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象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4036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象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打印机等的图象形成装置以及设置在图象形成装置上的纸张运送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在使用电子照片方式的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等的图象形成装置中,是将调色像转印到通过送纸部供给到成像部的纸张上,通过定影部使调色像定影,该调色像形成在设置于成像部上的感光鼓上。于是,在这样的以往的图象形成装置中,为了使装置小型化,而使从送纸部到定影部的纸张运送路径大幅弯曲。
图9是表示作为这样的以往的图象形成装置的一例的激光打印机的构成的概略图。
在图9中,101是作为图象载体的感光鼓,102是作为带电机构的带电辊,103是作为曝光机构的激光扫描器,根据由主机(无图示)传送的图象情报信号,通过激光扫描器103,改变激光的强度,通过带电辊102,照射到使其表面同样带电的感光鼓上,从而形成静电潜像。
另外,象这样形成的静电潜像,其后通过如感光鼓101的箭头所示的方向的旋转,被运送到显影装置104和感光鼓101的对向部,通过显影装置104依次显影。接着,由显影装置104显影的调色像,在从提取辊105被送到转印部位T的纸张P上,通过转印辊106,被依次转印。
接着,象这样转印有调色像的纸张P在感光鼓101旋转的同时被分离,被送出到定影装置107,在该定影装置107上,通过加热以及加压,调色像作为永久固定图象定影在纸张上。另外,在感光鼓上残存的调色剂回收到过滤器容器118。
但是,作为使这样的未定影图象(调色像)作为在纸张的被记录面上的永久固定图象而加热定影的定影装置107,以往曾广泛使用热辊方式的装置,例如,如特开平4-204980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最近,从快速启动或节能的观点出发,胶片加热方式的定影装置已经实用化。
在这里,作为这样的定影装置,具有如下构成,即如图9所示,一般是在作为加热体的陶瓷加热体110和作为加压部件的加压辊109之间,使耐热性的定影胶片(或是定影带)111夹紧,形成定影钳状部,将纸张导入该定影钳状部的定影胶片111和加压辊109之间,与定影胶片111一起夹持运送,该纸张形成载有应定影但未定影的调色像。
于是,在通过这样的加压辊109和定影胶片111,夹持运送被记录材料时,在定影钳状部,通过定影胶片111,陶瓷加热体110的热达到被记录材料,另外,通过定影钳状部的加压力,使未定影调色像热压定影到被记录材料面上。
另一方面,在以往的图象形成装置中,除了将图象记录在纸张P上外,也在信封上形成图象。作为沿图10A以及图10A的线XB-XB截取的剖视图的图10B就是表示这样的信封的一例的图,在图10A以及图10B中,20是信封,21、22是构成信封20的表面、里面的一对构成片,23是为了封信而涂抹了粘接剂的封盖部。
另外,图11A-11C以及图12A-12B是表示信封的种类。图11A-11C是在欧美一般使用的COM10信封、DL信封,封盖部23(开口部)在长方形的长边上。另一方面,图12A-12B是在日本国内使用较多的信封,封盖部23(开口部)在长方形的短边上。
这样,在图象形成装置中,在信封上进行印刷(图象形成)的情况下,任何的信封一般都是以长方形的长边作为纵方向而插入装置。
但是,在这样的信封上形成图象的以往的图象形成装置中,在穿过定影装置107时,特别是在图11A-11C所示的类型的信封上,存在产生皱褶的缺点。接着,就该信封皱折的产生原因进行说明。
如图11C所示的展开图,信封20基本上是由1张纸构成的。一般,信封20在表面侧印字(图象形成),如图13A所示,在定影装置107中,运送该表面(印字面),使其与加热侧(定影胶片侧)接触。因此,特别是在含水分多的信封20上,主要是该被加热的表面的水分蒸发,在定影钳状部内急剧收缩。
另一方面,信封20的里面如图11C的展开图所示,因为在“浆糊叠边”部涂有浆糊,以及在定影装置107中运送时,与加压侧(加压辊侧)接触,所以在定影钳状部内,与表面相比难以收缩。即,在含水分多的信封20中,在通过定影装置107时,如图13B所示,信封20的表面收缩,而里面没有收缩。
再有,在信封20含有较多水分的情况下,如图14A所示,信封20的表面为波浪起伏的状态,容易不定期地产生膨胀。在这里,在信封20的表面产生膨胀,也就是如图14所示,空气进入到信封的内部,该图14B是沿图14A的线XIVB-XIVB截取的剖视图。
于是,如图15A所示,象这样,在空气进入内部的状态下,在信封20在定影装置107中走纸的情况下,由于该膨胀部分的水分在定影钳状部内蒸发,急剧收缩,信封20如图15B所示,产生若干“变形”,以该“变形”的部分为起点,如图15C所示,在走纸中,直到信封20的后端,才产生皱褶。即,在定影时,空气越是滞留在信封内部,信封的皱褶就越容易产生。
