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图像形成的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9790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图像形成的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减小用于存放上面输出有图 像或文档的片状介质的空间,并且可以防止外来人员取走输出的图 4象或文档。
背景技术
在例如彩色复印机或打印机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提供了用于临 时存放上面输出有图像或文档的片状介质直至用户取走该片状介
质的出纟氏托盘(paper output tray )。
在许多图像形成设备中,将出纸托盘设置在从安装了图像形成 设备的范围(安装区域)向外突出的位置。这意味着需要大于图像 形成设备安装区域的空间来作为用于操作图像形成设备的空间。另 外,例如,在还设置了用于装订(staple)任意数量的上面输出有图 像或文档的片状介质的整理机(finisher)的情况下,出纸托盘的位 置可能是"分离位置",在该位置,在取回(取出)片状介质的情 况下,要求在图像形成设备附近工作的用户移动。
另一方面,图^f象形成设备也被应用到如下实际应用中出纸托 盘还被用作图像形成设备的外部的一部分,并被设置在图像形成设 备高度方向上的特定位置。然而,用于扫描从图像形成设备输出的 图像或文档的扫描装置通常位于存放片状介质的纸张输出位置之 上。因此,难以看见排出的片状介质,这成为导致忘记取出(介质)
的因素。这增加了忘记取出(取走)的输出介质落入外来人员的危 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减小用于存 放输出的片状介质的空间,并且可以防止外来人员取走作为输出的 图像或文档的片状介质。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读取对象传输装置,包括图像传感器,用于将具有图像信息的 读取对象的图像信息转换成图像数据,图像传感器位于读取位置, 读取对象#1引导至该读取位置,并且读取对象传输装置可以在与读
取位置不平行的方向上打开至特定角度;
图像形成机构,其形成对应于图像数据的显影图像;
定影装置,其将显影图像定影在片状介质上;
第一片状介质存放机构,其具有特定区域,在由图像形成机构 限定的区域和特定区域的范围内存放上面定影了显影图像的片状 介质,并且以一定间隔位于读取对象传输装置之上,以防止当读取 对象传输装置打开至特定角度时与读取对象接触。
第二片状介质存放机构,其在由图像形成机构和第 一 片状介质 存放机构的特定区域限定的区域范围内存放上面定影了显影图像 的片状介质,其位于第一片状介质存放机构之上,并且具有由覆盖 机构覆盖的外表面。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通过描 述将部分地变得明显,或者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实践得到。本发明的 目的和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特别指出的手段和结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与本说明书结合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本发明 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概括描述和下面给出的实施例的详细 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用于解释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实例的示意
图2是示出在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片状介质的传输通道 的示意图;以及
图3是用于解释图1和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图像信号流 和控制信号流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示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实例。
