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财务票据的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6995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用于财务票据的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财务办公用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财务票据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对一些重要票据进行收集管理,比如一些重要的发票等,而对于一些重要的票据则需要对其进行妥善存放,避免其被损坏;当票据过多时,财务人员通常会将盘票据整理重叠后用夹子直接夹持固定并放置于抽屉内,方便下次添加或取出票据;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取拿或存放的过程由于多种原因容易造成票据的边缘受损,使得票据完好性遭到破坏。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用于财务票据的夹持装置,能够避免频繁取拿票据时而造成票据受损的问题,同时结构简单紧凑,利于存放,并且取拿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用于财务票据的夹持装置,能够避免频繁取拿票据时而造成票据受损的问题,同时结构简单紧凑,利于存放,并且取拿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财务票据的夹持装置,包括扭簧夹和由上框与下框组成的用于适形覆盖票据边缘的护边框;所述上框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于扭簧夹的上夹头,下框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于扭簧夹的下夹头。

进一步,所述上框或/和下框均设置有用于对票据施加垂直压力的弹性件。

进一步,所述弹性件为弧形弹簧片;所述上框或/和下框内部沿周长方向设置有安装腔,所述上框或/和下框的夹持面上设置有与安装腔连通的两个安装孔,所述弧形弹簧片的两端分别由外向内插入两个安装孔实现固定,弧形弹簧片的两端分别沿安装腔的腔长方向延伸形成卡止段。

进一步,所述护边框为长方形,所述扭簧夹设置于护边框的宽的中间;所述上框或/和下框均包括长边和宽边,所述长边沿远离扭簧夹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多个弯曲度逐渐增大的弧形弹簧片。

进一步,远离扭簧夹的宽边上沿护边框的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弯曲度相同的弧形弹簧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财务票据的夹持装置,通过在扭簧夹一体成型设置护边框,所述护边框适形覆盖于票据边缘,能够有效避免外力对票据边缘造成损坏,保证票据的完整性,避免频繁取拿票据时而造成票据受损的问题,同时结构简单紧凑,利于存放,并且取拿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用于财务票据的夹持装置;包括扭簧夹和由上框1与下框2组成的用于适形覆盖票据边缘的护边框;所述上框1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于扭簧夹的上夹头3,下框2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于扭簧夹的下夹头4;所述扭簧夹由上臂5、下臂6和扭簧组成,所述上臂和下臂的前端分别形成上夹头3和下夹头4,该扭簧夹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上和下只是便于区分,不代表实际使用中的上下关系;而所述上框1和下框2可由塑料材料制备而成,框形结构利于识别票据类型,不同类型的票据护边框的尺寸不同;通过在扭簧夹一体成型设置护边框,所述护边框适形覆盖于票据边缘,能够有效避免外力对票据边缘造成损坏,保证票据的完整性,避免频繁取拿票据时而造成票据受损的问题,同时结构简单紧凑,利于存放,并且取拿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框1或/和下框2均设置有用于对票据施加垂直压力的弹性件7;本实施例优选在上框1和下框2均设置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可为固定于上框1和下框2的夹持面的螺旋弹簧或弹簧片等,通过在弹性件的设置,能够对票据的周向进行稳定的固定,保证护边框对其进行有效保护。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弧形弹簧片7;所述上框1或/和下框2内部沿周长方向设置有安装腔,所述上框1或/和下框2的夹持面上设置有与安装腔8连通的两个安装孔(包括安装孔9a和安装孔9b),所述弧形弹簧片的两端分别由外向内插入两个安装孔实现固定,弧形弹簧片的两端分别沿安装腔的腔长方向延伸形成卡止段10;结构简单,弧形弹簧片安装方便,弹力方向稳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护边框为长方形,所述扭簧夹设置于护边框的宽的中间;所述上框1或/和下框2均包括长边和宽边,所述长边沿远离扭簧夹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多个弯曲度逐渐增大的弧形弹簧片;当票据较多时,多个弯曲度逐渐增大的弧形弹簧片能够适应于上框1和下框2沿长度方向倾斜度的变化,保证对票据时间均匀而稳定的压紧力,避免票据边缘因夹持松弛而脱落。

本实施例中,远离扭簧夹的宽边上沿护边框的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弯曲度相同的弧形弹簧片;实现全方位的固定,避免票据松弛。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