但是,如图9所示,从提取辊105送出的纸张P经过大幅弯曲的纸张运送路径120,被送到转印部位T,在通过该纸张运送路径120时,纸张P沿纸张运送路径120一边向上方折曲,一边被运送。
在这里,在纸张P为信封的情况下,因为信封是由1张纸构成的,由于折曲,如图16A所示,在作为折曲侧的表面的内侧表面上产生膨胀。图16B是折曲角度的说明图。另外,在例如图11A-11C所示的信封20的情况下,若折曲角度为30°以上,则在内侧表面上产生若干的膨胀。于是,在产生这样的膨胀的情况下,在该信封通过定影装置107时,产生上述的皱褶。
即,信封皱褶是在含水量多、且在到达定影部时空气滞留在信封内部、而在表面上有膨胀时,容易产生。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就是鉴于这样的现状,以提供一种纸张运送装置以及图象形成装置为目的,该纸张运送装置可以防止在通过定影部时,在纸张(信封)上产生皱褶。
于是,本发明是以提供一种图象形成装置为目的,该图象形成装置是将调色像转印到纸张上后,在定影部使调色像定影,该调色像形成在设置于成像部的图象载体上,具有将所收纳的纸张一张张送出的送纸机构;将通过上述送纸机构送出的纸张输送到上述定影部的纸张运送路径;限制部件,该限制部件设置在上述纸张运送路径上,在通过上述送纸机构送出的纸张是信封的情况下,与在该信封的表面上产生的膨胀相接触,抑制膨胀。
另外,本发明是以提供一种图象形成装置为目的,该图象形成装置是将调色像转印到纸张上后,在定影部使上述调色像定影,该调色像形成在设置于成像部的图象载体上,具有送纸部,该送纸部与叠放的纸张的上面相接触,具有旋转的送纸辊;纸张运送路径,该纸张运送路径配置在上述送纸部与上述定影部之间;限制部件,该限制部件设置在上述纸张运送路径上,在通过上述送纸机构送出的纸张是信封的情况下,被配置为与所运送的信封保持一定的距离。


图1是说明有关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图象形成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通过上述图象形成装置的送纸辊和定影装置运送的纸张的角度的图。
图3是上述图象形成装置的运送滚轮保持器的概括立体图。
图4A是表示抑制设置在上述运送滚轮保持器上的凸缘的信封表面的膨胀的状态的图。图4B是凸缘与信封表面的膨胀部的放大图。
图5是上述图象形成装置的运送滚轮保持器的正视图。
图6是表示与上述凸缘的有无、水分量以及皱褶的产生张数的关系的图表。
图7是说明有关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图象形成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8A是表示与上述凸缘的有无、辅助辊的有无、水分量以及皱褶的产生张数的关系的图表。
图8B是表示在从第一张到第十张中的图象伸长的左右差的最大值与绝对值的平均的图表。
图9是说明以往的图象形成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10A是表示一般所使用的信封的一例的图。
图10B是沿图10A的线XB-XB截取的剖视图。
图11A是表示作为以往的信封的一例的COM10的表面(印字面)的图。
图11B是表示COM10的里面的图。
图11C是COM10的展开图。
图12A是表示在国内一般所使用的信封的一例的图。
图12B是沿图12A的线XIIB-XIIB截取的剖视图。
图13A是说明信封插入以往的图象形成装置的定影部时的状态的图。
图13B是表示信封的收缩侧和未收缩侧的信封的剖视图。
图14A是表示以往的信封表面的波浪起伏状态的图。
图14B是沿图14A的线XIVB-XIVB截取的剖视图。
图15A至图15C是表示以往的皱褶的产生机构的图。图15A是表示信封的膨胀的图。图15B是表示信封的变形的图。图15C是表示信封的皱褶的图。
图16A是表示折曲以往的信封时的膨胀的图。
图16B是说明折曲角度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说明有关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图象形成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图。
在图1中,50是图象形成装置,50A是图象形成装置主体。于是,在该图象形成装置主体50A(下称装置主体)上,设置成像部51、送纸部52以及定影装置7,该成像部51是以电子照片方式形成图象,该送纸部52送纸到成像部51。
在这里,成像部51具有作为图象载体的感光鼓1,作为带电机构的带电器2,作为曝光机构的激光扫描器3和显影装置4,根据由主机传送的图象情报信号,通过激光扫描器3,调节激光的光L的强度,通过带电器2,照射到使其表面同样带电的感光鼓1上,从而形成静电潜像。