图1中所示图像形成设备IOI包括图像形成部(引擎)1, 用于输出图〗象信息(例如,字符、照片、或图片)作为所谓的图l象 输出(例如,硬拷贝或打印输出);薄片提供部3,可以向图像形成 部l提供具有用于图像输出的任意尺寸的片状介质(下文中称为薄 片);以及图像读取部(扫描器)5,用于获取图像信息(该信息是 图像形成部1中图像形成的目标)作为栽有图像信息的来自目标材
料(下文中称为文档)的图像数据。尽管没有详细地描述,图像读
取部5包括文档台,用于支撑目标材料;以及图像传感器(例如, CCD传感器),用于将图像信息转换成图像数据。在图像读取部5 中,来自未示出的照明装置的照明光照射到;故置在文档台上的文 档,使得将来自文档的反射光传递到CCD传感器,该反射光包括 作为光影变化的文档的图像信息。
另外,图像读取部5整体设置有自动文档供给器(ADF) 7, 其中在使用片状文档的情况下,在图像输出的形成或图像信息的获 取(下文中称作读取)完成之后,将完成了读取的文档发送至特定 位置,然后将下一文档引导至读取位置。当然,不言而喻,代替 ADF7,可以使用普通文档盖(文档存放件)。
当图像读取部5的CCD传感器独立于文档台设置并位于传输 文档的传输通道中的任意位置时,文档的图傳_信息在传输期间可以 被读取为图像数据,而不必将文档定位在文档台上。
在图像读取部5和ADF 7附近并且在ADF 7之上的位置,设 置存放上面输出有图像的薄片的纸张输出单元9,即,通过图像形 成部1形成的图像已经被转印和定影,直至用户取出(取回)。另 外,不言而喻,纸张输出单元9定位在当ADF7相对于图像读取部 5的文档台打开至特定角度时,其不与ADF7形成接触的位置。
另夕卜,在图像形成部1、薄片提供部3、以及图像读取部5堆 叠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设备101具有连接纸张输出单元9的安装区 域。通过这种结构,当纸张输出单元9的第一和第二出纸托盘沿水 平方向伸出时获得的区域比图像形成部1 (图像读取部5)小。
如图2示意性地示出,图^f象形成部1包4舌中间转印带11,其中, 例如,具有特定厚度的绝缘膜形成带状。另外,也可以使用由金属 形成薄片状并且其表面用树脂等保护的中间转印带11。
驱动辊12、第一张力辊13、和第二张力辊14向中间转印带11 施以特定张力,并且与驱动辊12的轴线平4亍的4壬意位置通过驱动 辊12的转动而在箭头A的方向上移动。即,中间转印带ll的带表 面以驱动辊12外表面移动的速度并在箭头A指示的一个方向上旋转。
第 一至第四图像形成单元21至24以特定间隔设置在中间转印 带11的带表面基本上以平面状移动的区域中。另外,在如图2所 示的实例中,在中间转印带11在驱动辊12与第一张力辊13之间 基本上以平面状移动的区i或中,第一图^象形成单元21 ^立于驱动寿昆 12侧,并且第四图像形成单元24位于第 一张力辊13侧。
第一至第四图〗象形成单元21至24中的每个包4舌至少一个显影 装置,其包括Y (黄)、M (品红)、C (青)、和Bk (黑)中任意 一种颜色的墨粉,以及用于保持将被显影装置显影的静电图像的光 导鼓。将被在图像形成单元中显影装置显影的颜色的静电图像通过 来自曝光装置61的成像光在每个图像形成单元的光导体上形成, 然后通过选择性地从对应显影装置提供墨粉来显影。另外,在图像 形成单元21至24的每个中,通过非接触方法(电暈放电等)和接 触方法(充电辊等)之一,将没有详细描述的光导鼓充电至特定电 势。
在中间转印带11介于第一至第四图^^形成单元21至24与转 印辊之间的情况下,在中间转印带11的背面设置用于将作为显影 图像的墨粉图像转印至中间转印带11的转印辊41至44,获得该显
影图像使得各个图像形成单元的光导鼓上的静电图像被显影装置 显影。
在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1至24中,在特定定时形成静电图像, 使得连续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1上的墨粉图像在中间转印带11上彼 此重叠,并且被对应显影装置显影。
重叠在中间转印带11上的墨粉图像被转印辊33转印到薄片P , 该薄片由薄片提供部3的任意盒提供,并通过传输通道31引导至 转印位置3A,该转印辊与中间转印带11以特定压力形成接触。另 夕卜,在导入转印位置3A的薄片P与转印在中间转印带ll上的墨粉 图j象之间的位置关系由对准辊(register roller,又称为套准调节辊) 32控制。
上面被转印辊33转印了墨粉图像的薄片P连续地传输通过传 输通道31,然后在定影装置71中定影墨粉图像。
上面定影有墨粉图像的薄片P被引导通过放电(discharge)传 输通道35,然后#:引导至纸张输出单元9,但不再详细描述通过前 后反转机构37保持将上面定影有墨粉图像的表面朝向图像形成部1 侧的状态。
