底基板上1的正向投影与其对应的子电极2在衬底基板1上的正向投影具有一面积符合预设范围的重合区域;

其中,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线在第二方向上从子电极2部分区域移动时,第一线与子电极2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通过上文介绍可以知道,本实施例子像素2与开口结构31所形成的重合区域的面积等于该子像素的有效发光面积。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多个子像素分为多个颜色,且不同颜色子像素对应的子电极的形状不同,不同颜色子像素的有效发光面积不同。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上述像素界定层3的每一开口结构的形状均相同。

作为示例性介绍,本实施例的子电极2为梯形,且该梯形相互平行的两个底边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显然,本实施例的显示基板是由本发明上述的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制作得到的,因此能够与该制作方法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的显示基板可以是适用于现有的任何形式的显示面板,例如RGB OLED顶/底发射的显示面板、OLED+COA底发射的显示面板,以及WOLED+CF的显示面板。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有上述显示基板,基于本发明显示基板的设计,本实施例显示装置中各颜色像素的有效发光面积按照合理的显示指标进行了优化,因此具有更好的显示质量。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