另外,该静电潜像通过感光鼓1的箭头方向的旋转,被运送到显影装置4和感光鼓1的对向部,通过显影装置4依次显影。于是,所显影的调色像,在从送纸部52的送纸辊5,经过运送辊12和运送轮15之间而送到的纸张P上,通过转印装置6,被依次转印。
其后,转印有调色像的纸张P在感光鼓1旋转的同时被分离,被送出到定影装置7,在该定影装置7上,通过加热以及加压,调色像作为永久固定图象定影在纸张上。另外,在感光鼓上残存的调色剂回收到过滤器容器8。
在这里,该定影装置7是胶片加热方式,加压旋转体驱动方式的所谓的无张紧型,具有胶片内面引导部件13、发热体10、定影胶片11和加压辊9,该胶片内面引导部件13具有耐热性·刚性,该发热体10在该胶片内面的引导部件13上,嵌入固定在沿与胶片内面的引导部件13的纸张运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而设置的凹槽部上,通过通电发热,该定影胶片11外嵌于胶片内面的引导部件13上,该胶片内面的引导部件13嵌入发热体10,该加压辊9作为加压旋转体。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发热体10例如是使用所谓的陶瓷发热体等,定影胶片11使用外周长约为57mm的圆筒型的例如聚酰亚胺等的耐热性树脂制的物质。另外,定影胶片11的内周长比包含发热体10的胶片内面的引导部件13的外周长要大3mm,据此,使定影胶片11相对于包含发热体10的胶片内面的引导部件13,在周长上留有余量,松散地外嵌。
另外,作为驱动辊的加压辊9是由芯杆9a和弹性层9b构成的,该弹性层9b是由在芯杆上一体同心形成所具有的硅橡胶或氟橡胶等的耐热性橡胶,或是使硅橡胶等发泡而形成的,在该加压辊9和包含发热体10的胶片内面的引导部件13之间,夹有定影胶片11。
另外,在图1中,15a是作为保持机构的运送滚轮保持器,该保持机构可自由旋转地保持运送滚轮15,该运送滚轮15与运送辊12共同构成旋转体对,运送滚轮15通过无图示的运送滚轮支撑,被保持在运送滚轮保持器15a上。另外,在运送滚轮支撑和运送滚轮保持器15a之间,设置有无图示的运送弹簧,通过该运送弹簧,产生在运送辊12和运送滚轮15的运送力。
但是,如图1所示,构成定影部的定影装置7配置在作为送纸机构的送纸辊5的垂直方向的上方,由送纸辊5送出的纸张P经过上方,在本实施例中是经过在略垂直方向弯曲的纸张运送路径17,被运送到定影装置7。
在这里,在本实施例中,因为送纸辊5和定影装置7的距离是120mm,所以存在下述情况,即由送纸辊5送出的纸张P,如图2所示,为由送纸辊5和定影装置7双方运送的状态,此时纸张P以约90°的角度折曲。
即,由于具有这样的在略垂直方向弯曲的纸张运送路径17,由送纸辊5送出的纸张P,在进入纸张运送路径17时,沿纸张运送路径17折曲。因此,在信封作为纸张P走纸的情况下,容易在信封的内侧表面上产生膨胀(参照图16A)。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限制该信封的膨胀,如图3所示,在运送滚轮保持器15a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上,设置作为限制部件的凸缘15b,该宽度方向是与纸张运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在这里,该凸缘15b,其前端配置在从运送导向装置16离开一定距离的位置,在信封作为纸张P走纸时,与信封的折曲侧的表面,即与在内侧表面上产生的膨胀相接触,抑制信封的膨胀,象这样,通过抑制信封20的内侧表面的膨胀,可以抽取在进入定影装置7之前滞留在信封内部的空气。另外,在凸缘15的信封进入的一侧形成斜面15c,逐渐地抑制信封的膨胀,能够确实地抽取空气。
图4A是横向观察抑制这样的凸缘15b的信封表面的膨胀的状态的图。图4B是凸缘15b和信封表面的膨胀部Pb的放大图。在由送纸辊5以大的角度送出时被折曲,凸缘15b与在信封20的内侧表面上产生的膨胀部Pb相接触,据此来抑制膨胀部Pb。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该凸缘15b是由ABS树脂等形成的。
于是,象这样,通过在滚轮保持器15a上设置凸缘15b,使该凸缘15b与信封的膨胀相接触,抽取信封内部的空气,可以防止在定影钳状部的因水分急剧蒸发而造成的收缩,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变形,可以大幅减轻皱褶的产生。
但是,希望配置在与该纸张运送方向正交方向上的一对凸缘15b的两端之间的长度在100mm以上。这是因为是如图11A-11C所示的信封,是容易产生皱褶的形状,可以想象在市场上一般所使用的信封中,也是小尺寸的信封。例如,Mail Well公司的Monarch的横宽为98.4mm。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凸缘15b两端之间的长度是110mm。