纸张输出单元9包括第一出纸托盘91和第二出纸4乇盘92。另 外,各个出纸托盘91和92在垂直方向上堆叠(层叠),使得在从 上面观察图像形成设备101的情况下,即,将图像形成设备101投 影到平面上的情况下,其落入安装区域的范围内。此外,第一和第 二出纸托盘91和92和前后反转机构37通过纸张输出部传输通道 90彼此连接。
第一出纸托盘91主要用于存放通过由图像形成设备101复印 文档图像获得的硬拷贝(复制品)。
第二出纸托盘92主要用于存放通过图像形成设备101打印出 的图像输出(打印输出)。另外,将保险盒(security BOX ) 93与第 二出纸托盘92整体设置,该保险盒覆盖托盘92外部,并可以防止 外来人员取走打印输出。
当图像形成设备101的硬拷贝(图像输出)结束并由用户输入 降低指令时,第一出纸托盘91降低至先前确定的取出位置。
当图4象形成设备101的打印输出结束时,第二出纸托盘92保 持将打印输出容纳在保险盒93中的状态。即,第二出纸托盘92可 以防止外来人员看到打印输出。另外,例如,由请求了打印输出的 用户(打印指示的发送者)从操作面寿反(未详细描述)输入标识号、 或者结束使用ID卡等的标识、或使用射频标识(RFID,即,通过 微型无线电芯片识另iJ/管理人员和事件的设计)的标识,第二出纸托 盘92与第一出纸托盘91 一起降低至先前确定的取出位置。此时, 保险盒93不移动。因此,在第二出纸托盘92与保险盒93之间确 保用户取出薄片(介质)所需空间(开口)。另外,当移动(降低) 第二出纸托盘92时,第一出纸4乇盘91也同时降^f氐,因此在第一出 纸托盘91上输出了硬拷贝的情况下,可能要防止在硬拷贝与第二 出纸托盘92之间的干扰。
另外,可以在前述特定定时通过固定在通过例如电机94获得 推力的推力传送机构95 (例如,金属线或链条)上的撑杆(stay, 撑条)91a和92a使第一和第二出纸托盘91和92在箭头B向上移动。
图3示意性示出用于图1和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101的控
制的控制模块。
如图3所示,图像形成设备IOI包括主控模块(CPU) 111; CPU局域总线121,连接到CPU 111; PCI总线桥131,连接到CPU 111;以及PCI总线141,连才妻到PCI总线桥131。
CPU局域总线121与例如RAM 122和ROM 123连接。RAM 122用作CPU 111的程序存储器以执行处理,或者用作数据存储区。 ROM 123用作系统启动所需的引导程序、用于CPU 111实现各种功 能的程序、以及固定数据的存储区。在ROM 123上的程序和数据 可以作为压缩数据保存在ROM 123中,并且可以在RAM 122中扩 展并执行。
图像形成部(打印机部)1和图像读取部(扫描器部)5通过 扫描器/打印机通信接口 151分别连接到PCI总线141。
操作部80通过操作部接口 142连接到PCI总线141。另外,虽
然没有详细描述,操作部(指令输入/显示部)80包括触板传感器, 用于用户的操作(开/关)指令、模式选择(选择指令)、数值输入、 功能选择(选择输入)等;图形显示器,可以显示对应于触板传感 器的指令的指示、对应于选择输入等的响应屏幕;专用按钮(输入 键),经常用于数值(例如,复印(打印)的数量)输入、开始/取 消等;^犬态显示LED等。此外,例如,还集成了用于ID标识的读 卡器以打开^f呆险盒93。
PCI总线141通过LAN (局i或网)控制器143与在网络上存在 的任意计算机以及其它MEP (多功能外设)x、 y、和z连接。
例如,PCI总线141还通过主机接口 144与作为外部装置的主 机PC连接。主机接口 144是众所周知的接口,例如以太网(注册 商标)、USB(通用串行总线)、IEEE 1284、或正EE 1394。
此夕卜,PCI总线141通过HDD (石更盘驱动器)4妾口 145连4妻到 可以保存大量数据的HDD (硬盘驱动器)146。
另外,图〗象形成i殳备101还可以通过连接到CPU局域总线121 的传真单元124并且使用可以通过公用线路128连接的WAN或通
信网络执行传真通信。
主控模块111发出控制信号至通过扫描器/打印机通信接口 151 连接的图像形成部l和图像读取部5中的每个,并接收来自它们的 控制信号,控制图像读取部5的操作以读取彩色或黑白图像数据, 以及控制图像形成部1以输出彩色或黑白图^f象数据。
读取图像数据一旦被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91中,就使得可以通 过只读取一次文档图像而执行图像的重复输出(多张薄片的输 出),以获得需要数量的薄片;每张输出N页,其中使多页图像缩 少并排列在一张薄片上;图像旋转,能够以90度为单位实现文档 图像的任意收集(gathering);表格合成,以在读取图像中构造表格 框等;以及日期、标识和/或水印的合成等。
必要时,读取图像数据通过编码处理压缩于图像处理部171或 图像存储器控制部181中。由此,可以减少保存在HDD 148中的 图傳4t据量。此外,通过压缩,更多的图^f象数据可以存储在HDD 148 中。另外, 一旦存储在HDD 148中的图像数据以任意次序和任意 次数输出,使得可以执行所要求的任意数量薄片(复印件数)的输 出(打印输出),即所谓的电子分类(electronic sort )。
扫描器/打印机通信接口 151通过到扫描器(图像读取部)5的 串行通信157和到打印机(图像形成部)1的串行通信156,与图 像形成部(打印机)1和图像读取部(扫描器)5交换控制信息(例 如,命令和状态)。由此,可以向CPU lll通才艮信息,例如,图<象
形成设备101的开始和运4于状态、读取文档大小和类型的获取、薄
片尺寸的指定、以及墨粉和薄片的剩余数量。
另外,图像形成设备(MFP ) 101接收来自通过各种连接连接 的外围(外部)设备的用于图像输出的图像数据,并可将其输出(打 印输出),上述连接包括例如IEEE 1284、 IEEE 1394、或USB的 本地连接(通过主机接口 144的连接),通过LAN控制器143的 LAN连接,通过连接到传真单元(调制解调器)124的公用线路128 到通信网络或WAN (广域网)的连接。
在图4象读取部5中读取的图j象数据通过扫描器-见频接口 172输 入到扫描器图像压缩电路173,并且在被图像压缩电路173压缩之 后,将图像数据通过图像存储器控制部181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91 中。
在打印机图像处理电路163中,执行转换,成为图像形成部l 中要求的必要普通图像格式,并且图像数据通过打印机视频接口 162输出到图像形成部1。另夕卜,在图像形成部1的图像处理部161 中,编码或解码图4象存储器191上的图傳4t据。在该编码/解码过程 中,使用可逆可变长度编码U见则)。
图像存储器控制部181控制可以存储未压缩图像和压缩图像的 代码数据的大容量图像存储器191,并且控制从扫描器至图像存储 器的图像数据的读取和从图像存储器至打印机的图像数据的打印 输出。
另外,前述图像存储器控制部181支持各种格式的图像数据的 处理,并且可以根据对应于二进制映像中单色图像或彩色图像使用 的功能,或者多值映像中单色和彩色图像数据中每个的复印功能和 网络打印功能,选择最优的压缩系统。
例^口 ,当用户通过主才几PC要求从前述图l象形成i殳备101中打
印输出时,控制信号从主机PC通过主机接口 144输入到主控模块 (CPU) 111。
将要打印输出的图像数据通过PCI总线141和图像存储器控制 部181存储在图4象存储器191中。
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91中的图像数据通过CPU 111的控制,在 特定定时(通过图4象存储器控制部181)提供给打印才几图像处理电 路163。
提供给打印机图像处理电路163的图像数据通过打印机视频接 口 162输入至图像形成部(打印才几)1的图4象处理部161,并且转 换成将从曝光装置61输出的栅格数据。
随后,将对应于图像数据的成像光(照射光)从曝光装置61 输出至存放对应颜色的显影剂(墨粉)的图像形成单元21至24的
光导鼓。
在图像形成单元21至24中每个中,在光导鼓上形成对应于照 射光的静电图像(静电潜像)。
形成在每个光导鼓上的静电潜像通过所要求颜色的墨粉显影, 并变得可见。
由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1至24形成的四色墨粉图像通过转印辊 41至44连续地转印,并且在中间转印带11上彼此重叠。
重叠在中间转印带11上的墨粉图像,即,彩色图像通过转印 辊33转印至片状介质,即,在根据带ll上图像的位置调整定时的 时候通过传输通道31传输的薄片P。
转印在薄片P上的彩色图像在定影装置71中定影在薄片P上。
通过放电传输通道35将上面定影有墨粉图像的薄片P传输到 前后反转才几构37,通过前后反转才几构37 ^f呆持上面定影有墨粉图J象 的表面朝向图像形成部1侧的状态,并且将其引导至纸张输出单元 9。此时,在纸张输出单元9的纸张输出部传输通道90中,通道(传 输通道)由通过扫描器/打印机通信接口 151来自CPU 111的控制信 号限定朝向第二出纸托盘92 。
由此,通过来自主机PC的打印要求所打印输出的图像输出被 容纳在保险盒93 (第二出纸托盘92)中。
在图4象形成i殳备101的整个打印输出完成之后,第二出纸托盘 92保持打印输出容纳于保险盒93中的状态,直至例如通过操作部 80指示打开保险盒90。即,第二出纸托盘92可以防止外来人员看 到打印输出。另外,在例如从操作面板(未详细描述)或由请求了 打印输出的用户输入标识号,或者4吏用ID卡等的-睑证结束之后, 将第二出纸托盘92降低至预定取出位置。此时,保险盒93不移动。 因此,在第二出纸托盘92与保险盒93之间确保用户取出薄片(介 质)所需的空间(开口 )。