于是,通过使凸缘15b两端之间的长度为这样的长度,在折曲时,特别是可以使凸缘15b临近产生皱褶的信封的两端部,可以切实地限制在信封上产生的膨胀。
另外,在凸缘15b的高度,即凸缘15b与运送来的信封的距离(与没有产生膨胀状态的信封的距离)在3.0mm以上的情况下,不能抑制信封的膨胀,在空气就这样滞留在信封内部的状态下,运送到定影装置7。另一方面,在凸缘15b的高度为0.5mm以下的情况下,信封走纸时的张力增大,或是造成图象收缩,或是在卷曲量大时,不能运送,存在引起卡纸的可能性。另外,也存在由于信封20与凸缘15b剧烈摩擦,使信封20带电,引起图象不良的可能性。因此,希望凸缘15b的与信封的距离设定为0.5mm-3.0mm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在将信封的厚度为α(≤0.5mm)时,凸缘15b和与凸缘15b相对置的运送导向装置16之间的距离被设定在0.5+αmm~3.0+αmm之间,设定为2.0mm。
另外,作为本实施例的效果的确认,使用Mail Well公司的COM10,测定高湿环境下的皱褶的产生率。在这里,本测定是将刚打开(开封)状态的COM10放入湿度32%的高湿环境中,分别比较COM10的含水量和皱褶的产生率。
另外,COM10的含水量的测定,是使用便携式红外线水分计JE-100(EOS公司(EOS Corporation))进行的,该测定的结果为COM10在刚打开状态下的含水量为8.0%左右,若将其放入湿度32%的环境中,48小时后,含水量为12%左右。另外,作为比较例以同样的条件,对在运送滚轮保持器15a的两肋,没有设置凸缘15b的以往构成的装置进行测定。
图6是表示将信封各10张分别在以往例(无凸缘)和本实施例的主体(有凸缘)上走纸时的皱褶产生张数和此时的水分量的结果,如图6所示可知,没有凸缘15a的以往的构成,相对于从水分量为9.5%开始产生少量的皱褶,在设置有凸缘15b的本实施例的情况下,水分量达到11%后,才开始产生皱褶。
从该结果可以确认,即使是在含水分多,且在运送中弯曲,在表面有膨胀的信封20走纸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凸缘15b,也可以降低皱褶的产生。
象这样,通过在运送滚轮保持器15a上设置凸缘15b,例如将含水分多的信封送入纸张运送路径17,在沿纸张运送路径17折曲时,使该凸缘15b与在信封折曲侧的表面上产生的膨胀相接触,限制信封的膨胀,就可以抽取信封内部的空气。据此,可以防止在定影钳状部因水分急剧蒸发而造成收缩,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变形,可以大幅减轻皱褶的产生。
再有,本实施例的构成,只要在以往的运送滚轮保持器15a的两侧部上追加简易的凸缘15b即可,不增加成本,就可以减轻皱褶的产生。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运送滚轮保持器15a的两侧部,设置凸缘15b,使凸缘15b至少临近产生皱褶的信封的两端部,例如在图5中,在虚线所示的2个运送滚轮15之间,若也设置凸缘,则也可以限制在信封的中央部产生的膨胀。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就将凸缘15b设置在运送滚轮保持器15a上的情况进行了阐述,如上所述,若使凸缘15b至少在临近产生皱褶的信封的两端部的位置,则配置在定影装置7的上流的任意位置都是可以的。
但是,在至此的说明中,阐述了通过凸缘15b,限制在信封的折曲侧的表面上产生的膨胀的情况,本发明并非仅限于此,作为限制部件,也可以用代替凸缘的旋转体,限制纸张(信封)的膨胀。
接着,就这样的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7是说明有关本实施例的图象形成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图。另外,在图7中,与图1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
在图7中,14是辅助辊,该辅助辊设置在从运送辊12到定影装置7的上流的,例如到转印装置6之间,通过用该辅助辊14,抑制信封20的膨胀,从而可以抽取信封内部的空气。
在这里,辅助辊14的高度,即辅助辊14的外周面与运送来的信封20的距离为3.0mm以上的情况下,不能抑制信封20的膨胀,在空气就这样滞留在信封内部的状态下,运送到定影装置7。另外,在为0.5mm以下的情况下,在信封20的卷曲量大时,不能运送,存在引起卡纸的可能性。另外,也存在由于信封20与辅助辊14剧烈摩擦,使信封20带电,引起图象不良的可能性。因此,辅助辊14的外周面与信封之间的距离设定为0.5~3.0mm较好。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若设信封的厚度为α(≤0.5mm),则辅助辊14和与辅助辊14对向设置的运送引导器14a之间的距离设定在0.5+αmm~3.0+αmm之间,设定为2.0mm。另外,因为辅助辊14的宽度与已述的第1实施例的凸缘的间隔相同,希望在100mm以上,所以在本实施例中是150mm。