另一方面,例如,在用户指示图像形成设备101通过使用图像 读取部5 (ADF 7)执行从片状介质(即,文档)读取图像信息, 以及执行图像信息(即,复印)的情况下,文档的图像信息被图像 读取部(扫描器)5获取为光影变化。获取的光(光影变化)通过 例如CCD传感器(尽管未示出)转换成图像信号,并且通过图像 处理部171执^于特定〗奮正。
由图j象处理部171对其应用了特定》务正的图^^信号通过扫描器 视频接口 172输入到扫描器图像压缩电路173。
作为文冲当的图<象4言息并通过对34笛器图4象压缩电路173压缩的图 像信号通过图像存储器控制部181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91中。
通过CPU 111的控制,在特定定时(通过图像存储器控制部 181)向打印机图像处理电路163提供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91中的 图像数据。
提供给打印机图像处理电路163的图像数椐通过打印机视频接 口 162输入到图像形成部(打印机)1的图像处理部161,然后被 转换成栅格数据,以从曝光装置61输出。
此后,通过与已描述的打印输出类似的处理,形成对应于文档 的图像信息的墨粉图像,并且在特定定时将墨粉图像转印到通过传 输通道31传输的薄片P。
其上在定影装置71中定影了转印的彩色图像的薄片P被传输 通过放电传输通道35,并被引导至紙张输出羊元9,同时通过前后 反转机构37保持上面定影有墨粉图像的表面朝向图像形成部1侧 的状态。
此时,在纸张输出单元9的纸张输出部传输通道90中,由通 过扫描器/打印机通信接口 151来自CPU 111的控制信号,限定通道 (传输通道)朝向第一出纸托盘91。
由此,在第一出纸4乇盘91上连续地层叠石更拷贝,在该石更拷贝 上复印(复制)通过图像读取部(扫描器)5读取的文档的图像。
在图像形成设备101的整体复印(复制)完成之后,在特定定 时或在由用户输入降低指示时,将第一出纸托盘91降低到预定取 出位置。从而,用户可以容易地取出(取回)复印件,而不用为了
取出(取回)复印机(硬拷贝)而从图像形成设备IOI的主体附近走开。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获得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减 小了用于存放输出的片状介质的空间,并且可以防止输出的图像或 文档(片状介质)被外来人员取走。
此外,尽管在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上设置了出纸托盘,但是因 为在取出片状介质(薄片)时托盘降低至特定位置,所以可以防止
忘"i己取出薄片。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其他的优点和改变。因此,
实施例。因此,在不背离由权利要求以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发明概 念的精神或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各种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读取对象传输装置,包括图像传感器,用于将具有图像信息的读取对象的所述图像信息转换成图像数据,所述图像传感器位于读取位置,所述读取对象被引导至所述读取位置,并且所述读取对象传输装置可以在与所述读取位置不平行的方向上打开至特定角度;图像形成机构,其形成对应于所述图像数据的显影图像;定影装置,其将所述显影图像定影在片状介质上;第一片状介质存放机构,其具有特定区域,在由所述图像形成机构限定的区域和所述特定区域的范围内存放上面定影了所述显影图像的所述片状介质,并且以一定间隔位于所述读取对象传输装置之上,以防止当所述读取对象传输装置打开至特定角度时与所述读取对象接触;以及第二片状介质存放机构,其在由所述图像形成机构和所述第一片状介质存放机构的特定区域限定的区域范围内存放上面定影了所述显影图像的所述片状介质,其位于所述第一片状介质存放机构之上,并且具有由覆盖机构覆盖的外表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片状介 质存放机构和所述第二片状介质存放机构互相定位成层叠状 态,并且当从平面方向观察时,它们的投影区域基本彼此相等。
3. 才艮据冲又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在存方文了由所述 定影装置提供的全部片状介质之后,并且在指示降低时,所述 第一片状介质存放机构和所述第二片状介质存放机构的高度 被改变。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在满足特定条件 时,所述第二片状介质存放机构的高度被改变。
5. 根椐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片状介 质存方文才几构的高度独立于所述覆盖4几构:故改变。
6. —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图像形成单元,其形成对应于图像数据的显影图像; 定影单元,其将所迷显影图像定影在片状介质上;壳体,其容纳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和所述定影单元,并具 有特定安装区域;片状介质存放装置,其具有特定区域,包括第一和第二 托盘以存放所述片状介质,并且使所述第一和第二托盘位于所 述壳体的所述特定安装区域和所述特定区域的范围内;以及托盘控制装置,其基于所述图像数椐的种类在所述第一 和第二托盘之间切换,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由所述图像数据形成 所述显影图像。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托盘覆盖装置,其使得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取出由所述第 二托盘存放的所述片状介质。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在所述第二托盘 移动到特定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托盘覆盖装置使得可以取出所 述片状介质。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托盘覆盖装 置防止在所述第二托盘周围生成间隙。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 特定安装区域包括安装有所述片状介质存放装置的区域。
11.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迷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在水平方向上 投影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托盘的区域落入所述壳体的所述特定 安装区域的范围内。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和第 二4乇盘4皮此层叠。
13. —种用于将载有通过显像剂显像的图像的片状介质基于用于 所显像的图像的形成的图像数据的提供源传送到第一和第二 存》文才几构之一的薄片传送方法,包4舌在用于所显l象的图 <象的形成的所述图傅_凄t据是由与用于 形成所显像的图像的装置整体设置的提供源所提供的情况下, 将所述片状介质传送到所述第一存放机构;以及在用于所显像的图像的形成的所述图像数据是由设置在 与用于形成所显像的图像的装置不同的位置上的提供源所提 供的情况下,将所述片状介质传送到所述第二存放机构。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薄片传送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存 方文才几构中,防止在其周围生成间隙。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薄片传送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存》文 机构在特定条件下被移动到特定位置,并且能够提供用于取出 所述片4夫介质的空间。
全文摘要
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一个实施例中,片状介质存放装置具有特定区域,并且包括第一和第二托盘,以存放片状介质,并且第一和第二托盘位于壳体的安装区域和片状介质存放装置的区域的范围内,因此可以基于图像数据的种类切换第一和第二托盘,图像形成单元由该图像数据形成显影图像。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1105676SQ20061009877
公开日2008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4日
发明者加藤仁史, 石尾久哉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