另外,作为本实施例的效果的确认,与已述的第1实施例同样,使用Mail Well公司的COM10,测定在高湿环境下的皱褶的产生率。另外,作为比较例,以同样的条件,对在运送滚轮保持器15a的两肋没有设置凸缘15b的以往构成的装置,以及第1实施例的构成的装置进行测定。
图8A是表示将信封各10张分别在以往例和本实施例的主体上走纸时的皱褶产生的张数和此时的水分量的结果。从图8A可知,通过设置辅助辊14,与第1实施例那样的设置了凸缘15b的构成相比,更可以减轻皱褶的产生。
再有,在本测定中,在皱褶产生率的同时,也测定了主平行。另外,该主平行是测定印字的图象的左右平行性,运送越是不稳定,在左右图象的拉伸上就越产生差。图8B是表示在从第1张到第10张中的图象拉伸(stretched image)的左右差的最大值与绝对值的平均的图。从图8B的结果可以看出,相对于第1实施例,还是本实施例的图象拉伸的左右差小。
从该结果可以确认,即使是在含水分多,且在运送中弯曲,表面有膨胀的信封走纸的情况下,通过设置用于抑制信封的膨胀的辅助辊14,也可以降低皱褶的产生,同时可以提供稳定地图象运送。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是将辅助辊14配置在了转印装置6的上游,例如也可以将该辅助辊14设置在已述的第1实施例的运送滚轮保持器15a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图象形成装置,是将调色像转印到纸张上后,在定影部使上述调色像定影,该调色像形成在设置于成像部的图象载体上,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构成将所收纳的纸张一张张送出的送纸机构;将通过上述送纸机构送出的纸张输送到上述定影部的纸张运送路径;限制部件,该限制部件设置在上述纸张运送路径上,在通过上述送纸机构送出的纸张是信封的情况下,与在该信封的表面上产生的膨胀相接触,抑制膨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纸张运送路径具有弯曲的纸张运送路径,在沿弯曲的上述纸张运送路径运送上述信封时,上述限制部件与在弯曲的信封的内侧表面上产生的膨胀相接触,抑制膨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限制部件设置在与通过上述纸张运送路径的上述信封的运送方向正交的两端部对置的位置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2对旋转部件及保持机构,上述限制部件配置在上述保持机构上,该旋转部件是为了运送纸张而设置在上述纸张运送路径上,且配置在与纸张运送方向正交的方向,该保持机构分别可自由旋转地保持旋转部件,该旋转部件与在上述2对旋转体对中被弯曲的信封的内侧表面相接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限制部件是与弯曲的上述信封的内侧表面对置的旋转部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上述限制部件与信封的距离设定在0.5mm-3.0mm。
7.一种图象形成装置,是将调色像转印到纸张上后,在定影部使上述调色像定影,该调色像形成在设置于成像部的图象载体上,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构成送纸部,该送纸部与叠放的纸张的上面相接触,具有旋转的送纸辊;纸张运送路径,该纸张运送路径配置在上述送纸部与上述定影部之间;限制部件,该限制部件设置在上述纸张运送路径上,在通过上述送纸机构送出的纸张是信封的情况下,被配置成与所运送的信封保持一定的距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上述限制部件与信封的距离设定在0.5mm-3.0mm。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限制部件是凸缘。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限制部件是旋转部件。
全文摘要
一种图象形成装置,是将调色像转印到纸张上后,在定影部使调色像定影,该调色像形成在设置于成像部的图象载体上,该图象形成装置设置有将所收纳的纸张一张张送出的送纸机构;将通过送纸机构送出的纸张输送到定影部的纸张运送路径;限制部件,该限制部件设置在纸张运送路径上,在通过送纸机构送出的纸张是信封的情况下,与在信封的表面上产生的膨胀相接触,抑制膨胀。
文档编号G03G15/20GK1542559SQ20041000673
公开日2004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27日
发明者小林进介, 山崎道仁, 田场康純, 仁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